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
——基于北京冬奥会背景

2021-03-07田超任超杨刚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年2期
关键词:冬奥教练员冰雪

田超 任超 杨刚

(1.上海市嘉定区练川实验学校 上海 201800;2.山西省孝义中学校 山西 吕梁 033000;3.山东省淄博第十一中学 山东 淄博 255000)

引言

2015年,北京—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权,这是即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后,我国又将迎来一次举世瞩目的体育盛会,将掀起冬季体育项目的热潮。给我国的冰雪产业提供新的机遇和提出新的挑战。然而,纵观我国历届冬奥会奖牌榜,从1992年阿尔贝维尔冬奥会的23名,到2018年平昌冬奥会的16名。历经22年,我国冬奥会世界奖牌榜排名提升7位,我国冰雪运动发展身负重担、踯躅前行。通过前人研究发现,我国冰雪竞技成绩不理想的关键因素是我国冰雪项目人才培养机制的不健全。通过本次研究,进一步梳理冰雪人才缺失原因,并进一步提出相应对策,为我国冰雪项目的发展,为我国在2022年冬奥会上取得优异成绩,提供一定理论支持。

1、冬奥项目发展现状

随着国家大力推动体育产业、社会构建良好的运动设施和人民运动意识的提升。整体上,我国冬奥项目的发展一直处于上升阶段。本研究将从政府层面、教育层面、体育层面进行现状分析。

1.1、冬奥项目的政策支持

随着北京-张家口成功申办2022年第24届冬奥会,我国政府对于冬奥项目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并发布了一系列《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备战2022年冬奥会项目布局实施方案》等法规性文件,明确提出了2025年要实现冰雪运动基础更加坚实,普及程度大幅提升,直接参加冰雪运动的人数超过5000万,并“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冰雪运动竞技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全面提升,力争在2022年奥运会上综合实力跻身世界先进行列;2020年冰雪产业总规模达到6000亿元,2025年冰雪产业总规模达到10000亿元。以滑雪为例,根据《2017冰雪蓝皮书》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12月中国滑雪场共有646处,滑雪人次达1510万。预估到2022年冬奥会举办期间,我国滑雪人次将突破4500万人次,相应其他冰雪项目,滑冰、冰球等一系列项目也逐渐迎来大发展。

政府发布的一系列政策指明了冰雪产业的发展方向,积极推动了冬奥体育项目的发展。政策层面构成了冰雪产业的坚实基础,为冰雪体育项目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1.2、冬奥项目的教育现状

学校体育是冬奥项目的基础,学校在传播冰雪运动知识,普及冰雪运动,培养和储备冰雪运动竞技人才主要阵地之一。我国发布的冰雪规划规划中,完善以各级各类体校,体育学院和专业队为主,以大学中小学校和社会培训机构为辅的人才培养体系。由于我国季候存在不同差异,东北地区在冬奥项目推进校园中一直走在前列,北方地区也在逐渐推出一系列政策,让学生积极了解滑雪,滑冰等项目。然而南方地区由于地域、气候的差异,冰雪项目的推广处于滞后阶段,对于这种现状,体育总局也相应的提出了“北冰南展”战略,加快南方地区的发展,助推3亿人上冰雪。

1.3、冬奥项目的体育现状

人才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基石,据有关统计,我国冬季项目运动员从2007-2017年这10年呈现逐渐上升阶段,运动员人数不断扩大,对于冬奥项目发展起到了铺垫作用。然而,教练员的培养上出现短缺,部分教练员出现转项目训练,导致在培养运动员过程中技术、理论不够全面,对于运动员的培养没有打下良好基础。

我国各高校体院也紧紧抓住机遇,结合自身优势,在原有国家体制的基础上—业余体校—省市专业队—国家队伍的三级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下,河北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吉林体育学院等建设了二级冰雪学院来推动冬季体育人才培养。

2、冬奥项目体育人才培养机制建设

2.1、招商投资,优化地区产业结构

随着经济发展进去新常态,高污染、高耗能等第一产业逐渐被退出市场,第三产业迎来了新的活力,冰雪产业作为第三产业一部分,在国家大背景下也逐渐快速发展,我国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内蒙古、新疆北部、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在滑雪场、滑冰场等冰雪场地上明显好于其他地区。然而南方地区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无法建设滑雪场地,然而滑冰场在结合商业的发展,可以迅速打开市场,让大众在娱乐的同时,体验冰上项目。

