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朝皇族文化探析

2021-03-08孔令楠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25期
关键词:皇族文学艺术契丹

孔令楠

(吉林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 130012)

辽朝是以生活在东北边疆之地的契丹人为主所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 提起辽代文化,除却赵延寿、姚景行、王鼎、虞仲文、马植等汉人文学家的贡献外,契丹人, 尤其是契丹皇族也为辽朝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卓越的功勋。 契丹皇族成员在辽朝文学艺术上做出了一定的成绩, 成为始终活跃在辽朝文学艺术舞台上的重要部分,并推动了辽朝文化的发展。

学界有关皇族文化的研究已颇为丰富, 为该文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经常可以在论述辽朝文化和辽朝皇族的著作和论文中得到体现。李晓峰《北方文明讲坛:契丹艺术史》[1]认为契丹文学最具有影响力的作家与作品都出自皇族成员之手, 甚至可以说契丹文学应当指皇族文学。铁颜颜《皇族与辽朝政治研究》[2]认为辽皇族在文学、艺术等领域造诣颇深,之所以如此, 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皇族在接受汉文化教育过程中所享有的各种特权。和谈《论辽代耶律倍家族的汉语文学创作》[3]指出耶律倍皇室家族不仅熟练地运用汉语进行交流和翻译, 而且创作了大量的汉语文学作品。 此外,黄震云[4]、田意可[5]、李颍异[6]、张晶[7]等人则对辽朝皇族成员的文学艺术作品予以了高度评价。 目前学者大多着眼于辽朝皇族文学内容研究, 对于皇族文化成因以及产生的影响探究较少, 为此该文拟据相关史料并结合前贤研究成果试对辽朝皇族文化予以探讨。

1 辽朝皇族文化产生的原因

辽朝皇族成员在文学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皇族文化与当时辽朝统治者提倡学习以及注重对皇族成员的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皇族成员优渥的生活条件也是辽朝皇族文化产生的重要物质保障。 此外,皇族成员自身好学,热爱经文; 注重与文人学士的往来也是皇族文化产生的重要原因。

1.1 良好的学习氛围

辽朝皇族成员之所以诞生众多的文学艺术作品,对辽朝文化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与辽朝统治者提倡、鼓励学习文化,以及对皇族成员的教育密不可分。

辽立国之初鄙陋无文,礼乐不通,文法不备。 辽太祖阿保机下令始建契丹大字、 小字为辽代文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石。 神册四年(919),辽太祖亲自拜谒孔庙,并命“皇后、太子分谒寺观”[8],为儒学在辽朝的传播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也推动了皇族成员的文化学习。 此外,辽太祖重用入辽汉士,在他们的参与帮助之下,辽朝社会的文明程度得到了快速的提升。太宗时期,实行科举取士制度,网罗士人。 辽世宗也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 亲自以契丹大字翻译白居易的《讽谏集》,下诏令群臣习读,曾云:“五百年来中国之英主,远则唐太宗,次则后唐明宗,近则今宋太祖、太宗也。 ”[9]在历代统治者提倡学习儒家文化政策的影响下,辽代契丹族形成了“学习唐朝,比美宋朝”[10]的学习氛围。 兴宗“好儒术”,开创辽代“御试进士”的先例,在推动辽朝以科举取士制度完善的同时,也推动了儒学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辽朝统治者也重视对皇族成员知识文化以及道德涵养的教育,为此特别设置诸王文学馆,此外也会选取教师授课专门辅导皇族子弟, 并且为皇室子弟提供便利的学习条件。辽朝重视宗室中皇子、皇孙以及亲王的教育, 为此聘请教师对其进行知识文化以及道德修养全方位的教育。 张谏“学备张车,才盈曹斗”投奔辽朝后,让国皇帝耶律倍时为储君,“(张谏)时携笔从事,虽非拜师。 一若师焉。 ”[11]耶律倍“有文才,博古今……习举子业,每通名剌云‘乡贡进士黄居难字乐地’,以拟白居易字乐天也”。[8]耶律倍能取得如此高的成就与张谏的教导密不可分。 圣宗太平八年(1028),长沙郡王宗允曾上书请奏挑选诸王伴读。 重熙年间(1032—1054),姚景行因“性敦厚廉直,人望归之”[8]被挑选“为燕赵国王(即为辽道宗)教授”[8]。道宗对天祚帝教育和培养也极为用心,大康十年(1084),“命知制诰王师儒、牌印郎君耶律固傅导燕国王延禧”[8],这些老师保证了皇族成员可以接受良好的教育,为皇族取得的文学成就奠定了重要基础。

1.2 优渥的经济条件

历朝历代的皇族成员其物质财富来源较为多样化,不过大多是由国家供给。 充沛的时间、优渥的生活条件为皇族成员保障文学喜好和文学创作提供了保障。辽朝皇族自然也不例外,他们凭借天潢贵胄的身份获得极高的地位, 享受的生活也是常人所无法比拟的。

