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刚立体主义雕塑的文化精神

2021-03-08薛乃艺

新疆艺术 2021年1期
关键词:立体主义研习李刚

□薛乃艺

雕塑家李刚

立体主义绘画是立体主义艺术的一个流派,产生于欧洲二十世纪初。其作品有三维立体雕塑的视觉语言,又兼有二维平面绘画的基本特点,它要求创作者具备多方面的艺术功力,因其创作的难度大,要求高,被视为绘画艺术的金字塔。1907年,毕加索创作的《亚威奴少女》,及其同时期,乔治·布拉克《埃斯塔克的房子》,均被世人视为立体主义绘画的初始作品。此后一百多年来,少有人问津。李刚受西方立体主义流派的影响,成功地创作了立体主义绘画《1号,中国人》系列,其作品还具有很强的东方文化色彩,在中外艺术界颇引人注目,引起很大反响。

李刚先生《1号,中国人》系列,包括《行走的人》《人字视觉》《文字空间》。作品围绕一个“人”字展开,标题虽是中国人,其寓意泛指人类。国虽不同,族有别,但人类有共性:人字初造,顶天立地;天地之间,以人为本,是以天人合一的东方文化精神。作者以人这一世界性的命题为切入点,恰到好处,无可争议,可谓神思妙想!

中国汉字“人”的写法,切合了人大步走的外形姿态,看《1号,中国人》系列,会使人不由自主情不自禁地联想到中国自身的发展,漫漫五千年,都是中国人一步步走出来的,今天,中国人正阔步走向世界。如何通过艺术手法展现这一时代命题,作者巧妙而大胆地运用了立体主义这一当代艺术家很少染指的艺术形式,选题准,技法新,促成了《1号,中国人》系列的巨大成功。

《1号,中国人》系列,画面突显“人”字,彰显人文精神,寓意深远,匠心独运。围绕人字,作者用笔如椽,兼存细腻;虚实相间,发人深思;浓淡结合,深浅搭配;线条纵横,错落有致。整幅画面,虽在纸上,却似悬空,立体通透,令人目眩神迷,思接千载,荡豪气于天地间。给人视觉以极大冲击力,也给人以无穷的想象,使之心灵震撼。这就是《1号,中国人》魅力之所在!作者站得高,看得远,悟得透,紧紧把握时代脉搏,以人文主义精神为导向,讴歌了中国人的昂扬风貌,张扬了人在世界历史中的至尊地位。人——中国人——世界人——人类,这是一个完整的链条。体现了作者构思巧妙,创作大胆,思维缜密,蕴含哲理的风格特点,让人不能不佩服作者睿智的眼光,厚实的艺术功力!

《1号,中国人》系列,既有立体雕塑的视觉语言,又兼有书画的特点韵律,整幅作品具象、抽象相融,构图简约流畅,运笔洒脱奔放,由近及远,禅理独具;以小见大,意蕴悠远。从这幅作品中不难看出,作者对雕塑,绘画,书法艺术的熟练驾驭,全面掌控,也为这部作品的成功创作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正因如此,也才使《1号,中国人》系列作品的成功成为必然!整幅作品外观虽不同,却有各自门类的影子,其灵气、神韵,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令人耳目一新,叹为观止,回味无穷!李刚先生雕塑书画作品,或多或少都有一个相似之处:雕塑中有书法神采,书画中亦有雕塑的印痕。雕塑与绘画书法的技艺、表现手法,相互借鉴,融会贯通,自成一家。成功的背后,留下的是李刚先生在艺术探索之路上,不断创新的深深的足迹。

李刚先生曾长期在新疆生活工作,新疆的大漠戈壁在一般人眼里是贫瘠荒凉的代名词,但在他的眼里,却是艺术表现的神奇沃土。他把新疆的自然风貌、与人文历史联系起来,浓墨重彩,化为一件件雕塑作品。雅丹——胡杨系列作品展示了李刚的表现风格艺术灵魂。

李刚雕塑作品

新疆著名作家黄毅评论李刚的作品时写道:上世纪八十年代,李刚先生对雕塑、绘画、书法的研习几乎是同步的。恰恰就是这一点,李刚通过对各门类的艺术研习,相互借鉴,融会贯通。对雅丹地貌,胡杨风情观察,揣摩,萌生出了用雅丹,胡杨表现自己的所思所想,自己的喜怒哀乐,自己的寄托向往,推出了雅丹——胡杨系列作品。1995和1998年,李刚先后两次在新疆举办“李刚雕塑作品展”,大小作品百余件,形式风格多样,《雅丹·古风》《胡杨·楼兰姑娘》等格外引人瞩目。作品选题广,主题深,不但有哲学上的深度思考,而且还赋予了时代新意。手法大胆而又不失凝重,变形的不完整不规则处理令人惊叹。作品兼容中西,流畅自然,放飞个性,蕴含哲理。行家对此颇多赞誉,著名雕塑家钱绍武先生对李刚雕塑作品给予极高评价。并书写“修辞立其诚”。紧接着,1996年,李刚相继发表了两篇学术论文:《雕塑作品的形体空间》《雕塑作品中的环境与人》,提出了自己对雕塑创作的理论思考,2005年,发表了《我的独白》,多角度,多层次阐述了“不完整的完整”,“本土化”,“自然启示”,“母体,生命”,“生命的意义”,“感悟张力”,“艺术品的视觉幻象”,“残缺的完整”,“东西交融”等命题,深入剖析,见解独到,其雕塑理论已初步形成。

