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亭林文化内涵探析
2021-03-07李祥王建洲
李祥,王建洲
(江苏省昆山市亭林初级中学,江苏昆山 215341)
明末清初(1602—1701),随着明王朝统治的日益腐朽,加上灾荒、赋税严重,百业凋零,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再加上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复社运动,特别是清军入关,最终导致明王朝走向灭亡。改朝换代后,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清廷为了维护和巩固新政权,对明遗民采取了一系列的高压政策,同样也激起了大明遗民的激烈反抗。由于反清斗争持续了数十年,导致社会生产得不到恢复,经济得不到发展,社会矛盾错综复杂,社会动荡不安。
明朝的灭亡,激起一批批正直的文人学者弃笔从戎,再到从笔。生活在明清换代之际的顾亭林,经历过社会动乱,反清复明斗争和改朝换代的亡国之痛,其所关心的家国大事是如何才能让百姓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
1 顾亭林简介
顾亭林是学者对顾炎武先生的尊称,又称亭林先生(1613—1682),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明末清初的杰出思想家、经学家、史学家、音韵学家、爱国学者,中华七十二伟人之一[1]。有《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肇域志》《亭林诗文集》《音学五书》 等著述传世。其一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使其在华夏思想史上达到从未有过的高度。顾亭林对哲学、史学、政治学、伦理学和文学等几乎全部人文学科都有过精湛的研究,其学术成就和理论创造,不仅使其与王夫子、黄宗羲并称明末清初“三大儒”,而且成为开辟“朴学”的一代宗师,顾亭林的学术思想及其著述对晚清的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运动产生了深刻影响。亭林先生这种责任天下的爱国主义情操及其高深的学术造诣和独立不苟的人格风范,影响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学者与仁人志士。
2 顾亭林之文化内涵
2.1 爱国文化内涵
顾亭林的爱国具有时代性和局限性。深受嗣母王氏的影响,顾亭林爱的国、忠的君是他生活在那个朝代的明朝及其统治者。亭林先生在《日知录·正始》中明确界定了“国”的含义。“易姓改号,谓之亡国”,所谓“国”即指朝廷或政权的意思。“亡国”即“改朝换代”。为了拯救岌岌可危、千疮百孔的明朝,顾亭林联手其友人归庄、吴其沆等参加了王永祚领导的义军,诸义军合谋,拟先收复苏州,再取杭州、南京及沿海,一时形成“戈矛連海外,文檄動江東”的气势,保卫苏州的抗清斗争以义军的失败而终。后来先生还参加了守卫昆山城的抗清斗争,此役中,先生的两个同胞弟弟惨遭清军杀害,生母何氏被清军骑兵砍去右臂。嗣母王氏绝食去世后,先生追随统率一支抗清义军转战太湖一带的吴易,秘密参加了吴军的抗清斗争。顺治二年(1645)闰六月,明太祖八世孙朱聿键称帝于福州,号隆武。因吴易的抗清斗争出色而被隆武封为“长兴伯”;顾亭林也被遥授“兵部职方司主事”。顺治四年(1647)六月吴易被清军所俘,杀于杭州。同年八月,清军攻入福建,隆武政权覆灭。隆武政权覆灭后,顾亭林流转于江南各地寻找各地抗清武装力量[2]。
作为开清代朴学之风之祖的顾亭林,其学术研究有明确的时代性和目的性,那就是“反清复明、救世”。先生多次在其著述中反复强调君子治学的宗旨在于“明道、救世。” 身为大儒的顾亭林认为:士无任穷达与否,都应具备救济天下的社会责任感。达而在位时,要兼善天下;贫而在野时,不可独善其身,更不可能消极对世。
