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海洋牧场方向课程体系建设探索

2021-03-07田涛邢彬彬吴忠鑫杨军刘敏殷雷明于晓明高东奎张国胜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33期
关键词:海洋渔业牧场渔业

田涛,邢彬彬,吴忠鑫,杨军,刘敏,殷雷明,于晓明,高东奎,张国胜

(大连海洋大学 水产与生命学院,辽宁大连 116023)

1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概述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成立较早,是教育部设立的农学学科水产类的3 个学科之一。近年来由于受到近海渔业环境恶化、资源持续衰退的影响,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在近海渔业开发的人才培养方面开始偏向资源增殖及海洋牧场开发方向,以契合目前渔业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1]。

海洋牧场这一概念最早在20 世纪70年代被日本提出,美国、韩国、挪威等渔业发达国家发展较早,并且已经发展成较完善的基本技术体系[2],我国海洋牧场事业发展稍晚,现在我国正处于海洋牧场建设高速发展期[3]。近年来我国海洋牧场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2017年颁布了《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规划(2017—2025年)》,提出各地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快海洋牧场建设、促进海洋渔业转型升级对保护海洋渔业资源、带动渔民就业增收等的重要意义,坚持提质增效、减量增收,坚持绿色发展、富裕渔民,推动形成绿色高效、安全规范、融合开放、环境友好的海洋渔业发展新格局,重点推进“一带多区”(近海“一带”和黄渤海区、东海区、南海区“多区”)海洋牧场建设,力争到2025年在全国创建区域代表性强、生态功能突出、具有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200 个,到2035年基本实现海洋渔业现代化。2017年、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均提出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出推进海洋牧场建设,全国各地沿海都在积极开展海洋牧场建设,推动渔业转型升级。目前全国已经获批6 批共136 家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示范区的建立为海洋牧场的科学建设和科学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示范推广作用。

海洋与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大连海洋大学建校就开设的专业,具有悠久的历史,1952年建校以来,本专业先后命名为渔捞专业、工业捕鱼专业、海洋捕捞专业、海洋渔业专业,1999年更名为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而后专业名称延续至今,一直以来都是学校的核心专业,是我国北方培养海洋渔业领域专业人才的摇篮,现为国家特色专业、辽宁省示范专业、辽宁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同时入选教育部卓越农林人才改革试点专业。大连海洋大学作为东北地区唯一一所设有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院校,经过60 多年的发展,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海洋渔业优秀人才,在我国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在我国远洋渔业事业发展上,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为振兴我国海洋渔业经济做出巨大贡献。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海洋渔业人才需求的改变,人才培养方向也在不断调整,更加重视了近海渔业增殖方面的学生能力培养。

大连海洋大学在海洋牧场的技术研发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早在2006年就成立了我国第一个海洋牧场研发平台——辽宁省海洋牧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8年承担了我国第一个海洋牧场国家级研究课题即国家海洋公益项目“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牧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并且经过多年研发形成了我国第一项海洋牧场自主系统研发成果,并获得了多项奖励。在2009年国内外首次提出了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建设理念和技术体系,引领了我国现代化海洋牧场的科技研发和建设实践,另外拥有省级农业创新团队——现代海洋牧场工程技术创新团队,科技人才基础雄厚。通过研发平台的建设、技术成果的积累、人才团队的建设,使得技术研发能力得到不断提升,也为海洋牧场的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通过培养方案的不断修订,海洋牧场建设方面的相关课程已经逐渐成为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4],并逐渐形成了海洋牧场方向课程群。通过课程群的建设,不断完善了海洋牧场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建设了海洋牧场专业方向,通过海洋牧场专业方向的设置,专门培养海洋牧场方向的人才,使学生掌握海洋牧场的国内外发展、现有技术、未来发展等知识,为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提供有力支撑,为社会发展需求提供具备海洋牧场建设、管理等专业知识的优秀人才[5]。体系建设主要围绕课程设置、实践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展开。

