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告兄弟及有司。告事毕”主语辨析

2021-03-07

文化学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仪礼主语兄弟

陈 一

《仪礼·士冠礼》中有“告兄弟及有司。告事毕”一句,郑玄和王引之对于其主语存在观点分歧。郑玄认为,前者与后者的主语分别是摈者与宗人;王引之认为,两者的主语都是宰。

一、王氏论据

王引之的第一条理由是“告者两易其人,则经当有以别之,不得隐其告之之人而但曰‘告’也”[1]550。这是王引之结合经文行文体例来推断的。第二条理由是“且下始云‘摈者告期于宾之家’,则告兄弟及有司非摈者明矣”[1]550。这是语境分析法,也属于结合经文行文体例来推断。第三条理由是“上文筮日宗人告事毕,而此不言‘宗人’,则亦非宗人告矣”[1]550。后面王引之又引用《士丧礼》的内容用以佐证“承上省略”的观点。

二、“告事毕”的主语

先来考察“告事毕”在仪礼中出现的情况。“告事毕”出现在《士冠礼》2次、《士昏礼》1次、《聘礼》2次、《士丧礼》1次、《既夕礼》1次、《士虞礼》2次、《特牲馈食礼》3次,共12次。其中9次明言主语“宗人”或“宾(正宾)”,除《士冠礼》外,《士虞礼》《特牲馈食礼》各有1次未出现主语。从《礼仪》的程式角度看,其他礼节中都是“宗人”或“宾(正宾)”,那么《士冠礼》也不应该例外。况且《士冠礼》前文已提到“宗人告事毕”,由此推断同一种礼节中,下文的“告事毕”的主语也应是“宗人”。

至于2次未出现主语的情况,如《士虞礼》“妇人说首绖,不说带。无尸则不饯,犹出几席,设如初,拾踊三,哭止,告事毕,宾出”[2]1325-1326。已知“告事毕”的主语是“宗人”,若是依照王引之的观点,此处“告事毕”的主语承上省略,应当溯至“妇人”,至少也与“哭止”的主语(即“众人”)相同,这显然是行不通的。《特牲馈食礼》载:“宗人举兽尾,告备;举鼎鼏,告絜。请期,曰‘羹饪’。告事毕。宾出,主人拜送。”[2]1354-1355“请期”被省略的主语是宗人,与后面的“曰‘羹饪’”的主语明显不同,后者的主语已知是主人,若是依照王引之承上省略的观点,“告事毕”的主语也变为了主人,这是绝无可能的。此外,笔者通过对《仪礼》的考察,发现“请期”的出现屈指可数。除《士冠礼》的“摈者请期”和《士昏礼》中单纯作为礼仪术语解释出现的2次外,仅有此1例。但巧合的是,此1例与《士冠礼》“为期”阶段描述十分相似,皆是“请期——曰‘某某(具体时刻)’——告事毕”。既然此处“告事毕”的主语与“曰‘羹饪’”的主语不同,那么“告兄弟及有司。告事毕”的主语同样也可以与“宰告曰:‘质明行事’”[3]18-19的主语不同,这也是反驳王引之的一个证据。除此之外,《仪礼》中省略主语的例子还有很多,并非都是承上省略,需要结合上下文补充,不可只根据上下句法去论证。

由此可见,《仪礼》中“告事毕”与上句主语不同时同样可以省略主语;“告事毕”的主语是“宗人”时,“宗人”也有被省略的例子。这样一来,王引之的三条理由都难以立得住脚,可信度大大降低。

三、“告兄弟及有司”的主语

在讨论“告兄弟及有司”的情况之前,应对“兄弟”和“有司”的身份有一个认识。《仪礼·士冠礼》郑注对“有司”及相关群体已有很明确的解释。

按照郑玄的观点,至少是“筮日”至冠礼之前这一阶段的筮人、宰、卦者、宗人、摈者都明确属于“有司”,属于群吏,也就是贾疏中的“府史、胥徒,不得君命,主人自辟除”[3]8,只是为主人充当役使,地位很低。关于兄弟的身份,北京师范大学华喆通过对贾疏的分析和对“玄端”的考察,发现主人与兄弟的身份均为上士,区别仅有冠礼时韦毕色的不同[4]。

