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城市空间里的滨水景观设计

2021-03-07陈丁瑶

家园·建筑与设计 2021年18期
关键词:滨水景观城市空间

陈丁瑶

摘要:以南通高铁新城片区河道整治工程设计为例,探讨了在城市空间里的滨水景观设计中,如何缝合城市与水系之间的割裂,并将景观要素运用到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去,使得滨水景观带有机承载丰富的城市背景与多元的文化要素,创造出具有认同感与归属感的多样化活动空间,打造具有 “人性化、标志化、生态化”的城市滨水景观绿廊,形成连接周边城市地块的生态功能纽带。

关键词:城市空间、滨水景观、生态绿廊、功能纽带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自古以来,人类喜爱泽水而居。水孕育了城市与城市文化,城市的兴起衰败往往伴随着水域河流。城市滨水景观是城市规划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连接陆地与水域的枢纽,是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的桥梁。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与经济水平的提升,人类开始注重与水的互动,滨水空间不再是满足日常防洪与水利功能的需求,也是城市背景与历史文化的承载体,更加是为居民提供多元化活动空间的功能纽带。

1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概况

1.国外滨水景观设计的现状

由于工业化的发展,国外部分发达国家对城市环境的认知相对较早,对环境整治等问题的重视程度较高,因此国外发达国家对城市滨水景观的建设以及生态修复等问题比国内成熟许多。

2.国内滨水景观设计的现状

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我国的社会迅速发展与经济腾飞,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生态环境的整治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滨水景观也逐渐开始受到了重视。在对国外成熟案例的学习借鉴中,我们对滨水景观设计也有了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见解。

3. 国内滨水景观设计的存在问题

然而在重视滨水生态的保护与景观营造的同时,由于经验的缺乏,一些滨水景观设计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未因地制宜,最大限度的利用和改造现状;破坏自然环境,未达到人与自然共存的状态;缺乏历史文化与精神传承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寻找设计中的不足,为我国滨水景观设计寻找摸索出适合的发展道路。

2 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理念

河道整治是城市建设的第一步,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应做到“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在保证生态优先、生态多样性的前提下,系统化的将自然水域与城市空间互相渗透、互相融合,提升城市空间的土地价值。

3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原则

(1)防洪安全原则

日常防洪与水利功能是城市滨水空间的基本功能。设计在为满足景观与功能需求的同时,需考虑水域空间的具体工程情况以及防洪需求。对驳岸进行设计,到达防洪的目的,使用花草树木、水生植物等进行美化作用。

(2)生态优先原则

以保护生态为前提,避免对城市滨水地貌造成破坏,在考虑防洪功能以及水利功能的同时,需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为居民提供生态休闲的休憩场所。

(3)以人为本原则

一切从人的实际行为出发,充分考虑人对景观功能的需求。按照人体行为工程学原理,针对不同年龄层次、性别、身体差异等,创造出舒适宜人、可达性强的优美环境,满足人们多方面的要求。

(4)因地制宜原则

从节约型低碳城市以及可持续性景观的理念出发,充分利用现状地形、选用本土植物以及材料等,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空间。

(5)互相渗透原则

城市滨水空间是连接自然水域与城市空间的特殊地段,拥有这自然水域的柔和城市空间的刚,因此,利用滨水空间将两者互相渗透,达到和谐的滨水景观,提升城市土地价值。

(6)系统化原则

在对城市滨水空间进行设计时,需从各个专业考虑进行设计,将道路规划、硬质广场、景观绿化、景观小品、夜景亮化等方面进行考虑,在独自思考完成设计的同时进行相互协调。

4城市滨水景观的营造

1.缝合城市与水滨之间的割裂,将自然景观与城市空间相互渗透融合,达到协调统一的目的。

2.尊重历史风貌,充分利用现状地形、选用本土植物以及材料等,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空间。

3.对场地文化进行研究,融入传统文化,打造標志性文化景观。

4. 从“点、线、面”出发,梳理河道,进行系统性规划,发展城市中未开发的土地必须基于多样化的功能要求---娱乐、洪水管理和污染控制。土地开发必须有效的整合多样化的城市功能。

5.结合不同功能场地,观赏需求以及使用功能对绿化进行设计,创造开放、大气、优雅、宜人的滨水景观。利用富有层次的植物造景,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 打造视觉上的冲击。

