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翻译学研究的路径探索与创新实践❋
——《行动者网络构建的翻译:亚瑟·韦利英译〈西游记〉中的行动者、行为和网络》介评

2021-03-07朱献珑邓伟佩

外语与翻译 2021年2期
关键词:网络理论非人类行动者

朱献珑 邓伟佩

自20世纪90年代翻译研究的“社会转向”(social turn)以来,社会翻译学已成为译学研究的重要一维。中西方学者共同致力于理论引鉴、体系创新与实践探索,社会翻译学的研究队伍逐渐壮大,在研究传统、理论立场、学术目标等方面的趋同性日益凸显,学术共同体已现雏形。开展社会翻译学研究,不仅是翻译研究问题意识使然,同时也是翻译研究学科发展的应然(傅敬民2018:94)。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社会翻译学逐渐形成社会系统论(Social Systems Theory)、社会实践论(Social Practice Theory)和行动者网络论(Actor-Network Theory)三大研究路径。

就社会翻译学研究整体而言,较之布迪厄的社会实践论与卢曼的社会系统论路径,行动者网络理论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最显薄弱,相关研究成果屈指可数(Buzelin 2005,2006,2007;Chesterman 2006;Jones 2009;Bogic 2010;Abdallah 2011,2012;Boll 2016;Munday 2016;孙宁宁2010;汪宝荣2014,2017;王岫庐2019;邢杰、黎壹平、张其帆2019;张莹2019)。此外,已有成果在理论选取方面,以拉图尔(Bruno Latour)的社会学理论为主,卡龙(Michel Callon)和劳恩(John Law)的相关理论鲜有涉及,更谈不上融会贯通;在理论应用方面则集中于“转译”“行动者”“网络”等几个常见概念工具,且多见机械照搬或仓促论证。

2020年,骆雯雁的社会翻译学专著《行动者网络构建的翻译:亚瑟·韦利英译〈西游记〉中的行动者、行为和网络》(Translation as Actor-Networking:Actors,Agencies,and Networks in the Making of Arthur Waley’s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Chinese Journey to the West,以下简称《行动者网络构建的翻译》)由劳特利奇公司出版。该书通过提炼行动者网络理论各流派的理论要旨,并结合翻译这一特定社会生产过程进行理论整合和优化,从全新的研究视角再现《西游记》英译本的动态生产和传播过程,对社会学路径的翻译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

1.内容概要

全书由导言和七章构成。导言部分借助行动者网络理论对翻译进行重释与反思,认为翻译是一种复杂、动态和充满不确定性的特殊社会现象,是一个异质行动者通过持续合作和沟通建构翻译动态网络的复杂过程。在网络建构过程中,异质行动者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中进行资源整合,并把这些资源转换为翻译成品。此外,作者阐述了本书拟解决的问题、研究目标及方法论等,同时描述了研究所用的文献史料及其获取途径。其中,所用史料主要包括200余封与《西游记》翻译出版相关的信件,译者亚瑟·韦利、GA&U出版公司出版商Stanley Unwin以及封面设计师Duncan Grant等主要行动者的文献资料。

第一章系统阐述了行动者网络理论。在行动者网络视域下,社会被视为一个由异质行动者通过沟通、互动和协商等方式共同构建的网络。在本章中,作者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演进和发展谈起,引入非人类行动者(nonhuman actor)、长距离控制(long distance control)、黑箱(black box)、转译(translation)、必经点(obligatory passage point)、不变的移动物(immutable mobile)、铭写(inscription)和转译中心(centres of translation)等行动者网络理论的核心概念。鉴于ANT由拉图尔、卡龙和劳恩共同创建和发展,三位学者的理论表述既有重合之处,又各有侧重,在个别地方甚至存在分歧。作者全面梳理了ANT的理论要旨,对三位学者的理论主张进行梳理和整合,并结合翻译网络建构的特点,搭建起《西游记》翻译网络建构的分析框架。

作者将行动者网络构建中的人类行动者和非人类行动者置于同等地位,注重分析非人类行动者对网络构建的影响,利用远距离控制、不变的移动物等核心概念工具阐释非人类行动者在网络建构过程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此外,作者对卡龙提出的“转译”概念进行全新解读,并将其视为《西游记》翻译和出版网络构建的主要方法,认为翻译出版网络的建构经由不同行动者的持续转译得以实现。

第二章主要是研究对象的描述和分析。作者首先勾勒了《西游记》在国内外的传播接受状况与文学地位,同时回溯了《西游记》的英译历程,逐一探讨了各英译本的研究价值,重点介绍了韦利的译本Monkey(《猴》)的传播与接受。

