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家长的学生考试成绩观

2021-03-08刘论祥

家长 2021年12期
关键词:考试成绩家庭教育家长

刘论祥

【摘    要】虽然素质教育理念在不断深入,但是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仍然需要面對学生的考试成绩。家长的考试成绩观念将会对家长的家庭教育带来影响。目前,许多家长普遍存在过度重视孩子应试能力的培养的问题。本文主要就家长如何正确面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探讨。

【关键词】家长;家庭教育;考试成绩

中图分类号:G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34-0171-02

On Parents' View of Students' Examination Results

(Qingdao No.87 Middle School of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LIU Lunxiang

【Abstract】Although the concept of quality education continues to deepen, both parents and students still need to face the student's test scores. Parents’ perceptions of test scores will have an impact on the parents’ family education. At present, many parents generally have the problem of paying too much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their children's test-taking ability.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how parents face students' test scores correctly.

【Keywords】Parents; Family education; Examination results

高考直接关系到孩子未来的职业生涯,所以家长更加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这种关心固然无可厚非,但是家长的过度关心可能会产生一些不良影响,还会影响孩子的成绩。基于此,家长应该树立正确的考试成绩观,用正确的心态面对孩子的成绩,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身的实际情况,从而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一、家长的学生考试成绩观常见误区分析

(一)过度关注成绩,忽视家庭教育主要任务

许多家长都将大部分的精力用来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以及考试成绩,但是却忽略了家庭教育中的主要任务,例如,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做人教育、感恩教育等。但是家庭教育并不是只有孩子的成绩,还包含其他很多方面,如果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孩子的考试成绩上,那么其他方面的家庭教育将难以有效落实,最终虽然孩子的成绩可能有所提升,但孩子的心理、人格、道德品质等方面可能会出现问题,这会得不偿失,仅仅成绩出众,也是难以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的。因此,家长需要转变观念,正确看待考试成绩。

(二)过度关注成绩,忽视了孩子自信心的培养

家长之间往往会将自己孩子的成绩做一个比较,其中部分家长在言语教导方式不恰当,例如,对自己的孩子说“你看他们考试成绩这么好,你却不争气,考得这么差”等。这将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但家长之间往往会拿成绩作为话题,虽然这种对比客观来讲是有助于帮助孩子找到问题所在,但是“对比”变成了“攀比”,那么就可能为孩子带来更大的压力。通过笔者的调查发现,部分家长在考试结束之后,就会问孩子答题情况等,例如,题都会吗?题做完了吗?字写得好吗?从孩子的角度来看,父母没有关注自己在考试中感受,这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虽然考试成绩的确很重要,如果家长过度关注成绩,那么可能本身成绩优异的孩子的自信心将受到打击,后续造成的后果将难以想象,所以,家长在关注成绩时,也要关注孩子的感受,多肯定、多鼓励,这样孩子成绩不仅会进步,而且也有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三)只想孩子成功,难以接受孩子的失败

基于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大部分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等思想,都希望孩子能够考出佳绩,但一些家长走向极端,就会产生“只想孩子成功,难以接受孩子的失败”的心态。家长应明白学习、工作往往都会有不如意之处,有失败,也有成功,才是人生的必经过程。笔者所带班级中有个女生,刚进入初一成绩一般,在初二的时候考试排名又降了二十多位,为此受到了家长的严格批评。后来,基于家长压力以及学习压力,成绩一直未能提升;分析其原因发现,家长未深入分析孩子的原因,一再施压,最终导致孩子的心理出现问题,甚至出现一些极端行为。这些案例值得家长反思,应当多关心孩子成绩未提升的原因,而不是施压。人人都想成功,但是家长耐心地引导孩子,帮助他们找到问题所在,这样才能有针对性提出解决措施,有效改善父母与孩子的关系。

二、正确的考试成绩观树立举措

(一)加强学习水平的分析

学科知识具有三个层面的水平,第一层水平:要求学生掌握学科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概念(定义、定理、公式、词语、基本观点等);第二层水平,通常称之为“基本技能水平”,也就是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等进行实际应用的能力水平;第三层水平,通常称之为“综合技能水平”,体现在对复杂问题进行解决的综合能力。通过日常作业以及考试,可以掌握学生的学习水平,所以建议家长不要过度关注分数,应该关注背后的原因,例如,哪个方面出现问题,那么就重点引导孩子去解决这个方面的问题。

(二)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分析

虽然非智力因素不直接介入学生的学习活动,但起着激发学习积极性,挖掘学习潜能,调节学习活动过程的作用,从而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所以,孩子考试成绩上不去的原因,可能是学习兴趣不足、学习习惯不好、意志不坚强、情绪波动、责任心不强等所致。但是很多家长往往忽略这些因素,笔者建议家长能够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分析,只要找准了具体原因,再进行正确引导,帮助孩子逐步改变学习态度,从而达到成绩提升的目标。

(三)加强学习方法的分析

部分孩子有着良好的学习态度与习惯,但是成绩却一般,很难再上一个台阶,通常是因为学习方法出了问题,建议家长可以针对性地进行分析,引导孩子回顾自己的学习方法,看看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共同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方法。建议家长能够与各学科教师加强交流与合作,从而找到高效的解决方法。

(四)加强智力因素的分析

智力是影响考试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包括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以及观察力等,但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的这些能力往往发展不平衡,有的学生记忆力强,但是思维能力比较弱;有的学生记忆力弱,但是观察能力又比较强等。所以,这就需要家长能够细心观察孩子,深入了解孩子的弱点,然后有针对性进行训练,但是不能给予太大的压力,应适当进行引导,这样才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加强师生关系的分析

有的孩子不喜欢教师,原因可能是:第一,孩子认为自己未得到教师的重视,例如,交谈少、抽学生发言次数少等。第二,对某个学科缺乏兴趣,成绩不佳。这类孩子主观认为因为自己这门课成绩差,认为不会获得教师的喜欢,久而久之出现不喜欢教师的情况。第三,由于自身纪律问题被批评之后引发学生逆反心理,从而不喜欢教师。第四,某些问题处理上,孩子觉得委屈,出现怨恨教师的情况。解决这些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分析孩子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找到具体的原因,然后采取有效措施。关于上述这些情况,家长要正确引导孩子,第一,引导孩子明白:教师也是普通人,也会出错,但并不是针对自己;其实,教师心中希望每一个孩子能够健康成长,不能因为教师工作中的不足而产生对立情绪,这样会影响自己的情绪。第二,家长要客观分析情况,与教师进行充分的交流,不要因为情绪化地站在孩子的立场,从而不理智地解决问题,产生对教师不满,错误地引导孩子厌烦教师,所以最好的方法是交流,先全面掌握情况再采取措施。这样也会让教师明确自己的做法可能存在的不足,从而进行调整和改善。此外,还可以鼓励孩子与教师主动交流,这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好方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家长关注孩子学习情况以及考试成绩无可厚非,但是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关注。本文建议家长关注孩子的学习水平、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学习方法以及师生关系等方面,从中找到孩子考試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有针对性进行改正,才是提升孩子成绩,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最佳手段。所以,广大家长应树立正确的考试成绩观,培养出真正优秀的孩子。

参考文献:

[1]朱颖婕. 该给孩子传递怎样的分数观?[J]. 教育文摘, 2019(05).

(责编  杨  菲)

猜你喜欢

考试成绩家庭教育家长
家长错了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跳过去
家长请吃药Ⅱ
斯诗私塾
犯错误找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