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保护与城镇旅游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探索
——以山东青州为例
2021-03-07钟一凡
钟一凡
(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广西南宁 540000)
1 山东青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山东青州作为“禹分九州”之一,是东夷文化的发源地。青州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作为古九州之一,它饱含了齐鲁风采,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文化历史。在这片人杰地灵的土地上,留存着形式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资料记载,在青州发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2 210 条,普查资料有826项,现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州花键一项,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青州八角鼓、挫琴、青州剪刀等10 余项,潍坊市级有青州剪纸、青州石雕、龙虎斗等44 项以及青州市级的300 多项非遗。如此繁多的非遗项目在县级城市中保留是较为罕见的。青州非遗所涉及的形式宽泛,有民间文学青州桃文化的传说、衡王嫁女的传说、鸡叫顶的传说等;有民俗活动青州孝文化习俗、仰天山庙会等;传统表演艺术扑蝴蝶、鼓子秧歌等;传统美术青州面塑、焚香烙画等,还有不计其数的传统技艺,如隆盛糕点的制作技艺、青州皮影以及传统体育青州花毽等。
其一,青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呈现出平民化和本真性的特点,反映着青州人民的生活脾性,有着明显的乡土人情和民间气息。“历史具有典型的民族特性和地域性,非遗作为历史沉淀的一部分也不例外。”[1]像是一些优秀的民间文学都是发源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或是从老百姓的劳作中发掘而来,例如,一些青州的民歌演唱内容紧贴耕作的经验,也包括家长里短的邻间交流故事;在青州井塘保留的石头建筑,选取不同大小的青石再经由特殊的技艺手法进行堆砌的“石头屋”,是将先前的堆砌房屋技术和造型完整的保存,凸显了青州人民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观念以及保存了非遗的原本性;青州剪刀自古就流传着“齐家锥子任家刀,大三剪刀不用挑”的俗语,彰显青州人民的心灵手巧和聪明才智;狮子滚绣球、布龙舞等传统舞蹈配合欢快的鼓点和高亢的乐器,动作奔放不拘谨,贴合青州人民的地域特点,具有大众性和浓烈的乡土气息。青州非遗的一大特点便是流存于基层中,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其二,交融性和多样性。青州作为多民族汇聚的县城,除了大多数的汉族人民居住之外,还有满族和回族人民的汇入。这些少数民族的存在为青州非遗甚至是青州文化都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青州满族八角鼓是一种传统的说唱艺术,在清代时期被居住于青州的满族人民留存至今,表演的形式为左手持八角鼓,右手进行击打,并且进行说唱。一些满族八角鼓的曲本也被传承,对研究和探索青州满族的语言、曲艺等文化和艺术风格提供了重要参考。青州焚香烙画是一种独特的美术工艺,创造的方法是将点燃的香在细软的宣纸上作画,焚香烙画涉及的题材广泛,有人物、花鸟、山水等,所画之物线条流畅,明暗对比突显立体感,形象栩栩如生,吸引许多爱好者前来学习和参观。青州隆盛糕点、青州回族查拳等是青州回族人民流传的传统技艺和传统体育项目,其中的隆盛糕点是青州回族人民做的清真糕点,味道香甜可口,回味无穷。正是青州文化的多元性和开放性才会出现这些具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的非遗,形成文化交融的独有魅力。