5以南通高铁新城片区河道整治工程为例

1.项目背景

南通高铁新城片区河道整治工程位于南通通州区平潮境内。南通西站的选址便是在这里。南通西站是沪通铁路、通苏嘉甬铁路以及盐通高铁的公用站。随着沪通铁路的建设进行,西站将成为铁路过江首靠站点,西站片区未来将承担“上海都市圈北翼综合交通枢纽”、南通城市“西大门”的重要角色。

由此,如何在高铁新城这样一个复杂的“交通综合体”内,完成对河网系统和绿地系统的梳理和重塑,综合其城市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总体实现,充分落实三城同创和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要求,展示城市西门户的景观风貌和地域文化特色,这是本工程设计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2.项目概况

本案为南通高铁城片区开发一期(4.6 平方公里)中马躺路以北(含马躺路)的河道整治及部分零星公共绿地等工程的设计,包含了河道治理及堤防加固工程以及公共绿地及生态建设工程。本项目涉及的河道如下:高速横河、凯迪横河、小石桥河、中心竖河、通扬运河、九圩港,总里程约7.6Km。

现状河流综合,具有较强的完整性,并且具有较好的景观基础和生态基础,为将来生态景观打造提供了生态样本。但现状河岸形式较为单一,缺乏整体性,可达性与亲水性,河道与周边景观缺乏联系。

3.设计理念

河道整治是新城环境建设的第一步,设计以城市水文化为五线谱,以新城内河道为指挥棒,以现状建筑、活动、绿地等多种元素为基础,为新城建设吹响号角,奏出一曲凝聚连贯、丰富多彩、和谐美丽的新城华彩乐章。

4.主体设计

①整体性、系统性的河道规划

本案从新城区域总体河网绿廊构架出发,梳理开发建设中的所有河道,整合周边环境资源,将本案中的六条河道(高速横河、凯迪横河、小石桥河、中心竖河、通扬运河、九圩港)和零星绿地作为一个系统考虑,逐一分析景观点、线、面形成的绿网结构。

景观面:构建一个蓝绿交融的生态的基础斑块——建打造河畔森林,响应南通市花园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三城同创”的发展需求和生态落实;

景观线:建立一个贯穿整个区域的连续的景观联系

——打造8KM长贯穿全场的慢行景观步道;

景观点:营造一处可参与的标示性的景观场所

——打造18个主要游赏节点,满足公共亲水、娱乐和健身的需求,展现新城绿色科技,提升场地可实行与印象感。

②文化的融入

港口工业文化的融入:九圩港与通扬运河是平潮镇的重要运输航道,周边船厂、港口丰富。设计时对沿岸工业遗存标志性元素进行保留和改造,并且挖掘港口、船厂的工业元素融合到设计中去。

植物文化的融入:紫薇花是平潮家喻户晓的乡土植物,设计中运用紫薇花打造林地。

③层次丰富的植物造景

总体规划以四季植物在形态、花期、色叶的变化为主题,赋予每条河道不同的植物主题。通扬运河——春花夏荫;高速橫河——秋叶冬枝;小石桥河、凯迪横河——春花秋果;中心竖河——夏荫秋叶;九圩港——春叶秋叶。整个场地绿化最终效果达到春花烂漫、夏荫浓郁、秋色斑斓、冬景苍翠,四季均可观赏。

结束语

在对城市滨水景观进行设计中,在满足水利需要及防洪需求的同时,我们需要将自然滨水与城市空间相互融合渗透,创造出具有认同感与归属感的多样化活动空间,打造具有“人性化、标志化、生态化”的城市滨水景观绿廊。

参考文献

[1]纪新锋.可持续性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分析 [J].现代园艺,2014(17):78-79.

[2]干哲新.浅谈滨水开发的几个问题[J].城市规划,1998.2

2090500511262

猜你喜欢

滨水景观城市空间
滨水景观在城市生活中的应用
浅谈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
中国元素在城市空间中的运用研究
区域特色文化与城市空间的景观语言生产
冯小刚电影中的城市空间与身份认同
老城区滨水景观更新后评价研究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下的下沉式绿地设计探讨
城市滨水区绿化景观设计探讨
海绵城市概念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南通通吕运河市区段生态滨水景观设计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