第三章详细阐述了Monkey的具体生产过程,呈现生产过程中不同异质行动者的行为、互动和沟通状态。本章涉及的行动者主要包括译者、出版商、出版社部门经理、封面设计师、印刷工、装订工等。为了更清晰地呈现Monkey的生产过程,作者将Monkey的翻译和出版网络构建过程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1941.10-1942.7)主要涉及Monkey首译本的出版状况。该时期涵盖七个阶段:翻译阶段、翻译项目发起阶段、书籍封面设计阶段、文本校对阶段、印刷阶段、装订阶段以及营销阶段。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同阶段往往会交汇重叠,且随时会受到不可预测事件的考验,如Monkey的出版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类资源供应严重不足,其中纸张短缺成为印刷阶段的重要挑战,最终导致出版的延迟。第二时期(1942-1966)涵盖Monkey的重印及重译。《西游记》在英国共有六个重印版本,在美国则有两个重印版本(全译本和青少年版本)。此外,至少有八个版本以韦利的英译本作为参照进行重译,分别译为西班牙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等。

第四和第五章重点探讨各异质行动者的具体状况。基于Monkey生产网络构建的路径分析,作者结合ANT框架梳理出Monkey生产过程中的人类行动者和非人类行动者,并结合丰富的个案探讨两类行动者的角色与定位,及其在翻译网络建构中的动态生成性。作者指出,行动者网络构建离不开人类行动者和非人类行动者的共同参与,前者指具有主观能动性和参与行为的人类,后者一般包括工具、机器、信件或材料等非人类实体,但只有那些与网络构建产生直接联系,能够发挥作用(积极或消极),且在网络构建中留下可追溯痕迹的人类行动者或非人类行动者才可以被定义为网络构建的主要行动者。

在人类行动者的分析方面,作者选择了译者、出版商和设计师进行阐述。三位行动者在生产和出版过程中的参与度最高、可追溯痕迹最明显。译者在Monkey的翻译和出版网络构建的全过程扮演了重要角色,从最初的独立译者身份,逐渐扩展至出版公司的咨询和助理、译本校对和翻译出版的监督者,其身份和定位随着生产过程的发展不断发生变化,同时推动着翻译出版网络的持续建构。除译者外,出版商和设计师在Monkey的翻译出版网络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正是在以上三位主要行动者的推动下,翻译生产进程才得以顺利推进。在非人类行动者的分析方面,作者选择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英格兰流感、文本(源语文本和译文、重印本和重译本)和各类信件(如译者、设计师、出版商之间的书信;出版商和其他出版公司之间的书信等)展开讨论。

第六章引入了转译这一核心分析工具,将相关异质行动者纳入网络建构中进行系统考察,追踪不同行动者的行为对网络构建进程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全面展现Monkey在翻译和社会环境中的演变和发展。卡龙(1986)认为“,转译”(translation)贯穿于行动者网络构建的全过程,各行动者均需通过转译实现相互之间的联结、沟通与合作,最终完成网络建构。作者借鉴卡龙提出的转译四阶段论,主张一个翻译作品的完成需要经历多次转译。在本书中,为了更清晰地辨识和呈现转译的不同阶段,还原Monkey的生产进程,作者采用了两种方法对转译进行辨认:1)首要确定每个转译的问题化阶段,对某一特定转译进行明晰化处理,以明确拟实现的目标以及要招揽的行动者类型;2)根据转译的产出结果进行推论,从而确认某一特定转译的存在,同时还可用来验证第一种方法的研究信度。

作者通过对各类转译进行逐一辨识和计算发现,Monkey在翻译的生产和出版过程中先后进行了200余次转译。限于篇幅,作者从中选择了7次典型的转译:1)将《西游记》翻译成Monkey;2)Monkey翻译项目的发起;3)出版封面的设计;4)拟写翻译出版合同;5)出版封面的校对;6)发布出版营销广告和撰写书评;7)Monkey传播到美国。作者详细剖析每次转译的问题化阶段,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转译的利益化、征召和动员三个阶段进行深入探讨,较为全面地呈现出动态的翻译生产网络建构过程。

2.简评

2.1 创新与特色

社会翻译学研究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理论建构、理论验证与理论应用的协调发展。《行动者网络构建的翻译》一书进一步拓宽了社会学路径翻译研究的进程,一方面通过个案分析论证了行动者网络理论对翻译研究的理论解释力与适用性,另一方面在译学研究理念、理论建构等方面体现出较为鲜明的创新性和开拓性。

