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中西文化观的百年演变及其启示
2021-03-08杨吉华
杨吉华
中西文化孰优孰劣及相互关系的论战是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思想论战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所要阐述的基本问题之一。1840年以前,中国人都是站在“中国中心”框架中,用“华夷之辩”来理解中西文化。但1840年之后,面对西方列强对中国的肆意欺凌以及由于中西文化碰撞、冲突而产生的严峻的文化危机,部分中国人的中西文化观出现了逆转,一股“全盘西化”的思潮在中国知识界滋生蔓延。另一些人对这股西化思潮进行了顽强抵抗,提出了“固守国粹”主张,由此导致长达数十年的中西文化大论战。这场大论战的余绪持续影响到今天。中国共产党人从建党前后就加入这场文化论争,党的中西文化观也从最初的不成熟到逐渐成熟,最终形成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体系。系统回顾党的中西文化观的百年演变,对于新时期正确处理纷纭复杂的中西文化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党的第二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中西文化观的百年演变
1911年岁末1912年初,中国爆发了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辛亥革命。1912年1月中华民国正式成立。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政权,复辟帝制,发布《尊孔祀孔令》,通令恢复学校祀孔典礼,提倡尊孔读经。1915年前后,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钱玄同等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新文化运动,拉开近现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序幕。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五四运动不仅是一场广泛的爱国运动,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文化运动,它使“民主”与“科学”精神在中国广泛传播,并且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人中西文化观的百年探索历程。
(一)建党前后:以“西优中劣”为起点的理性反思阶段
五四运动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1920年,在俄共帮助下,中国内地陆续诞生了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21年稍后,属于建党前后一段时期。这一阶段,早期共产党人加入了中西文化大论战,对中西文化进行了深入而集中的探讨,其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中国落后挨打的深层文化原因以及如何通过文化反思以探寻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毛泽东等。
青年陈独秀是一位激进民主主义者,在《新青年》创刊词“敬告青年”中,他就提出中国需要“改弦更张”,认为中国文化已经落后欧洲文化上千年,已经一文不值,表示“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他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批判孔子学说,认为儒家鼓吹的纲常伦理危害最大,是窒息愚昧中国人的罪魁祸首,中国不可能在儒家纲常名教的基础上推行现代民主制,新旧之间绝无调和两存的余地,主张彻底否定封建道德,断言“儒教孔道不大破坏,中国一切政治、道德、伦理、社会、风俗、学术、思想,均无有救治之法”。①《陈独秀著作选编(1897—1918)》(第一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4页。陈独秀早期主张“全盘西化”,认为“中国文化,无论在那一方面,都比不上西洋文化”“西洋文化,无论那一方面,都比中国的文化为进步”②《关于全盘西化答吴景超先生》,《独立评论》142号,1935年。,“我个人相信百分之百的全盘西化”③《全盘西化的辩护》,《独立评论》160号,1935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陈独秀由激进民主主义者转为信仰共产主义,开始尝试用唯物史观分析文化现象。陈独秀在中共先驱者中最早关注帝国主义文化侵略问题,认为与有形的军事、经济侵略相比,文化侵略更具迷惑性。④《陈独秀文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12页。
中共先驱者李大钊的中西文化观也经历了由彻底否定孔孟儒家文化到中西“调和”的转变。早年李大钊把《晨钟报》办成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阵地,对中国传统文化、伦理道德给予猛烈抨击,认为中国衰落的原因在于孔孟的伦理道德,孔子是“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⑤《李大钊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49、250页。,断言孔子的伦理道德已经“不适于生存”,迟早要被淘汰,而国家的自我解放“乃在破孔子之束缚”。后来李大钊经过对东西方文明进行对比分析,思想趋向理性。他认为东西文明根本不同点在于“东洋文明主静,西洋文明主动”,“西方文明有很多进步之处”,但“疲命于物质之下”是其不足。中国文化也不乏合理因素,“东西文明,互有长短”,东西方文明是可以“融会调和”的,要“以受西洋文明之特长,以济吾静止文明之穷”①《李大钊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2~208页。。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使李大钊对“欧洲文明之权威大生疑念”,他开始把眼光从西方转向俄国革命,寻找“第三种文明”。
毛泽东19岁时在湖南省立图书馆读了达尔文的进化论、亚当·斯密的《原富》、赫胥黎的《天演论》、穆勒的《名学》、斯宾塞的《群学肄言》、孟德斯鸠的《法意》、卢梭的《民约论》等一批18、19世纪西方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方面的著作,特别爱读康有为、梁启超的文章,是康梁的崇拜者。1915年又成为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的热心读者,开始接受陈独秀等人的激进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他认为,在长期封建思想毒害下,国人“积弊甚深,思想太旧,道德太坏”。②《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86页。他反对“中体西用”主张,主张学习欧洲先进文明,但毛泽东从青年时代就不盲目崇拜西方文化,而是敏锐地指出“西方思想亦未必尽是”,“亦应与东方思想同时改造”。要“注意中西之比较,取于外乃足以资于内也”。只有这样,才能“融铸”一种具有“东西文明会合”特征的新文化。③《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97页。
