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华侨华人移民历史概述以及人文精神探析
2020-09-29蔡历丞
蔡历丞
摘 要:闽南人是广大华侨华人的主力军之一,闽南人在世界各地,尤其是在东南亚的移居时间之长、移民历史之悠久、人数之众、社团之多、凝聚力之强、经济影响力之大是来自其他区域的华侨华人所无法比拟的。为了全面了解闽南华侨华人在东南亚经济地位和成就背后的历史根源,本文拟对闽南人的移民历史进行概述,并对闽南人文精神特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闽南人;华侨华人;闽南人文
一、闽南人移民历史概述
(一)“闽南”的概念界定
今天所称的福建“闽南”地区,大体包括泉州市、漳州市和厦门市,又称为“闽南金三角”。但是,当我们谈及“闽南”,实际上是超出了地理、行政、经济层面的概念,更多是将其视为一个纯粹的文化区,闽南在福建省内分化为相对独立的文化单元,语言、宗教的高度一致性是闽南作为文化区与福建其他地区相区别的概念之一。因此有必要对闽南人与福建人之间做一个界定,往往在东南亚国家里会经常看到或者听到“福建人”(Hokkien)一词,其实在东南亚的语境里,中文的“福建”一词却有着特殊的含义,其对应的英文单词是“Hokkien”,这其实是闽南语中对“福建”的发音,但是“Hokkien”却不能等同于整个福建省包括闽南人在内的所有区域的人,其真正指代的范围仅限于闽南地区范围,即特指来自厦门、漳州、泉州三个地区且使用闽南方言的人群。
(二)泉州移民历史概述
泉州别名“鲤城”“刺桐城”,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南接厦门,东望台湾岛。早在南北朝已有印度僧人自建康(南京)前来泉州九日山译经,并于陈天嘉六年
(565年)由泉州港返国,泉州港由此头角初露。更有一种说法是早于晋朝之时,泉州港就与东南亚产生了贸易往来关系。而北宋时期,泉州正式得到发展,元佑二年(1087年)
泉州设市舶司,南宋时期增设南外宗正司,由此泉州港的对外贸易达到了顶峰,不仅成为了我国对外贸易最大的港口,而且到元朝时期还被意大利旅行家马克·波罗称为是东方第一大港,与当时的埃及亚历山大港并列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港口。所以唐宋元时期的泉州,出现了“涨海声中万国商”“市井十洲人”这种贸易繁荣、外商云集的兴盛景象,这对泉州人移民起到了促进作用。
另一方面,宋朝以来,经济重心的南移与人口的逐渐南迁,导致福建开始出现了人多地少的社会问题,同时泉州土地贫瘠,农作物不易栽植,因而促使了众多的泉州人“以海为田”投入到对外贸易中去寻找一条生路。
(三)漳州移民历史概述
漳州位于福建省最南部,辖芗城区,龙海市、漳浦县、云霄县、招安县、东山县、南靖宪、平和县、华安县、长泰县,旅居海外的华侨和足迹漳州的外籍华人有70万人,分布在7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90%居住在东南亚的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泰国、缅甸等国家,是福建主要的侨乡。漳州人移民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朔至唐代,而到了宋代以后漳州人移居南洋得人数更是与日俱增。漳州的月港(今海澄镇)对外贸易十分活跃,是漳州人前往东南亚的一个重要港口,素有“闽南通番,皆自漳州月港出洋”之说。明朝永乐年间,浩浩荡荡的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之中,漳州人参与其中并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月港由此繁荣一时,漳州人越来越频繁地与东南亚的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印度尼西亚、暹罗、缅甸等地进行商贸来往,其足迹遍及东南亚各处。
而在随后明朝海禁期间,当地人民深受其害,出海受到限制的同时,月港成为了海盗倭寇盘踞的窝点,导致民不聊生,漳州人前往东南亚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出洋次数锐减。直至明朝穆宗隆庆元年(1567年)福建巡抚徐泽民奏明解除“海禁”,后经朝廷特许,漳州月港才成为一个对外贸易的合法港口,大批的漳州人才恢复了前往东南亚谋生的移民活动,并迎来了一波新的移民浪潮,进而产生了早期的漳州华侨。明朝中叶起是月港“大繁盛时代”,与泉州港共同成为了“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直至鸦片战争后,漳州港的地位才渐被厦门港取代。
(四)厦门移民历史概述
厦门是福建籍华侨出入国的重要门户,亦是福建的主要侨乡。厦门地处“漳泉之交,扼台湾之要,为东南门户,八闽之障”和毗邻南洋群岛的地理优势,在刺桐港港(泉州港)与月港相继衰落后,跃居我国东南对外贸易的贸易港口。