顾亭林在《日知录·正始》中写道:“……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学者梁启超在《论幼学》中将顾炎武的此段话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再后来,梁启超在《痛定罪言》中把此句话进一步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亭林的这种责任天下,家国情怀现已被赋予新时代精神的激励语,激励更多仁人志士为国、为家、为事业的天下责任意识[3]。
学校通过布置顾亭林爱国文化环境来培育学生的爱国意识和爱国情怀,同时通过开设顾亭林文化校本课程、主题实践活动和在教室、廊道张贴爱国宣传字画等方式营造爱国主义文化氛围,真正把爱国主义融入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之中,从而影响学生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功能。组织开展顾亭林爱国事迹小故事演讲和顾亭林爱国诗句的经典诵读活动,再通过“亭林课堂”以具体形象的人物事迹传颂,并以班会活动的形式有效地促进学生对顾亭林爱国文化的学习,让学生明确爱国立场,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家国天下的责任意识,真正从内心形成捍卫国家安全和荣誉的强烈愿望。
2.2 治学文化内涵
亭林先生从小就博览群书:6 岁,嗣母王氏即授以《大学》;9 岁,教读《周易》;嗣祖顾绍芾在先生10岁时就命其读《吴子》《孙子》等兵书,同时还命先生读《史记》《战国策》《国语》和《左传》等史书。先生11岁开始读《资治通鉴》,14 岁读《尚书》《春秋》和《诗经》等书。与此同时嗣祖父还将所抄邸报让其读之,并要求先生熟悉朝章典故及当朝政务。在嗣祖父的朝夕课督之下,先生自幼博览经史和兵家等著述,顾炎武在治学方面自创了“自督读书”法:首先,先生给自己规定每天必须读完的卷数;其次,先生限定自己把每天读完的书抄写一遍,结果先生在读完《资治通鉴》后,身边就多了一部手抄版《资治通鉴》;再次,先生要求自己每读一卷书都要做摘抄,并写下心得和感悟;最后,先生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都要温习前半年所读过的书籍,一边默默背诵,一边请人大声诵读,发现不同时,即刻与原著核对,同时每天必须完成既定的页数,温习不完,决不入眠。“博学于文,行己有耻”是先生严谨治学、正直做人的一生写照[4]。
亭林先生把治学比作“采铜于山”,见《顾亭林诗文集》卷四《与人书十》:“尝谓今人纂辑之书,正如今人之铸钱。古见采铜于山,今人则买旧钱,名之曰废铜,以充钱而已。所铸之钱既已粗恶,而又将古人传世之宝,舂剉碎散,不存于后,岂不两失之乎?……而某自别来一载,早夜诵读,反复寻究,仅得十余条,然庶几采山之铜也。” 全祖望在《亭林先生神道表》说:“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二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 充分证明了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学者梁启超指出,“炎武所以能当一代开派宗师之名者何在? 则在其能建设其研究方法而已”,并称之为“近世科学的研究法”。学者赵俪生则将顾亭林治学方法归纳为4 个方面:“亭林治学,注重实际调查,注重直接材料”;“亭林治学,注重多证,而不俟孤证”;“亭林治学,多辨别源流,颇有历史的眼光”;“亭林治学,每文献不足征时,多阙疑,不妄定”。
亭林治学源于严谨,注重考据、多证,能辨识、有自见,破旧立新。亭林学术涉及军事、政治、兵役、农田、水利、韵律、地理等知识。学校充分利用顾亭林区域文化资源,积极探索培育学生治学精神和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不断地挖掘、充实亭林治学文化的内容,丰富师生的教学内容。
2.3 务实文化内涵
