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课”教学方法
2021-03-07洪秀英
洪秀英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以课堂为“轴心”,引入“课堂资源”,通过各种形式的语文活动,把课内学习适当延伸、扩展、幅射到课外生活,从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扩展学生知识视野。这些表明在“大语文”教育观念下,阅读理解教学要立足于课本,但决不能禁锢于课本。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教学的方法是多样的,记得好多位著名教育专家曾经说过“教学有方,但教无定方。”至于选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有很好的促进和提高作用。
当今教育强调知识学习的探索性和创新性,教师不能再袭用传统的以情节分析为中心的教师满堂讲,满堂问的形式。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所以,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理解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感悟。依据这些教育理念,教师采用怎样的阅读教学方法与学生获得怎样的学习效果是密切联系的,因为每一种阅读教学方法都应由教师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
一、以读引读,标新立异。
阅读活动应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允许学生带着个人情感去表达阅读结果,就有可能出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阅读效果。可能超越文本,产生出新的阅读创意,拓展出新的思维空间,从而提高阅读质量,提高自主探究能力。尊重学生,激发创造潜能。如果教师只知道一味追求完美的整齐划一的标准答案,那实际上就是扼杀了每个纯真的心灵的天性。事实上,学生的答案丰富多彩,思维应当是流动跳跃的。要让学生有“话”说,可以“插嘴”,可以争辩,要允许“与众不同”,或是“标新立异”,这样的学生才会乐意接受学习,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课堂。
二、善用资源,树立“大语文”观。
在我们的身边时时处处都存在与语文相关的知识,要引导学生树立“大语文”的理念。如:我们看到出现在学校、商场、广告、商标等的图文就是学习不尽的资源;电视评论、新闻报道、报刊杂志上的文章等亦是学习的好素材。这些资源,既能帮助学生学到活生生的语文知识,又能使学生养成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开阔视野,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自主阅读,张扬个性。
自主阅读,促进个性发展。课程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并适应这种差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在教一篇课文时可以给学生自主选择阅读,让学生自由选择先读什么,再读什么,最后读什么,教师还要鼓励学生从课文感兴趣的地方读起,说说读后感受。例如在学习“李时珍”一文时,我就是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部分来学习,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谈体会,并交流课外收集的李时珍的相关资料进行对比学习。把“长文”化为“短文”来学,学生不但没有感到吃力,反而学起来有成就感。这种新的学习形式,打破了旧的教学模式,尊重了学生的意愿,学生也更加乐意去学习。
四、释疑解惑,增进理解。
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学生总会遇上各种各样的难题,如果教师只靠一次次的讲解,朗读并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此时,如果教师以教材中的难点为切入点,选择适当的课外阅读材料进行拓展学习,让学生在阅读中去理解,去感受,这样既可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又可加深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同时也扩大了阅读面。
五、以情激趣,张扬个性。
小学语文大多文质兼美,有时课文文笔清晰;有时课文情深意长,富有感染力;有时课文富有幻想。课堂上,这些课文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沉浸在课文所描述的情感氛围之中,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理解文章里的思想内容。如学习《秋天》这首抒情诗时,我先示范,用声情并茂、饱含情感的朗读去感染学生。后再让学生小声读,放声读,欣赏读。这样朗读,从整体入手,让学生读出对秋天的赞美和喜爱。除外我还结合不同的文章,以游戏激趣、以导语激趣、以活动激趣等常用方式,挖掘语文教材中能诱导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火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六、培养语感,形成朗读风格。
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朗读的巨大潜能,热情地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的训练中,不但使自己的口头语言表达得更规范,还能把朗读“内化”并“运用”变成自己的语言,从而增强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深化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如读到“一棵树”时,要喜悦、赞美,读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爱恋;读到“小红军战士”时,要悲痛、深沉。在教学中,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多读,经过反复的朗读训练,使学生的语言不断规范,不断丰富,不断生动,学生就能在自己的感情朗读中,把对所学课文的理解转化为自己的个性化语言,以形成自身独特的言语风格。
陶行知说:“我们必须变成一个孩子,才配做小孩的先生。”可见,教师要尊重学生,以平等的心态与学生交流。学生在亲自“研究”、“探索”、“想象”中感悟知识,理解知识,要允许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解读文本,允许他们有不同的阅读理解,允许他们表达自己不同于别人的独特体验,只有这样的宽容的心境才能使学生的个性之花得到绽放。
由读到写是学生阅读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和升华。这里说的写,并不是写写生字,写写课文,而是从大语文教学观来考虑。从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写句子,到中年级的写片段,再到高年级的把人物,动物,活动,事件等写具体,这并不是一日之功,需要语文教师耐心地,持之以恒地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培养他们养成勤于动手,勤于练笔的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因此,兴趣的激发是课堂教学的关键。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以教材为突破口,找准聚焦点,捕捉契机,依据学生特点,灵活变换角度,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并把学生引入情景,从而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萌发求知欲,吸引学生主动地去探索延伸。
阅读理解贵在厚积薄发。教师要善于借助课外阅读材料和网络丰富的资源,加強学生阅读的引导,激励学生大胆探索,自主学习,自主合作,从而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使阅读理解成为学生的一种乐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实现教学相长。
166450118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