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师徒制合作学习研究

2021-03-08付红珍宋木子张文军

广西教育·C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师徒制学习共同体学前教育

付红珍 宋木子 张文军

【摘 要】本文调查和分析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习收获,论述在顶岗实习中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生在幼儿园所获得的物质环境与人文环境的支持对其实习收获的影响以及合作学习的中介作用,提出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师徒制合作学习建议:政府方面要出台相关政策,加强联动;幼儿园方面要改变观念,建立机制;高校方面要注重实习园所的选择,优化奖励机制等,以实现师生合作共赢、共同进步。

【关键词】学前教育 师徒制 学习共同体 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39-0031-04

“专业学习共同体理论是指由一群志同道合的教师所组成的,持有共同的信念、价值、目标或愿景,为致力于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学生获得更佳的学习成效以及学校的教育研究与革新而不懈努力地以合作方式共同进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学习型社群”。专业学习共同体理论为教师师徒制提供了新的理论范式,并日益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理论支撑。基于专业学習共同体的幼儿教师师徒制是一种以持续不断的学习促进师徒双方专业发展为根本目的,以师徒双方拥有共同愿景、价值观为前提,以合作交流、共享互助为活动形式,以平等包容的氛围为支持,以解决教学实践和自身发展问题为落脚点的教师专业发展方式。专业学习共同体与幼儿教师师徒制存在着内在一致性,基于专业学习共同体理论研究幼儿教师师徒制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问题提出

师徒制是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的一种重要模式。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师徒制是指以幼儿园一线资深优秀教师(师傅)与师范生(徒弟)“结对”的形式,使徒弟通过对师傅教育教学实践的观摩和师傅的专业指导,逐步领悟幼儿园教师职业的隐性经验和缄默知识,逐渐掌握幼儿园教育教学的知识与能力,渐渐体悟教育智慧的一种教学模式。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与同学间、与同事领导间以及与指导教师间,通过相互合作、交流分享,组建学习共同体的过程。有研究者认为,园所的支持对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并且通过合作学习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学生实习收获是指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对自己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等专业能力发展的一种主观感知。在本质上,学生的实习收获主要指向的是学生在实习中获得的专业发展。顶岗实习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普遍采用的一种实践教学模式,被誉为专业学习的“盖顶石”。在顶岗实习中,学生的实习收获既决定着其对学前教师职业的认同,也影响着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因此,增加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收获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尤为重要。根据教育实习满意度模型,学生实习收获受到的外因有来自园所支持和学校支持的影响,而与学校支持相比,来自园所的支持对学生专业学习提升的作用更为显著。

园所支持是指学生感知到来自幼儿园对自身精神和物质条件方面给予的支持。已有研究表明,园所支持可以显著促进学生的专业发展。然而,园所支持是如何具体影响学生实习收获的,回顾已有研究发现,目前还没有相关研究,两者间的中介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基于以上解释,本研究拟探讨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师徒制视角下,合作学习在实习园所支持和学生实习收获间的中介作用,并提出以下假设:假设1,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实习园所支持能显著正向预测合作学习;假设2,合作学习能显著正向预测学生实习收获。概念模型图见图1。此研究结果可以为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生增强合作学习能力和增加实习收获提供理论依据,帮助实习生更好地适应实习生活。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共35所幼儿园内的学前高职实习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星在线发放问卷,最终得到有效问卷369份。

(二)研究工具

本次调查主要了解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满意度模型中园所支持与实习收获的内部机制。本研究参考但菲、陈颂、刘笑男等人的研究成果,编制问卷《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习收获调查问卷》,该问卷包含实习园所指导教师支持、合作学习、实习收获三个维度。采用李克特5点评定法。研究中问卷整体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876,KMO值为0.906。

(三)统计分析

为了测量所提出的潜变量的信效度及验证本研究的结构方程模型,本研究采用Smart PLS 3.0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目前可运行结构方程模型软件区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以共变异数矩阵进行估计的结构方程模型软件,如LISREL与AMOS等;另一类是以成分分析为基础的偏最小二乘法(PLS)。其一,在相关理论较为缺乏的情况下,PLS较为适合;其二,PLS的目标追求内生变数被解释能力最大化,即R2值最大,因此PLS更适合用于回归预测;其三,国内对满意度模型的相关研究较多采用PLS进行分析。鉴于上述三点原因,本研究也采用PLS进行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共同方法变异检验

