APP下载

环县皮影在动画创作中的应用研究

2021-03-08张国龙兰州交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文化产业 2021年8期
关键词:环县皮影戏皮影

张国龙 兰州交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

前 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创时代性发展,我国的动画创作行业也体现出较为旺盛的发展态势,现代科学技术的创新更是为动画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源泉,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民众的娱乐趣味性,深受青少年特别是儿童的喜爱,成为其重要的娱乐休闲形式,这就为皮影戏等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进一步传承提供了更好的载体[1]。将环县皮影戏与动画创作进行有机融合,构建两者相生相助的良性发展局势,进而在促使动画产业更广泛性发展的同时,实现对环县皮影戏这一传统艺术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真正实现互惠双赢。

一、环县皮影艺术的独特魅力体现

皮影戏又称“灯影戏”、“影子戏”,是百戏之首,能够传承千百年也具有其自身特有的魅力,观众在欣赏时能够体悟到剧情的起伏、唱腔的优美,感受到中华传统艺术文化的独特魅力。皮影戏属于优秀的工艺美术作品,具有非常浓厚的区域审美特征。环县皮影戏也具有其独有的区域审美特征:

一是题材丰富化,更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环县皮影戏更贴近生活现实,却又会存在一些神仙情节,且更具有展现张力,这也体现出环县皮影戏皮影与道情融合的鲜明特征,如《魂断天波府》等。二是风格多样化,环县皮影戏作为庆阳传统文化的代表,是在同周边文化长达千百年的融合与摩擦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如元大曲、明清小曲、陇东民歌等,在经过一代又一代皮影一人的传承后,体现出非常强的与不同环境融合与适应的特性,在持续性创新与发展中日臻完善。三是城乡一体化,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在迅速发展城乡经济的同时,也为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提供了便利,日渐便利的交通与完善的基础设施,使环县皮影戏的展出场地得以从农村向城市发展,为守住并进一步拓展传统艺术文化阵地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环县皮影艺术的生存现状与衰落原因

(一)环县皮影艺术的生存现状

环县皮影戏作为传统民间重要的娱乐方式之一,见证了时代的发展与变迁,在传承鼎盛时期名门显贵等都以豢养皮影戏班子为荣,在乡间也到处能见到,是节日庆典、婚葬嫁娶等诸多活动的重要内容,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与经济的发展,皮影戏这一颇受人门青睐的艺术变得几乎无人问津。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开始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但由于封建迷信的思想根深蒂固,尤其是在文革时期,皮影戏与诸多传统民俗文化都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冲击,甚至是毁坏,这就给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造成了致命的打击,严重制约了皮影戏的传承与发展。皮影戏在2011年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与其余中华传统民俗文化艺术同样衰落急需拯救的命运,而这也是环县皮影艺术发展所面临的现状。

(二)环县皮影艺术衰落的主要原因

造成这种情况的具体原因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方面,随着现代多元化的娱乐文化的发展与兴起,对皮影戏存在观赏兴趣的群众日益减少,规模化的皮影戏团体表演数量已经越来越少,观看人数也日渐减少,人们更愿意体验电影院等现代科学技术带来的视觉与感官感受,甚至部分中小学生根本不了解皮影戏为什么东西,导致皮影戏的传承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危险局面。另一方面,皮影戏本身的舞台展示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传播与发展,欠缺现代创新因素,人们更乐于感受互联网科学技术带来的便利,而网络文化的多元化、不同区域文化的冲击,最终导致传统皮影艺术与现代文化的脱离。

