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新疆高校创业教育质量提升研究

2021-03-07叶伟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师资新疆课程

叶伟

(昌吉学院,新疆昌吉 831100)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全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日益重视,高等教育的办学规模和毕业生规模也日渐扩大,高校毕业生面对的就业问题也随之增多。新疆自治区内高等院校办学定位大多偏向应用,其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与就业质量的诉求也远胜于一般研究型高校。而创新创业作为带动就业的重要引擎和高效率手段,更使得不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就业生毕业能力与就业质量,建立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培训与就业体系。就成为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国家战略及落实教育部、人社部等部委政策的题中应有之义,当前新疆高校的创业教育质量也到了必须提升的阶段。

近年来,新疆很多高校专门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但由于同其他省市相比起步较晚,虽近年来在众多国家级、省区级创业比赛中,也有所斩获,但就整体成效而言,特别是在创业氛围营造和创新成果转化方面,效果并非十分理想。因此,在当前全疆上下聚焦“社会稳定,长治久安”总目标,高等教育追求特色化、分层化改革和发展的背景下,新疆自治区内高校如何深化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根据自身人才培养定位、学校办学特色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就需要树立符合新疆自治区内高校自身实际特点的创业教育发展理念,通过设计创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全面提高创业教育的质量。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提高新疆高校创业教育质量的对策和建议。

2 创业教育的相关概念

2.1 创业的概念与内涵

“创业”在《辞海》上的词条解释意为“创立基业”,最初是一个政治范畴的词汇,强调的是开国立业的艰难以及开拓与创新的过程。而这是当前社会人群和高校学生的商业层面的创业概念,学术界并没有给创业形成一个普遍接受的权威定义。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上对于创业的概念,长期定义为狭义的“创办企业”,在创办企业的过程中伴随着市场、技术、财务、管理等多方面的风险,而拥有获得收益的机会。

然而,随着近年来社会各界对创新创业的关注,学术界和企业家中出现了各种更广泛的关于创业的概念定义。如郁义鸿、李志能等人认为,创业是一个探索与发现、创造新事物、服务或实现其潜在价值的过程。与此类似,朱丽翔就认为创业应当是一个过程性的概念,而不是结果性的,具体定义可以是人类通过运用知识和能力,实现创新思维,开创事业的过程。

从新疆自治区内高校的现有实际情况出发,我们更加倾向于广义的创业概念,即创业是一种持续的职业行为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创业者需要以积极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实现个人价值的持续提升,最终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而在这一过程中是否建立企业,并不作为创业评价的唯一标准。

2.2 创业教育的概念误区与内涵界定

明确了创业的概念范畴,提高创业教育的质量,就需要对创业教育的概念也予以界定。新疆自治区内高校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中,对创业教育的概念在实践阐述时存在以下两种主要误区。

一是“窄化”创业教育,将创业教育等同于“创办企业的能力教育”。这源于新疆绝大多数高校在创立之初普遍借鉴俄罗斯高等教育体系,从宏观设计上就缺乏创新创业类课程和专业。自20 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社会对于创业的需求不断增加,原国家劳动部(现人社部)为帮助小微企业发展,促进社会各类人群就业(最初针对的是20 世纪90年代“下岗潮”中的大量需再就业群体),引进了国际劳工组织推出一系列旨在培训小微企业家的专门课程,即创业培训计划SIYB (Start and Improving Your Business)。SIYB 培训体系经国家劳动部门引入我国后,经过本土化改造,在部分省市进行试点运行,取得了小、微企业主和失业再就业学员的广泛好评。因此,在过去几年里,特别是在提出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后,新疆各高校普遍将SIYB 创业教育直接纳入高校创业教育体系,作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课程,甚至是唯一课程。这一做法,在帮助大量在校生了解了基础企业运营知识,实现了大量高校毕业生成功注册开办公司的同时,也导致在实践层面上,将创业教育的概念也自我局限为“如何创办(开办)企业”,更进一步导致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质量评价,被简单锁定为是否开办了企业、开办了多少企业这样几个指标。这对于系统性地做好创业教育,综合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学习积极性,将创业创新精神融入各学科专业的学习研究,长远来看是不利的。

二是把创业教育和创新教育置于孤立的地位。这种误区产生原因,从本质上讲,首先还是第一种误区造成的,因为将“创业能力”等同于创办企业的能力。这种窄化后的创业教育,其内涵中,自然无法包括“创新教育”,甚至在部分高校,有观点认为创新教育就是给“数理化生计算机”等所谓的硬科学准备的,创业教育就是给经济类、管理类等与商业经济活动联系密切的学科准备的,其他学科学好专业课就够了,这明显是对“创新”与“创业”在本质认识上的严重“窄化”“异化”,更是对高等教育为国树才育人使命的错误认识。

