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大学生文化观与文化素养状况调查分析
2021-03-08李健民
李健民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0页。树立正确文化观是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②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3页。文化素养日益成为大学生满足精神文化需要、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文化所具有的信念支撑、精神力量、道德滋养作用,也使其成为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为掌握大学生的文化观与文化素养现状,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为进一步培育和塑造大学生文化观与文化素养提供数据参考,《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课题组围绕大学生文化自信及其对中外经典著作的阅读、对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了解、对文化育人实践活动的参与等方面,于2020年12月至2021年1月在大学生调查研究协作体中的74所高校范围内开展了网络问卷调查,最终样本数据共46813份。本文基于调研数据对大学生文化观与文化素养状况进行考察分析,进一步探讨大学生文化观与文化素养的特点和规律,并就如何深化大学生文化观与文化素养培育提出对策建议。
一、总体状况
总体来看,大学生文化观与文化素养积极向好。从文化观来看,大学生对中华文化充满自豪,对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充分肯认,对中华文化创新发展满怀信心,对待中外文化的态度理性包容,彰显出坚定的文化自信。从文化素养来看,大学生广泛阅读中外经典著作,熟知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积极参与文化育人实践活动,促进文化观和文化素养的现实转化与实践养成。
(一)大学生普遍具有坚定的文化自信
“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49页。青年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是否坚定,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更关系到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关系到民族精神的薪火相传。大学生的文化自信程度,也是反映其文化观状况的重要方面。当前,大学生群体普遍形成的坚定文化自信体现在他们的文化自豪感、文化作用肯认、文化心态、文化发展信心等方面。首先,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体现为充盈的文化自豪感,调查数据显示,有97.9%的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为中华文化感到自豪”,其中,84.5%的大学生对此表示“非常赞同”,13.4%的大学生表示“比较赞同”。其次,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反映为对文化自信重要意义的清晰认知,调查显示,97.8%的大学生认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其中,85.7%的大学生对此表示“非常赞同”,12.1%的大学生表示“比较赞同”。再次,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见诸理性包容的文化心态,这种积极的文化心态既体现为对价值渗透保持必要警惕,也体现为对外来文化优长充分包容,调查显示,85.7%的大学生表示“应当警惕西方文化的价值渗透”,其中,64.6%的大学生对此表示“非常赞同”,21.1%的大学生表示“比较赞同”;97.2%的大学生认为“应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吸收其他文化的优长”,其中,82.7%的大学生对此表示“非常赞同”,14.5%的大学生表示“比较赞同”。最后,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蕴含于对中华文化发展前景的饱满信心,调查显示,96.8%的大学生坚信“中华民族一定能创造文化新辉煌”,其中,81.9%的大学生对此表示“非常赞同”,14.9%的大学生表示“比较赞同”。以上数据表明,坚定的文化自信已成为大学生文化观的显著特征。
(二)大学生广泛阅读中外经典著作
中外经典著作集中承载了人类文明优秀成果,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阅读经典著作对青年大学生文化观的形成和发展、文化素养的塑造和提升都具有重要影响。调查发现,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典籍、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经典著作、西方政治学名著三类经典著作均有所涉猎,总体来看,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经典著作的阅读状况较好,而对西方政治学名著的阅读状况有待改善。具体而言,阅读过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大学生比例相对最高,调查选取的五本著作的平均阅读率为75.4%,阅读过《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和《道德经》的大学生比例分别为93.3%、70.7%、64.6%、74.2%和74.4%,完整阅读率分别为17.5%、9.4%、7.9%、8.0%和11.2%;阅读过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经典著作的大学生比例次之,调查选取的四本著作的平均阅读率为72.4%,阅读过《共产党宣言》《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大学生比例分别为80.2%、78.8%、63.0%和67.7%,完整阅读率分别为21.7%、9.8%、7.6%和11.2%;阅读过西方政治学名著的大学生比例相对较低,调查选取的两本著作的平均阅读率为47.1%,阅读过《理想国》和《社会契约论》的大学生比例分别为49.5%和44.6%,完整阅读率分别为8.6%和7.4%。与2019年调查数据对比发现,阅读过三类经典著作的大学生比例均有小幅上升。如阅读过《大学》和《中庸》的大学生比例分别提高了1.9和2.5个百分点,阅读过《共产党宣言》和《邓小平文选》的大学生比例分别提高了1.6和1.7个百分点,阅读过《理想国》和《社会契约论》的大学生比例分别提高了4.8和4.4个百分点。