2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2.1 专业课程设置

新版的专业培养方案将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分为两个方向,分别是远洋渔业方向和海洋牧场方向,在学生二年级时供学生选择。海洋牧场方向主要培养学生能够从事渔业资源调查与评估、渔业资源环境保护、渔业资源增养殖等海洋牧场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工作。新设置的海洋牧场方向课程偏重于渔业环境修复技术及资源增殖技术等,通过基础知识的传授与实践技能的培养,培养适应于海洋牧场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等海洋牧场全过程技术要求的人才。

课程体系上与学校蓝色课程体系相契合,在专业基础课方面加强海洋生态学、鱼类学、鱼类行为学等海洋牧场相关的基础课程的教育; 同时为了培养出海洋牧场建设人才,在原有的专业课中增加部分专业性较强的课程,主要涵盖海洋牧场建设目前主要内容,包括海洋牧场概论、海洋调查方法、人工鱼礁工程学、渔业工程学、增养殖工程技术、增殖资源学等课程,全面培养和提升学生对于海洋牧场建设和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而在专业任选课方面,则加入藻类学、海洋遥感技术、渔业水声学等相关课程供学生选择,一方面扩充了知识面,另一方面加强了知识储备,为将来运用相关技术在海洋牧场建设和管理中奠定了知识基础。

海洋牧场概论是以介绍海洋牧场从起源、发展历程到未来发展趋势的一门课程,是海洋牧场系列课程的基础课程。它是以海洋生态学、鱼类行为学、海洋学、物理学等为基础,通过介绍海洋牧场的起源及建设背景、国内外海洋牧场发展历程、主要渔业发展国家的海洋牧场概况以及海洋牧场的未来发展趋势等,并以此为基本,熟悉海洋牧场的基本建设流程,探索新的更有效渔业生产方式。

海洋调查方法主要研究海洋调查基本方法,包括海洋调查与观测常用的规范性引用文件、调查范围和调查内容的确定;掌握海洋深度、盐度、温度、水色、透明度、海流等调查原理、掌握海水和沉积物样品的采集和贮存、掌握主要海水化学要素的分析方法、掌握近海沉积物要素分析方法,掌握近海生物资源调查方法,掌握海底地形地貌调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海洋调查与观测是人们认识和掌握海洋环境要素的分布及变化规律,获取环境资料最基本、最经常的工作,是进行海洋牧场建设前选址和建设后评估的重要手段之一。

人工鱼礁工程学是以介绍人工鱼礁历史发展、生态功能、种类、效益、人工鱼礁设计、投放、管理、评价等内容的一门课程,是海洋牧场方向系列课程的基础课程之一。它是以工程学、海洋生态学、鱼类行为学、海洋学、物理学等为基础,通过介绍人工鱼礁的历史发展、生态功能、种类效益、设计投放、管理及评价等,并以此为基本,熟悉人工鱼礁的基本建设流程,在养护渔业资源的同时探索新的更有效的渔业生产及管理方式。

渔业工程学是以介绍将生物学、机械、电子、土木工程的原理、方法结合起来,应用到水生动植物的集约养殖和增养殖上的一门课程,是水产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海洋牧场方向课程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它是以海洋学、海洋生态学、鱼类学、物理学等为基础,通过介绍渔业工程学的概念和内涵、发展概况、分类以及各类渔业工程,为渔业生产方式转变及渔业转型升级提供方式和方法。

增养殖工程技术是以研究增养殖设施为主要目的的一门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人工鱼礁的种类、集鱼功能及其理论、设置海域环境要求、规模与设置条件、材料的选择、构造、设计与施工;利用波能、潮汐能的海水导入技术及利用导流堤促进海水交换技术等渔场环境改善技术; 网箱养鱼的基本条件、种类、结构、设计规格及网箱设计的流体力学计算和锚的固定力计算; 浮筏垂下式养殖设施中系留索规格的确定、养殖绳附着后的流体阻力计算及浮力的确定;陆上增养殖设施介绍;鱼类音响循化技术等。

