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历史发展
2021-03-08李宇飞
李宇飞
一、引言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全称“马克思和恩格斯新闻观”,主要包含两位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新闻领域一些基本问题的看法以及有关无产阶级党报工作的相关思想观点[1]。此种新闻观在创立之初,吸收并借鉴了一些资产阶级关于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并阐述了一些关于新闻传播的基本看法。加以总结之下,可进行如下概括:遵守底线、实事求是。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样,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中国化历程同样经历了不同的发展时期。
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概念简析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创立者和奠基者,后经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人以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继承、创新、发展,时至今日,已经形成了科学、系统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涵特征在于:
(一)新闻报道必须“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不能“根据希望来描写现实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主旨便在于——一切以事实出发,新闻报导人员必须实事求是,不可随意添加主观意愿。在当前的网络世界中,自媒体十分活跃。每当一件事情激发舆论爆点,成为人们茶余饭后争相讨论的话题之后,总会有“阴谋论”出现。此类行为的特点为:在没有任何佐证(有官方已经披露处的内容甚至无法达到“旁证”的标准)的情况下,煞有其事地对事件进行分析,好像在场亲历一般。当最终结果与这些言论不符时,便会出现“XX隐瞒了真相”的说法,从而误导公众、混淆视听,达到基于流量赚取利润的目的。这完全违背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二)新闻舆论应该是社会的耳目以及社会的捍卫者,且应该是对当权者孜孜不倦的揭露者
此种理论与西方新闻学的“媒体监督”职能相契合,即新闻舆论不能受到当政者的刻意引导,而应该成为监督权力的工具,并掌握在人民群众一方。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这一观念时具备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即他们生活的时代整体处于“黑暗”状态,社会整体缺少能够“为人民发声”的机会。现时的中国完全不是这样的景象,党和政府的所作所为均十分清晰地呈现在人民群众眼前,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央下定决心反腐倡廉,一些积弊已久的社会问题正逐渐得到改善。实际上,当党和人民真正融为一体后,二者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新闻媒体不必再以“揭露者”的强硬姿态自居,只需作为党和人民之间的信息传递纽带,担负起真正的媒体监督职能。
(三)出版自由是一种基本的自由,是实现其他自由的保证[2]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活的年代,包含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时代,发表文章,为人民说话等行为都面临极大的风险,很多言论只要触及反动军阀以及帝国主义当权者的利益,轻则刊物停止刊印,重则直接将文章撰稿人逮捕入狱。因此,当革命者无法为社会、为人民发声时,便意味着社会整体处于“不自由”的状态。时至今日,我国社会对“自由”有了新的界定,即任何遵纪守法的人都拥有正常“发声”的权利,但自己所说的话必须是实事,必须有佐证,不能仅凭怀疑便“大放厥词”,从而伤害社会公信力。换言之,造谣、传谣是违法行为,人民群众和官方媒体都应该不断提升分辨真假信息的能力,从而达到保证社会和谐的目的。
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发展过程简析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引入阶段。在二十世纪初期,马克思主义首次传入中国,李大钊等革命先驱在五四运动前后创办的多种期刊,便是希望借由新闻媒体,将马克思主义这一先进思想分享给更多的人,进而为全民族的“觉醒”创造条件。在此阶段,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尚未具备“中国化”的条件,完全以学习为主。
初步发展阶段。早期的中国共产党在方方面面的力量都不足,特别是军事力量,全面落后于国民党。基于此,当时的党中央十分重视文化宣传工作,希望通过其他方面的努力,弥补军事实力方面的差异。到了20世纪40年代,陆定一发表了《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对新闻本源、新闻真实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该文的观点可总结成十个字——“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即凡事以事实说话,新闻媒体从业者不能将自身的主观情感融入新闻报道之中,不能刻意引导读者的情绪。毛泽东同志在多次讲话中均提到“全党办报”的观念,“我们的报纸要靠大家来办,考全体人民群众来办、靠党来办,不能只靠少数人关起门来办”[3]。自此开始,中国共产党的办报方针(即新闻传播方针)便统一遵照“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原则。此种新闻观的最大优势在于,在传播新闻(办报)前,党内首先需要进行讨论,特别是对一些重大事情的看法,应广纳角度,,考虑到方方面面。如此一来,即统一了思想,又能够避免“一言堂”,从而使党内自上而下都能听到“真话”。
深度发展时期。十年动乱结束之后,经过十数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此时,“全面向西方学习”的言论甚嚣尘上,一些较为极端的言论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舆论危机。而在此时,党的第三、第四代领导集体审时度势,相继提出了很多重要的新闻理念,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进步的同时,社会整体都在思考舆论的导向作用,为第四阶段的创新及成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4]。