(三)大学生熟知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1页。大学生对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熟知掌握程度,更深层地反映出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素养状况。调查发现,大学生对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熟知掌握程度高。其一,大学生熟悉中华文化发展演进历程。调查显示,八成以上(80.1%)的大学生明确表示熟悉中华文化发展演进历程,与2018年调查数据(76.7%)相比,这一比例提升了3.4个百分点,此外,仅有4.0%的大学生明确表示对中华文化发展演进历程不熟悉。其二,大学生熟知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调查选取了八项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百年奋斗征程中创造的精神,数据显示,对于红船精神(87.2%)、井冈山精神(96.5%)、长征精神(98.8%)、延安精神(96.3%)、抗战精神(99.0%)、抗美援朝精神(98.6%)、焦裕禄精神(96.9%)、特区精神(90.5%)等八种精神,大学生表示了解的比例均在九成左右,其中,大学生对“抗战精神”表示了解的比例最高,达99.0%。其三,大学生高度认同伟大抗疫精神的内涵。伟大抗疫精神“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②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第16页。调查显示,九成以上的大学生能够及时掌握中国精神的最新表达,他们高度认同“生命至上”(96.7%)、“举国同心”(97.1%)、“舍生忘死”(91.7%)、“尊重科学”(97.3%)、“命运与共”(97.1%)的伟大抗疫精神,调查还显示,98.4%的大学生表示向往成为抗击疫情中的逆行者,93.1%的大学生表示愿意成为疫情防控志愿者。
(四)大学生积极参与文化育人实践活动
文化育人,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方式。开展覆盖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文化育人实践活动,有助于促进大学生文化观和文化素养的实践养成。调查选取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实践活动和弘扬抗疫精神活动两种文化育人形式,以此反映当前高校文化育人工作开展状况及大学生参与状况。调查发现,大学生积极参与高校文化育人活动,育人成效良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实践活动方面,调查显示,九成以上高校(96.1%)开展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实践活动,2016—2020年,这一比例依次为85.0%、88.2%、92.0%、92.1%、96.1%,呈逐渐上升趋势。调查还显示,大学生通过传统文化课程(67.5%)、传统文化讲座(64.6%)、传统文化传承活动(58.4%)等多种形式积极参与所在学校的文化传承教学实践活动,而这些实践活动的开展均有助于推动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阅读。以《论语》为例,在表示自己所在学校开设过传统文化课程、举办过传统文化讲座、开展过传统文化传承活动的大学生群体中,阅读过《论语》的比例分别为95.1%、94.9%、94.8%,分别比所在学校没有开展过相关活动的大学生群体阅读比例高5.4、4.3、3.5个百分点。弘扬抗疫精神活动方面,调查显示,2020年高校扎实推动伟大抗疫精神进校园,63.6%的受访大学生明确表示自己参与过“弘扬抗疫精神,讲好抗疫故事”等活动。这反映大部分学生能积极参与学校开展的弘扬抗疫精神活动。调查还发现,大学生对弘扬抗疫精神活动的参与,有助于增进大学生对抗疫精神的认同,参与过弘扬抗疫精神活动的大学生对抗疫精神内涵的平均认同度为96.8%,而没有参与过相关活动的大学生对抗疫精神内涵的平均认同度为94.5%。此外,调查还显示,大学生能够从伟大抗疫精神中汲取力量、激励担当,分别有30.9%、35.1%、9.2%的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在2020年参加了社区建设、环境保护、应急救助等志愿服务活动,有弘扬抗疫精神活动参与经历的大学生在相关志愿服务活动的参与比例(36.9%、41.6%、11.8%)上明显高于没有弘扬抗疫精神活动参与经历的大学生(20.5%、23.7%、4.8%),高出7.0~17.9个百分点,这充分彰显出伟大抗疫精神的育人功能。
二、问题聚焦
基于对当前大学生文化观与文化素养状况的调查分析,可以发现以下三个方面值得关注的问题,即群体间存在不平衡、知与行之间存在落差、受内外因素叠加影响。
(一)大学生文化素养存在明显的群体差异
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文化素养在不同类型学生群体间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这种群体差异主要体现在学段、学科类别、政治面貌、学生干部经历等方面。从学段来看,研究生对经典著作的阅读状况好于本科生,如77.8%的博士生、76.1%的硕士生阅读过《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而在本科生中这一比例为65.0%;研究生群体对中华文化的熟知状况同样好于本科生,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表示熟悉中华文化的比例依次为79.9%、80.5%和82.3%;而本科生(65.0%)相较硕士生(59.3%)和博士生(58.0%)更加积极参与弘扬抗疫精神活动。