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俗视角下的中日“鱼”文化比较研究

2021-03-07马爽陶芸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10期
关键词:鲤鱼内涵日本

马爽,陶芸

(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100081)

1 民俗与“鱼”文化概述

民俗文化是生活文化与文化生活的集中体现[1]。民俗文化当中蕴藏着人民最朴素、自然的思想观念。“鱼”活跃于我国的民俗文化当中,民间故事、婚嫁习俗、成语谚语中常常能见到鱼的身影。凝聚着中华民族创造精神的各类鱼图、鱼物和鱼俗,构成了我国文化史上历时最久,应用最广,民俗功能最多,民间性最强的文化长链[2]。从“鱼”文化在民俗上的各种表现,可对“鱼”形象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进行归类分析。

先行研究中也有许多有关中国“鱼” 文化的研究,从中国式传统审美、少数民族的鱼文化、古代文学作品等多个角度出发对中国鱼文化进行了研究。作为邻国的日本四面环海,自古以来渔猎就是日本人重要的生产方式。日本的民俗中,鱼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有些是受中国的影响产生的,有些则是日本的固有产物。先行研究中也存在少量与日本“鱼”文化有关的文章,多从日本妖怪文化、民间故事的角度出发。但“鱼”文化内涵的中日对比研究较少。对比研究不仅可以明确中日两国各自的文化特征,还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日文化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认识到中华文化对古代日本文化影响以及日本文化的独立性、创造性。所以该文利用比较研究法来对中日“鱼”文化进行分析。

文从民俗角度出发,从“生产力”“生育力观”“人生观”“两性关系与爱情”“传递信息的使者”5 个角度分析“鱼”的文化内涵,对比中日两国“鱼”文化在这5 个方面的异同,并从历史、地理、宗教、语言等角度分析异同点背后的原因。通过分析,不仅可以对中日“鱼”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对中日文化特征、中日文化关系也能有进一步的认识。

2 中日“鱼”文化的内涵比较

2.1 生产力中的“鱼”文化

在中国,除夕的年夜饭桌上必然会有鱼,并且鱼一定不能吃完,这是因为鱼与“余”是同音,从而使人产生出“年年有余” 希望来年生活富足的心理愿望。同时,“金鱼”谐音为“金玉”,也常被认为是金钱与财富的象征。在中国浙江的一些地方,农历年时人们会在锡盘供上两条黄鱼,用来代表黄金,因为在以前,当地人称金条为“大黄鱼”“小黄鱼”。

原始社会中,人们首先以渔猎作为主要生产活动,鱼作为财富象征其实早在《山海经》中就有所记载,书中记载了一种魮鱼,“其状如覆铫,鸟首而鱼翼,音如磬石之声,是生珠玉。”此处的鱼象征着财富的直接创造者[3]。《山海经》是一部记述中国古代志怪的古籍,创作于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可见在中国,鱼“富有富足”的文化内涵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日本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日本沿海不仅鱼类数量庞大,种类也极其丰富。加上陆地资源和动物品种的匮乏,日本民族自古以来以渔猎为生,从绳文时代中期(约5 000—4 000年前)开始就有食用鱼类的记录,鱼类是古代日本人重要的食物来源。在过去,拥有丰富的食物无疑是富足的象征。再加上日本传统神道教万物有灵论的影响,日本人认为自然界中的万物都有灵魂,都是自然神,所以鱼类也拥有灵魂,可以保佑人类,由此,鱼自然而然成了崇拜的对象。

日本最早的文学作品《古事记》和《日本书纪》中记载有名为「山幸彦と海幸彦(山幸与海幸)」的神话故事,其中擅长打猎的山幸彦为弟弟,擅长捕鱼的海幸彦为哥哥,这里其实反映了古代日本的两种获取肉类的方式,一种是打猎,另一种是捕鱼。在这样的情况下,鱼类作为一种主要的食物来源,自然而然拥有了“富有富足”的文化内涵。直到现在,“海幸山幸”仍然有山珍海味的意思。

在日本,商店开张时,商人会将养着鲤鱼的鱼缸放在店铺门前以求“利市”“大吉”,旧历新年迎财神时,一对“元宝鱼”更是必备之物,因为在人们心目中鲤鱼还有财神爷的意义[4]。日本神话故事当中有七位神,他们掌管人间福运,所以被统称为七福神。其中的财神名为「恵比寿」,也是七福神中唯一的日本本土神,人们相信「恵比寿」可以带来财运,保佑生意兴隆。「恵比寿」本来是日本渔民所供奉的海上守护神,后来才逐渐演变成为财神,这也可以侧面说明渔业是古代日本人民的重要营生之一。「恵比寿」通常是左手抱着一条巨大鲷鱼、右手手持鱼竿的形象。由此也可以看出鱼象征“富有”的文化内涵。

