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商文化融入高职院校双创人才培养的价值与路径研究

2021-03-07夏芳芳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33期
关键词:浙商双创育人

夏芳芳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义乌 322000)

浙商文化是浙商群体在长期的从商历程中产生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对浙商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和整理,将浙商文化与高职双创人才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综合能力。浙商群体“开拓创新、诚实守信、低调务实、敢为人先、经邦济世” 的精神风范在高职院校的双创人才培养中可以发挥精神引领作用,为高职教育改革发展需要培养更多浙商新人,为我省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人才支撑。

1 浙商文化的内涵及其对高职院校双创人才培养的启示

著名经济学家梁小民认为“浙商文化的内涵与精髓是精神优势,随着时代的改变,浙商的经商模式、运营模式都会转型升级,但是那牢牢扎根于心的可贵精神却永不褪色。”

对于浙商文化的精神内涵,不同的学者、浙商等有着不同的理解。德力西集团董事长胡成中认为浙商的精神内涵即“走遍千山万水、吃遍千辛万苦、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的“四千精神”和“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的“两板作风”。经济学家梁小民则提出浙商精神包括:“创业精神、开放精神、包容精神、思变精神和诚信精神”。还有学者认为浙商精神实质就是“草根精神”,因为浙商是在无权势背景、无政策优惠、无资源优势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草根英雄”,这些人虽出生低微,文化水平也不高,却在改革开放后的三四十年里创造了“零资源经济”的奇迹。我们认为将浙商文化的精神内涵融入到高职院校的双创人才培养中将会产生其他教学素材无法替代的作用。

1.1 浙商精神的核心是开拓创新

西方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得在《经济管理理论》中将创新定义为对原有要素进行重新拆解组合引入生产第一线,以此获得超额利润。创新是浙商发展的生存之道、希望之路。浙商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市场经济观念上的突破。历史上,中国向来是重农抑商的国家,但在浙江由于受浙东学派“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早就出现了重视商业的思潮,浙江人在观念上较早树立了市场经济观念。第二,在没有政策、资源的情况下,拥有“无中生有”独立奋斗的精神。浙商创业先看当地没有什么、缺乏什么,善于“无中生有”。例如,海宁中国皮革城,本是应该发轫于塞北牧区的皮革专业市场,还有义乌小商品市场等,这些“无中生有”的市场正是浙商开拓创新精神的最好印证。第三,企业模式创新与科技创新,浙商在创业实践过程中进行了各种组织、投资、生产模式的创新,并通过运用高新技术不断适应新的市场经济的需要。在高职院校的双创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强化对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通过开拓创新创造与发展商机。

1.2 浙商精神的立足点是诚实守信

浙商群体有许多赚钱的秘诀,但使他们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是诚实守信。孔子曰:“民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做人的立足点,更是经商的立足点。浙商在长期的商业实践中悟出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他们讲信用、重信誉、守规矩,他们明白只有做到诚实守信,不欺诈、不假冒伪劣、不弄虚作假才能让经商的事业长盛不衰。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不少利益诱惑,是否能学习浙商的诚信精神、诚信立人、诚实做事,关系到企业是否能走得更远,更关系到高校育人的灵魂。

1.3 浙商精神的落脚点是低调务实

低调、务实、谦虚是浙商的真实写照,浙商群体信奉的人生规则是:只做不讲,或者多做少讲。他们抓住时机脚踏实地做生意,很少会有人大肆炫耀自己的业绩,他们崇尚埋头苦干、踏踏实实。浙商群体他们大部分从事的并不是大生意,而是利润极其低微的小商品。比如,义乌的双童吸管公司,做的就是利润极小的吸管生意,从一家非常小的企业做到了全球最大的吸管供应商。这种从小处着眼,不好高骛远的务实精神使其能抓住每个细小的机会,脚踏实地地努力耕耘,做大做强。

