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厦门人都是半个中医
——民间传统医药文化融入百姓日常生活
2021-03-08黄小鹭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文化馆福建厦门361000
黄小鹭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文化馆 福建 厦门 361000
闽南人的病因大都偏重于“火”“热”“癀”“湿”之邪,因而“激热”“中湿”“着疳”常见。同时这个地方也生长出一些特殊的动植物。针对特殊的疾病,闽南人在悠久的历史中,根据从中原带来的中医药原理,利用土生土长的动植物与病魔斗争,探索总结出许多新的药物和新的治疗方法。
闽南民间的药包含三个方面。
第一是青草药。闽南气候温暖,雨量充沛,青草药资源极其丰富,是一个天然的青草药宝库。
在厦门,如果你想判断一户人家是不是老厦门,可以去看看他家中的花盆。如果是老厦门人,一般都会栽种一些青草药,如“鱼腥草”“风葱”“遍地锦”“绣球花”等等。老百姓或是把青草药栽种在一些废旧器皿里,或是直接栽种在自家院内及周围空地上。
过去在厦门常常能看到又高又厚的老宅土墙上青草药长在上面,形成半野生状态。这些自家种植的青草药如桑叶、鱼腥草、泽兰等,大多“臭贱”,生命力顽强,不用人太费心去照料,它们靠大自然的阳光雨露就能满足自身生长的需要。
老厦门人都是半个中医。老百姓用这些青草药治疗生活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家中小孩风寒感冒,父母在房前屋后摘一棵“风葱”,洗净切碎和鸡蛋一起煎,不但好吃,疗效也很好。发烧时,摘几片绣球花的叶片捣成泥挤出汁喝下去,能退烧。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有一次厦门流感发作,有的小学以马草根熬汤,学生入校先喝一杯,连续数日,全校无一人得流感。
直至今日,闽南的一些菜市场还有专门卖青草药的摊点。但据笔者的观察,近些年来,城市中家庭种青草药的渐渐少了,会用青草药治病的父母也少了。现在,独生子女有病,父母动不动就带他们去医院通过打针或者打点滴的方式进行治疗。而千百年来祖辈以生命累积的验方正在逐渐失传。
第二是药膳。民间谚语“冬食菜头夏食姜,免请先生免开方。”提示食物功效,并指导人们适时食用以养生防病。民间用“金线莲”与鸡鸭肉煲汤治疗体虚,用“猫尾射”(俗称“虎尾轮”)的根炖猪肚治疗胃痛,用“蔓性千斤拔”(俗称“一条根”)的根炖猪蹄治疗风湿痛。
第三是经过加工提炼的膏、丸、丹、散等成药。最有名的就是漳州的“片仔癀”,不但在闽南流行,还受到全国乃至外国人的欢迎。有许多癌症患者,就是吃“片仔癀”战胜了绝症。
还有如“厦门新癀片”“紫雪丹”“六神丸”“白塔膏”等等都是极受病家欢迎的药。但不少过去十分受欢迎的闽南成药已经濒临失传。如“一贴灵”的“膏药”,现在据说厦门仅有两位老医生能熬,这两位老医生现已年逾古稀。
闽南民间的方子也不知流传了多少代,书上也不一定看得到,只是闽南人口口相传,一代传一代的必备知识。一些民间验方现在已经失传,实在可惜。
“望、闻、问、切”是传统中医的四诊法,而闽南人在与疾病斗争的悠久历史中,摸索发明了独特诊断技术和治疗技艺,并在民间流行。
过去,在厦门鹭江道码头边,有一挂牌“北仔张”的土医生用绝招治疗“缠腰龙”。“缠腰龙”闽南话叫“蛇”,医名为“带状疱疹”。据说“缠腰龙”每人一生都要得一次,而且让它长到缠了腰就有生命危险。现今西医都以打针治疗,常常要费时一两个月,而且无法止痛,令人彻夜难眠,痛苦不堪。“北仔张”的治疗方法则不同,“蛇”生在腰间,他却在你手臂上灸出两个“蛇眼”,然后在“蛇眼”下药,立减疼痛,过一周左右,腰间的“蛇”自行枯死。