其三,独特性和地域性。青州石雕技艺已有1 500年的历史,发源于南北朝时期,多用于寺庙的佛造像。所用之石取自于青州的原石,所雕刻的造像多为瘦骨清像、低头微笑、背屏莲花托、注重线条流畅性的“青州风格”,多收纳于与青州龙兴寺中。“青州出怪石,有红丝,玉脂琼花,”[2]是对通灵宝玉青州红丝石的记载,出产于青州邵庄黑山。红丝石可用于观赏也可制作成文房四宝中的砚台,曾经颜真卿、徐渭等文人也对此赞赏有加,民间也有对红丝石砚台“夏不干渍,冬不结冰”的传闻。青州黑山的石质成分和适中硬度符合制作砚台的标准,再加上复杂的技艺工程才能得一块上等的红丝砚。青州红丝砚的技艺融合了独特的石质和技艺者的巧妙构思,使得红丝砚更加具有艺术特色和内涵,被纳入省级非遗目录。青州特有的丰富本土资源,使该地出现各式各样不同于其他地方的非遗物质文化遗产,独特性和地域性得以彰显。
青州非遗丰富而多彩,吸引了无数的外地游客来感受这座古镇所传导的文化力量,青州政府意识到非遗保护的重要性,贯彻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的理念,探寻了一条非遗保护与城镇旅游融合的途径,走出了非遗保护的特色之路。
2 山东青州“非遗”保护的现状
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城和卓越的旅游城市,山东青州市始终贯彻着“文化青州,魅力花都”的思想,将青州丰富多样的非遗资源与古城旅游相互融合,坚持保护和传承并重的原则,提升了整个城市的知名度。
搭建活态传承平台。打破之前对非遗保护的封闭式思想,去除文化部分是保护非遗唯一路径的错误理念。由单一的静态传承改变为活态传承,打造“一村、两园、三城、四街”的非遗传承平台,一村是上文所提到的井塘古村,两园是东夷文化园和范公亭公园,三城是宋城、大明衡王城以及泰丰书画古玩城,四街是昭德古街、偶园街、北门大街和东门大街。以10 个代表性的景点作为非遗的展示传播平台,非遗传承人会将非遗带向大街,更为直接地向大众讲解和普及。例如说,在宋城和古街上会有专门的非遗展示体验点,像是木轮推车、青州府花边大套、青州面塑等非遗会展现在大众面前,成为非遗保护与城市旅游特色结合的亮点。
文旅融合的保护模式。根据青州非遗的特色和县城的特点,青州市构建了一套“一三五”的保护非遗的方案[3],“一”为实施设立一个非遗保护中心,主要的职责是对青州市的非遗进行搜集和挖掘,例如,一些非遗项目便是从本土的日常生活中“寻” 出来的,像是青州非遗过家家,这是一项小孩子不足为奇的娱乐游戏,但是非遗保护中心的非遗发掘人员发现了这种游戏背后的价值,将它归纳于青州非遗的名录当中。折射出非遗保护背后存在的问题,是否是对非遗保护的不敏感,才致使一些不容易被发现的非遗消失于茫茫大海之中。对于发掘和申报的非遗项目政府相关机构也并不是盲目全部收纳,对此非遗文化保护中心设立专门的行文规定,包括非遗的申报评定办法和规章制度,保存非遗的原真性的基础上,进行严要求和高质量的全面把关。不仅如此,“三”支队伍是对“一”个非遗保护中心的查漏补缺,这3 支队伍包括专业的专家、文化研究院以及志愿者,解决疑难困惑、收集整理资料、宣传发扬工作3种不同的职能环环相扣,形成了对青州非遗的开发、保护、抢救的有力保障。
政府买单人民享用。构建的保护非遗方案中的“五”个平台是最为直观的见效方式。首先建立全山东省第一家县级的非遗博物馆和非遗展览园区,馆内分为花边大套厅、石雕技艺展厅、传统手工艺展厅、传统绘画展厅等,所展出的形式多为作品和文字形式的介绍,能够使参观者对于青州非遗有大致的了解和认识。其次在人流量较大的昭德古街设立一所非遗传习坊,传习坊的主要职能是展示、学习、交流和传承。传习坊中有青州花键、青州焚香烙画、青州石雕等10 余项代表性和感受性强的青州非遗被选出进行传承,这些非遗项目的传承人一方面有可以展示非遗的平台,将自己拿手绝活展示给游客。另一方面可以享受每个月的政府补贴。传习坊的一二楼是各个非遗项目的展演厅,三四楼是非遗课堂的教室,这一点与近几年流行的“研学热”相结合,许多学校会将青州非遗传习坊列入学生研学途中的“打卡地”。而传习坊中例如像焚香烙画、花键的制作等会有传承人进行授课,让学生们亲身的体验。非遗传习坊的三、四楼提供免费平台,吸引了其他“九州非遗走进青州”的非遗项目。