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辅导员就业能力提升路径探析

2021-03-07师小娜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文化产业 2021年22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毕业生辅导员

师小娜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也是当前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是社会稳定的根基。做好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既是实现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发展规划和就业的有力保障,也是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要求高职院校辅导员在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素质前提下,还应具备较高的就业指导能力。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特点

高职是职业教育的高级阶段,更加偏重于技能教育,主要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其教学方向更贴近市场需求,这对就业率有一定保障。相对于本科、硕士毕业生,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就业、创业意识弱。高职院校毕业生更多受到传统就业思想的影响,存在“等”“靠”的问题,即等待企业招聘、依靠父母就业,缺少对自己职业生涯的合理规划。在就业过程中从众特点突出,创新创业的学生较少。

第二,职业规划不明晰。因高职院校学生学制短,辅导员难以进行深入的就业指导,普遍面临就业课程授课受众基数大、课程知识较少、无法针对性指导等问题,学生缺少专业性、系统性的就业指导,因此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不够明晰。

第三,综合能力较弱。以技术培养为重点的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综合能力相对较弱,其中包括求职中的礼仪、技能、技巧等。同时,高职院校毕业生找工作更注重于以薪资待遇来衡量企业优秀与否的标准,忽略长远发展,导致就业稳定性差。

高职院校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已是社会难题,2018年中央提出“六稳”,第一个就是稳就业,尤其在特殊情况影响下,就业问题一次次被提出。各高校通过学校、企业、家庭、学生等多方协作在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中取得了很大成效。其中,辅导员在就业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部分高职院校辅导员在指导学生就业工作中依然存在以下问题:

(一)辅导员事务性工作繁忙,相对忽视就业指导工作

辅导员的职责包括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指导班团组织开展各项活动、传达并落实学校的相关政策以及做好奖助贷等日常事务性工作。因此,存在因办公室事务性工作过于繁忙,对学生就业问题不够重视的情况。部分高职院校开设就业指导相关课程,并由辅导员担任就业指导老师,但因高职院校三年学制,学生在校时间较短,就业指导课程安排相对较少,很多知识难以通过几节课进行系统地讲述。因此,辅导员的就业指导能力难以得到更好、更全面的发挥。

(二)为完成“就业率”考核机制,相对忽视就业质量

“就业率”作为学生就业情况的最终考核标准,高职院校辅导员为完成毕业生的就业率,往往容易造成对就业质量的忽视。同时,辅导员在就业指导过程中主要针对在校学生和应届毕业生开展教育,但却更重视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缺乏对往届毕业生长久的就业动态跟踪,从而导致辅导员就业指导影响时间和影响范围有限。而新时代背景下,这种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高职院校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同时也无法针对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不足进行科学改进。

(三)年轻辅导员缺乏工作经验,就业指导能力有待提高

辅导员的工作能力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影响。辅导员的工作经验是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基础,对大学生的就业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聚力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以增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目前,各高校招聘一定比例的年轻辅导员,年轻辅导员与学生年龄差距较小,在创新、管理以及沟通方面有足够的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年轻辅导员工作实践经验欠缺,对学生就业工作缺乏了解,尤其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以及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情况的认知有待提高,难以开展科学有效的就业指导。同时,年轻辅导员因需应对大量日常管理、教育工作、参加培训、研究课题等事务性工作,其时间、精力相对有限,因此在短时间内难以达到良好的就业指导效果,还需要努力提高自身就业指导能力,并积累工作经验。

高职院校辅导员就业指导能力提升路径

结合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实际和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需求,加强高职院校辅导员就业指导能力的提升需要学校和辅导员共同努力,才能取得实质性的效果,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提升:

(一)着力提升辅导员就业工作理论水平,提高就业工作的科学性

辅导员的就业指导能力对大学生的就业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强就业指导培训,培养专家型就业指导教师尤为重要。就业指导工作要求辅导员将系统的理论知识与丰富的实践经验相结合,掌握综合性技能。为此,高职院校应加强对辅导员就业指导能力的培养,可通过讲座、培训、校内校外集中学习等方式提供多种形式的就业指导培训。开展包括形势政策解读、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方法、心理辅导等就业技能系统性培训,提高辅导员解读政策、就业指导以及心理辅导的能力。

同时,辅导员应培养主动学习习惯,掌握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及时掌握和了解国家形势政策,合理解读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提高大学生对国家政策的知情度,使其能够充分合理享受就业鼓励政策。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从一线做起,积极开展“一对一”帮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工作,使困难学生能够实现充分就业。

(二)着力提升辅导员就业服务意识,制定个性化服务

高职院校辅导员需提高责任意识,并提升对学生的就业服务意识。一方面,辅导员需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生活等状态,畅通与学生沟通渠道,利用一切线上、线下渠道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另一方面,建立学生的动态台账,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兴趣,针对性的制定符合学生个人的就业指导方案,与学生一起规划就业方向。

同时,高职院校辅导员应不断突破传统就业工作思维,增加大学生就业的多方向性,多措并举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辅导员应主动出击,预判学生就业面临的问题,避免学生因面临就业问题而退缩。辅导员应根据不同阶段提供不同的就业指导服务,全方位统筹,大一到大三甚至毕业后的指导工作应循序渐进,并开展不同的教育内容。入学初就从职业生涯规划做起,建立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档案,在此基础之上在大二、大三就业观念的引导过程中,引导大学生发掘自己的兴趣爱好,完善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增强大学生就业的心理素质,并提高核心竞争力。

(三)着力提升辅导员就业工作实践能力,组织辅导员企业走访

高职院校辅导员日常工作专注于办公室事务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企业实践经验,对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企业状况、职业前景没有科学的判断,收集信息的渠道主要来源于网络,这些对于就业指导工作有较大的局限性。针对这个情况,可以从两方面来解决:一方面学生可以利用与企业开展订单班深度合作的优势,在共育共管的过程中,主动了解企业的相关信息。职业院校的一大特点是与企业合作订单班培养学生,实现“过程共管、人才共育、责任共担、成果共享”,有利于学生较早接触企业文化,针对企业的需求做到“企业需要什么人才,我们培养什么人才”。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辅导员落实暑期企业调研,了解企业的性质、岗位设置、工作环境等,在调研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探索就业指导工作的新方法,在就业指导过程中以事实说话,真正成为学生就业的“引路人”。

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关系民生的基础工程,就业指导工作的直接实施者为辅导员,新时代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因此,要求辅导员应及时更新就业指导教育理念,积极主动提升自身就业指导能力,增强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时效性,促进高职院校毕业生实现更好更快就业。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毕业生辅导员
9岁的高中毕业生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最“叛逆”的毕业生
高校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人为本,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