在鱼“富有富足”这一文化内涵上,由于两国都有过以渔猎为重要生产方式的经历,因此中日存在着一定相似性。但由于日本陆地面积相对狭小,又四面环海,比起陆地,海洋文化的影响要更大。甚至日本人将鱼作为与米饭等同的主食来看待,用「魚食文化」一词来形容自己,以区别于主要以其他四足陆地动物为食的「肉食文化」。而中国陆地面积大,海洋文化的仅在沿海地区有着巨大影响力,而在河流较少的内陆地区,大陆文化才是主流。所以,相对来说,“鱼”文化在日本的影响力要更加广泛、深入。

2.2 生育观中的“鱼”文化

因为鱼能大量产子的缘故,所以常被赋予“生育力强、多子多福”的文化内涵。

在浙江舟山,直到现在,人们还把鱼作为多子的象征,甚至作为生育神来崇拜。浙江舟山至今仍存在着这样一种习俗:男女订婚前,男方要先送两条即将产子的大黄鱼到女方,女方回礼时再把这两条鱼送回来,而且鱼头要朝着男方家,寓意女方嫁到男方“百年到老,多子多福,不再回头。”

我国少数民族中也存在着有关鱼的生殖崇拜,吕俊梅(2013)指出:鱼被哈尼族先民视为生殖崇拜的对象。现如今鱼的形象仍频繁出现在哈尼族女子的服饰上,哈尼少女用鱼形状的饰品来装扮自己,未婚女子用的挎包上的吉祥物也多为鱼的形象,这里的鱼暗示着生育、多子、吉祥[5]。

在日本,人们喜欢食用鲱鱼子(数量众多的鱼子结成块状),这里的鲱鱼子便是鱼类生育力强的象征,同时其名字「カズノコ(许多孩子)」也带有多子多福的吉祥寓意。

这样一种生殖崇拜来源于原始社会劳动力的缺乏,新的生命便意味着新的劳动力,劳动力越多生产力越高的思想使人们容易对繁殖能力强的动植物产生崇拜心理。随着社会的发展,种植水稻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培育水稻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和水,鱼既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又同“水”密切相关,对鱼的崇拜便延续了下来。尽管现代社会中由于医疗技术的进步、科学知识的普及、加上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超强的生殖能力不再如过去一般受到人们的追捧,但一些相关的民俗还是传承了下来,“多子多福” 的吉祥寓意也保留了下来。

在“多子多福”这一文化内涵上,中日两国有着相似之处,但也有着一些不同之处。步入现代社会,日本人的生育观念先于中国发生转变,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的统计数据,从1975年开始,日本的每年的新生儿数量不断下降。事到如今,日本人口开始负增长,尽管国家推出许多鼓励生育的政策,但年轻人的一代的生育意愿仍然不强,可以看出,现代日本人的生殖崇拜早已没有那么强烈。但在中国,因为人口压力太大,1982年计划生育成为一项基本国策,以控制人口增长。直到近些年,中国的新生儿出生数量才出现明显的下降。可见中国人的生育观念转变晚于日本几十年,现如今“多子多福”的观念在中国许多地区仍有一定影响力,鱼“多子多福”的吉祥寓意也得到更多认可。由此看来,中国人比日本人更看重鱼“生育能力强、多子多福”这一内涵。

2.3 人生观中的“鱼”文化

《后汉书》中记载“是时朝庭日乱,纲纪颓,膺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裁音才代反。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以鱼为喻也。”这句话中将读书人一朝飞黄腾达比喻为“鱼跃龙门”,于是在中国,鱼便带有了“飞黄腾达、出人头地”的文化内涵。这一说法传到日本,对日本鲤鱼旗的出现产生一定的影响。

日本阳历5月5日是男孩节,称作「男の子の節句」,战后改名为「子供の日」,即儿童节。但因为3月3日「雛祭り(桃花节)」为女儿节,所以5月5日实际上以男孩子的活动为中心。这一天有在院中悬挂鲤鱼旗的习俗。鲤鱼旗是用布或者绸做成空心鲤鱼风幡,悬挂在旗杆上,风一吹过便在空中舒展开来,用以祈祷男孩健康成长、出人头地。这种习俗起源于江户时代的武士阶级,最开始鲤鱼的颜色只有黑色,发展到现在,一般有黑色、红色、青色3 种颜色,黑色鲤鱼旗代表父亲,红色代表母亲,青蓝色鲤鱼则代表着男孩。这里的“鲤鱼”形象,蕴含着“健康成长”“出人头地、飞黄腾达”的寓意。虽然中国没有鲤鱼旗,但据说江户时期的武士和文人正是受到中国“鲤鱼跃龙门”故事的影响开始悬挂鲤鱼旗的。