增殖资源学是一门新发展起来的分支科学,以研究渔业生物资源增殖方法、手段为主要目的的一门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渔业资源、渔业资源增殖等的概念,资源增殖的目的与意义,增殖的方法;我国目前主要增殖的鱼、贝、虾蟹、棘皮种类及每种生物的生物学特性、繁殖、培育技术,我国目前资源增殖采用的方式、方法,增殖放流生物种类和放流海域的选择、放流方法;增殖效果评估的意义和目的,我国目前增殖效果评估采用的方式和方法。通过增殖资源学课程的学习,使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了解资源增殖的历史、现状和世界海洋渔业资源现在面临的处境,掌握资源增殖相关的理论知识,对本专业有清晰的认识,为以后能在海洋、渔业、环境保护等相关行业从事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调查、监测、评价、增殖放流和海洋渔业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教学、经营和管理工作积累知识基础,也为能在生物科学、水产学、海洋科学和环境科学等相关学科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提供知识储备。

2.2 实践课程设置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设置海洋牧场课程设计、海洋调查方法课程实践,并通过综合实习、毕业实习等开展海洋牧场相关方面的实践教育。

在海洋牧场课程设计方面,主要围绕海洋牧场概论的基础理论知识,开展海洋牧场示范区的规划设计实践,通过案例设计提升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海洋调查方法课程实践主要依托于海洋调查方法的理论课知识,在海洋牧场基础调查方面的水文水质、生物、沉积物、地形地貌等开展调查实践,提高学生在海洋牧场建设前后的调查分析能力。

在学生专业实习方面,专业共设置3 种综合实习模式,分别是校内实习模式、校外实习模式、远洋实习模式。校内实习模式,主要为学生提供实验机会,参与实验室中的科研实验,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组织学生对渔具、人工鱼礁等进行设计,并结合相关行为学、生态学研究开展实验。校外实习模式,主要前往大型近海增养殖渔业企业、海洋牧场建设企业等合作单位进行实习,参观企业、听讲座、与企业员工交流、参与企业一线的生产管理等,让学生对海洋牧场的日常运营有一个实际的认知,对海洋牧场的相关技术实际应用有所了解。另外在毕业论文(实习)环节,借助于该专业教师多项海洋牧场方面的科研项目,开展科研型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和锻炼了学生在海洋牧场方面的创新能力。

实验室是进行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专业目前拥有省级、市级海洋牧场工程中心共3个,依托上述科研平台为学生实习实践及科研能力培养提供支撑,为专业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2.3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

在创新创业课的设置方面,专业关注于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从可持续开发利用原理、理论、技术等方面讲述目前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现状、发展趋势等,为学生掌握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相关基础知识奠定基础。在创新创业实践方面,设立2 学分的创新创业实践,一方面学生可根据海洋牧场等研究内容开展实验及相关创新工作,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围绕海洋渔业资源的养护、增殖、可持续开发利用等方面开展创业规划,培养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另外结合导师的海洋牧场方面的科研项目设置毕业论文,毕业论文都是研究型课题,同时结合带领学生开展大创、各类竞赛等创新活动,让学生在掌握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5-6]。

3 讨论与展望

海洋牧场是一种新型的海洋渔业生产方式,其作为新的海洋产业备受国内业界推崇。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得到快速发展,海洋牧场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日益显著,全国沿海各省已经投身海洋牧场建设热潮中,现正急需海洋牧场建设方面的有关人才,各水产高校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都在围绕专业方向进行改革,许多高校已经增设海洋牧场方向课程,对相关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与探索,为海洋牧场建设事业培养人才,随着国家对海洋牧场建设的不断重视和投入加大,人才需求将会更加旺盛,这也将是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猜你喜欢

海洋渔业牧场渔业
湖南省2021年渔业经济形势
海洋渔业产业结构演变与海洋渔业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基于内容价值的海洋渔业生产管理视频数据压缩方法
海上牧场
欢迎订阅2020年度《河北渔业》
中国海洋渔业产业生态系统脆弱性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
浅谈浅议如何提升海洋渔业档案管理水平
休闲垂钓 传统渔业新引擎
中菲渔业合作重启 菲渔业代表团来华培训交流
叮当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