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尊重个性化阅读,提高阅读有效性

2021-03-07张丽梅李兴达阮晓波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41期
关键词:主动个性发展个性化阅读

张丽梅 李兴达 阮晓波

摘要: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新《语文课程标准》中又提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阅读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要把阅读活动变为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使学生在富于个性的阅读活动中发展阅读能力,强化阅读体验,感悟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水平。”但是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被动接受和阅读兴趣不高两方面因素影响了阅读教学的顺利完成。要让学生主动地去阅读,就要尊重学生个性,走个性化阅读之路,才能提高阅读的有效性。

关键词:尊重;个性发展;教师的主导性;个性化行为;主动;个性化阅读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新《语文课程标准》中又提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阅读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要把阅读活动变为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使学生在富于个性的阅读活动中发展阅读能力,强化阅读体验,感悟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水平。”

但是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因素影响了阅读教学的顺利完成和显著成效:

1.被动接受

课文具有一种绝对的、独一无二的意义,学生被动地、谨慎地、封闭地去阅读与欣赏。在学生眼中,作者和课文是至高无上的,学生只能是“服从”阅读。教师把从一大堆教学参考书中看到的对课文的理解、分析滔滔不绝的强灌给学生,或者把教师对课文的“深刻”、“精辟”的个人理解自我炫耀式的或自我欣赏式的塞给学生,这些都是不负责任和危害严重的思想和行为。因为21世纪是个充满竞争的时代,需要一大批有独特思维的人才,而在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下,只能培养出千篇一律的人,他们不能面对激烈的竞争。小而言之,毁了个体的前途,大而言之,关系到民族的存亡。

2.阅读途径受限

由于学生受办学条件、社会、家庭影响,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读书氛围,多数学生读书积极性较低。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课外阅读更是囫囫吞枣,受益不深,因而感受不到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没有良好的阅读环境,我们的学生大多数家庭条件差,很少买书;学校缺乏资金,不能建立一个象样的图书室,藏书少,仅有班级图书角,没有开设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时间和空间,导致学生的课内外阅读受到限制,达不到预期效果。

那么,怎样才能改变这种阅读现状,让学生主动阅读,提高阅读的有效性呢?尊重个性发展,走个性阅读之路是提高阅读的有效途径之一。

所谓学生个性化阅读,是指学生个体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并与非认知因素互为影响的活动,存在着个体差异,它是学生借助文本与作者对话的心理过程,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它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的过程,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因此,它是一种个性化行为。

一、创设良好的的课堂氛围是个性化阅读的前提

很多教师在阅读课上喜欢喋喋不休的讲述课文背景、作者介绍、分析课文等等,把一个接一个的问题作为诱饵,让学生统一到教参的标准答案之中,教师的讲解完全代替了学生的自主活动,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状态,一节课学生没多少时间去阅读。其实,教师应千方百计地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给学生充分阅读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在深入阅读时,要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调动各种感官,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学生在良好的个性化阅读氛围中,会有“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感觉,于是才能积极的思考,去把握、分析和赏析课文,使阅读成为个人行为,只有学生主动、自由地个性化阅读,才能在其中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是个性化阅读的关键

1.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在进行个性化阅读时,应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学生自主取舍学习对象,教师在教同一篇课文时,可以给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的权利,在新课改后的课堂上,我们常能听到这样的课堂用语:“选择你喜欢的自然段来读一读。”这就是体现了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自主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阅读兴趣的不同,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在个性化阅读中讲求兴趣。正确运用兴趣规律,能促使学生不断增长求知欲望,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自我体验阅读的快乐,将教师的“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从而形成独到的见解,发展阅读个性,提高阅读水平。

例如:在学习《小动物过冬》这课时,就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自然段来学,这样把长课文化为短课文来学,学生就不会感到吃力,学习起来就有成就感。

2.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方法

学生因各人的知识水平不一,又具有不同的兴趣、爱好,表现为不同的个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用自己认为最佳的方法进行学习。教师加以适当的引导,就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阅读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是边想边读,可以是边表演边读,可以集体读,个人读,也可以是批注阅读,学生通过有感而发,有疑而注,有得而写,满足个体学习的需要,促进个性品质的发展。当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阅读时,他们会学得主动、自觉、轻松、愉快,把学习当作一种享受,而不是被迫的痛苦和无奈。