瞿秋白早期的游俄经历使得他对苏俄和马克思主义有更多认识,其中西文化观建立在社会发展阶段论和文化整体论基础上,认为东方文化已经落后于西方文化整整一个时代,而东方文化派却抱着传统文化不放,并以此来否定科学民主的新文化,只不过是妄自尊大。瞿秋白批判但并不全盘否定东方文化,而是认为,“我们必须继承这些遗产,但是一定要有批判的精神,一定要有阶级的立场”④《瞿秋白诗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499页。,对于西方文化,瞿秋白认为,西方文化的核心是民主性和科学性,它没有“东方文化”那样的封建性,比“东方文化”进步。当然,瞿秋白也清醒地认识到西方文化存在的不足,反对无原则“歌颂西方文化”⑤《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21页。。反对“全盘西化”和“抄欧洲工业革命的老文章”⑥《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0页。,讽刺一些人“心肝脾腑都浸在‘欧风美雨’里”。⑦《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19页。另一方面他强调,在“宇宙思潮流转交汇的时期”,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国外先进文化,这恰恰是中国文化新生的机会⑧《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25页。。当然,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化不是自然实现的,只有经过激烈的世界革命,“方是行向新文化的道路”。⑨《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25页。
这一阶段除了党的领导人表达的中西文化主张外,还产生了一个重要的理论成果,就是杨明斋的《评中西文化观》(1924)。该书运用唯物史观对东西文化论战进行了深入总结,对文化保守主义进行了系统批判,同时又肯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与全盘西化派作了明确区别,是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探讨文化观问题最重要的学术成果⑩何萍著:《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程》(下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85~896页。,也是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地考察中国文化问题、阐明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代表性著作。①吴汉全编:《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76、85页。
中国共产党先驱们对中西文化的一系列看法,代表了早期共产党人思想的深度和水平,在中国共产党思想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虽然他们的出身阶级、教育、职业、阅历、党内身份不同,其理论主张具有不同的倾向和个性风格,而且没有摆脱西优中劣的总体认知,但从他们的论述中可以看出,早期共产党人对文化问题的认识已经超越了“西化派”和“东方文化派”极端化倾向,呈现出从激进到理性、从民主主义到初步共产主义主义思想转变的特征。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传入中国,早期共产党人开始尝试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观察、分析问题,尽管这种分析还表现出某种程度的机械性和不成熟性,可这毕竟找到了正确路径的起点。
(二)从大革命时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批判性继承”为基石的理论构建阶段
经过北伐战争,蒋介石从形式上统一了中国,获得了政权。为了维护其独裁统治,蒋介石政府在全国掀起了一个新的“尊孔读经”文化运动,政治上反共与文化上复古合而为一。1935年,陶希圣等十位教授发布《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的宣言》,提出中国文化的核心任务是“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一经抛出,就立即引起关于“中国文化出路到底是中国本位还是全盘西化”的大争论。一些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重弹“全盘西化”老调。胡适要求中国“死心塌地地学人家,不要怕模仿”,“不要怕丧失自己的民族文化”。②《胡适论学近著》,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640页。而陈序经在“全盘西化”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他提出“救治目前中国的危亡,我们不得不要全盘西化”,“从根本上西化”。这些论调虽然有与蒋介石御用文人以及“中国本位派”抗衡之意,其政治用意是希望在中国建立欧美式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但根本观点与“中国本位派”一样,都是错误的。
这一阶段虽然大多数时间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处在军事活动状态,处境险恶,但文化问题一直是党关注的议题之一。1923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三届第一次中央执行委员会全体会议制定《教育宣传问题决议案》,既反对东方文化派,也反对西方资产阶级文化,而主张建设以唯物主义世界观为基础、以“集体主义”价值观为核心的新文化③《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354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文化主张的先进性。在红色革命根据地,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进行了新文化建设实践。1932年湘鄂赣省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的文化问题决议案,规定苏维埃区域内,实施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阶级教育,彻底铲除旧社会流传下来的一切道德宗教风俗教育以及旧礼教,反对帝国主义文化侵略,反对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孔孟学说及一切复古思想。④《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文献资料》(第二辑),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2~21页。这些规定及其根据地实践,为日后共产党人的理论思考提供了直接素材。到了延安根据地,毛泽东运用马克主义基本原理对中国前途和命运进行了理论探索,发表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一系列著作,在中国何处去的总体思考下,系统提出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阐述了新民主主义文化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性质,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的中西文化观。
其一,毛泽东认为人类历史具有延续性,人们无法割断历史,只能基于过去创造出来的全部文化合乎规律地发展。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已有了将近四千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历史上产生“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有丰富的文化典籍”。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23页。毛泽东进而认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②《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4页。作为历史唯物主义者,“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③《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8页。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