1.4 浙商精神的动力点是敢为人先

敢为人先指的是浙商能够突破资源限制、地域限制,从零开始聚集起中国最为专业以及最大规模的产业集群及专业市场,造就了最具传奇色彩的中国第一创富财团。虽然浙商群体大多出生低微、文化程度也不高,但是他们却是中国大地上最接地气的商业群体,他们最了解中国的国情和发展阶段,并牢牢抓住了时代的脉动,“不以物小而不为”,做起了大家都瞧不上的小商品,凭借敏锐的触觉,抢占商机,并在抓住时机后将企业做大做强,促使“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这种敢为人先的精神值得大学生学习,只有认清形势敢为别人之不敢为,才能取得创业的成功。

1.5 浙商精神的闪光点是经邦济世

经邦济世体现了浙商群体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都积极参与社会公益、大力回馈社会,都是抱着一颗感恩的心,主动投身国家扶贫攻坚战,积极参与精准扶贫行动,大灾大难面前浙商群体总是捐款捐物,他们的名字总是出现在“慈善榜”上。这些都体现了浙商作为新时代中国企业家的责任和担当,彰显了“经邦济世”“义以天下”的情怀。浙商通过实际行动为大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大学生创业的过程也是创造和积累财富的过程,高校应鼓励和引导他们适时感恩回报社会,从而实现双创教育中文化育人的根本目的。

2 浙商文化融入高职院校双创人才培养的价值

浙商文化是浙商群体在长期的经济活动中凝聚而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习近平总书记(2006)指出“长期以来,浙商不仅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浙商文化’。从文化渊源上看,‘浙商文化’传承于浙江深厚的文化底蕴。从实践基础看,‘浙商文化’ 形成于广大浙商的创造性实践,是支撑浙商开拓进取的精神动力。”[1]浙商文化是这一群体形成与发展的灵魂性内核,它不仅支撑着一代又一代浙商不断开拓创新,还激励着后辈们永攀高峰,不断奋勇向前。在高职院校培养双创人才建设方面,浙商文化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2.1 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双创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双创教育发展速度在不断加快,但由于受到传统就业现念、价值观念以及诸多方面的影响,高职院校在认知创业教育、培育创业精神等方面存在表面化的问题。将具有地域性、民间性、鲜活性与可借鉴性的浙商文化融入到高职院校双创人才培养中去,可以提高双创教育的理论高度和深度。

2.2 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创业意愿与培养健全的创业心理

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激发他们产生创业的意愿是创业路上的第一步。改革开放后,第一代白手起家的“草根版”浙商是学生可以学习的榜样,学习他们身上“做别人不愿做的事,吃别人不能吃的苦,赚别人赚不了的钱”的创业之道。创业道路上必然伴随着失败,将浙商文化融入到双创教育中去,学习浙商“开拓创新、诚实守信、低调务实、敢为人先、经邦济世”的精神,能够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这也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通过浙商精神的价值引领,努力培养可以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

2.3 有利于学生提高创业知识和技能

创业是一项对个人素质要求很高的活动,它要求创业者不仅要了解国家的政策、法规,也要掌握市场营销知识,同时,还要具备出色的沟通能力、经营管理能力、抗压能力与冒险精神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不是学习某一课程就能学会的,需要长期的熏陶与实践。很多浙商都是草根起家,没钱没技术,但是他们潜心于某一领域,并且敢于不断开拓创新,最终成为了行业的领军人物。浙商群体的人物故事、发展历程等都可以作为范例,对创业学生起到较好的引领作用。

3 浙商文化融入高职院校双创人才培养的问题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从一个资源匮乏、工农业基础薄弱的小省发展到目前全国首屈一指的经济大省,与浙商努力拼搏奋斗有着密切的关系[3]。浙商文化融入高职院校双创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经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现阶段省内高职院校的双创教育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3.1 对双创教育的理解存在偏差,价值导向存在片面性与功利性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省内大部分高职院校往往把学生创业盈利多少、创办了多少家公司、解决了多少人的就业问题作为评价创业教育是否成功的标准,这样单一的标准会导致双创教育急于求成,缺乏长期良好发展的原动力。改革开放后浙江的快速崛起和高速发展背后必然是丰富、深刻的人文精神起着决定性作用,那么高职院校的双创人才培养也必须走文化育人的道路,单一而片面的双创教育标准无法再满足双创教育改革的需求[4]。创业文化是支撑创业的内核,只有强化优秀商业文化的引领作用,才能激发大学生自身及师生群体创业的激情。