他还用一奇术治“灰甲炎”,闽南话叫“涨甲边”。西医要把指甲动手术,疼痛万分,他却只须用调治的药膏轻轻涂上,冰凉退红,疼痛顿减。数次换药后,保证痊愈[1]。
厦门斗西路也有一个吴姓的土医生,用祖传的绝技治椎间盘突出。如果病人带了X光片,他会先对照一下。如果没有X光片,他就用手从病人的颈椎一节一节往下摸,凭手感就能确诊哪节椎骨有问题。然后他用一块薄竹片,在患处用力压一下,再贴上一块厚度跟一元硬币差不多的鲜老姜片,交代患者回家后,每晚睡前贴一块鲜老姜片,或贴一周,或贴半月。患者少则去一次,多则去两三次,就能治愈。收费多少全随患者自愿,五十元,一二百元都可以。
又如“放筋”,病人昏厥于地,浑身痉挛,懂“放筋”的阿婆为他先掐人中穴令其清醒,再抬于竹批(竹床)上,四肢“放筋”,每一下都在筋络上,又痛又麻,霍然汗出,立时神清气爽。
剔疳则是专治小孩疳积。小孩疳积又叫食滞、食积,形体消瘦,面色无光,不思饮食。一般多请经验丰富的阿婆,一根银针,在小孩的手指节卜轻轻一挑,并不见血,小孩大哭一场,回家后则饭量大增。
这些医术过去在闽南民间流传普遍,不为医家专有,现在有的似已失传。
如今,“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困扰百姓的难题。而一些疑难病、慢性病,更成了患者沉重的精神与经济负担。现在进一趟医院,千八百元只是小意思,要是遇上一些一时查不出原因的疾病,或是虽然查得出原因但由于现代医学局限难以治疗的疾病,即使花了很多钱,效果也不好。因此,让闽南民间医药融入百姓生活,或许能为破解今日“看病难、看病贵”提供一条新的思路,这项工作需要更多的人来呼吁和推动。
究竟应该如何让闽南传统民间医药融入日常生活,造福百姓身体健康,缓解“看病难、看病贵”,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也是一个需要社会各界协力合作的问题,需要不懈的探索、尝试、实践。在这里,我想谈几点粗浅的想法,以供参考。
第一,挖掘本地的民间传统医药典籍和其他历史文献中的民间医药文化内容,组织青草药医师收集民间验方、秘方、采集植物、收集标本及资料,进行研究整理。
第二,大力宣传、弘扬、普及民间医药。增强社会对民间医药的普遍认同,让群众了解民间传统医药有关生命、健康与疾病等方面的基本理念和保健知识,掌握一些常见的民间医药养生保健方法。
组织创作一系列科学准确、通俗易懂、贴近群众、图文并茂的中医药文化和科普丛书;协调本地主流媒体开设中医药知识和科普宣传栏目专题介绍民间医药知识;注意利用互联网、手机、公交地铁电视等新兴媒体资源介绍民间医药知识。
鼓励青草药爱好者及专业人士自费创办家庭青草药圃,免费展出供人们参观,宣传青草药的医疗保健知识,并为群众及游客免费治病。例如,在鼓浪屿鼓新路53号,有一家民间中草药圃“岐黄山房”,是由九十高龄的陈全忠的老中医在自家庭院里开设种植的,大约百来平方米的药圃里种着两百多种中草药,有香附、芍药、虎梅刺、一见喜、车前草……“岐黄山房”有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陈老每天免费向游客介绍中草药知识。
第三,注意发现和培养民间传统医药文化人才。发掘本地确有一技之长的民间医药人才,通过组织考试、考核及社会公示,颁发相应的资格证书,为他们正名正身,允许他们在一定范围内执业,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