这两种误区的出现虽然有其客观原因,但绝不合理。对创业教育概念的误解,对新疆各高校创业教育实践的深化发展构成了相应的威胁。为了推动创业教育质量的提升,持续性推动创业教育发展,有必要在此对创业教育的内涵,专门做一界定。

2010年,教育部发表了相关政策,即《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 强调:“创新精神教育是满足经济社会和国家开发战略要求的一种教育概念和模式。”……要以学生的社会责任、创新精神、企业家意识、企业家精神为基本,以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制度为目标,积极鼓励创新精神教育的大学教育业务,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即创新和企业家精神教育的本质是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创新精神、企业家意识和企业家能力。创新与创业教育,既不能孤立,更不能对立,二者相互统一,缺一不可,高等院校的创业教育,它应被视为一种“大创业”教育,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具有企业家意识和创新的企业家能力。绝不应以或仅以学生是否成功创办企业作为其教育目标与成果评价标准。

3 新疆高等院校提升创业教育质量的必要性

3.1 提升创业教育质量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需要

当今世界主要经济体之间的竞争本质上是全球国家实力的竞争。它们之间竞争的重点是国家的总体创新水平和创业精神。企业家精神在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每个社会个体的创业效率直接关系到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质量和程度。自改革开放以来,由大学毕业生创办或聘用的企业取得了巨大成功。无数的学生以各种方式为他们的商业梦想而奋斗,其中许多是成功的典型。创业教育证明了自己在未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性,截至2019年7月中旬,新疆实际上有175 万各类市场参与者,其中民间经济市场参与者(包括私营企业、私营产业和商业家庭)占该地区市场参与者的95.0%。其他市场参与者有35.3 万家。在全体企业数中,30.9 万家民间企业占87.5%,比前年增加了19.3%。个人产业及商业家庭达135.3 亿户,占市场参与的77.3%,面临着庞大数量的企业家庭,需要通过不断地提高创业教育质量。完善新疆高校学子整体素质构成,进而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得到更高质量的成长发展,已变得刻不容缓,不可懈怠。

3.2 提升创业教育质量是实现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日益增加,每年全国800多万大学生,全疆近20 万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导致在特定时间空间条件下劳动力市场供求严重失衡,就业问题结构性异常,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造力,帮助学生建立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大学生的职场适应性,使他们了解社会经济体制和相关的科学技术市场转化手段,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这也是新时代对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不可避免的要求。创业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以多种方式开发基本竞争力,完全改善自己,有效提高学习水平。

3.3 提升创业教育质量可以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更加完善

高等院校创业教育开发的探索过程,实际上反映了高等教育培训和人才培养的演化进程。深化教育和企业家精神,改进教育质量,调整师资课程,根据当时实际需要和专业学术,专业教育的新要求,对学生和普通高校进行教育改革,以加强实际教学应用课程,这是一个改善人才教育概念和模式的重要方法。对于完善学分制改革,鼓励自主学习,拓宽专业知识,增强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以实践教学为特色的高校创业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将有效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更加完善。

4 新疆本科院校创业教育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4.1 新疆本科院校创业教育研究现状

近年来,对创业教育的目的、重要性、具体内容、教育方法、课程等内容,学术界进行了很多研究。但是,新疆高校高质量的创业教育相对较少,十分需要充实和改善。

截至2019年12月,使用百度学术搜索,可以查询到3 680 000 项 “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课题”结果,但如果搜索“新疆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课题”,则仅有68 篇研究成果。在1985年至2019年的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可以找到69 068 篇关于学生创业教育的文章。同时段,关于新疆大学生创业教育文章仅有6 929 篇,特别针对或涉及新疆高校创业教育文章则仅有943 篇,相关研究明显不足。

4.2 新疆高等院校创业教育现有问题

一是创业教育学科设计定位不清,课程体系拼凑化情况严重。由于创业学在高等教育中并不是一个单项的独立学科,新疆各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时间普遍偏晚(大多是在2010年后陆续开展),导致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成形,在组织创业教育时,往往是由学工部门牵头,就业指导部门组织实施,具体形式通常选择“职业规划”“就业创业指导”之类的单场讲座,课程内容往往局限于开办企业的流程化知识或某些行业创业达人的个人经验体会,缺少固定安排与系统规划,授课时间也往往抽取的是晚间或周末,广大师生长期存在创业教育可有可无,创业课程可听可逃的错误认识。