除了引进来的项目之外还走出去,非遗传习坊中的非遗课堂走出省外甚至国外,曾经到北京雍王府、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方交流学习。通过调查和访问,其他没有被入选进非遗传习坊的项目,如像隆盛糕点、青州泥塑等等会在古街的两旁另开自己的店铺,一方面有非遗带来的经济收入,另一方面游客也能品尝和观赏到更多的青州非遗。最后,成立非遗艺术团。通过咨询,艺术团的传承人们会在上述的10 个景区里现场的展演,除了严寒的天气等外部阻碍外,非遗艺术团的表演场次一年可达700 场。例如,非遗艺术团在古街上进行展演的非遗项目有扑蝴蝶、青州挫琴、青州剪纸等40 多项,有专门的非遗旗帜和合理规划的场地,吸引游客的目光,从而达到传播和学习的目的。青州非遗艺术团还会有非常态的演出,如知府巡城、青州皮影戏、打花鼓等项目只有在重大节庆时会面向大众。
3 青州“非遗”保护与城镇旅游融合发展路径的探讨
“非遗活在当下”是对于非遗保护的新看法和新论点,引发许多学者们的关注。青州市将非遗保护与旅游相互融合既实现了非遗融入现代社会,又能够促进城市的经济繁荣。“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非遗,其共通性与普遍性以及区域特色,并与旅游彼此联结共生、共长从而形成增长速度最快的旅游方式——遗产旅游。”[4]表明了人们对于非遗的重视和尊重,何尝不是一种非遗活在当下的方式。
坚持原真性和以情感为主导。无论是从青州非遗的开发还是在保护的路程中,都秉持着非遗文化原本的面貌,一方面对于本身居民生活生存的环境进行保护,另一方面虽说一些表达性、表演性强的非遗项目更换表演的场地,但是笔者认为这些非遗所存在的核心没有发生质的改变。将最为原真的民俗展现,使得与文化旅游结合的过程中,为传承和保护非遗提供保证。从青州非遗实践的路径来看,最为受益的是民众。民众是民族文化的创造者,将这些非遗文化开发也是对凝聚整个社会的精神提供帮助,精神意识建立族群认同感,一旦没有了精神意识内核那么整个族群都会失去方向。再者为民众提供再次认识本身家园非遗的机会,从而产生对于自身家园的归属感。在此基础上萌发民众自身保护非遗的欲望,无论是本地居民还是游客,体验到这些非遗时有一见如故的感觉,间接的在传承和保护的过程中投入感情的去对待和爱护。
传承文化空间的建设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依靠载体才能呈现,所谓的文化空间就是非遗的承载物。“文化空间是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5]而青州建造的古城和古街将文化聚集于此,在文化与生活相融合的场所,非遗文化是其中的重点。在上文中所提及青州井塘的石头屋是对青州文化的载体,记载着古时候人们的建筑手法和理念,青州政府下文将井塘古村保护,进行统一的管理,提醒村民不能过度开发,提高村民保护自身家园的意识。这种保护是对承载的文化空间的保护。在非遗文化聚集的空间里,每一个非遗都是青州人民的智慧成果,渗透着青州文化的发展历程。现在的青州非遗,在空间构建的基础上发展传承,更能保障青州非遗的强健协调发展,而非单调闭塞。
实现青州非遗保护和旅游的双赢。当今社会,旅游不仅是人们视觉充裕的一种方式,也逐步转向富足游客心理之需求,而这种“非遗+旅游”的传播方式是十分受用的。加之“文化性是旅游的本质属性”[6]。既满足游客需要,还能在此基础上传播青州非遗,实现双赢的效果。不仅如此,非遗保护助力脱贫,推动乡村的振兴。例如,青州邵庄镇被选入了第三批文旅发展带动脱贫的典型乡镇名单。通过大力发掘非遗文化资源,着手打造非遗的平台,进行自身的发展与蜕变,带领人民在不失文化底蕴的基础上,促进乡村振兴。“旅游成为引导遗产行进的旗帜,遗产叙事是为了旅游目的而被选择的特殊表述方式。”[7]这说明非遗的保护不能只依赖静态传播和政府措施,也不能落入纯经济利益的漩涡,还需要游客的流动带动非遗“活态”发展,而青州非遗的保护路径便实属较为优秀之典范,不但被评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大亮点工作”,并且为当地非遗开辟出了一条较为适合的生存之路,值得其他地方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