采用Harman单因素法检验。结果发现,第一个因子解释的变异量为38.96%,小于40%的临界标准,表明共同方法变异的问题并不严重。另外,根据Liang等(2007)的建议,使用PLS进行共同方法变异的检验。结果发现,大部分的方法因素负荷量皆不显著,且各指标实质解释变异量的平均值为0.542,而共同方法变异量的平均值为0.014,两者的比值达到38∶1。根据Liang等(2007)的建议,此情形共同方法变异的问题应不严重。

(二)测量模型分析

信度及收敛效度检验。PLS提供了两种用来评估构面一致性的指标,一种是传统的指标Cronbach's Alpha系数,但是该系数可能存在低估PLS结构方程内部一致性的风险,所以PLS提供了另一种指标,即组合信度(CR),该指标克服了Cronbach's Alpha的缺点,能较为准确地评估内部一致性。不论哪种指标都将0.6设为门槛值,低于0.6为不可靠,0.7以上可以进行研究,0.8以上被认为具有极佳的可靠性,可以进行更高阶段的研究。结果如表1所示,所有构面的CR值都超过0.8,表示构面具有极佳的可靠性。平均变异抽取量(AVE)是被用来评估各构面收敛效度的一个常用指标,该指标建议的门槛值为0.5。结果如表1所示,模型所有构面的AVE都大于0.5,表示各构面均具有良好的收敛效度。

区分效度檢验。区分效度评估已普遍被认为是分析潜在变量之间关系的一个前提。目前PLS有三种检验区分效度的方法,其中HTMT(Heterotrait-monotrait)是一种较新的方法,相对于传统的Fornell-Larcker准则和交叉载荷检验,HTMT克服了传统方法的不足,能更可靠地检测常见研究情况下的区分效度,其建议的标准为HTMT<0.85。结果如表2所示,所有的HTMT值都小于0.85,表示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效度。

(三)结构模型分析

在确认测量模型中良好的心理测量特性之后,接下来对结构模型进行研究,以评估它们的解释能力和路径的意义,并通过PLS测试来实现结构方程建模。由于PLS不产生总体拟合优度指数,因此通过检查Q2、R2、f2和结构路径对有效性进行初步评估,采用Boostraping自助法评估统计意义。所有统计测试均采用1%的显著性水平。

Q2值被PLS用来检验模型预测的关联性。如果大于0表示有预测关联性,且值越大表示预测关联性越好;相反,如果小于0表示没有预测关联性。数据分析中,采用Blindfolding算法,设置省略距离为7。结果如表3所示,Q2值都大于0,表示模型中各个自变量对因变量具有良好的预测关联性。此外,PLS提供的其他模型配适度指标中,标准化残差均方根SRMR=0.074<0.080和规范拟合指数NFI=0.816>0.800,显示模型具有良好的配适度。

判定系数R2值被用来表示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能力。如果R2值约为0.19为弱解释、约为0.33为较好解释、约为0.67为理想解释。结果如表3所示,实习收获的R2值为0.372,表示本模型所提出的园所支持、合作学习两项潜在变量可解释37.2%学生实习收获的结果,属于较好的解释结果。

效果量f2值被用来表示结构模型中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力。如果f2值约为0.02为低效果量、约为0.15为中效果量、约为0.35为大效果量。结果如表4所示,合作学习对实习收获的效果量为中效果量,实习园所支持对合作学习的效果量为大效果量,实习园所支持对实习收获的效果量为小效果量。模型具有较好的有效性。

路径检验。首先,在路径系数的显著性上,结果如表5显示所有路径的p值都达到p<0.001的显著水平,表示在此模型中,实习园所支持显著影响合作学习及实习收获、合作学习显著影响实习收获,说明合作学习在实习园所支持与实习收获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之后,在此基础上采用Boostraping方法,迭代5000次,对模型路径进行检验,结果如表5显示置信区间都不含0,进一步验证了合作学习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假设1和假设2全部成立。

四、讨论

(一)实习园所支持与实习收获的关系

在本研究中,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实习园所支持能显著正向预测实习收获。这与以往研究结论一致,即实习园所支持分值越高,实习收获越大。该结果可从两个角度来解释。