其二,毛泽东承认无论中国古代文化还是外国文化都有许多有价值的珍宝。相对于青年时代对传统文化的总体否定,这是这一时期毛泽东思想上的一个重要变化。他站在历史唯物主义高度,强调“我们信奉马克思主义是正确的思想方法,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忽视中国文化遗产和非马克思主义的外国思想的价值。中国历史遗留给我们的东西中有很多好东西,这是千真万确的”④《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91页。,认为“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⑤《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3页。反复强调文化遗产的珍贵性,无疑是对早期共产党人对传统文化持总体否定观的纠偏。
其三,毛泽东认为中国共产党应该是中外一切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者。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了《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指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要求文艺家“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⑥《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17页。“我们决不可拒绝继承和借鉴古人和外国人,哪怕是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东西。”⑦《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0页。“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这种工作过去还做得很不够。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⑧《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6页。1943年中共中央在决定中郑重声明:“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民族一切文化、思想、道德的最优秀传统的继承者,把这一切优秀传统看成和自己血肉相连的东西,而且将继续加以发扬光大。”⑨《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41页。1945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再一次明确指出,“对于外国文化,排外主义的方针是错误的,应当尽量吸收进步的外国文化,以为发展中国新文化的借鉴”。⑩《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83页。
其四,无论对中国传统文化还是外国文化,都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和方法加以分析,进行必要的扬弃、批判的继承。毛泽东在总结过去学习外国的教训时说:“形式主义地吸收外国的东西,在中国过去是吃过大亏的。”他指出:“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一切外国的东西,如同我们对于食物一样,必须经过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胃肠运动,送进唾液胃液肠液,把它分解为精华和糟粕两部分,然后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才能对我们的身体有益,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6~708页。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再次重申对待中外文化“批判地吸收”的思想。
其五,在处理中外文化关系时要反对两种极端,既要反对“全盘西化”,也要反对“颂古非今”、以糟粕为精华的文化复古主义。毛泽东明确指出:“所谓全盘西化的主张,乃是一种错误的观点。”而颂古非今同样是有害的,我们要尊重历史,“但是这种尊重,是给历史以一定的科学的地位,是尊重历史的辩证法的发展,而不是颂古非今,不是赞扬任何封建的毒素”。②《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8页。
毛泽东对中西文化以“批判继承”为核心理念的论述,不仅是对国民党复古倒退逆流和胡适陈序经全盘西化思想的有力回击,也是中国共产党中西文化观的重大发展。建党前后党的中西文化观主要散见于几位经典作家各自著作中,既没有达成党内共识,也没有形成党的决议和文件。而这一阶段党的中西文化观,虽然毛泽东是主要论述者,有毛泽东个人的理论风格,但已经凝聚集体智慧,概念清晰,逻辑严密,表述严谨。形式上大多是毛泽东的大会演讲后公开发表的成果,在党内外形成了广泛共识。在内容上克服了建党前后中西文化观的片面、偏激等形而上学不足,娴熟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方法,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中西文化观的形成和走向成熟。
(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为方针的曲折探索阶段
1949—1976年属于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探索阶段。相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这一阶段有三个重大变化:一是中国共产党由在野党成了执政党,党的中心任务不再是“打碎旧世界”,而是“建设新世界”。文化领域的主要任务也从批判旧文化到建设新文化。二是中国社会性质由过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三是对于中西文化关系,已经超出了理论建构阶段,开始了大规模的中外文化交流、文化外交的实践,而这一阶段实践过程的曲折性又反过来影响中西文化观的演变。
这一阶段党的中西文化观的关键词是“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经济文化极其落后,百废待兴。承认落后、虚心学习是后来居上的明智选择。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指出:“我们提出向外国学习的口号,我想是提得对的。现在有些国家领导人就不愿意提,甚至不敢提这个口号。这是要有一点勇气的,就是要把戏台上的那个架子放下来。”③《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1页。毛泽东认为,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长处,“所以要学习每个民族的长处,不管这些民族的大小”。④《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82页。“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⑤《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1页。
突破“体用”思维是这一阶段党的中西文化观的重要特点。1956年在《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中,毛泽东提出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学习外国优秀文化成果,需要突破“体用”思维,“这不是什么‘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学’是指基本理论,这是中外一致的,不应该分中西”。①《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2页。自然科学的知识理论、社会科学的真理,都放之四海而皆准,什么时候都应该学习。优秀的文化艺术成果属于全人类,不能因为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就拒绝。毛泽东打了个形象的比喻:“水是怎么构成的,人是猿变的,世界各国都是相同的。”毛泽东甚至认为,可以通过学习借鉴搞些“中西合璧”的东西,即使是“非驴非马也可以”,“不中不西的东西也可以搞一点,只要有人欢迎”。②《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2页。这些观点,反映了这一时期毛泽东中西文化观的开放包容和进取的精神。
