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改革对策研究

2021-03-07刘济瑞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16期
关键词:管理工作信息化管理

刘济瑞

(大连财经学院,辽宁大连 116000)

在信息化技术高度集中的新时代背景下,高新技术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亦对高校教育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依托高校平台,国内众多院校为社会发展输送了大量优质人才,因此,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创新高校教育管理模式是当前研究的重点。现阶段,传统教育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时代发展潮流,立足于人才培养机制,坚持改革创新为基本出发点,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教育管理机制迫在眉睫[1]。当前,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是高校教学体制改革的主要牵引力,能直接反映出我国教育整体水平和人才培养机制科学性,特别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断高速推进和受信息化、智能化、实践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基于新时代视角下高校教育管理模式改革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一些传统的教学体制、管理理念、思政教育等方面均亟待更新和创新改革。因此,在国家政策和教育方针的宏观调控下,各大高校结合自身发展优势和现状,将教育管理中所有构成要素进行高度整合,切实提高教育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也为高校教学的整体效率提供了充足保障,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输出更多的创新人才。鉴于此,该文在新时代背景下重点探讨高校教育管理过程中所面临的诸多困境和问题,且以此为契机,有效提出对应的发展策略,以期为高校教育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 新时代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概述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是一项具有综合性、交叉性等特点的系统工作模式,在办学理念、教育体制、教学模式等多方面均有体现,具有涉及范围广、综合能力强等显著特点[2]。现阶段,要想实现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稳定运转,就必须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准确定位,基于此,该研究的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基本概述主要从专业教学管理、任课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教学附属设备管理及其他方面进行阐述[3],具体如下。

对专业教学管理而言,教学是高校教育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各专业的教学内容要站在宏观角度进行日常教育管理,从而充分保证教学内容及活动有序开展,进一步实现与教学办学理念的无缝衔接,只有这样才能显著提高我国高校教育管理的整体质量,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专业教学管理与课程构建、教学计划管理、日常教学、学生实践学习及课程教学评价等环节息息相关,因此,专业教学日常管理工作必须受到高校各参与主体的高度重视。

对任课教师管理方面进行分析,教师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先驱实践者,亦是日常教学工作的管理者,因此,师资力量水平会直接影响高校的整体教学质量;当前,高校的教师管理主要涉及职业规划、晋升渠道、教学考核、科学研究及业务管理等多方面内容[4]。另外,教师管理工作也是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发展的前提条件,只有通过教师的合理引导,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三观。

对学生管理而言,在高校培养人才过程中,学生不仅要系统地接受各方面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培训,还会积极参与到诸多日常事项中,如听学术讲座、参加文艺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日常娱乐活动等,虽一些管理工作与学习关系不密切,但在某方面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行为举止价值导向,如参加文体活动会培养学生组织协调能力,为后续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从教学附属设备管理角度分析,在高校教学管理日常开展过程中,教学附属设备扮演着重要角色,各项教学目标的实现均离不开教学附属设备的大力支撑,因此,在教学、科研及文体活动管理中均需相匹配的设备,尤其是在专业课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大量的教学设备开展实践活动,进而全面提高其专业素质能力,因此,做好高校的教学附属设备管理工作并非易事,而需要多方面资源支持,为学生的良性发展创造优质的实践平台,从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除以上高校教育管理内容外,还包括其他管理工作,如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后勤管理、档案管理等方面[5]。基于此,高校主要领导对学校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内容要充分认知,立足于学生高效发展,通过开展一系列有效管理措施,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创新驱动力。

2 新时代高校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制度和模式不完善

首先,高校要想快速实现教育管理制度和模式的整体质量,必须建立高效科学制度体系。现阶段,国内绝大部分高校愈发重视教育管理工作,但部分管理决策者受多方面因素制约、特别是传统教学管理思想的影响,急于求成且不注重实际效果。众所周知,管理制度和模式的构建是一项长期过程,并非短时间一蹴而就,因此,我国部分高校在日常教育管理中的工作成效不显著,与新时代各行业对人才的个性化需求不匹配。其次,在教育管理制度进行创新实践时,脱离实际,导致了各种现实性困境大量发生,如教学制度刻板且不灵活,反而会制约教育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严重影响教学氛围的营造。与此同时,教育管理体制过于单一问题日渐凸显,基础课教学和选修课比重严重失调,且沿用传统教学体制,导致学生对此模式产生抵触心理,若不进行及时革新,必将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从而产生诸多不利因素[6]。最后,我国部分高校仍采用落后学分管理制度(学分制),据相关教育学者的研究表明,此管理模式具有很大制约性,仅能片面反映高校的教学质量,并造成教育体制、教师、学生三者间无法有机统一,亦无法满足教育强国的发展战略[6]。

2.2 教育管理方式过于松散

基于新时代视角下,教育管理方式要进一步取得成效,必须贯彻落实相关教育政策和高校管理制度,特别是严进严出的新体制模式下,将高校教育管理方式落实教学实际中极其重要,并从以往松散的教育管理方式中摆脱。但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未能有效落实,在教育管理过程中松散现象仍突出,如在课堂学生考勤管理方面,教师对学生缺勤管理不重视,进而出现逃课、代课等现象,有些课程对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就会严重影响其未来就业和专业素质提高。很多学生经过4年大学生涯仍没取得学位证,特别是很多企业很看重学生 “双证”,基于此,部分高校保留了清考制度,给学生重新补考的机会,这种做法从表面上人性化,但却实际降低了我国教育管理的整体水平,让学生存在侥幸心理。