其一,实习生方面。良好的人文环境是学生顶岗实习的精神支柱。实习生的情绪调节与实习园所的支持有关。实习园所提供的支持包括学习方面的支持、研究方面的支持和赋权方面的支持,而这也正是促进实习生进行反思、克服倦怠、提高教育效能等构成专业发展所需能力的重要条件。同时,也可以促进实习生对园所的认同,在情绪调节中产生深层的加工,使得内在情绪与外在表达一致,从而适应团体组织的规范,而非伪装出来的情绪表现,因而可以提升实习生的职场活力,促进其专业发展。

其二,实习园所方面。良好的物质环境是学生顶岗实习的条件基础。学生对园所为其提供的质量感知越好,其教育实习满意度越高。在以往的研究中也提到,学生校外实习环境显著影响实习满意度,校外实习环境即实习单位提供职前训练、实习生对本身的角色认知、实习单位的福利政策与薪资报酬等正向影响学生的实习满意度。因此,通过实习园所提供支持可以促进学生的专业发展,增加学生的实习收获。

(二)合作学习的中介作用

假设1和假设2成立,实习园所支持能显著正向预测合作学习,而合作学习能显著正向预测实习收获,这也从量化的角度支持了现有的理论观点。实习园所支持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为实习生的合作学习创造了条件。特别是基于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师徒制教育模式下,营造了互相学习交流的氛围,设立了以幼儿发展为目标的共同愿景,并以此愿景为目标交流合作,在实践中实习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也随之发展。中介路径结果表明,合作学习在实习生的实习收获和实习园所支持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一方面,实习园所支持会通过合作学习的“桥梁”作用,间接影响实习生的实习收获;另一方面,实习园所支持会对实习生的实习收获产生直接影响,当然更可能的是,实习园所支持与实习收获两者间还存在其他的中介变量。但考虑到模型中,实习园所支持与实习收获间的效果量虽然大于最低临界值0.02,但仅为0.09,即使存在其他中介变量,效果也远远小于合作学习。因此,要增加实习生在顶岗实习中的收获,不仅要加强与园所的联系、重视实习园所支持的作用,也要重视合作学习的引领作用。

五、评价及建议

(一)评价

本研究从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理论视角,进一步探讨实习园所支持与实习收获的关系,同时探讨合作学习在园所支持和实习收获间的中介作用,从量化的角度探讨两者的内在机制,不再局限于理论的探讨,为更好地增加教育实习收获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数据支持。但本研究也存在两点不足:一是抽样范围仅抽取了南宁市的部分幼儿园,对地级市及其他省份幼儿园的实习生并未调查,未来研究应考虑省会与地级市间及省份间园所支持对实习收获的影响;二是除了合作学习,或许存在其他的中介因素,未来研究可以考虑进一步扩充模型,探讨实习生的园所支持对实习收获的影响机制。

由上可见,实习生的园所支持正向预测实习收获;合作学习在园所支持和实习收获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二)建議

从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理论视角探讨合作学习,其实践策略可从政府、幼儿园、高校三方面考虑。

1.政府方面

(1)建立可行性的监督考核奖励机制

丁炜认为:“国家支持性政策处于缺位状态”,应“制订具有前瞻性的国家教育实习政策”。在实习过程中,实习园所进行一系列的接收、指导实习任务等,没有明确对实习园所的评价监督考核奖励机制,高校和实习园所合作效果不明显。政府应在充分调研与试点的基础上,通过政府通知(红头文件)或会议纪要等方式建立一系列的质量监控机制,提高高职院校与幼儿园联动的优势与效用。

(2)出台相关政策,加强联动

教育主管部门出台相关制度政策,加强高职院校和幼儿园的联动,可以说是当前和未来教育进行探索的一条新路,也是《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中“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创新教师培养模式,探索建立高校、地方政府、中小学合作培养师范生的新机制”的落实。