三、环县皮影在动画创作中应用的策略

(一)造型方面

环县皮影戏属于二维展现,在动画创作中逐渐向卡通化、平面化发展,传承了传统人物表达抽象、写实主义的形式,紧抓人物关键性特点,以简洁的展现形式,追求更高的传统民俗艺术,吸引更多欣赏群体。环县皮影戏造型独特、特征鲜明,区域民俗风格明显,将其优美线条与质朴的表现形式,融入到现代动画造型设计中,促使动画表现更为多样化、丰富化。如面部长眉、直鼻梁、高额头等设计,更为大胆夸张,造型可能较为完美精致并不真实,但却非常具有张力与表现力,比如《钟馗嫁妹》等动画,在吸纳了传统环县皮影戏的造型风格的基础上,弥补了传统皮影戏视觉冲击效果不够、内容简单枯燥的缺陷,使人物造型更为精炼,构成了更具有时代艺术感的中国学派,为皮影戏走出困境提供了有利支持,提高了传统民俗文化发展的艺术高度[2]。

(二)色彩方面

环县皮影戏的染色艺术也是其中的经典艺术。在色彩筛选上深受民间五行理念的影响,色彩搭配更为艳丽,在染色的过程中讲究颜色由浅入深构成渐变色,这样色彩展现更为夺目且拥有立体感。动画在色彩的创作上也可以应用这些民俗艺术技巧,结合数字化技术促使其应用到动画创作中,提高传统环县皮影戏的技术表现与艺术感,为皮影艺术的传承与动画创作提供更多可能。

(三)音乐方面

环县皮影戏经过历史的洗涤,在乐器上也有自身特殊的运用技巧,其本身就属于传统的民俗艺术,使用的乐器本就与民间乐器存在必然性关联。环县皮影戏悠扬婉转的锣鼓管弦、时而细腻时而高昂的唱腔,在演奏中分角色、分段落利用甩梆、唢呐等演奏乐器进行吹、打等不同板式,展现一个又一个经典故事。另外,在演奏中还会涉及到舞蹈、口技等多种才艺,体现出其余民间艺术所无法展现的丰富、和谐而动听的音乐意蕴。近年来我国的动画创作中逐渐利用皮影音乐进行诸多音乐元素的展现,在音乐创作中结合时代背景融入更多的环县皮影戏音乐曲调,利用音乐进行剧情的展现与不同人物的心理活动表达,这是中华传统民俗文化的特殊性展现,使现代动画创作更具有时代与民俗艺术美感。

(四)动作方面

传统环县皮影戏在表演中,动作主要是借助持有皮影人的动作来带动皮影进行表演,这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定的机械性,也就是在表演中动作可能不能像人体本身的关节运动一样和谐、协调、连贯,动作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定格,但这种略带停顿的定格动作,却给人一种别样的趣味,甚至有人会觉得这种动作展现存在一定的思维带动乐趣,体现出奇特的艺术效果。在动画创作中通过这一机械定格动作,来进行不同人物的性格展现,能够实现动画创作的艺术效果提升。如在《王七怕老婆》皮影动画中,利用皮影动作体现出王七对老婆的畏惧,更具有趣味性,表现效果更娱乐出众[3]。所以,充分利用环县皮影戏动作的略带机械性,不失为更有趣味的特色展现手法,对于环县皮影戏与现代动画创作都是一种创新性融合发展。

结 语:

从上述论述可以看出,环县皮影戏在现代动画创作中的应用,不仅能冲破当前环县皮影戏发展的困境,实现对传统民俗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并且为我国动画创作提供创新发展的新路径,创作出更具有中华传统民俗特征的作品,真正达到双赢的效果。所以,要不断增强对传统民俗文化的认知,从造型、色彩、音乐以及动作方面进行动画创作的融合,创造出传统民俗文化与时代元素相结合的新一代动画,为人们提供更高层次的视觉与听觉体验,从而有效地扩大环县皮影艺术与动画产业的发展格局。

猜你喜欢

环县皮影戏皮影
环县:羊产业带动农民人均年收入超过7 000元
环县羊羔肉冠名高铁乘风远航
我们来演皮影戏
皮影戏
月光皮影
紧盯需求强弱项 精准发力补短板——环县教育脱贫攻坚纪实
我爱皮影
不老的皮影
我发现了皮影戏的秘密
皮影戏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