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美通识教育模式与核心价值诉求之比较

2021-03-08

文教资料 2021年20期
关键词:通识专业课程

张 玲

(西华师范大学,四川 南充 637002)

“通识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美国,由耶鲁大学帕卡德教授提出,旨在通过共同学科的学习训练心智、养成理性。哈佛通识教育委员会(Harvard Committee on General Educa⁃tion)在1945年发布的《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 in a Free Society)中第一次阐述通识教育理论并建立通识教育标准模式,通识教育理论和模式得以盛行[1](113-118)。但从理念来看,英国的自由教育理念缘起于亚里士多德时代的自由教育,倡导人的全面发展,与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大致趋同;从实践形式来看,英国的通识教育并不像美国直接从通识课程着手,而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通识教育的思想精神,试图以专业教育的发展带动通识教育。通过比较分析英美通识教育的实践,发现二者既存在价值诉求上的趋同,在模式上又各具本国特色。

一、教育模式设置上的差异:隐性课程模式与显性课程模式各具特色

英美两国的通识教育虽然都缘起于欧洲古典教育,脱身于古希腊教育家倡导的自由教育,在演变与发展的过程中不乏许多相似之处,但两国在通识教育模式的设置上近乎是两个极端。英国在隐性教育的道路上向纵深发展,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两相融合,研究难度大、不易推广。相较而言,作为以设置独立的通识课程为主的美国通识教育因可操作性强、推广性强一直倍受专家学者的关注,相关研究颇丰。

依托于人文主义的哲学基础,早期的英国古典大学开始了对传统自由教育的新探索。在近几个世纪的发展进程中历经理性主义、科学实证主义的洗礼,辩证地接受了功利主义和自由主义的修正,从自由教育到人文教育,再到博雅教育,最终于20世纪后期定型成为独具本国特色的通识教育模式——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的隐性课程模式。这种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在学界一般被称为“学科专业联合模式”或“联合专业模式”。相较于美国模式下盛行的共同课程设置,英国大学普遍将通识教育课程融合于学生整个大学的学术活动里,企图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方法而非几个特殊设计达成通识教育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诉求。根据赫尔巴特提出的教育性教学原则,不难发现:既没有纯粹的通识教育,又没有纯粹的专业教育,二者是有机融合的整体,任意一方面的单独开展都不能起到全面促进学习主体能力发展的需要。

如果说英国大学的通识教育是在传统自由教育的基础之上嵌入内涵式发展的隐性教育,走的是融合发展的道路的话,那么美国则是在传统的基础上独辟蹊径,专注于独立的课程设置模式,走向显性课程发展道路。从17世纪殖民地学院创建之初,受欧洲宗教文化的影响,自由主义教育开始在北美大地扎根,并随着美国的民主独立逐渐走向制度化、专业化。总体来看,美国模式的通识教育以独立设置的通识课程为主,大致可分为“基于学科分类的必修课程”“基于学生能力发展的核心课程”及“基于自由主义的选修课程”等三大类。

第一类指依据学科的知识结构,将所教授的通识课程分为几个独立的板块,按照自然学科、社会学科、人文和艺术学科等传统学科组织安排通识教育课程。例如,劳威尔于1909年在哈佛大学倡导的“集中与分配制”课程改革,规定学生的毕业要求为完成16门课程,包括6门专业主修课程和10门通识教育辅修课程。作为“二战”后通识教育的圣经《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对哈佛本科生的通识课程也作出了相应安排:一、二年级的学生要从自己所在系中选修6门专业课,再从人文、社会、自然三大类别的通识教育课程中各选1门,另外还须从其他系的课程中至少选3门;三、四年级设有通识教育课程,没有学过二年级的通识教育课程者,不得选修三、四年级的通识教育课程。作为一种普遍的学习模式,多数美国本科学生入学前两年都必须学习共同的通识课程,进行自我建构,通过两年基础课程学习后才开始专业课程体系的学习。

第二类是指“基于学生能力发展的核心课程”,以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发展最突出。得益于科南特于1945年发表的《自由社会的通识教育》,哈佛大学率先在美国展开了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改革。截至目前,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分六大领域十组课程:①外国文化;②历史研究;③文学与艺术;④道德推理;⑤科学;⑥社会分析。除此之外,哈佛为推动核心课程的发展,还专门设置了大学教育委员会(Committee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核心课程委员会(Committee of Core Curriculum)。芝加哥大学在学季制的基础上,设置了涵盖六个领域的通识课程,名为共同核心课程(the Common Core),主要包括人文类、外国语文类、数理科学类、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文明研究类。斯坦福大学在赫钦斯的影响下,通识教育课程基本以经典名著研读为主,每学期学生需读5—8本由教师指定的紧扣题目的经典著作,每门课程需写2—3篇15页左右的文章作为成绩考核的依据。