下面看“告兄弟及有司”在《仪礼》中出现的情况。《仪礼》中“告兄弟及有司”仅在此出现1次,无法寻找其他例证。如果考察《仪礼》中“告”出现的情况,“宰”为主语包括“宰告曰:‘质明行事’”在内共3例(另2例为《聘礼》中“宰入,告具于君”[5]及“宰执书,告备具于君”)。其中,直言“宰告”的情况仅“宰告曰:‘质明行事’”1例。摈者为主语有十余例,直言“摈者告”的情况有4例。数量上看,似乎“摈者”的可能性更大一点,但仔细考察,“摈者告”的对象全部是主人、公和宾,并无“摈者告”除此之外的人,无法以此为据证明“摈者”是“告兄弟及有司”的主语。

“告兄弟及有司”下贾疏云“必知‘摈者告’者,上摈者请期,此即云‘告’,明还是摈者告可知”,这个解释看似合情合理,没什么问题,但立足于经文本身便可窥见一些端倪。“主人立于门东,兄弟在其南”与“有司皆如宿服,立于西方”透露出两个重要信息:第一,主人家中的所有冠礼相关人员都在场,包括主人、兄弟、有司;第二,所有有司都身穿主人宿宾时所穿之朝服,说明“为期”是冠礼前较为正式的一个程序。这样一来,就可以把这几项联系起来。庙门占地有限,不会很大,“为期”的所有相关人员都聚集在此处,摈者此时请示时间,宰代替主人说出第二天天亮举行,这是履行正常流程。既然所有有司都在场,在如此有限的地方,宰的回答,兄弟和有司应当能够亲耳听到,那么后面不论是摈者还是宰再做出“告兄弟及有司”的具体动作行为,都难以解释。李如圭《仪礼集释》为了弥缝这个细节,提出了“审慎重冠事”的观点,笔者认为略微牵强。“告兄弟及有司”这一句既然是切实存在的,却又无法找到做出这个动作的主语,就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宰告曰:‘质明行事’”和“告兄弟及有司”并非是两个具体动作行为,而是后者依附于前者构成一个整体,即一个具体动作行为。“宰告曰”的“告”表示“说话”,是一个具体动作;“告兄弟及有司”的“告”没有“说话”的义素,仅表示“通知”,是一个抽象动作,而非实际动作。它或是为了指示目的,重音在“告”上;或是为了指示“告”的范围对象,重音在“兄弟及有司”上。两句话是一个动作而非两个动作,连起来的意思是“宰传达主人的指示说:‘明天天亮的时候开始举行冠礼。’告诉了兄弟和有司们/目的是告诉兄弟和有司们”。笔者认为,省去“告兄弟及有司”的主语是有必要的,否则直接说“宰告曰:‘质明行事。’宰告兄弟及有司”极易使人误解为两个都是实际的动作。《仪礼》中尚有这类前后两句是一个动作,后句对前句的语义加以补充或描述的例子,如《乡射礼》“大夫说矢束,坐说之”。