2.幼儿园方面

(1)改变观念,教学相长

对实习学生与在园指导教师这种新型的师徒关系来讲,两者需要形成一种对共同工作和相互学习的真正期望。它是建立在共同体成员个人愿景基础上,师徒双方形成的共同教育愿景、生成的共同专业情感,这也是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核心。在园指导教师改变观念,和实习学生讨论,形成一个共同愿望,即成员内心追求的专业发展目标。在园指导教师积极指导实习学生可以促使自身的专业发展,突破职业发展瓶颈;与此同时,实习学生获得对新职业的认同和适应,教学相长,实现共赢。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实习学生,每一名学生都是具有发展潜能的。实习学生要虚心向学,尊重师长,同时也要摆脱权威思想,大胆提问。

(2)建立机制,共同成长

幼儿园建立师徒制的长效机制。针对师徒师生,打造自然合作的平台;为师徒共同体提供政策倾斜,增强师傅教师的引领作用。如制订一套规范的处理流程,包括目的、制度、责任人员、方法和流程等,对流程涉及相关人员的角色和责任有明确的定义。目标明确可操作,评价体系可量化,这些手段或措施可有效地监督师徒的可视化成长。

3.高校方面

(1)注重实习园所的选择,实现共赢

其一,在实习园所的选择上,加强与名校、区级示范园所、名师工作室、教师工作坊等的合作。可以借鉴国外选择实习基地的经验,如美国(2010)在选取教育实习基地时考虑学校能够理解和接受高校的教育实习理念和实习设想并能够将其付诸实践是选择的首要条件,且实习园所要能够为实习生提供多元化的教育情境以及多样化的实践机会。其二,建立结对帮扶关系,有选择性地“迎进来”与“走出去”。通过广西学前教育职业教育集团和广西学前教育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等平台,引领和辐射广西多所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加强与优秀指导园所的联动,构建专业学习共同体,建立合作机制,共同进步,实现双赢。其三,加强与实习基地的沟通与交流。高校应与教育实习基地保持长期稳定的联系,并根据学生每年的反馈,定期考察,决定是否继续合作。

(2)注重才德并行,优化奖励机制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指出“全面提高幼儿园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善保教的教师队伍”。从人才培养目标来看,培养四有新人,不仅需要专业能力很强的教师,还需要具有德行的人,即要具有耐心、爱心、责任心等。因此,高校在选聘教师时,首先,要加强师德的考查,聘任德才兼备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其次,要优化对教师的激励机制,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物质方面,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改善工作环境;精神方面,实施长效的目标奖励机制,如教师成长培训机制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黎进萍.专业学习共同体中的教师专业发展:美国的实践及启示[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陈颂.创建幼儿园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策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4.

[3]但菲,王小溪,刘笑男.基于结构方程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习满意度模型[J].学前教育研究,2018(10).

[4]王邦勇,蒋静梅.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满意度调查的实证研究[J].红河学院学报,2017(5).

[5]高波,辛帅.学前教育专业顶岗实习实效性研究:以潍坊工程职业学院为例[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8(6).

[6]李慧丽.新入职幼儿园教师对本科教育实习的满意度调查与分析[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5).

[7]盛文君.基于关联主义的幼儿园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9.

[8]刘笑男.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习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8.

[9]钱琴珍,姜勇,阮婷.幼儿园组织氛围与教师专业发展结构模型研究[J].心理科学,2007(3).

[10]曾练平,曾冬平,赵鹏娟,燕良轼.共享领导对幼儿园教师职场活力的影响:组织创新氛围的中介作用[J].学前教育研究,2020(5).

[11]伍新蕾.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旅游类专业学生实习满意度研究[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16(4).

[12]容珍.幼儿园教师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9.

[13]丁炜.师范生教育实习课程改革:问题归因与实践对策 [J].课程·教材·教法,2012(3).

[14]胡艳,邹学红.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标准评析[J].教师教育研究,2010(3).

【作者简介】付红珍,女,汉族,河南漯河人,教育学硕士,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一系讲师,研究方向为儿童发展与教育;宋木子,男,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教育学硕士,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一系助教,研究方向为儿童发展与教育;张文军,女,汉族,广西南宁人,教育学硕士,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二系教授,研究方向为儿童发展与教育。

(责编 罗汝君)

猜你喜欢

师徒制学习共同体学前教育
职业院校实施现代“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要素分析
福建职业学院 复古“师徒制”培养学生
基于“微信群”的大学生英语学习共同体建设
翻转课堂中“学习共同体”构建初探
中职学校学前体育课调查研究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论学习共同体下的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