第三类“选修课程”是由于当时自由主义、实用主义在美国风靡,新兴的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摆脱欧洲传统教育模式,企图以切实的科学技术推动本国的经济发展。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选修制极大地迎合了当时美国发展的现实需要,逐渐被各大学接受。

不管是英国模式下的隐性课程设置,还是美国模式下的显性课程设置,究其源头都是对欧洲古典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从自由教育的概念提出以来,经过数个世纪发展演进,在理论和实践形态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全球范围内的通识教育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至今天我们所提倡的通识教育。根据英美大学两种模式的运用成效,结合我国的高等教育实情,我国大学可以借鉴并发展适合的教育模式,实现教育创新。

二、核心价值诉求上的契合:从个人心智发展走向社会公民培养

尽管英国大学和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在模式设置上存在较大差异,甚至可以说走了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但始终坚守的核心价值诉求,即有关通识教育的培养目的在不断演进的过程中交相呼应,逐渐走上了相似的发展轨迹,即从关注个人的心智发展向培养社会需要的公民转向。这种轨迹亦是西方哲学发展脉络的历史要求,即将研究对象从个人转向集体、从自身走向社会。

要谈通识教育不得不提及自由教育,“自由教育”是指以自由发展理性为目标的教育,内容应是文雅高尚的,为闲暇服务,是一种服务于个人发展的教育。到了文艺复兴时期,随着人文主义的兴起,人的个性得到解放,“自由教育”又一次走上台前。人文主义教育家大力倡导培养个性的自由发展、心灵的自由发展、灵魂的自由塑造,虽不具实用性,但始终关注个人心智的发展。在延续古希腊“自由教育”的基础之上,英国大学将“自由”“自由人”的内涵不断扩大,最终形成了现代英国通识教育。17世纪,培根对英国通识教育的转向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不拘泥于心智发展本身,而是从联系的角度认识到个人与社会集体的关系,他认为“知识和学问可以给人类社会带来恒久的恩泽;可以抑制人间的纷争;有助于取得战争与军事的胜利;有益于道德和品性的修养;可以给人带来乐趣和喜悦”。

综上所述,尽管英美对通识教育的认识不尽相同,但核心价值诉求与基本内涵基本一致:都经历了一个从关注学生身心发展到关注社会公民培养的过程,一个从个人到集体、从内在世界到外在世界的发展路径。

三、对我国通识教育的启示

(一)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合理精神内核

英美大学以古希腊传统的“自由教育”为基点,不断推陈出新,开创出了极具本国特色的通识教育体系,继而建立了现代化的通识教育,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影响。我国古代史学家司马迁曾写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可见通识教育的理念在中国源远流长,“通达天下,识见人生”的大儒更是中国历代学者不懈追求的理想境界。不论是《史记》《汉书》,还是《三国志》《世说新语》,都对“通”与“识”进行了大量的阐释,这种蕴含在文化传承中的丰富性和延展性就是通识教育固有的属性。必须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合理精神内核,将文化诠释有效地融入通识教育之中。作为一个具有五千年文化传承而不绝的民族,我们必须树立强大的文化自信,正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争的现实问题。新时代,中国要建立属于自己的通识教育体系,必须紧密联系客观实际,把握社会发展方向,结合我国大学生的特点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基本国情的需要,以开放、包容的视野面对新形势,重拾中国传统文化之魂,弘扬国学之光,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新诠释。

(二)明确课程设置模式

美国早在20世纪就确立了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模式,并不断更新。尽管“通识教育”的理念在中国历史悠久,但现代化的通识教育体系尚处于新事物阶段。目前我国的通识教育课程主要包含国家规定课程、大学自定课程两种主要类型,但这两者时常处于割裂分离状态。因此,必须根据各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对待国家规定课程,而不是简单地套用,应找到二者之间的内在统一性和逻辑性,充分整合,统一设置,使二者自然地融合为本校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三)理性与经验,“以专带通”

通识教育重视高等教育的内在适切性,强调高等教育要切合学生的内在需要,培养人的理智和理性能力。专业教育重视外在适切性,强调高等教育要切合社会需求,培养职业能力和谋生技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区别主要在于哲学基础不同,两者的对立实质上反映了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内在紧张。但只要在专业教育中不进行纯粹的灌输和训练,而是聚焦人格与心智的成长,将两者在一定程度上统一于某一门专业课程体系之中,以专业教育实现通识课程的功能,就不仅是可期的,而且是可能的。我们要辩证地取舍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超越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知识和行动两分思维方式,将通识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中,以专业教育带动通识教育的发展。

通过比较英美两国通识教育模式与核心价值诉求,彰显隐性课程模式与显性课程模式特色,能够从个人心智发展走向社会公民培养。我国高校教育应该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合理的精神内核、创新的课程设置模式,辩证取舍,为通识教育的发展进行有意义的尝试。

猜你喜欢

通识专业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简述大学通识课教学改革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