创新成熟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注重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此时的新闻制作和信息传递方式早已发生了天翻地覆式的变化。具体而言,传统的报刊印发、出版工作早已过时,而基于互联网的社交媒体异军突起。新闻舆论工作已经具备“即时反馈性”和“无孔不入性”。前者指代新闻的传播速度极快,加之人民群众可以在社交平台即时给出关于某件事情的看法,故要求媒体从业者(特别是党媒、官媒)必须根据群众反馈的信息,及时掌握人民群众的真实想法,不可敷衍了事。后者指代意识形态渗透问题,即在网络世界中,很多具备“反动”性质的言论看似客观、有理,实则完全经不起推敲。细查之下,很多ID的背后与境外势力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面对种情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有着清醒地认识,如在“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重点阐述了有关意识形态的问题——“坚持党管媒体不动摇,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办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把对党负责和人民负责统一起来,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5]。”
总体而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经历了指导中国革命、与中国革命实际情况相结合、基于国内国际形势变化的全面整合、系统性地完成创新等多个阶段,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部分[6]。在未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只有继续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结合,继续彰显“实事求是”的特性,才能不断发挥出重要作用。
四、历史新时期建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有效方式
(一)坚持党性原则,媒体必须牢牢掌握在党的手中
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与新闻、意识形态有关的讲话,完全吸收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精髓,同时传承了中国共产党数代领导集体的新闻宣传思想,同时具备历史性、时代性和创新性。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新闻媒体从业者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媒体必须牢牢地掌握在党的手中。曾几何时,国内很多人受西方价值体系的影响,认为“外国的月亮更圆”,沉浸在外国媒体编制的童话世界中不可自拔。但现实情况是,近年来,一些西方媒体的表现令人大跌眼镜,甚至出现“禁止正面宣传中国”的事件(如在2021年7月上旬,一名德国女青年在社交媒体上赞赏了中国基建取得的伟大成就,便被德国媒体扣上“通共”的帽子,甚至出现“人肉”此人信息,恐吓其家人的情况)。总体而言,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寄希望于西方媒体实事求是、客观理性地报道中国近乎“痴人说梦”。为了在如此艰难的国际舆论环境下拼杀出一条血路,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知晓中国发展的成功经验,新闻媒体必须牢固地掌握在党的手中。以此为前提,才能“讲好中国故事”,才能向全世界展现真实的中国。
(二)以人民为中心,严格控制舆论导向,以正面宣传为主
在一段时间内,我国新闻导向价值出现了严重的偏差,社会宣传“以受众为中心”,并非“以人民为中心”。前者是基于利益的考量,甚至罔顾社会现实,向特定受众传达已经严重偏离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粉圈”的形成。此种社会现象的危害之处在于,诸多社交媒体均形成了“党同伐异”的局面,只要有人的言论不符合“粉丝”们的预期,不论其所言是否有道理,都会遭受无休止地谩骂、攻讦、声讨,致使互联网平台乌烟瘴气,失去了合理讨论的空间。实际上,以人民为中心,便是“以真理为核心”。所谓“理越辨越明”,只有允许争论、理性探讨,互相吸收先进观念,才有助于传播健康理念,才能够在社会范围内创造出良性氛围。
五、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时代价值简析
(一)助力媒体工作者“正视、平视”东西方发展模式及现实情况、不偏不倚地报道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当前时代价值在于,助力媒体工作者“正视、平视、客观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现状,进而带动社会主流舆论,开展对东西方发展轨迹、历史文化等内容的思考,并需实事求是、不偏不倚地报道新闻。如近年来,西方国家多次在人权问题上污蔑中国,诋毁中国制造。面对此种情况,我国的新闻媒体必须“积极应战”。如西方污蔑我国新疆存在“强迫劳动”情况,我国的媒体应该制作专题纪录片,向全世界展现新疆自治区数十年来的发展面貌。此外,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任何契机都有可能导致世界局势的变动。基于此,媒体工作者必须不断能提升思想觉悟,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后的科学体系武装自己,进而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7]。
(二)促进“党性与人民性统一”,媒体必须“为人民发声”
上文提到,党与人民已经水乳交融,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永远是一家人。基于此,新闻媒体工作应该聚焦民生问题,必须“为人民发声”。但媒体发声的方式务必慎重,且应该抓住时机做好对国民的引导和教育工作。比如曾经轰动一时的“杭州杀妻案”,舆论爆点之处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网络平台上有一些居心不良的人,妄图煽动男女对立,以个案代表整个社会。其二,一些人试图从“技术角度”分析杀人后可能藏匿尸体的位置,以此彰显自己的“能力”。毋庸置疑,上述两种言论均不可取。事实上,很多有良心的知名网络大V在该事件发生后,均呼吁网民保持客观、理性,应以警方的调查结论为准。但大V的影响力远不如官方媒体,故在此时,官媒的“发声”方式应集中在:一方面,理性跟进事件的发展,不偏不倚、不做任何猜测性的报道,与警方同步(需注意避免干扰警方正常办案);另一方面,正确引导人民群众,引导理性发言和科学辩论,进而在社会层面形成一股理性探讨的风气。
六、结语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马克思主义相同,进入中国后便生根发芽,经过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探索、实践后,结合不同时代的发展目标,已经形成了适用于中国的完善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的“2.19”讲话中以“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连接中外、沟通世界[8]”在内的“48字方针”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发展方向。由此表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中国化随着中国革命的进程而发展,在未来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