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有效路径探究

2021-03-08薛晗曹悦颖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教学部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人事处河北保定07000

文化产业 2021年10期
关键词:中华思政融合

薛晗 曹悦颖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教学部;.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人事处 河北 保定 0700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经千年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作为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始终是团结中华儿女、推动中华民族繁荣富强的精神力量。习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应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的契合点,这不仅是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举措,也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到重要作用。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课融合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和宝贵财富,包括哲学思想、伦理道德、人文精神等。作为思想养料滋养着中华民族形成独特的精神气质,并在世界多元文化的激荡中站稳脚跟。当今,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强劲,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化环境,需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筑牢大学生思想的堡垒,使其不受错误思想的侵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相结合,挖掘其中的先进思想并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示出来,在这一过程中,会潜移默化地增强他们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当面对世界文化的激荡时,能够用理性、坚定的文化立场进行判断和分析,在此基础上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有利于丰富高校思政课教学资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沉淀下来的精神智慧,其深刻的精神内涵、丰富的思想资源,为新时期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切入点,充实了思政课教学的内容。在大学阶段,学生对事物已经有一定的思考和批判能力,思政课中传统的说教、灌输方式,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与反思,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政课堂中,用富有历史性、文化性的思政课堂吸引学生,能够增强课堂趣味性,提升高校思政课的育人效果。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还蕴含着丰富的教育理念,包括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言传身教、知行合一的教育实施体系,这些都为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益借鉴。

(三)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例如“仁、义、礼、智、信”的品德修养之道;“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事原则;“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等。这些历经岁月沉淀下来的智慧结晶,不仅在历史上培养了无数先贤哲人,在当今乃至未来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教育和启示价值。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元素,并合理融入到思政教育的各个环节当中,不仅有助于大学生充分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能够给予他们正确的人生指引,塑造良好的道德品格。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课融合的困境

(一)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不足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思潮相继涌入国内,复杂的文化环境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一定冲击,弱化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一方面,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兴趣不高。近年来,大学生多热衷于学习外语或小语种,例如英语、韩语、日语等,这成为衡量大学生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准,而对传统文化书籍的阅读有所欠缺。另一方面,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意识淡薄。在中国传统节日中,如端午节、中秋节等蕴含着浓厚的亲情人伦和价值底蕴,但现在大学生却对西方洋节情有独钟,忽视了我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他们对我国传统文化价值缺乏认同感。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契合度不高

高校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倾向于将技术性、实用性的课程放在重要位置,而对人文类课程缺乏关注,这就造成高校对思政课程重视不足,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相融合也是多浮于表面,难以深入。近年来,虽然国家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强调在大学生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但在推行过程中仍缺乏系统化建设。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高校思政教育的主体是思政教师,他们具有深厚的思政专业素养,但对传统文化知识了解不够深入,缺乏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彼此融合的力度。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缺乏文化融合环境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也是与高校思政教育结合的重要方式之一。目前,很多高校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教育价值,有意将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但在此过程中,高校营造的文化氛围有限,不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有些高校在经费投入上,更加注重建设实训楼、购买实训实验器材等,校园中缺少富有人文气息的亭台楼阁、名人雕塑,导致传统文化氛围不浓厚。还有的学校在开展的活动中,很少组织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讲座、知识竞赛和社团活动等,其基本内容在大学生实际生活中存在感低,因此对他们的日常行为影响甚微。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课融合的路径

(一)提升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体现着民族气节,也是我们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文化根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也是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有效方式,其根本前提在于提升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阅读经典书目是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方式,通过引导他们阅读传统文化典籍,可以在大学生思想中构建起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观念。根据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理论,学生能否学到新知识,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观念,因此,开展经典阅读,提升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是将其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重要前提。

(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政课堂中的融入

课堂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主要渠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有效融合,要充分发挥好思政课堂的主阵地作用。作为思政教师,要在不断提升自身传统文化素养的基础上,将其合理、有效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实现历史文化与思政理论的衔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一方面,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用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经典故事、哲学名言等来解读教材中的观点,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理论融合的理解和把握。另一方面,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通过PPT、视频资料等更加生动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如《中国诗词大会》《诗意中国》等,促进二者有效融合。

(三)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承载着重要育人功能,“校园环境好坏直接影响大学生群体价值观念的塑造。因此,校园环境营造应该尽量多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素”[1],以此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为中华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提供融合环境。首先,学校可以利用广播、校园宣传栏等宣传名人故事、经典诗词,还可以在校园建筑中加入名人雕像、书法作品、名人名言等,提升校园文化内涵。其次,组织开展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实践活动,例如演讲比赛、知识竞赛、书法展览等,让学生切身参与其中。再次,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直播软件等新媒体,向学生推送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或组织学生拍摄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短视频,调动学生积极性,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猜你喜欢

中华思政融合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