这样一来,整个过程就说得通了。“宰告曰:‘质明行事。’告兄弟及有司”是一个官方公开行为,目标对象是全部的兄弟和有司。兄弟方面,“筮日”“戒宾”“筮宾”“宿宾”时兄弟均未参加,因此“为期”之前他们并不知晓冠礼举行时间。有司方面,经文中明确参加“筮日”的有司只包括筮人、宰、卦者、宗人,摈者并未提及,因此,有不在场的可能。而且,在后续的“戒宾”“筮宾”“宿宾”时摈者和其余有司也未出现,因此可以确定“为期”之前尚有摈者和一些其余有司不知道举行冠礼的日期。而且,由于“筮日”只是确定冠礼举行在某一日,直到“为期”时宰才代主人宣布在这一天的具体时刻,所以即便是参加了“筮日”的有司,知道的也并非完整的冠礼举行时间,“为期”之前至多只有主人和宰知晓举行冠礼的具体时间,他们在“为期”这一天才将“日期+时刻”合二为一地告知所有兄弟和有司。至于士冠礼未曾提及“质明行事”的商定过程,笔者认为应当是依照惯例。《特牲馈食礼》载:“请期,曰‘羹饪’。”下郑注:“肉谓之羹。饪,孰也,谓明日质明时而曰肉孰,重豫劳宾。”明确祭礼“质明”时举行。又《少牢馈食礼》载:“宗人曰:‘旦明行事。’”且下郑注:“旦明,旦日质明。”[2]1452都是同样的例子。此外,若是只需告知有司的话,那么说“告有司”足以,无需在“有司”前加上“兄弟”,由此也可反证兄弟和有司都不知道冠礼举行的具体时间。其中,有司可分为只知道日期的和日期时刻都不知道的,兄弟则都不知道日期时刻。

四、结语

依照这个逻辑将经文补充完整就是“摈者请期。宰告曰:‘质明行事。’宰告兄弟及有司。宗人告事毕。摈者告期于宾之家”,前面的“摈者请期”与末尾的“摈者告期于宾之家”之间没有任何阻碍难通的地方,摈者“请期”就是为了“告期”,比起与“告兄弟及有司”,“请期”“告期”前后呼应的效果更为明显,这就回答了贾疏中存在的细节问题。在“告期于宾之家”前特意注明主语“摈者”,是为了不让人误以为“告期于宾之家”的主语和上一句“告事毕”的主语相同,而不是如同王引之所说的“告兄弟及有司”“告事毕”的主语都是“宰”,到最后主语改换为“摈者”才特地注明。

因此,“告兄弟及有司”的主语应依王引之的观点,为“宰”,承上省略;“告事毕”的主语应依郑玄的观点,为“宗人”,依照常例。

再来看一个认为“告兄弟及有司”的主语是“摈者”的理由:

如果“告兄弟及有司”的主语是“宰”,“宰”把“质明行事”告诉兄弟和还不知道时间的有司,这样一来,“摈者”还有什么必要做出“摈者请期”的主动行为呢,摈者即便不问,宰也告诉了兄弟和包括他在内的有司,被告知后再去“告期于宾之家”不也同样可以吗?更何况直到“告事毕”这一天中主人家中的流程结束,“告期于宾之家”是“为期”的最后一步,提早“请期”也没有用,难道仅仅是为了“审慎重冠事”而有这多余的一步?

这个理由如果放在上文分析得出的框架下则很容易反驳。上文提及摈者“请期”主要就是为了后面的“告期”,其实除此之外“请期”还有一个作用。“为期”中每一个步骤都属于严格规定好的流程,是环环相扣衔接起来的,“摈者请期”是“宰告曰:‘质明行事’”前必需的一步,起到一个引子的作用,若是没有这一步,“宰”就没有说出冠礼时间的由头,后面的程序也就无法进行。正是通过“摈者请期”这一步骤,摈者和宰才能借助一问一答的形式告知在场的所有人举行冠礼的具体时间。因此,比起“审慎重冠事”,摈者提早“请期”还是有其他用处的,他更多地是为了使整个流程按计划顺利地进行下去。

猜你喜欢

仪礼主语兄弟
杨复《仪礼图》明清版本考——兼论《仪礼图》的版本源流
主语从句用法“大揭秘”
葡语中零主语的语义功能分析
消除隔阂,呈现新面孔
跟你做兄弟是会上瘾的
论杨复《仪礼图》与张惠言《仪礼图》之关系
《仪礼》郑注“相人偶”新诂
落难两兄弟
恶搞版《奔跑吧兄弟》
《奔跑吧兄弟》搞笑逗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