毛泽东提出了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管理等方面全方位学习的要求。社会科学方面,他强调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属于普遍真理的东西③《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2页。;而在自然科学方面,由于中外差距大,“特别要努力向外国学习”。在技术方面甚至可以照搬过来,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抄”,当然,现在“照抄”是为了将来“不抄”④《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58页。除了自然科学,还要学习“企业管理方法中合乎科学的方面”。至于学习的对象,不仅包括苏联,也包括美国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
当然,学习要讲方法,不能搞教条主义,“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运。他们的短处、缺点当然不要学”⑤《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1页。,“外国资产阶级的一切腐朽制度和思想作风,我们要坚决抵制和批判”⑥《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3页。。毛泽东主张学以致用,“向古人学习是为了现在的活人,向外国人学习是为了今天的中国人”。⑦《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2页。强调不能因为学习丢了民族自信,要敢于破除迷信,“既要破除迷信,又要向西方学习。破除迷信与向它们学习并不矛盾”⑧《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82页。,“破除对西方的迷信,这是一件大事”。⑨《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17页。毛泽东还初步提出了文化多样化的思想,指出无论东方西方,各民族都要有自己的东西。中国学习外国,根本目的是改进和发扬中国的东西,创造中国独特的新东西。
1964年9月1日,毛泽东在给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学生一封信的批示中,提出著名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艺方针。虽然这一思想是延安文艺座谈会以来毛泽东一直秉持的基本理念,但把两者放在一起,作为解决现实问题的总主张,还是第一次。八字方针表述高度抽象、凝练,内涵却极其丰富,涵盖了“古今中外”的辩证关系,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科学态度,一经传播就成为我国文化建设一系列方针中最具有生命力的经典表述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前17年,党的中西文化观是延安时期形成的中西文化观的发展,实践证明基本是正确的,推动了新中国文化的发展繁荣。不足之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认识存在一定片面性,过于强调新旧对立和意识形态对立,束缚了自己的手脚,“古为今用”的精神并没有得到很好贯彻,“洋为中用”在实践中也大打折扣。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国际形势剧变,中国基本上处在半封闭的国际环境中。一系列事件导致后来对国际国内主要矛盾做出错误的判断,开始了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破四旧”运动席卷全国,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苏联东欧文化被斥为“封、资、修”全盘否定,指导思想越来越走向“二元对立”“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极端思维,形成了文化专制主义、历史虚无主义、主观唯心主义的大杂烩,党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正确思想不仅没有在实践中得到贯彻,反而被扭曲和肢解。
(四)改革开放新时期:从“学习”到“走出去”的实践创新阶段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对“文化大革命”极左路线进行了拨乱反正,果断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随着国门打开,中西方文化交流陡增,西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著作大量译介到国内,西方文化大量出现在国人面前,对人们的思想意识产生了极大震撼,形形色色的“主义”“流派”传播蔓延,一股民族虚无主义、全盘西化思潮在中国沉渣泛起,国内学术界知识界再次出现了关于中西文化的争论。这一阶段,党的中西文化观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一是落后太多的中国如何向西方学习加快现代化建设;二是如何克服国门打开伴随而来的种种消极现象。面对纷纭复杂的形势,邓小平高瞻远瞩,提出既反“左”又反右,有“左”反“左”有右反右的指导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邓小平的中西文化观更加灵活务实,更具有现实主义精神,代表了中国共产党面对时代挑战给出的新答案。
首先,解放思想是邓小平中西文化观的突出特征。邓小平提出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求摆脱过去长期流行的一些片面认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重新认识。1980—1991年,邓小平同志不下二十次提出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问题。1980年4月12日,他说:“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于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①《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12页。与此相适应,对资本主义也有一个重新认识问题。他说:“要弄清什么是资本主义。资本主义要比封建主义优越。有些东西并不能说是资本主义的。比如说,技术问题是科学,生产管理是科学,在任何社会,对任何国家都是有用的。”②《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51页。这些思想对形成科学的中西文化观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其次,邓小平在强调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的问题上,与毛泽东50年代思想一脉相承,但在学习的原则和评判标准上比毛泽东更加务实,不仅突破“体用思想”,而且突破了“姓资姓社”的藩篱。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③《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我们要向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以及其他一切对我们有益的知识和文化,闭关自守、故步自封是愚蠢的。”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3页。“我们不仅因为今天科学技术落后,需要努力向外国学习,即使我们的科学技术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也还要学习人家的长处。”②《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40页。在学习借鉴资本主义有用东西的过程中,不要被抽象争论束缚住自己的思想和手脚,而应当以“对实现四个现代化是有利还是有害”作为衡量一切工作最根本的是非标准。③《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09页。