嗣祖顾绍芾对少年顾亭林的学术倾向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顾亭林诗文集》中记载绍芾公教导顾亭林“凡今人之学,必不及古人也。今人所见之书之博,必不及古人也。小子勉之,为读书而已。”在绍芾公的引导下,少年顾亭林的务实主要体现在实用、实证、实行。从先生所读诸书看,注重史书、关注政务实学是其特点。亭林先生做学问注重“经世致用”和“朴学”之风,做学问的务实之处在于“明道、救世”。顾亭林对明朝的灭亡进行了深刻、理性地总结,同时对前朝空谈心性的“圣学”展开了激烈地抨击。亭林先生极力主张读书人的治学应该紧密结合社会现实,积极倡导学以致用,力求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务实之理。学者梁启超在其《清代学概论》中写道:“‘经世学派’之昌,由于诸大师之志存光复,顾亭林是卓如先生其中所指最为重要的经世大师之典范,他的经世致用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顾亭林在《三朝纪事阙文序》中说:“……臣祖乃更诲之,以为士当求实学,凡天文、地理、兵农、水土及一代典章之故,不可不熟究。” 学者蒋维乔说:“炎武之践履笃实,根本上极似程朱;而其专求实际,不落空谈,则又在程朱以外,自成一种朴学。无怪后来之考证学,推炎武为初祖也”,并因此称其为“程朱派之考证学者”。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朱熹强调理的先天存在,而“亭林则不强调理之先天存在,而先言语人如何取得此理之法”,亭林学说重在“经世致用”[5]。
顾亭林是第一位务真求实、考据精审的典范人物,据《四库全书总目·经部五·左传杜解补正》记载“国初称学有根底者,以炎武为最。”顾亭林提出的学术纲领是“经学即理学”,试图复兴经学的顾亭林,想通过“以经学济理学之穷”,把经学引导到经世致用的道路上来。先生在学说上矫正了宋明理学之流弊,开创了“朴学”之风,对清代经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明末清初是考据学最为流行的时代,当时虽众多学者推崇溯源,但还多以顾亭林为清代经学之祖。顾亭林学有本源,每一事必详其始末,参照佐证材料,然后再用笔记录下来,虽然引用证据烦冗,但反对者较少。其著述《音学五书》充分说明了顾亭林破除宋人叶音说,立足古音本原,让音韵文字之学成为独立的专门之学,这正是亭林先生务实的治学精神写照。
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撸起袖子加油干”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的“务实”二字最好的解读。“务实”不仅是个人所需要的行为要求,更是团队、企业、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品质,甚至是一个国家的精神力量。
2.4 贵廉文化内涵
顾亭林在《日知录·廉耻》中写道:“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美节。风俗者,天下之大事。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正如孔圣人曰:“行知有耻。”又如管子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古之圣人尚且将廉耻上升到立国之本的高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公民更应将廉耻联系到日常生活之中并作为为人治学的根本。大丈夫当以责任天下,不齿于自身的衣食住行,而应以不能责任天下,不能为国家、社会谋福利而为己之耻。在顾亭林看来,廉耻应该是治国、安邦、平天下的责任意识;应该是君子之为学,非利己也,应明道救世也,拨乱反正也。在明朝内忧外患、风雨飘摇时期的顾亭林希望士大夫阶级都能有廉耻之心与责任天下的意识[6]。
顾亭林在《廉耻》中写道:“礼仪,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 ……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由于明末官场的腐败和士大夫束书不观,游谈无根,寡廉鲜耻之风日趋盛行,顾亭林针对现状提出“博学”“廉耻”,作为士大夫求学做人的根本,并把它上升到做官、求学和治理国家大事的高度,以廉耻来提振朝纲和士大夫之行为。顾亭林在《日知录·贵廉》写到“贵廉洁,贱贪污”,充分体现顾亭林对廉洁品格的看重和对贪污行为的鄙视。