头下军州是辽朝皇族所享受经济特权的重要表现。《辽史》有载:“头下军州,皆诸王、外戚、大臣及诸部从征俘掠,或置生口,各集团建州县以居之。 横帐诸王、国舅、公主许创立州城,自余不得建城郭。 ”由此可知只有皇族宗室、外戚、大臣等才享有建立头下军州的经济特权。 根据刘浦江对辽朝头下军州数量统计可知,目前已知的辽朝头下军州共43 处,已经确定头下主的23 城,其中皇族15 城、公主5 城、后族5 城、汉臣2 城、遥辇1 城,可知皇族所建头下军州的数量明显多于其他族属, 皇族是辽朝头下军州特权的最大获益者[12]。 头下主享有特殊的经济特权,头下军州生产所得除酒税上交朝廷之外, 其余皆归头下主所有, 且头下主还享有朝廷所给予的免税免役等种种特权。 辽朝头下军州还实行严格的世袭制度,这是保证皇族经济供给,维护皇族利益,使皇族成员永享经济特权的一项重要保障。 这般待遇使得辽朝皇族成员不必为生计所忧虑, 充足的时间以及优渥的生活条件为他们从事文学艺术的创作提供了保障。

1.3 皇族成员对文学的强烈追求

除却良好的政治氛围和教育、生活环境,皇族成员对文学艺术的强烈追求也是辽朝皇族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在动力。 如耶律倍“市书至万卷,藏于医巫闾绝顶之望海堂。 ”太宗攻打汴京时,“取晋图书、礼器而北。”圣宗“幼喜书翰,十岁能诗”“尤喜吟诗”。兴宗以后, 诗词文赋创作风气尤为浓厚。 兴宗常赋诗游玩,“上酒酣赋诗,吴国王萧孝穆、北宰相萧撒八等皆属和, 夜中乃罢。 ”“幸后弟萧无曲第, 曲水泛觞赋诗。 ”抑或作诗赐予臣下以示恩宠,重熙六年(1037)六月,“赐南院大王耶律胡睹衮命,上亲为制诰词,并赐诗以宠之”;咸雍元年(1065)十月,道宗大宴群臣,令臣子赋诗作乐。辽朝皇族对文化的强烈追求,乐于写诗吟诵, 为辽朝皇族文学的产生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此外, 辽朝皇族成员也乐于同文学大家相唱相饮, 在此过程中对辽朝皇族文学的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兴宗曾与司空大师郎思孝切磋诗句,成为坊间美谈。 司空大师郎思孝为兴宗、道宗时人,以科举入仕,后出家为僧,法号海山。善于吟写诗句并有《海山集》传世。 辽兴宗为让司空大师赋诗,可谓是费尽心思,其以诗挑衅司空大师,可见兴宗对诗文的追崇与热爱。

2 辽朝皇族文化成就及思想观念

从《辽史》到今人著作或辑录,蒋祖怡、张涤云《全辽诗话》[13]、黄震云《论辽代诗》[14]、王有《辽诗成就新论》[15]、阎凤梧、康金声主编的《全辽金诗》[16]对辽朝皇族成员文学艺术成就都予以了极高的评价。 从以上著作来看, 有姓名可考并有文学艺术著作传世的有耶律阿保机、耶律倍、耶律隆先、耶律国留、耶律隆绪、耶律宗真、耶律良、耶律洪基等人,这些皇族成员在文学艺术方面取得了极高的成就。

2.1 皇族文化成就

东丹王耶律倍为辽太祖朝皇太子, 顾敦鍒先生称其为“实辽初第一人”[17],米治国称耶律倍为“辽朝第一个大艺术家、学者、诗人。 ”[18]其《海上诗》是存世最早的一首完整的辽诗。辽圣宗耶律隆绪,文学修养极高,“晓音律,好绘画”,是“研究辽代文学的一个关键人物”[19],今留有《传国玺》一诗和《题乐天诗》残句。 辽兴宗耶律宗真以“好儒术,通音律”出名,存世之作为《以司空大师不肯赋诗,以诗挑之》和《赐耶律仁先诗》残句。辽道宗耶律洪真,留世有《君臣同志华夷同风诗》《华严经赞》《题〈黄菊赋〉后》《华严经五颂》《至心独运赋》《放鹰赋》六篇诗文。辽代皇族成员中, 传世诗文显示出皇族群体极高的汉文化素养以及诗词文句修饰技巧。

辽朝皇族成员的绘画书法成就也极高, 耶律倍是契丹民族杰出的画家之一,深受当时民众所喜爱,“凡北边防戍及榷易商人常得赞华(即耶律倍)之画,工艺精致,致京师,人多以金帛质之。”见于著作的有《雪骑图一》《吉首并驱图一》《女真猎骑图一》等15幅绘画作品,但是仅有《射骑图》和《射鹿图》留存于世,现藏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圣宗耶律隆绪和兴宗耶律宗真都善于绘画,兴宗曾将御画《千角鹿图》赠与宋朝,作为辽宋两朝友好交往的礼品。 辽朝皇族成员陶醉于文学艺术创作领域, 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辽朝皇族文化的发展。