厦门人出洋的历史悠久,早在16实际中叶,就有厦人远渡重洋,至吕宋、苏禄(今菲律宾)、实叻(新加坡)、葛喇巴(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及地区经商贸易;“冬去春还,利可十倍”。有些人因来往贸易需要,久居东南亚,在当地繁衍生息,从而产生了早期的厦门籍华侨。最早移居海外的厦门人,迄今为止有文字可考者,是元末明初海澄县散都新垵(今杏林区新垵乡)人丘毛德。同安县汀溪《黄氏族谱》也有明成化元年(1465年)黄姓祖亲出国谋生卒葬南洋的记载。从明嘉靖至万历期间(1522-1619年),厦门人移居海外的,较前增加。新垵的《丘氏族谱》、石塘的《谢氏家乘》,均有丘、谢两姓族人分别到达马来半岛、西爪洼、苏门答腊、菲律宾、暹罗、交趾以及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记述。
(五)小结
综上所述,闽南地区向东南亚移民的历史可追朔至唐宋之际,不同时期,闽南人出洋的原因各不相同。明确时期以前的闽南移民出海目的大多以官方主导贸易通商为主。至明、清王朝实行海禁政策以后,这时期出洋的移民都是违禁、自发出国的,并且以经商者居多,也有因灾荒、兵祸避居海外的,同时还有少数人因政治原因而流寓海外。
二、闽南人文精神特点
庄国土先生认为闽南文化表现出了一种“边缘形态”的基本特征,正是由于闽南文化处于中原文明的边缘,导致其向外扩展并不受中心所制约,基于这种“边缘形态”特征,进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闽南人文精神。
(一)拼搏进取,敢打敢拼的奋进精神
闽南地区人多地少,为了讨生活,闽南人忍受风吹日晒,或种田耕地,或出海打鱼,甚至是漂洋过海经商贸易,这种经年累月的生活习性便逐渐孕育出闽南人拼搏进取、敢拼会赢的人文精神。明清海禁时期,闽南人便敢于冒禁下海,其走私网络遍布东南沿海,漳之诏安有梅岭,龙溪有海沧、月港,泉州有安海等。郑成功之父郑芝龙冒海禁之风险出洋,航行于中国沿海、台湾、澳门和日本、菲律宾等东南亚各地之间,充分利用自己的权势和财力,扩大海上贸易,几乎垄断了中国与海外诸国的贸易。这充分体现了闽南人敢为人先,不畏权贵的人文精神。直至今日在闽南地区广为传唱的闽南语歌曲《爱拼才会赢》,可以说是闽南人文精神的真实形象的写照,闽南人靠海吃海的生活习惯,形成独特的海洋文化,大部分闽南人的一生就好比歌词所唱恰如海上的波浪,有时湍急有时平静,同时“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这句歌词生动刻画了闽南人积极进取的乐观心态。
(二)重商逐利、精诚团结的创业精神
古代中国素有“四民”之概念:士、农、工、商,而商人居于末位,地位最为低贱,但这种阶层概念似乎并不适用于闽南人。相对于“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儒家信条,闽南人更重事功实利,具有强烈的务实逐利心态。闽南俚语里素来有“输人不输阵,输阵歹看面”等说法。在经商传统的影响下,商业成功成为福建人的价值取向之一。在闽南地区,参与商业活动的人群十分广泛,几乎遍布各阶层:“闽南沿海人尚贾,十家而七,或坐地列市,谋求微利,或贩运货物,通内地与海外。农、儒、童、妇,皆以贾为荣。”凭着一股永不服输的精神和精明的商业头脑,闽南人在海外首先从最低级的职业做起:做零售商、卖特产、当码头工人,并逐渐做大做强,经济条件得到改善后开办小作坊、工厂,经济实力强大后掌握了东南亚航运业、橡胶种植业、金融业、采矿业等重要的经济命脉。同时闽南人还注重乡族关系,在海外构建了庞大乡族势力,建立了许多地方性的会馆,如南安会馆、漳州会馆、同安会馆、晋江会馆、永春会馆等,逐渐形成了以閩南人为主的地域性商帮。血缘或模拟血缘的宗族、地域的同乡共同托起了闽南人的海上商业帝国,成为其经久不衰的基石。
三、结语
综上所述,闽南人在东南亚乃至全世界取得的辉煌成就不是凭空而来、一蹴而就的,是经过源广流长的移民历史沉淀,与长期而往形成的独特的闽南人文精神所铸就的。闽南人移民历史浩浩荡荡,人文精神历久弥新,今天海外的闽南人依旧践行着身为闽南人的为人处事之道,并深受闽南移民历史的熏陶。
参考文献:
[1]庄国土.闽南人文精神特点初探[J].东南学术,1999(6):50-55.
[2]黄英湖.东南亚的闽南人与闽南文化[C].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龙岩市人民政府、台湾中华闽南文化研究会.闽南文化新探——第六届海峡两岸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龙岩市人民政府、台湾中华闽南文化研究会: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2010:59-66.
[3]康晓丽.20世纪50年代以来东南亚闽籍华人数量的估算[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6(3):3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