对学生开展廉洁教育,早在2007年3月教育部就颁布了《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学校开展廉洁教育的主要途径就是结合德育,在具体实施廉洁教育过程中,学校需要与德育校本课程和具体的廉洁主题活动融合,让学生在丰富的课程内容、有趣的活动中感受廉洁教育的意义,从而内化学生的心灵和思想。对学生开展廉洁思想道德实践活动教育时,要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具有自律品质、有底线思维、有责任担当、有家国情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5 农本文化内涵
顾亭林非常重视农耕,他在《田功论》中写道:天下之大富有二:上曰耕,次曰牧。国亦然。……事有策之甚迂,为之甚难,而卒可以并天下之国,臣天下之人者,莫耕若。他倡导“养兵百万,不费民间一粒”的“寓兵于农”军制思想。……顾亭林北上游学时,一路注重水利的考查,关注农业经济发展,对天文仪像,水利河漕,经济贸易都有精湛研究。顾亭林在《军制论》中主张:二祖之制:....給軍田,立屯堡,且耕且守,人授田五十畝,賦糧二十四石,半瞻其人,半給官俸。及誠操之軍有儆,朝發夕至。若是,天下何病乎有兵,又烏乎複立兵?” 顾亭林这种寓兵于农的农本思想,为兵则强,为国则富,兵强国富,国家才能长治久安,百姓才能安居乐业。顾亭林农本思想的宗旨是富民强国,百姓安业国家安全。
顾亭林北上游学时,亲历农耕,曾在山东章邱县垦田自给。之后先生卜居陕西华阴县时,置田五十亩,一边治学研究,一边垦田自给自足。先生重视农耕,勤于劳动,先生将晚年的治学与实践,著书与农耕劳动充分相结合,一生励精图治终成圣贤。
顾亭林的农本观就是把农业作为衣食之源,百姓安居乐业之根,富民强国之本;对于立德树人的教师而言,虽然不像农民一样有农田和作物需要打理,但整个教育过程却和“农”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农业对于别的行业来讲,注重踏实地田间劳作,并通过一定时间的辛勤耕耘换来最后的收获,这和教师教书育人的旨归是基本一致的。教育主要让学生明白做人、做事不能投机取巧,而是要像农民种地一样踏踏实实地学好每一个知识点,钻研每一道题,反复温故,不断知新,有了勤奋探究的过程才能取得最后的优异成绩。
2.6 孝道文化内涵
顾亭林自幼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其嗣母在其小时就教以刘文成、方忠烈、于忠肃、岳飞、文天祥、方孝孺的忠义之节;嗣母王氏一贯的封建礼教品行,未嫁守节、断指疗姑的言传身教行为深深地影响先生一生的“忠”“孝”自律,誓死不与清廷合作;其嗣祖父顾绍芾在其年少时就教其读史书和邸报。先生深受嗣母和嗣祖父“孝”“忠”的封建家庭教育思想影响,是导致亭林先生遵“遗命”,终身不仕清朝,忠于明朝和孝亲的直接原因。
顾亭林在《日知录》卷六《顾諟天之明命》中写道:然则子之孝,臣之忠,夫之贞,妇之信,此天之所命,而人受之为性者也。这种“天之所命,而人受之为性”的精神本体和文化价值,是不会随着历史的变迁和时间的流逝而黯然褪色的,更不会随着朝代的更替而消失殆尽,其对亭林先生来讲它是永生的,更是永恒的[7]。
嗣母王氏因昆山、常熟陷而绝食卒,遗命先生“……汝无为异国臣子,无负世世国恩,无忘先祖遗训,则吾可以瞑于地下”。嗣母王氏的“家教”和“遗命” 对先生影响极为深远,甚至成为先生后半生做人、为学、生活的基本原则。先生的“读书隐居,不仕清朝”不仅是不愿违背嗣母遗命的表现,也是“孝亲”的表现,更是爱国的表现。
3 结语
亭林先生的一生正如清初学者朱彝尊所言:入则孝,出则悌,守先王之道,以待后学;诵其诗,读其书,友天下之士,上论古人。综其一生的言行和宏富著述,将顾亭林文化归纳为“爱国、治学、务实、贵廉、农本、孝道”6 个方面,作为新时代莘莘学子的文化学习和传承的内容,从而内化学生的心灵,丰富其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