例如:在学习《云房子》这课时,可以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可以美美的朗读,可以表演,学小鸟在云朵中飞来飞去,可以用画画的方式画出各种各样的云房子等等,可以用批注,这样教师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学生学得主动积极,读书效率也高了。

3.让学生自主选择交流方式

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会有各种各样的体验,那么他们必然希望和别人交流,和别人分享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教师要使学生的个人体验能得到很好地表述和交流,所以可以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交流的方式。学生可以选择和老师交流,下座位找好伙伴交流,也可以回家和家长交流等等。学生在体验与交流中、观点的相互碰撞中,把握自己的理解程度,判断与目标的差距,反思自己并采取各种帮助自己思考和增进理解的策略,最终实现对课文全面、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真心喜欢阅读,热爱阅读,从阅读中获得乐趣。

三、教师的主导性是个性化阅读的保证

1.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强调阅读活动中学生的自主性并不是要教师放弃对于阅读活动的主导作用。其实在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中,教师一定要注意保持自己的主导作用,要关注学生的阅读审美经验。由于学生自我经验的局限性,在个性化阅读中学生不免会有一些不正确的理解,甚至是荒谬的地方,对于学生的这些体验,教师要多一些尊重,多一些交流,要给学生敞开心扉说想法的空间,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从中了解学生的理解方式、水平、给予引导纠正,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这是对学生的将来负责任。

例如:在学习《三袋麦子》时,有学生认为小猴最笨,辛苦地把麦子种下地,不如学习小猪把麦子变成各种好吃的食品吃了,麦子完了可以再找土地爷爷要。那么教师就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去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明白小猴的行为才是正确的。

2.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勇于创新

个性化阅读是一种拥有批判意识的阅读观。学生要想在阅读活动中有所创新,有独到的体验,必须学会批判地接受、学习课文。一个学生只有敢于批判,会批判,才能显示出他的个性。敢于批判包括批判课文的内容和观点,并陈之以理以及批判教师的观点和错误,敢于向教师提出质疑。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活动中,要时刻注意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勇于质疑,不迷信阅读文本和教师,展开讨论,多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这样,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才有质的提高。

3.由学生提出问题,评判问题,筛选问题

学起于疑,疑源于思。由学生提出问题,而不是由教师代劳,迫使学生主动学习,钻研文本,吃透文本,从而从无疑处生疑。传统的由教师包揽提问权的做法有许多弊病。包揽提问权,实际上包揽了学生重要的学习权利,因为,發现问题的过程才是真正的学习过程。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这话可不是这位大科学家随便说说的,它道出了学习探究的真谛。把提问权交给学生,能充分调动学生寻求答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把评判权、筛选权交给学生,更有利于学生领会文本要旨,同时也是对学生的最大尊重与信任,既训练了学生的罗辑思维,又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真正意义上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当然,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一个过程,有一个习惯养成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特别是提出探究价值大的问题,切中要害的问题,牵一发动全身的问题,更离不开教师的教学智慧。

四、课内向课外延伸是个性化阅读永不枯竭的动力

个性化阅读是建立在学生大量阅读的基础上的。因此,教师要千方百计把学生的阅读视野引向课外,引向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加大课外阅读量,鼓励学生读有益的书和各种报刊杂志,鼓励学生在网上阅读,学生从中获取丰富的精神养料,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从而提高语文的素养。

1.和家长一起创设良好的读书环境

首先学校可通过家长会、家访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对丰富学生的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要求家长多带孩子到书店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图书。让家长努力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

2.开放图书室,建立图书角,为学生提供阅读的平台

现在即使是农村小学,也有了成型的图书室,许多班级也建立了班级图书角,但似乎都成了摆设,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因此,需要学校专门安排专人管理,设立图书室开放日,设立阅读日,让学生有机会去读书。同时教师适时的组织学生上课外阅读指导课、交流课,让学生读后有交流、读后有表现,这样才能逐步地让学生感受课外阅读的乐趣,喜欢上阅读。

参考文献:

[1]陈青兰.农村小学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西教育,2015(1)

[2]顾祎.小学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小学校时代:教育研究,2014(4)

[3]王忠明.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教学的活动设计[J].内蒙古教育,2014(10)

猜你喜欢

主动个性发展个性化阅读
如何提高化学学习的效率
关注学生个性 促进主动学习
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个性发展
网络评论要主动引导舆情
数学教学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
鱼·渔·喻:教学的三重境界
自主探究 张扬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