从学科类别来看,人文科学类和社会科学类大学生相较理工农医类大学生对经典著作的阅读状况更好、对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更为熟知、参与弘扬抗疫精神活动更积极,如三类大学生阅读过《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比例分别为69.7%、71.5%、65.5%;又如三类大学生表示熟悉中华文化的比例依次为84.7%、80.9%、78.5%,了解红船精神的比例依次为90.5%、89.6%、85.3%;再如三类大学生参与弘扬抗疫精神活动的比例依次为66.7%、63.5%、62.7%。从政治面貌来看,党员大学生在经典著作阅读状况、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熟知状况、弘扬抗疫精神活动参与状况等方面表现均好于非党员大学生,如分别有84.2%的党员大学生和63.2%的非党员大学生阅读过《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党员大学生熟悉中华文化的比例(82.8%)高于非党员大学生(79.4%),了解红船精神的比例(92.1%)亦高于非党员大学生(85.9%);党员大学生(71.2%)相较非党员大学生(61.5%)更能积极参与弘扬抗疫精神活动。从学生干部经历来看,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大学生对经典著作的阅读状况相对更好、对中华文化更为熟知、参与弘扬抗疫精神活动更积极,有学生干部经历的大学生和没有相关经历的大学生,阅读过《论语》的比例分别为94.0%和90.9%;熟悉中华文化的比例分别为81.0%和76.5%;参与弘扬抗疫精神活动的比例分别为66.1%和53.0%。总体来看,人文社科类大学生、党员大学生、有学生干部经历的大学生等群体在经典阅读、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认知、文化活动参与等方面展现出更高的文化素养。此外,研究生的阅读素养和文化认知素养表现好于本科生,而本科生在行为实践层面的文化素养更为突出。上述差异和特点表明,成长环境和教育经历对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而促进全体大学生文化素养提升,需要针对不同类型大学生文化素养的亮点和不足,因应地制定差异化方案,做到因材施教。
(二)大学生文化观与文化素养存在一定的知行脱节
当前,大学生文化观与文化素养的总体状况和群体差异显示,多数大学生形成了正确的文化观念、高度的文化认同、坚定的文化自信,进一步分析发现,大学生的文化观与外显的文化素养之间存在一定的知行脱节现象。一是情感认同与理性认知存在一定落差,大学生普遍具有坚定的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却缺少深厚的文化知识素养作为支撑。调查显示,97.9%的大学生“为中华文化感到自豪”,96.8%的大学生对中华文化创新发展充满信心。但大学生对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熟知程度有待加深,如仅有23.0%的大学生表示“非常熟悉”中华文化发展演进历程,仅有30.7%的大学生对红船精神、32.6%的大学生对特区精神表示“非常了解”。二是包容心态与深度阅读存在一定落差,大学生普遍持开放包容的文化心态,却缺乏对人类文明有益成果的学习借鉴。调查显示,97.2%的大学生认为“应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吸收其他文化的优长”,这反映出绝大多数大学生具有博采众长的意识。然而大学生对国外经典著作的深入阅读状况不够理想,多数大学生没有阅读过《理想国》(50.5%)和《社会契约论》(55.4%),完整阅读过两本著作的大学生比例不足一成,分别为8.6%和7.4%。三是理念认同与实际行动存在一定落差,大学生普遍认同伟大抗疫精神的深刻内涵,却难以在行为实践中实现知行统一。调查显示,大学生高度认同“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平均认同度为96.0%,但在行为实践层面,大学生对伟大抗疫精神的认同尚未明显转化为行动上的自觉担当,36.4%的大学生表示没有参与过弘扬抗疫精神活动。上述分析表明,大学生文化素养在知情意行上尚未形成环环相扣、紧密衔接的链条,进一步促进大学生文化素养提升,需要把握好大学生知情意行相互转化规律,以良好的文化认知认同和文化自豪自信,促进常态化的文明践行。
(三)大学生文化观受到内外因素的叠加影响
从内部因素来看,大学生在文化认知、经典阅读、文明践行等方面的素养有力支撑起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这在数据上表现为大学生中华文化熟悉度、经典阅读完整度、文化活动参与度越高,大学生的文化自信程度也就越高。调查显示,“很不熟悉”“不大熟悉”“比较熟悉”“非常熟悉”中华文化的大学生群体,对创造文化新辉煌表示有信心的比例分别为73.6%、92.2%、98.0%、98.6%;“没有阅读”“部分阅读”“完整阅读”《论语》的大学生群体,对创造文化新辉煌表示有信心的比例分别为91.3%、97.2%、97.3%;此外,参与过弘扬抗疫精神活动的大学生对创造文化新辉煌表示有信心的比例(97.5%)高于没有相关经历的大学生(95.5%)。从外部因素来看,大学生文化观主要受到课堂教学和日常思政的影响。一是课堂教学对大学生文化观具有促进作用,调查显示,大学生对思政课教学效果的评价从“非常差”到“比较差”“一般”“比较好”“非常好”逐级提高,其对创造文化新辉煌的信心也逐级提升(71.7%、78.9%、87.3%、97.8%、99.2%),此外,专业课教学对大学生文化观也具有促进作用。二是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文化观具有促进作用,大学生对日常思政工作效果的评价从“非常差”到“比较差”“一般”“比较好”“非常好”逐级提高,其对创造文化新辉煌的信心也逐级提升(68.4%、76.8%、87.7%、97.9%、99.3%),调查还发现大学生对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的评价越高,其文化自信就越坚定。上述分析反映出大学生文化观与文化素养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这说明把握好大学生文化观与文化素养各个要素间的内部联系和外部影响,以课堂教学和日常思政为重点整合育人资源,能进一步增进大学生文化自信,促进大学生文化素养全面提升。
三、对策探讨
调查所发现的问题,进一步折射出大学生群体文化观与文化素养的现状和不足,有助于我们提高规律性认识,同时也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深化文化观与文化素养培育,提供了以下可参考的着力点。