并且,在日本有一种叫作「鰤」的鱼,这种鱼被人们认为是「出世魚(象征出人头地的鱼)」。这是因为在江户时代,武士和学者有随着自身成长或社会地位的提高而更改自己名字的习惯。而“鰤”这种鱼,从幼鱼到成鱼,其名称也会不断发生变化,例如:「ワカシ(wakashi)→イナダ(inada)→ワラサ(warasa)→ブリ(buri)」。据说根据地区的不同,「鰤」最多能有100个名字。因为“随着成长不断改变名字”这一相同之处,「鰤」便带有了“出人头地、飞黄腾达”的吉祥意义。这种鱼在日本各地都深受喜爱,常常被作为宴席上必备的菜肴。

中华文化对日本文化有着深刻、不可磨灭的影响,日本文化在早期形成过程中,对中华文化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学习与吸收。中华文化的影响在鱼“飞黄腾达、出人头地”这一文化内涵上有着很好的体现。正是中国“鲤鱼跃龙门”故事的传入,鲤鱼在日本才拥有了“出人头地”这一文化内涵,并且这一文化内涵一直传承到现在,也展现出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力的持久性。但同时也要注意到,尽管文化内涵相同,但中日两国的表现方式却不同。中国主要是依靠典籍、民间故事及成语谚语等方式传承鱼“出人头地”的文化内涵,而日本人则创造出了鲤鱼旗这一中国不存在的事物,「鰤」被认为是「出世魚」也是日本独有的文化。可见,不仅要关注中华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也要留意到日本人对中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认识到日本文化的创造性。

2.4 两性关系与爱情中的“鱼”文化

由于鱼形,特别是双鱼的图形与女阴相似,所以古代先民们对于鱼更有一种特殊的崇拜。考古学家们的研究发现:西安半坡出土的彩陶鱼纹、辽宁省阜新县胡头沟墓葬出土的两枚绿松石鱼形坠等, 都有女阴象征的隐义[6]。因此,在中国,鱼逐渐成了“两性关系”的象征,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又逐渐演变为“爱情”的象征。人们用鱼象征爱情,主要因为鱼与水之间难以分开的关系使人联想到夫妻恩爱、伉俪美满的情意,至今还留有“鱼水之欢”“鱼水之情”这样的成语。古诗《江南》中有这样的句子:“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这是一首爱情诗,其中“鱼戏莲”便是男女之间相互追逐嬉戏的场景。这样一幅“鱼戏莲”的场景还是“苏绣”当中流行的图案,过去妇女们赠送物品给丈夫和情郎便常用这幅图案。同时,鱼还是婚宴上常见的菜品,寓意新婚夫妇恩恩爱爱、永不分离。

中国民间中有很多习俗都与鱼象征 “两性关系与爱情”的文化内涵有关,而日本则较少见到这样的情况。

日本民俗中与“爱情”有关的鱼为鲤鱼。因为鲤鱼在日语当中的发音为「こい(koi)」,与代表恋爱的「恋(koi)」的发音相同。这样的联想,与日本人的言灵信仰有关,日本人认为语言中存在着一种力量,语言可以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影响。说吉祥的话就会带来好运,说不吉利的话则会产生不好的影响。正是出于对语言的这种崇拜感,日本人才会将因为发音上的联系而将鲤鱼看作是爱情的象征。

尽管中国也有说吉祥话、讨彩头这样的习惯,例如“有鱼”与“有余”“鲤鱼”与“利余”等,但中国人同时也注重视觉上的印象,例如,该节中所举出的由双鱼的图形联想到女阴再联想到两性关系、用“鱼戏莲”的图案来表达爱意等例子。而日本人对于谐音的看重要远远大于中国人,从鱼来看,日本人喜爱的鲷鱼,其发音为「たい」,因与日语词汇「めでたい(可喜可贺)」 的发音相联系起来而带上了吉祥的寓意;河豚在日语中的发音为「ふぐ(河豚)」,因其与表示福气的「ふく(福)」发音相近,也受到了人们的喜爱。