2.2 皇族文化的思想观念

契丹建国后,随着中原文化的影响和传播,儒释道思想也在这个过程中渐渐被契丹人所接受, 思想道德观念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这在辽朝皇族文学艺术中有着突出表现。

辽朝皇族文化中的儒家思想。 契丹新中国成立之初, 辽朝皇族便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作为治国思想。对儒家思想文化的认同,一直贯穿于整个辽代社会。“契丹大族尊崇孔子以‘仁’‘礼’为核心的儒家思想文化,而且已经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习俗等各个领域。 ”在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之下,正统观、忠君观等思想也体现在皇族文化的创作中。辽人具有极强的正统观念, 欲建具有正统地位的中原王朝。 辽圣宗耶律隆绪《传国玺》一诗中便带有浓厚的正统观念,其认为中原礼崩乐坏,王权衰微,象征着国家权力的传国玉玺进入北方, 言外之意便是辽政权是对中原政权的合法继承, 与中原正统王朝并无两样。同时告诫子孙后代需谨守祖业,赋予辽代万世之业的政治理想。辽朝皇族文学中也带有忠君思想。辽兴宗耶律宗真《赐耶律仁先诗》表达了帝王对忠臣的喜爱。

辽朝皇族文化也反映了一定的释、道思想。契丹早期社会信奉萨满教,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农耕文明与游牧文化冲击与融合的背景之下, 大量北方人北上,中原地区的儒、释、道三教在辽地传播和发展。辽朝皇族成员深受感染,文化创作中也夹杂了释、道思想的影响。 辽朝统治集团崇信佛教, 辽道宗曾亲撰《华严经随品赞》十卷,以示其向佛之心。道教文化作为我国医卜、音乐以及文学艺术的源头,在辽朝也获得了广泛的传播。东丹王耶律倍“通阴阳,知音律,精医药、砭概之术。工辽、汉文章,尝译阴经符。”其文化创作也受到了道教的影响。

3 辽朝皇族文化的影响

有辽一代,辽朝皇族文化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这既是中原文化北扩下的产物, 也是辽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辽朝皇族文化作为古代中国文化的重要一环,也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发展。儒释道思想。 辽朝皇族文化为推动中原文化的北扩以及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3.1 推动了中原文化的北扩

在契丹建立政权之前, 一直秉持着以武征服天下的意识,然其自身文化实力极弱,在与中原来往的过程中,发现了双方之间的差距。契丹新中国成立之初,为巩固耶律氏政权统治,维护国内外稳定,辽朝统治者异常重视以汉文化为主流的文化模式, 积极网罗汉族文人异士,主动学习中原文化。随着对中原文化的了解与学习, 开始出现了一批以汉文创作的皇族文人, 使得北方民族文学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带来的客观结果便是推进了中原文化在北方地区的传播与发展。

3.2 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

文化之间的交流互动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它会冲破地域、时空的障碍,形成不同文化之间的吸收、融合。正如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文化学者露丝·本妮狄克特认为:“文化是通过某个民族的活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和行动方式, 一种使这个民族不同于其他任何民族的方式。 ”[21]也就是说每个民族都其独特的民族文化,有其文化精髓所在。民族文化带有其不可替代的民族特征以此区别于其他文化。 异质文化的碰撞与互动, 一方面受主流文化的影响改变自身发展的轨迹, 另一方面也会对主流文化的内容有所丰富,由此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契丹兴起于白山、黑水之际,在气候严寒,条件恶劣的环境中生存,养成了善骑射、尚勇武的豪放、英武的民族性格特征,并体现在其文学创作中。而中原文化历来以婉约柔美见长, 契丹在与中原长时间的交往中既促进了契丹文化的发展, 也丰富了主流文化的内在气质,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

4 结语

辽朝皇族成员在文学艺术方面取得了极高的成就, 与辽朝统治者对文化学习的大力倡导和优越的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优渥的生活条件则为皇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皇族成员对文学艺术的追求则是创作不竭的内在动力;有辽一代,皇族文学艺术取得了极高的成就, 皇族文化也反映了一定的

猜你喜欢

皇族文学艺术契丹
宋代皇族作家群的“小家”气象及其成因
东海人龙舞喜获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
百年巨匠——访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向云驹
中医药堂传奇第二十六回白氏创制敬宇眼药 数代皇族传递奇迹
“一国两制”由契丹人首创?
若干契丹大字的解读及其它
女真文“契丹”考
凤翥契丹
用核心目标引领课堂探究——以“璀璨的文学艺术”一课为例
写在娜美上场之前,那些想说的话——一起加油,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