各地方政府优化各产业基础,在体育产业的投资中,合理进行冰雪项目投资建设,使冰雪场地数量满足大众人群的需要。

2.2、中小学教育是基石、高校教育是活力

中小学冰雪教育是冰雪人才培养的基石,大力推进“校园冰雪运动”通过以课堂教材的编写、课堂组织、师资的培养为基础,建立常态化的冰雪课程,组织适合学生的冰雪竞赛,来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参与到冬季项目运动中来,并为我国冰雪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高校冰雪教育为冰雪产业发展注入活力。在高校中开设冰雪课程,优秀的运动员和教练员走进高校普及冰雪运动文化和知识,培养学生兴趣。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姜世才在召开的2017年冬季运动校园反战论坛上表示,要推动冰雪运动进校园,需要政府主导,社会协同,政府在经费方面给予支持,同时发挥社会资源优势,目前的冰雪场地有90%以上都是社会力量在办,社会资源的参与可以有效地补足场地和技术方面的“短板”。

2.3、“体教融合”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是“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首要资源。因此必须从根本上保证我国冰雪运动后继有人,才能真正实现“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宏伟愿景。

由于冰雪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需要从小进行专门的培养,从而在文化知识方面有所欠缺,导致学习与训练矛盾加大,这不仅是冰雪体育后备人才出现的问题,更是我国竞技体制下所遗留的问题,解决学训矛盾问题,是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的基础。随着近年来举国体制的不断改革,体教结合成为解决学训矛盾的方式,在后备人才培养上坚持多元办训的基础上,理念加强教学与训练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不仅同学校一道共建高水平运动队,而且也在依靠社会力量办训,强化优质教育援体、督导体校文化教育等,让体育回归教育,建立教育系统为主,通过学校可与训练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全新机制。让竞技体育在“体教结合”上路子走得对,步伐迈得稳。

2.4、加强教练员继续教育机制

在冰雪体育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教练员对于队伍的建设、管理以及人才的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教练员技术和理论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一个运动员乃至一个队伍的技术的高低。运动员在生活、学习和训练过程中,与教练在一起的时间大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运动员在生理和心理上尚未成熟,大多处于模仿和学习阶段,导致教练员的举止对运动员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国冰雪教练员大多数从运动队转型当教练,存在着以下问题:学历水平不高,业务能力不强,对于运动员心理和生理方面了解不够透彻。各级体育部分应当定期举行进修学习,鼓励外出学术、技术的交流,取长补短,不断完善教练员师资水平,为培养冰雪体育后备人才提供坚定支撑。

2.5、完善运动员跨界跨项选材机制

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机制的基本形势是少体队、青年队、专业队、运动员。这种培养机制的青少年来源主要依赖于教练员选择从小展露天赋的青少年选入少体队,青少年最初确定的运动项目基本直到退役都会是本专项从一而终。为了备战2022冬奥会,更好的完成“大冬奥”、“大备战”的工作部署。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发布全国范围内冬季运动项目运动员跨界跨项选材和跨界跨项运动员运动水平等级激励政策,成立选材小组。从项目相似性和资源优势完善跨界跨项选材机制。从项目相似性看,通过各运动项目的专家、学者和教练员开展学术交流会和研讨会,分析和总结冰雪运动项目与其他运动项目的异同点,根据遗传特征和项目特征进行指标筛选。从资源优势方面看,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大,东西横跨近三个时区,南北有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地域气候的差异导致南方省份难以开展冰雪运动项目,一些身体素质好,可能很适合练冰雪项目的运动员就被埋没。借此契机,通过跨界款项选材,重点在南方通过全方位的人才筛选选择符合的运动员。

2.6、保障运动员退役机制

冬季项目人才相对于夏季项目人才而言,社会吸引力度不足,除国家队的专业运动员在退役时能享受到较高的待遇,地方人才在工资待遇方面明显存在较大差距,在省市体工队等专业冰雪人才由于学历低、专业能力专一、知名度低、社会认可程度低,导致冰雪人才在转行、跨行都存在比较多的难度。提高冬季项目人才待遇及伤病退役后的保障机制是发展人才培养的基础,各体育单位在冬季项目人才待遇及伤病退役保障机制上推行逐级优化,加强冬季项目人才在社会发挥功用,在推动退役运动员的技能转化上,在创新创业上,在学历继续深造上提供有力支持。

3、小结

2020年北京冬奥会的申办成功对于我国冬奥项目发展迎来新的机遇,同时伴随着重大挑战,一方面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为冬奥项目的开展提供保障;政策上大力支持为冬奥项目的发展开拓了空间。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认识在人才的数量、教练员的质量、冰雪资源的分配不足等都制约着冬奥项目的发展。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推进中国特色体育强国建设。建设体育强国必须进一步加强党对体育事业的领导,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体育事业,要坚持从人民群众的愿望和需求出发,引领和带动人民群众共同参与体育事业发展,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猜你喜欢

冬奥教练员冰雪
逐梦的“冰雪一代”
拥抱冰雪向未来
点燃“冰雪”
冬奥进行时
我们的冬奥
喜迎冬奥
悦住冬奥村,保障展新观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教练员的执教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