最后,邓小平提出要采取措施防止因中外文化交往增加而出现的消极现象。邓小平认为,文化领域是一个特殊领域,“属于文化领域的东西,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对它们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法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④《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4页。对于国际交往增多后出现的消极现象需要警惕,防止出现“由于近年国际交往增多,受到外国资产阶级腐朽思想作风、生活方式影响而产生的崇洋媚外的现象”。⑤《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6页。文化交流开放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决不学习和引进资本主义制度,决不学习和引进各种丑恶颓废的东西。决不能搞资产阶级自由化。“一旦中国全盘西化,搞资本主义,四个现代化肯定实现不了。”邓小平认为,如何克服这些消极现象“是必须认真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7页。
经过20世纪80年代末的苏东剧变,党对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更加清醒。以江泽民为首的党中央进一步深化了对中西文化关系的认识,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文化纲领,为构建积极健康的中西文化关系指明了方向。中国的文化发展不是封闭的,而是面向世界的;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需要吸取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但同时又必须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文化基因,两者是辩证关系。党的十六大报告系统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论,指出“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要条件。江泽民还提出了提升中国文化吸引力和感召力的战略思想,解决了在中西文化问题上长期困扰人们的思想症结所在。文化缺乏感召力和吸引力,广大青少年就会自然而然成为西方思想文化的俘虏。只要中国文化真正具备了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所谓的“文化虚无主义”“全盘西化”思想就会失去立足根基。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时代,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总体上处于弱势地位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而处理好中西文化关系,就必须“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⑦《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8页。江泽民的这些论述,无疑指明了解决中西文化观错误倾向的根本途径。
党的十六大以后,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文化发展现状以及中外文化竞争特点,提出了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战略。胡锦涛认为,在吸收先进文化成果之时,要主动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胡锦涛强调:“要着眼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①《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学习读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4页。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提出实施文化“走出去”工程的重大决策,制定了进一步完善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的政策措施。这些对于新时期党的中西文化观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实践依据。要形成正确的中西文化观,不仅有一个中国人如何看待本国文化、如何看待外国文化的问题,也有一个外国人如何看待中国文化的问题,而外国人的评价又反过来影响国人的自我意识。文化“走出去”理论和战略实践,无疑使党的中西文化观在全球化时代具有深远意义。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文化自信”为基础、以“平等互鉴”为核心的重大突破阶段
中国近现代史上之所以产生“中体西用”“全盘西化”之类的争论,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本民族文化缺乏自信的表现。如果没有文化自信,所有的争论都不会有真正的解决。从这个意义上说,习近平的“文化自信”理论抓住了中国文化建设的牛鼻子和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中西文化观的发展正是建立在文化自信基础上,其重大突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第一次提出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无高低优劣之分的平等观。习近平认为:“不同国家、民族的思想文化各有千秋,只有姹紫嫣红之别,而无高低优劣之分。每个国家、每个民族不分强弱、不分大小,其思想文化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②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9页。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演讲时习近平再次郑重重申:“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该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2019年5月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习近平发表主旨演讲指出,“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相通的”,“认为自己的人种和文明高人一等是愚蠢的”。承认文明或文化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只是互有长短,既是中国共产党中西文化观的重要发展,也是对“西方文明优越论”的回击。