这是因为汉字是一种既表音又表意的象形文字,所以中国人的文字崇拜既注重视觉上的字形,也注重听觉上的发音,象形文字的传统更是让中国人对于视觉上的外形有更强的联想能力。而在汉字传入之前,日本人只有自己的语言,却没有记录语言的文字,引入汉字后创造出来的日本独有文字“假名”也只是表音文字,这使得日本人对于语音的崇拜强于对文字的崇拜,对事物的视觉联想也不如中国人敏锐。

如上所述,鱼象征着“两性关系与爱情”这一文化内涵上,中日民俗中,鱼都可作为“爱情”的象征,但只有在中国,鱼可以代表着“两性关系”。并且中日两国对鱼文化内涵的联想方式也有区别,日本人通过字音进行联想的情况要多于中国人,中国人通过象形进行联想的情况要多于日本人。

2.5 传递信息中的“鱼”文化

由于鱼在人们的想象之中有沟通的作用,所以民间文学中常作为信使而出现,我国民间流传甚广的鲤鱼传书的故事即是一例[7]。这样一种联想源于鱼类迁徙的习惯。鱼类在水中游行速度快,能够随着河流迁徙到很远地方,所以被联想成传递信息的使者。后来古人在秘传书信时,便习惯于将绢帛写成的书信藏于鱼腹之中,至今人们仍以“鱼传尺素”来形容书信往来。唐代诗人段成式在《寄温飞卿笺纸》中写道“三十六鳞充使时,数番犹得裹相思”,这句诗大意是以鲤鱼作为使者传递相思之意,其中的“三十六鳞”便是鲤鱼的别称。

在中国民间传说中,鱼也常作为传递信息的使者出现。《鱼腹藏书,陈胜称王》是一则流传很广的故事,其中起义领袖陈胜就是通过在大鱼腹中塞入写着“陈胜王”几个字的布条,使人们相信自己称王是上天的旨意。正是因为在当时人们认为鱼是神灵的使者,可以传达上天的旨意,所以陈胜才会选择鱼腹藏书来证明自己是天命所归之人。可见早在秦朝,鱼就已经被看作是“传递信息的使者”。

而在日本,鱼则缺少“传递信息的使者”这一文化内涵。究其原因,是由于日本岛东西狭窄,加之境内多山、山势陡峭,所以河流多短小迅急。日本最长的河流信浓川全长367 公里,而中国最长河流长江的长度为6 380 公里,日本的河流相对较短。河流短小导致鱼类长距离迁徙的情况较少,古人难以产生类似的联想。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生产力”“生育观”“人生观”“两性关系与爱情”这4 个方面上,中日“鱼”文化内涵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因为日本河流短小迅急的特点,鱼作为“传递信息的使者”则只出现在中国民俗文化当中。

另外,从中国“鲤鱼跃龙门”故事和日本鲤鱼旗之间的联系,可以看出中华文化与日本固有文化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日本民族的固有文化和中国文化这两种要素就像生物DNA 双螺旋桨结构一样,紧密交织在一起,创造出了古代日本的民族文化。中华文化对日本文化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但日本人在接收了中华文化之后,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对中华文化进行了再创造,最终形成独特的本国文化。应当关注中华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但与此同时,日本文化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也不可忽视。

而从中日两国人民对“鱼”文化内涵的不同联想方式上可以看出中日在联想方式上的共同点与不同点。首先,中日都非常注重谐音,“谐音表达、谐音文化在汉日言语交际中是经常存在的,而且是大量存在的语言现象。”这是中日两国的历史渊源导致的相似点。利用谐音引申出词汇新的内涵,是通过听觉联想来进行转喻。从上文中列举出的中日大量鱼类相关谐音词,可以看出中日两国人民都很注重听觉联想。这是中日两国思维方式上的共同点。但因为中日两国有着不同的文化环境,所以两国在思维方式上也存在着不同点。中文当中有关鱼的视觉联想很多,而日语当中则相对较少。可见,因为日语假名表音不表意的特点,相比视觉联想,日本人更看重听觉联想,而中国人既注重视觉联想也注重听觉联想。

民俗文化是民间民众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是该国人民朴素思想的精神寄托。民族文化的形成与该国地理、历史、文字、精神信仰都有一定的联系,研究民俗不应该只停留于民俗本身,更要由具体上升到抽象,去探寻其形成背后的思想根源。

猜你喜欢

鲤鱼内涵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读《鲤鱼跳龙门》有感
探寻日本
活出精致内涵
鲤鱼旗装饰坠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挖掘习题的内涵
《黄金时代》日本版
鲤鱼跳龙门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