李刚雕塑作品

在此前后,李刚在书画的研习上也迎来了自己创作的春天:1996年,推出“李刚水墨画作品展”。在展出的几十幅作品里,李刚先生不遵循过多的程式化的东西,更多地注重画的空间,意境和笔墨的韵律感,注重在墨色的沉稳和墨色的视角张力上下功夫,注重情感的流露与渲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借自然景物中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抒发自己的情感。他的画是用心血泼洒出的智慧结晶,他把中国传统的绘画技法与现代西方的审美情趣结合起来,使作品更具力度、美感。《西部风》等多幅作品打动了观众,赢得了专家们的一致好评。雕塑绘画水平日进,书法也紧跟而上。书画同源,自古亦然。书画雕塑,三位一体,密不可分,相互借鉴,相融互补,却是李刚先生独有的感悟。

他研习书法始于1983年,初,师从新疆著名书法家马军先生,前后还有赵彦良,邱零,申西岚先生等,进步颇大。老师的“老老实实的做人,人品书品画品缺一不可”的告诫,成为其人生的座右铭。李刚研习书法独辟蹊径,自有与他人不同 处,那就是书法、绘画、雕塑通盘考虑,结合自己厚实的西画基础,找出其内在的规律。书法与雕塑有着相互的共同点,书法中的“间架结构”,“分间布白”等同于雕塑的语言——形体与空间;书法与绘画的关系更是密切。书法有时像疾风暴雨,飞瀑落于九天,有时又如同连绵不断的音波,令人荡气回肠,变化无穷。书法的这种表现形式和语言特点,以及它的实用性,大众化等,无一不和绘画有类似处。李刚先生这种独具一格的书法研习之路,使其书法技法独到,成就突显。

书画是视觉平面艺术,雕塑是视觉空间立体艺术,二者之间有极大的不同,但其艺术思维方式、表现手法却是相通的。造型艺术基本功的一致性,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平面是立体的透视缩影,立体是平面的描绘实体。雕塑家,画家集于一身,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既是正常的,也是幸运的事。绘画能力的研习、提高,对雕塑语言的理解就更为深刻;而对雕塑的熟练把握使其在绘画上更加自信,二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画家、雕塑家集于一身,且成就卓著者,不乏其人,西方的米开朗琪罗,毕加索,罗丹,东方中国的张玉良等莫不如此。算上书法艺术,李刚先生一身事三艺,且能对其融会贯通,运用自如,创作出如此多的重要作品,则更加难能可贵了。

李刚雕塑作品

2009年,李刚夫妇举家迁居北京之后,其艺术创作发生了极大变化。

初到北京,人地两生,喧嚣的世态,极易使人浮躁。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思,适应,李刚进入了新的创作兴奋期,高原繁衍生息、纵横奔驰的藏羚羊,牦牛,马和骆驼给他创作灵感,一股豪气在胸中涌动,托物咏志,成就了他的王者系列。王者系列多次展出,面对五尊昂扬已成骷髅的头部脱尽皮毛仍紧扣大地的前肢,塑体令人震撼,直击心灵,参观者伫立深思。王者系列获得了巨大成功。十年的挣扎,煎熬,奋争,崛起,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李刚终于成为一个纵横艺术天地的王者!此后,他又相继推出雕塑《在那遥远的地方》《大江东去,风流千古》《八仙》等架上雕塑作品,其作品已臻炉火纯青,不求物像,只求神似,现实、浪漫相融,更多的是表现画面背后的精神,写实,写虚运用自如,如诗如歌,如梦似幻,直击心灵。书画作品,更是层出不穷:四十多米的长卷《即墨古城赋》,短仅一个《道》字的咫尺小幅,令人伫足,使人感叹。一日一画,构思奇绝,耐人寻味;一日一书,龙蛇飞动,韵味悠长。雕塑、书画作品实难胜数,连作者自己都说不清楚创作了多少,国家大剧院收藏了《高山流水》《形体音乐》《云之上》3件作品。为北京,唐山,青岛,民勤,衡水等地创作的城市雕塑,让世人津津乐道。

在为别人雕像的同时,李刚先生也给自己塑造了一座丰碑!

李刚先生说过一句话:“天地之间的万物连同人类自身,都是大自然母亲的雕塑品,艺术家的任务就是对这些艺术品不间断地尽善尽美地细化!”这至简至纯至真至情的语言说得何等之好!化繁为简,意蕴无穷,天人合一,融会贯通。我想,这就是李刚先生的艺术追求,艺术风格,艺术思想!

立体主义绘画《1号,中国人》已做出了回答!

猜你喜欢

立体主义研习李刚
师生共生研习 点燃课堂活力
The Channel Tunnel
绿色的生命
我又没有一千万
用几何体表现自然
司法改革背景下民法实例研习课程设置构想
行走的贾科梅蒂
立体主义绘画及上下文关系探究
红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