二是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文明共处观。习近平提出了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的观点,认为“本国本民族要珍惜和维护自己的思想文化,也要承认和尊重别国别民族的思想文化。应该以包容的心态看待不同的文化,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人类创造的各种文明都是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每一种文明都是独特的”。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259页。共产党人既反对“西方文化中心论”,也不搞“中国文化中心论”,而是主张所有民族文化都一律平等。习近平反复强调:“一切文明成果都值得尊重,一切文明成果都要珍惜。”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259页。中外要加强文明对话和文化交流,“不仅‘各美其美’,而且‘美人之美,美美与共’”⑤《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311页。,反对以自己文化的强势地位对外推行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危害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安全。
三是提出文明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的动力观。习近平认为,阳光有七种颜色,世界也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习近平指出:“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明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这样世界文明之园才能生机盎然。”①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8页。“文明具有多样性,就如同自然界物种的多样性一样,一同构成我们这个星球的生命本源。”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464页。2018年6月,习近平再次强调:“尽管文明冲突、文明优越等论调不时沉渣泛起,但文明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是各国人民共同愿望。”③习近平:《弘扬“上海精神”,构建命运共同体》,《人民日报》2018年6月11日。文化多样性既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要,也是不同民族文化生存权发展权的要求,是构成人类“人文共同体”的基础。
四是提出不同文明“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的共兴观。对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文明,都应该采取学习借鉴的态度,都应该积极吸纳其中的有益成分,使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中的优秀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优秀文化精神弘扬起来。在文明问题上,生搬硬套、削足适履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是十分有害的。文明之间可以有竞争,但竞争的目的是共同进步,而不是你死我活。“要促进不同文明不同发展模式交流对话,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④《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开幕式上的演讲》,《人民日报》2015年3月29日。习近平提出:“要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和包容的文明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⑤习近平:《弘扬“上海精神”,构建命运共同体》,《人民日报》2018年6月11日。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文明共兴观,是人类获得美好未来的唯一选择,其见识远远高出以排他性、零和博弈为特征的文明冲突论。
五是提出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传承观。习近平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⑥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1页。他反复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不能数典忘祖、妄自菲薄”。⑦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10月14日。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⑧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1页。
习近平的这些论述,没有明确区分文化与文明两个概念,大多数场合使用“文明交流互鉴”概念,但也有个别场合使用“文化交流互鉴”⑨《习近平向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第22届全体大会致贺词》,《人民日报》2017年9月14日。,并不是随意为之,而是非常严谨的。一般而言,文明是一个褒义词,属于文化中的积极成果,而文化则相对复杂,并不是什么时候都是褒义的。但当我们把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当作一个整体概念,这种情况下文化与文明可以相互替代。如法兰西文明与法兰西文化,意思就无太大区别。习近平的中西文化观站在时代高度,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文化实践的经验总结,继承了党的中西文化观的科学内涵,而且突破了长期束缚人们头脑的理论误区,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重大发展。
二、党的中西文化观百年演变的启示
(一)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纵观党的中西文化观百年演变历程,可以发现,只要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不会出现大的偏差,那种非此即彼、非白即黑、二元对立的形而上学观点就无立锥之地。从早期的“全盘西化”到20世纪60年代“破四旧”“批封资修”,再到90年代“全盘西化”沉渣泛起、历史虚无主义的盛行,都是基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出现了问题。无论“中国文化本位”还是“全盘西化”,单从特定“历史语境”和“思想语境”考察,也许还存在某些有益的因素,甚至个别观点还相当睿智深刻。但离开了特定语境,就存在很大的漏洞。中国共产党建党前后,马克思主义刚刚传入中国,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原理还只是一知半解,一些革命先驱尝试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思考中国问题,但缺乏吸收消化,一些人还没有摆脱历史唯心主义的束缚,所以他们的观点或结论就会处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延安时期,毛泽东系统学习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著作、苏联哲学教科书和一些普及性哲学通俗读物等①《走进主席的读书生活:毛泽东一生中读了哪些书》,《北京日报》2007年7月13日。,这些著作极大提升了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水平,克服了早期的片面、偏激的思维模式,形成了科学的中西文化观。而一些人之所以鼓吹“全盘西化”,搞民族虚无主义,从理论素质上说,就是没有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而走上了一条情绪化、极端化的思维路线。正如毛泽东自己所指出的,“像我们反对孔子,有很多别的理由”。这种很多别的理由,就是规律性认识之外的因素。毛泽东晚年全盘否定儒家思想,实际上也是没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的否定观,而是服从了政治斗争的需要。这些都是值得记住的教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处理国家文化关系的平等、包容、交流、对话、互鉴、共兴等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当代的重大发展,坚持这些基本理念,对于正确处理中西文化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二)必须与时俱进推动观念变革