(一)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聚焦文化自信涵育,促进素养提升
调查发现,思政课在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开设的传统文化课程,可促进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深入阅读,显著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程度。这些都说明进一步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观和文化素养,须抓好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在思政课教学中,一是要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课程的文化承载力、价值引导力、精神凝聚力,在培根铸魂中实现价值引领,为大学生文化自信提供有力价值支撑;二是要结合课程教学荐读经典著作,增加大学生阅读经典著作的广度和深度,引导大学生在课程学习和经典品读中涵养文化自信;三是要在教学内容中有机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介绍中华文化发展演进历程,解读阐释好中国精神的实质内涵,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四是要在实践教学环节做好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引导大学生行走在祖国大地上,感悟中华文化的魅力,提高对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认同,在实际行动中向上向善、爱国报国。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可结合学校实际开设有关传统文化、革命精神、伟大抗疫精神等内容的通识教育课程;结合不同学科专业特点,在专业课教学中选取鲜活案例、讲好中国故事,向学生普及有关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内容;结合社会实践、创新创业、职业教育等环节,围绕大学生发展需求开发特色课程,丰富拓展培育大学生文化观和文化素养的教学形式。
(二)发挥学生自身主体性,聚焦全面发展需求,实现精准施策
调查发现,不同群体大学生在文化观和文化素养上存在显著差异,这一特征为我们明晰了大学生文化观培育和文化素养提升的重点群体。进一步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观和文化素养,要兼顾整体推进和重点提升,既面向全体大学生开展文化素养教育,又尊重不同类型大学生的差异化成长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引导重点群体坚定文化自信,提升文化素养,促进不同群体大学生文化观与文化素养均衡发展。在文化自信方面,要结合年龄、年级、培养环节等从低年级大学生着手循序渐进地培育,结合理工农医学科特点在专业课教学、实习实践中有机融入教育内容,增进理工农医类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同时也要着力提高非党员大学生、没有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大学生等群体的文化自信。在经典著作阅读方面,要引导理工农医类大学生、没有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大学生加强对经典著作的阅读,提高非党员大学生阅读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经典著作的积极性。在了解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方面,重点向理工农医类大学生、非党员大学生及没有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大学生等群体宣传普及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教育内容。
(三)立足思政工作主阵地,聚焦日常文化浸润,注重以文化人
基于调查发现的大学生文化观与文化素养受到内外因素叠加影响的规律,深化大学生文化观与文化素养培育,要坚持系统观念,整合育人资源,形成育人合力,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引导大学生情理兼修,以知促行,在日常文化浸润中成风化人,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文化观念、精神面貌、文明素养和行为习惯。立足思政工作主阵地,就是要挖掘各项工作中蕴含的文化资源,提升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性,完善大学生文化观与文化素养培育的日常教育体系。一是要创新文化育人,通过整合文化资源、拓展文化空间、创新文化载体,加强校园文化设施建设,培育向上向善的校园文化。要坚持常态化文化育人工作与阶段性文化育人活动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着力打造一批适应人才培养要求、契合时代主流价值、传承大学历史文脉的精品文化育人项目,形成具有校园文化特色的育人品牌。二是要强化网络育人,从维护文化安全和网络安全的高度开发并运用好网络平台的文化承载、传播、引导功能,发挥好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在传播经典、弘扬文化、培育自信方面的作用。三是要深化实践育人,引导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厚植文化基因,锤炼精神品质,坚定文化自信。要利用好时机契机,发挥好节日、纪念日、仪式等的文化涵育功能,深化拓展各类文化实践活动,例如当前要广泛开展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活动,讲好抗疫“大思政课”,提高大学生对伟大抗疫精神的认同度;要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开展经典著作品读、牢记革命历史、弘扬革命精神等活动,增进大学生对党的精神谱系的认知认同,培育坚定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