深化了对翻译活动本质的认识。《行动者网络构建的翻译》一书通过系统梳理行动者网络理论的核心概念与分析工具,重新审视翻译活动的本质,在很大程度上革新了人们对翻译活动的认识。在行动者网络的视域下,翻译是一个由异质行动者(人类和非人类)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联结,共同进行网络建构的动态过程,具有不确定性、变化性和异质性等特点。行动者与网络互为建构,网络在异质行动者的互动联结中得以形成、延伸和转化,行动者存在于网络并在网络中获得身份的界定(邢杰等2019:30)。

行动者网络视域下的翻译研究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决定论与反映论的传统致思模式。通过《行动者网络构建的翻译》对Monkey的翻译和出版网络构建的研究可以发现,翻译生产的行动者网络并不存在清晰可辨的界限,网络构建并不是一个线性演进的过程,行动者之间、转译行为之间盘根错节,研究者需要持续观察和跟随行动者,追寻和记录行动者之间沟通、互动、协调、磋商等行为痕迹,尤其关注导致行动者之间权利平衡或失衡的各种因素,才能尽可能全面、真实和细致地描述翻译网络的动态建构过程。

体现出鲜明的理论建构意识。通过对卡龙、拉图尔、劳恩等提出的核心概念与分析工具进行系统梳理、整合和优化。《行动者网络构建的翻译》提出了一套具有较强可行性的分析框架。同时,作者力避对社会学概念工具的片面解读和机械套用,将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必经点”“铭写”“远距离控制”“不变移动物”等引入翻译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转译”这一核心概念工具进行变通和调适,拓宽了“转译”的适用范围,进一步增强了行动者网络理论在翻译研究中的解释力,具备了鲜明的理论建构意识。

该书秉持动态性和整体性的研究方法,将《西游记》英译过程中各异质行动者的行为置入网络建构中进行动态考察,在与其他行动者的沟通和互动中进行界定,注重分析行动者之间权利的平衡或失衡及其背后的成因,全面呈现翻译网络建构的全过程。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尤为关注非人类行动者在翻译网络建构过程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将长期被忽视的非人类行动者与人类行动者进行并置研究,克服了社会系统论路径与社会实践论路径翻译研究在人与非人因素论述方面的偏颇。通过理论梳理与整合,并结合《西游记》英译本的社会生产过程实际,该书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具有较强借鉴意义的ANT翻译研究范例。

2.2 不足之处

行动者网络理论研究的核心要义在于跟随行动者并如实地记录所见所闻。在翻译研究领域,“跟随行动者”需要研究者充分发掘和运用各类与翻译活动相关的文献、档案、书信等史料,以追踪异质行动者的行动轨迹,展现相互之间的联结行为和联结方式。限于客观条件,《行动者网络构建的翻译》对相关文献史料的挖掘和占有略显不足,作者在部分环节只能依靠推断的方式对网络构建中的异质行动者行为进行解释,个别行动者的行动结果因此无法得到详尽阐述。此外,作者注重从宏观层面对译本的生产和传播进行描述,以展现译本生产的历史与社会场景,但在文本分析与转换、译者的翻译选择等微观层面着墨较少。这种重宏观研究、轻微观分析的倾向也是当下社会翻译学研究亟需应对和解决的问题。

3.结语

任何一门新兴学科的发展离不开与其他学科的对话与互鉴,社会翻译学从一开始便具备了鲜明的跨学科属性,这一属性成为学科发展的活力和源泉。正是基于明确的跨学科研究立场与问题意识,社会翻译学的理论视野更为宏阔、研究方法更为开放多元,研究模式超越了“主体与客体、文本与语境、内部与外部、微观与宏观等一系列二元对立,融合并贯通了以往翻译研究的语文学、语言学、文化研究模式”(王洪涛2017:11)。社会翻译学研究在坚持跨学科研究立场的同时,维护学科的独立性同样重要,如何避免脱离翻译本体,消解学科自身的自主性与合法性成为学界的重要议题。

猜你喜欢

网络理论非人类行动者
与异质性行动者共生演进: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政策执行研究新路径
“非人类纪”的星际艺术及宇宙媒介——答林万山
国外冰雪运动政策运行经验与启示研究——基于政策网络理论的分析
上海首家“非人类”餐厅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作战计划时域协同方法研究
论当代不分类属的本体论
敬仰中国大地上的绿色行动者
An Eco—crit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flicts in the Poem “Snake”
网络行动者的新媒体使用特征、影响及媒介民主化
做“互联网+”的积极行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