中国共产党的中西文化观是党的文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我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尤其是领导文化建设的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纵观中西文化发展的百年历史,三个方面巨大变化是我们在推进观念变革的实践依据。
一是中西文化依存土壤的变化。一百年前建党前后中国还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小农经济占主体地位,经济文化极其落后。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蒋介石国民党夺取政权,全国获得形式统一,经济基础是买办的封建的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混合体。政治上搞一个政党、一个领袖、一个主义,实行法西斯独裁统治。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又走上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
二是中西文化内涵的变化。“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作为中西文化观争论的核心概念,其内涵和外延也是变化的。20世纪20年代初的中西文化之争,实际上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与中国古代的封建主义文化进行比较,两种文化孰优孰劣不言自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民党时期的中国文化是一个封建文化、资本主义文化、买办文化、洋奴文化的大杂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70年,“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经历了几个阶段。当代的“中国文化”概念,既有中华传统文化,又有红色革命文化内涵,还有创新发展的当代文化,以及吸收借鉴了世界各国包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创造的优秀文化。总之,同是“中国文化”概念,百年前的“中国文化”与新中国成立时的“中国文化”以及当前的“中国文化”,虽然都有一以贯之的遗传基因,但在不同时期,又都有不同的内容,体现了不同的时代特征。同样,百年来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虽然其本质未变,内在的深层危机依旧,但不可否认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产生许多值得借鉴的积极的因素和新生事物。
三是中西文化力量对比的变化。百年前中国积贫积弱,文化教育事业极其落后,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后,中国文化在西方文化冲击下不堪一击,历史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大行其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但总体上中西文化差距仍然十分巨大。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对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文化贸易规模逐年扩大,文化外交成果丰硕,中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稳步提升,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文化贸易大国,成功扭转文化贸易逆差而实现了文化贸易顺差,这在一百年前都是不可思议的。
马克思指出:“随着每一次社会制度的巨大历史变革,人们的观点和观念也会发生变革”。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240页。百年来,中西文化依存的社会制度背景、中西文化内涵、中西文化的力量对比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变化使得不同历史时期的中西文化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当前面对中西文化发展的新形势,我们需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深入研究当代中西文化的新发展新内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是简单标签化,这样才能有助于形成对中西文化关系更加理性的认识。只有与时俱进,勇于思考,适时推动观念变革,才能使观念和理论不断适应现实的变化,更好地发挥理论指导实践、推动社会实践进步的作用。
(三)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
“全盘西化”和“民族虚无主义”思潮之所以在中国长时间存在,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国家落后、文化落后。实践证明,国家落后挨打,人们就会从文化找根源,就会得出文化上“西优中劣”的结论;文化长期落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得不到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被忽视,同样也不可能形成健康的中西文化观。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是硬道理”观念深入人心。我国进行了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积极保护文化遗产保护,努力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臻完善,文化产业获得快速发展,文化产品和服务得到极大丰富,2019年我国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44000亿元,占当年GDP接近5%,全年生产电视剧254部10646集,电视动画片94659分钟,生产影片1037部,出版各类报纸315亿份,各类期刊22亿册,图书102亿册(张),基本文化产品生产已供过于求。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全球第一大移动游戏市场,中国网络文学被称为世界四大文化现象之一。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1114.5亿美元,贸易顺差883.2亿美元。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文化贸易大国,成功扭转了文化贸易逆差。2019年我国入境游客1.45亿人次,国内居民出境1.69亿人次,中外人员交流频繁。
发展才是硬道理。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高中国文化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是提升文化自信、消弭“全盘西化”或者“中体西用”思潮的根本途径。改革开放以来短短几十年,我国不仅经济科技快速发展,文化领域也发生巨大变化。这种巨大变化,既是我党中西文化观不断丰富发展的实践基础,也是国人文化自信不断提高、中西文化观日趋理性的根源。当然,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承认,在文化领域当前总体上仍然是西强中弱的格局,中西文化孰优孰劣的争论也不会戛然而止,“民族虚无主义”“西化”等思潮还有现实的土壤,在一定条件下还会沉渣泛起并以新的形式出现。因此,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仍然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
