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探究
2021-03-07陈其玉
陈其玉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广东珠海 519015)
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国,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滋养孕育出了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蕴含着优秀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念。学校是培养祖国栋梁人才的重要场所,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深入,高校的文化建设成为高等学校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工作的主要内容。在当今时代,高校肩负着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大使命和重要责任,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对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有着深远而又重要的意义。
为帮助国家培养有道德、有理想、有纪律、有文化的“四有青年”,我国高校要转变工作作风,重视传统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让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为传播与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该文从教学实践出发,在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概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内涵,试论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的必要性和积极意义,提出当前我国高校将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困境,探讨当今社会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具体实施路径和策略。
1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顾名思义,就是在中国人民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意识形态方面的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是在中国特定的政治、经济、生活习俗等条件的发展下,创造出的文化成果。
中国传统文化是前人留下的智慧的结晶,是一种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并存的成果。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不断“扬弃”的过程中,我国的传统文化经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形成了更适应当今社会的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高校文化建设中的精神滋养。
2 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的必要性
2.1 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途径
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迅猛发展。计算机技术的普遍应用以及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互联网已经渗透进了广大人民群众工作与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使广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变得越来越方便,另一方面,信息的质量也随着信息量的增大而变得良莠不齐。
在当今社会,低俗信息存在过多、“毒鸡汤”传播甚广、负面新闻被网络无限放大,大学生在网络中很难接收到正确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思想。很多没有良好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明辨是非能力的大学生价值观念会扭曲。为了转变当代大学生不正确、不健康的思想,改进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水平。为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强民族自信,弘扬传统文化是大势所趋的,利用中国传统文化构建高校文化建设,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是刻不容缓的。
俗话说,“无德无才是蠢材,无德有才是害材,有德无才是庸才,有德有才是人才。”高校是培养学生的重要场所,是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地。在此形势下,将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通过传统文化的熏陶,帮助学生抵御西方文化的侵袭,养成健全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途径。
2.2 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手段
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的办学实力是息息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通过传统文化构建校园文化,能增添校园文化中的民族气息和文化底蕴,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通过这种良好的文化氛围,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坚定文化自信,加强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是高校文化建设的必要手段。
2.3 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当今社会,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学生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还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只有德才兼备的优秀的、全面型的人才,才能更适合未来社会。因此,高校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更应该注重学生的思想健康,高校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育人”作用。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最灿烂的、未曾中断过的。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可以学习并领会古人在为人处世方面的礼节,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通过传统文化,我们学习孔子的仁者爱人; 学习陶渊明的清廉正直和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 学习苏轼的高风亮节和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通过传统文化,能让大学生树立“厚德载物”的道德标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崇高理想,“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学习目标以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优秀品格。
一个人的言谈举止、行事作风、仪表风度与他的传统文化修养是息息相关的,有一些大学生由于对传统文化认知不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不尊师重道,不遵守公共秩序等不文明的现象;在思想上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在学校里浑浑噩噩,不思进取,这些拥有不良文明习惯的大学生,更是需要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指导和思想教育。大学生是祖国的栋梁,是未来社会的人才,肩负着报效祖国的重任。因此,让大学生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做到仁义礼智信是十分必要的。传统文化修养越高,做事就会越沉着冷静,处理问题就会更从容自若,犯错误的概率就会变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由此可见,将传统文化渗透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大学生对我国不朽文明的深入了解,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提升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进而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3 当前我国高校将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3.1 高校对传统文化重视不够
目前,有很多的高校对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还不够重视,没有认识到传统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正向影响,对传统文化与高校文化建设的契合理念一知半解。由于高校领导的不重视,导致校园文化建设逐渐成为“形式主义”。除此之外,有很多的高校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这些学校只重视学术,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却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重视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
3.2 缺乏文化建设的资金
有很多的学校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缺乏充足的文化资金和物质保障,导致校园文化所必须的基础建设得不到有效的落实。因此,政府要给予高校充足的财政支撑,让学校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生活与成长。
3.3 没有建立健全的相关制度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学校也要建立健全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才能规范学生的行为,维持和谐的校园环境和正常秩序。然而,一些学校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缺少必要的制度,导致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过于随意、得过且过。
4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实施路径
4.1 高校应加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高校应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要转变思想认知,发挥创新思维,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让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更加行之有效。高校可以利用一些具有重大意义的节日,让学生了解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增强自己的思想道德意识,通过情感体验活动,让大学生对道德的理解更深刻。比如,母亲节的时候,可以让大学生为家人打个电话,让学生懂得孝顺父母,感恩父母。重阳节的时候,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去敬老院探望老人,让学生懂得尊敬长辈,懂得什么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在端午节的时候,学校可以让学生参加包粽子的活动,让学生感受传统节日的氛围的同时,加强对传统文化知识的认知和理解。
4.2 政府给予充足的资金支持
要想让传统文化更好的渗透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就需要政府给予充足的资金支持,让高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去建设校园文化设施,为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撑。只有这样,高校才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才能通过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道德修养。
例如,学校可以在背景墙上贴上或者写上“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言必信,行必果”等能对大学生的思想起到制约作用和指导意义的名言警句。除此之外,高校教师也可以利用早晚自习的时间,为学生播放宣传爱与善良的《小王子》,突出父爱如山和坚持不懈精神的《摔跤吧,爸爸》等正能量的电影,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在快乐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行为品质修养。
4.3 建立健全完善相关制度
学校要建立健全完善相关制度,让学生认真学习传统文化,遵守课堂纪律,规范自身的道德行为,进而提升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和集体荣誉感。
4.4 利用语文课程弘扬传统文化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先进的思想同样适用于当今社会,有很多古代文人的智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生活。因此,高校可以利用语文课程,增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作为大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在讲解古代文人墨客的思想境界时,最好做到联系生活实际。通过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更深刻,兴趣更浓厚,让学生学以致用,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和文人的精神品质运用在学习与生活中。比如,赵云的有勇有谋,廉颇的知错能改。再比如,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能让学生懂得与人交往中要学会理解他人;庄子的“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能让学生懂得与时俱进,接受新鲜事物;晏子的“识时务者为俊杰,通机变者为英豪”能让学生懂得分析局势,学会变通;朱熹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能让学生懂得只有学习才能进步。学生只有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深刻道理和无限魅力,才能有更高的热情去学习并挖掘传统文化,才能使传统文化教育在大学语文课程中得到喜爱与关注,传承与弘扬。
除此之外,大学语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这种传统的授课方式只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晦涩难懂。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做到与时俱进,改变教学方法。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有趣味的教学情境,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新鲜事物作为课程的导入,使传统文化更加生动形象。在授课过程中,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多提出一些高质量的、高价值的、能够引起学生深入思考和共鸣的问题,提升学生课堂参与感,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髓。要想让学生真正领会到传统文化,就需要语文教师有深厚的文化素养,丰富的知识储备,良好的师德师风。教师要做到“终身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对于传统文化,要有正确的态度,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有学习价值的文化要深入讲解,对于落后的文化要理性批判。只有建立起高素质高层次的教师队伍,才能言传身教,才能发挥良好的榜样作用,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才能胜任大学语文的教学工作。
4.5 组织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
高校要想在建设校园文化环境中更好的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就要多组织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比如,组织传统文化演讲比赛、传统文化知识讲座等。让学生在学校期间,也能直观的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今社会,为了抵制西方不良思想的侵袭,为了树立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为了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规范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就要利用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因此,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途径,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手段,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要发挥创新思维,加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利用政府给予的资金构建文化设施,建立健全完善相关制度,利用语文课程弘扬传统文化,让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有机结合,进而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帮助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全面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