2.3 “重教学管理”现象突出

现阶段,重教学管理而轻视方面管理已成为高校常态化模式,在此现状背景下,还衍生了另一突出弊端,即在开展日常教学管理工作过程中,严重忽略了学生的常规管理,任由其随性发展,导致非专业成长方面受阻,如在高校相关文体活动管理方面,如今大学生正处于信息时代变迁阶段,高度依赖电子产品已成为其显著特点,打游戏、看视频是大学生日常娱乐活动,对参与文体活动置若罔闻,进而对学生的文化内涵培养和身体素质发展产生不良影响,难以确保德、育、体全面发展。

2.4 教育管理过程中信息化程度低

教学评价作为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信息化技术,构建科学合理的信息化教学评价平台至关重要,从而实现各项业务工作系统化和数据化。然而现阶段,我国部分高校在教育管理过程中信息化程度低,特别是西北等落后地区,无法利用大数据平台和信息化手段进行各种教学、业务板块的有机整合。最后,对学生档案管理而言,仍停留在纸质档案管理阶段,未能形成高效的数字化管理档案模式,同时,在课堂教学管理、科研工作管理、后期管理等方面信息化技术应用少等问题也极其突出,因此,信息化技术和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不断融合已是当前高校教育管理所研究的重点。

3 新时代高校教育管理改革策略探究

3.1 转变高校教育管理观念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创新发展,高校主要决策者应充分认识到,教育管理理念创新对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程度。在此基础上,从而及时改变传统教育管理观念,并进行创新发展,以实际面临问题为导向,精确定位高校管理工作发展趋势及创新策略,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理念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校教育工作科学开展及持续推进,进一步发挥高校教育管理观念的指导作用,促进我国高校教育管理整体质量和效率。高校教育管理观念应用过程中,要融入“立德树人”和“核心素质培养”等关键要素,坚持以人为本核心理念,确保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能全面提升专业素养和价值导向,因学生是高校办学的主体,因此,所有教育管理工作必须围绕学生自我发展而进行推进[7]。同时,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对学生发展同样重要,基于此,高校在转变教育管理理念的同时,必须创新学生管理模式,使教学模式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3.2 改革高校教育管理制度

要进行高校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必须对相关工作机制进行优化创新。基于此,该研究所阐述的高校教育管理制度改革主要从绩效制度、权利制度两个层面进行系统分析[8]。对绩效制度而言,当前高校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为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确保其能够胜任岗位,高校建立了一系列的绩效制度,优胜劣汰的考核制度无形中让教师产生了巨大的工作动力,在教学过程中能不断完善提升自己。从权利制度方面进行分析,基于高校教育管理的工作权限,应结合实际,从不同管理角度出发,对高校内部组织结构和部门设置进行明确和职责划分,使得高校教育管理模式更规范化系统化,从而确保高校日常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与此同时,对高校各部门的权利制度进行有效界定,可有效防止各部门对相关工作的拖尾扯皮,进一步提升了教育管理工作的整体效率。

3.3 创新高校教育管理的内容

在创新高校教育管理体制过程中,切实加强内容创新至关重要,对此必须高度重视。加强高校教育管理的内容创新主要从3 方面进行阐述,具体如下:其一,学生的价值导向和核心素质培养,高校在构建专业课程内容时,应在合理的尺度范围内,将思想政治教学融入专业课教学当中,确保思政教育和专业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从而促进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积极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体系。其二,必须摒弃传统教学内容,并对当前教学内容进行及时更新,充分保证教学内容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更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及职业发展规划,同时,在保证教学内容多样化和有效性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三,依托高校的教学资源,积极引入第三方合作企业,建立高效校企合作模式,保证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合理性。

3.4 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基于新时代视角下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是否合理,必须依靠相关的考核评价体系,因此,高校必须将考核评价体系融入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进一步提升高校的整体影响力,同时,积极探求新的评价思路和方法,对考核制度进行革新。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主要从两方面进行探究:其一,坚持以教育实际为导向,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要及时把控,对考核评价体系构成要素进行分析,进而为师生的良性发展提供一个适宜的评价环境,从而构建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其二,主要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角度考虑,建立学生学习实践培养的考核标准,并将其融入教育管理工作中,确保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考核评价体系有机融合。

3.5 推进高校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从当前高校教育管理整体发展水平角度分析,随着互联网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信息化管理模式必将成为高校教育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依托信息化手段的巨大优势,构建系统的教育管理体系势在必行,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信息化建设可显著提高我国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整体水平。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技术在高校教育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与日俱增,基于此,高校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潮流,首先,将信息化建设的目光转向智慧校园一站式服务平台,将不同业务板块和教育资源进行共享,并依托大数据平台,为高校日常教育管理工作提供准确决策。其次,从实际出发,对高校现有的信息化资源进行整合并及时创新改进,从而构建一套完整的执行体系。

4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的改革创新是一项长期的综合性工程。教学管理是高校教学的核心构成要素,其整体发展水平会直接影响高校的未来发展战略。某种程度上,我国高校教育管理发展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在发展进程中也面临诸多困境和挑战,因此,必须在管理理念、制度、内容、评价及信息化等方面进行革新,进而构建高效的教育管理体系。

猜你喜欢

管理工作信息化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