(四)必须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
制度和观念互为表里。正确的观念必须体现在政策和制度设计上,这种观念才能变成行动的纲领,化为改造世界的力量。中共成立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对中西文化的思考主要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实践层面的中西文化直接交流碰撞不多,在制度层面建设更是不足。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文化建设最大的教训仍然是忽视制度建设。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等正确方针,由于缺乏有效的制度和法律保障,在实践中就难以贯彻落实。这也是过去我党文化建设和处理中西文化关系上的教训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化建设逐渐走上了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对待中国古代文化遗产,党和政府颁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制定了《文物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博物馆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古为今用”方针通过一系列政策法律得以保障和落实。在对外文化方面,党和政府在出台的《出版管理条例》《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等管理条例上都有相应的条款加以规范。我国《电影产业促进法》对中外电影文化交流、电影进出口、中外合拍、国外电影人在中国的市场准入都有明确规定。对文化贸易,我国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等文件。即将颁布的《文化产业促进法》也对中外文化产业合作交流提供法律依据。文化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文化政策和文化制度的竞争。正因为文化政策和制度如此重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重大任务。虽然我国文化法治建设进步巨大,如何构建中西文化关系健康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既能有效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又能最大限度吸收借鉴世界各国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仍然是当前我国文化领域政策法规建设的薄弱环节,也是我国文化法制建设需要重视的课题。
(五)必须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定位中西文化关系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总结中西文化观的演变规律,需要从中外政治经济文化变动大格局下分析。100年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俄国发生社会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成立,世界局势为之剧变,当时中西文化的争论实际上是为国家救亡图存寻找出路。当前,世界又面临新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由西方主宰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情况正发生重大变化,旧秩序正在逐渐崩溃,新秩序已开始孕育。中国国际地位处于持续上升过程,2030年左右随着中国经济总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而到了第二个百年也就是2050年中国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主张以和平和渐进的方式实现世界秩序转型,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同时也提出构建“人文共同体”的主张。毫无疑问,文化在其中必将扮演一个特殊重要角色。文化发展不仅能关系到本国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为中国五位一体的发展格局提供精神文化支撑,同时为中国参与世界新格局构建提供价值导向、观念先行和理论准备,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促进“民心相通”奠定“民意基础”。为了实现中国文化的历史使命,我们必须坚持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吸收借鉴其他民族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坚持平等、包容、对话、互鉴等我党关于中外文化关系的基本理念。但同时,也不能因为互学互鉴而忽视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的竞争和斗争。2019年美国国务院政策规划负责人斯金纳将与中国的竞争描述为“一场与一个完全不同的文明和不同的意识形态的斗争”①Joel Gehrke:State Department Preparing for Clash of Civilizations with China,Washington Examiner,July 28,2020.。可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也认识到文化和意识形态竞争对于未来世界格局变动的重要性。中西文化关系总是在中西关系大背景下演变,考察未来中西文化走向需要有全球观、历史观、大局观、发展观,在构建新的世界秩序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中认识中国文化的价值,把握中国文化角色定位和使命担当。
结 语
回顾百年来中西文化论争,虽然资料浩瀚纷杂,容易让观者迷失,然而,贯穿在党的中西文化观百年演变中有一个清晰可见的进路:第一步,解决中西文化谁优谁劣问题;第二步,解决学什么问题;第三步,解决如何学的问题;第四步,解决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从而真正实现文明互鉴问题。当前我们处在第四阶段起步时期。尽管中国文化(尤其是当代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还比较弱,但中西文化关系此消彼长的趋势已经清晰可见。中西文化之争不仅是文化之争,也是制度之争和道路之争;不仅是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也是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的体现。可以预料,随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成,世界文化史也将改写,中西文化关系必将发生实质性变化。不管未来中西文化关系如何发展,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共不会搞文化霸权主义。中国共产党是有崇高理想的政党。1913年毛泽东在长沙求学期间写下读书笔记,引用《礼记·中庸》中“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以明志。①《毛泽东早年文稿》,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589页。2018年5月4日,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再次引用此典。这诠释了党的中西文化观百年演变中一脉相承的文化初心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