3.2 浙商文化融入高职院校双创教育未受广泛关注

经过走访调研,我们发现省内高职院校在开展双创教育过程中对区域性商业文化的融入缺乏系统性,在关注度和实践路径上各个高职院校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特征。在浙江省内的众多高职院校中,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在浙商文化建设上相对比较成熟,该校成立了浙商文化研究所,研究所充分结合和利用浙江当地优秀文化资源,面向全校学生开设《浙商文化概论》课程,通过浙商文化讲堂、校外实训基地等系列实践活动将浙商文化融入到育人的各个环节。但是其他众多高职院校虽然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中对浙商文化略有提及,但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5]。

3.3 浙商文化融入高职院校双创教育的实践性教学及师资问题有待解决

要有效发挥浙商文化在高职院校双创人才培养中的育人作用,不能仅仅停留在弘扬精神和思想培养上面,更需要学生走进浙商企业实地考察,近距离接触浙商、参加创业实践等来感知并践行浙商精神。目前关于浙商文化的建设平台还比较缺乏,而且高职院校中参与文化课程建设的教师大多以临时从各个学院抽调的为主,且缺乏创业实践引导经验,这对浙商文化的融入带来了许多不利因素。

4 浙商文化融入高职院校双创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创业文化教育是双创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以隐性的方式主导着人们从事创业活动。浙商文化作为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商业文化,其中的浙商精神支撑着历代浙商披荆斩棘、造就一番伟业[6]。浙商文化对高职院校开展双创教育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认为要将浙商文化融合到高职院校双创教育中去,应该遵循“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的“三全”原则,构建校园文化、创业课程、学生实践和师资团队“四位一体”的系统建设工程,具体实践路径如下。

4.1 构建校园“浙商文化”

文化的融入离不开周边环境的影响,浙商文化要深入渗透到高职院校育人的各个环节,势必要将其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通过开展内涵深刻、形式丰富、学生参与度高的校园文化系列活动,组建浙商文化研究社团,强化学生对于浙商精神的认同。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模式营造浙商文化氛围,线上可以开辟浙商文化共享平台、论坛、微信公众号推文等多种形式介绍浙商创业的历史和故事,线下可以在校园内的各个教学、学生生活场所张贴浙商文化宣传海报、宣传画等,通过浙商人物主题展等方式凸显浙商文化元素。

4.2 开设“浙商文化”系列课程

课程是高校培养人才的核心载体,通过积极开发浙商文化必修课、选修课与文化讲座、课程思政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浙商文化。课程开发还应结合专业特点,避免与专业脱节。例如,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可以开设《浙里网商》等课程,使浙商文化的教学更加贴近学生学习实际。除了开设浙商文化主题课程之外,还要将浙商精神融入到其他专业课之中,浙商的创新、诚信、务实等精神完全可以作为课程思政的思政点有机地融合到专业课程之中,以此对高职学生进行思想引导,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和道德。

4.3 开展“浙商文化”实践体验活动

文化育人不能只停留着精神与思想的理论学习上,只有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达到有效的育人效果。高职院校应努力争取社会资源,实现学校、政府、企业三方协同育人,大力建设浙商文化实践基地、新浙商创业孵化基地等,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实习实践、创业实践等活动,亲身感受企业文化。例如,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培养双创人才过程中加入了义商文化实训,通过游学、义乌当地知名企业考察等方式来代替传统的课堂,亲身经历比限于课本上的宣教更有价值,是比较有效的方法。有条件的高职院校还可以结合双创比赛等与企业一起孵化创业创新项目。

4.4 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

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是保障双创教育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据调研,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没有创业经验,能够传授给学生的也只是纸上谈兵的知识,所以学校一方面要鼓励教师下企业锻炼,另一方面也要想方设法引进具有丰富商战经验的“浙商”,担任创业导师。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双向互动模式,不断提高创业师资水平[7]。

猜你喜欢

浙商双创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浙商理念挖掘开发晋商资源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从新闻报道看“浙商”——《当代浙商媒介形象呈现研究》评读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新时代浙商走向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