二是创业教育师资力量欠缺,创业指导力量严重不足。在师资配备上通常依托经管类院系教师或有就业指导经验的辅导员承担,部分院校会通过与人社部门、共青团系统、社会类培训学校合作,引入诸如SYB、青创培训的授课师资。但目前相当比例的创业师资,严重缺乏企业管理和实际创业经验,受制于地域和环境影响,新疆部分地区的创业师资来源竟主要是当地退休的中小学教师或企事业单位职工,在接受了短期的专项课程培训后,就成为“创业教育专家”,虽然教学热情高,但讲课内容倾向于理论灌输或陈旧的案例分析,通常不能与时俱进有效结合高校学生学科专业特点。而课程质量评价,又往往是由身边同行提供评价意见,“今天你评我,明天我评你”,评价结果难以做到客观公允,导致教学质量评价时常沦为“小圈子里的自娱自乐”,不能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积极的创业精神和坚实的专业能力。

三是创业教育与外部创业政策和创业需求之间脱节现象突出。自2014年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全疆各地州市均出台了大量利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提升职业综合能力的利好政策。例如:“新疆籍普通高校毕业生赴内地援疆省市培养行动计划”“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小额创业贷款”等政策。同时,新疆各高校的创业教育则大多停留在企业的运营和技术水平上。与此相对应的政策对接也仅限于让学生参与一些官方组织的创业和创新的竞赛。依托中央、自治区政策宏观优势,助推创业教育成果转化的能力亟待加强。与此同时,在2017年以后,全疆范围内大力扶持民营经济,支持旅游业、家庭服务业等创业热点行业的背景下,以新疆首府乌鲁木齐为例,辖区内各本科高校在2018—2019年度的创业课程中均未对旅游业等特色行业进行倾向性教育。

5 提升新疆高等院校创业教育质量的对策建议

5.1 改进创业教育评价标准与体系

高校应以学术年度为评价周期,建立符合地区实情的创业教育能力评价及业绩评价体系,由学校创业部门、各二级教学院系、疆内内外兄弟院校代表、合作开展创业教育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学生代表共同实施评价,以学校所在地创业环境(具体以企业实体总数、企业规模、区域GDP、政府财政收入在GDP 中的占比、上一年度企业净增数量5 个子指标,作为高校所在城市创业环境的评价构成。)、校内创业教育支持力度、创业教育师资质量、在校生职业综合素养、创业成功率作为6 个主要评价指标。

5.2 建立灵活实用的创业教育师资引进配置机制

创业教育教师,也就是创业导师,既不是固定的职称或者职务,也不是一个荣誉称号,而是指导和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工作岗位,教师的选择和安排应该有助于促进学生训练目标的达成,并提高整体能力和成绩。加强教师创业专业知识、工作背景、管理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师资的选用需要突破编制的束缚,专选专聘建立起灵活的用人机制,以专职、外聘、退休返聘、客座教授等多种用工方式选聘优秀师资,同时要尽可能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初期可挂靠在经管类院系),打破院系和部门界限,统筹配置师资力量。

5.3 改进创业课程的教学组织实施过程

在各二级院系设置创业教育工作专班,结合专业改革与学科建设,从院系学科专业和学生知识背景角度,推荐师资人选并提出创业教育培养方案意见建议。在学校层面,则通过创新创业学院层面负责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大纲的研发、教学计划的编制、集中管理校内外师资,做好创业师资的选拔和培训进修,逐步扩大充实创业师资库,统一筹划组织全校的创业课程实施和教学督导,在传统课堂教学和实践训练之外,应注意利用融媒体与新传媒技术,建立一个高度互动的创业教育服务平台。将教学实施、项目落地、升级孵化与中长期跟踪服务集中在一个平台上完成,从技术层面提高创业教育实效。创新创业学院应加强与政府部门、企业和事业单位机构的合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共同制定和实施创业培训方案。不断梳理人才培养思路,凝练课程理论,结合校本课程研发,建立具有自身院校风格的创业教育教学课程体系,实现新时代新疆高校创业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猜你喜欢

师资新疆课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学院师资介绍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第二节 2015年法学专任教师师资情况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新疆多怪
“假”师资培训之平台,析专业发展之成效——论参与体育师资培训的体会与思考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