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初中数学灵动课堂的措施探讨

2021-03-07李佳芮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47期
关键词:数学课堂初中

李佳芮

摘要: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信息交流的主要平台,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个问题一直以来是数学教学工作者的热门话题。笔者认为,关注数学课堂的灵动性是提高有效性的一个重要的推手。笔者在本文中就初中数学课堂的灵动性作了一些探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灵动性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信息交流的主要平台,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个问题一直以来是数学教学工作者的热门话题。笔者认为,关注数学课堂的灵动性是提高有效性的一个重要的推手。从当前的数学课教学成果我们可以看出,要教学好数学课并不如我们相信般容易。笔者认为,关注数学课堂的灵动性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和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一个重要的推手。那么如何才能使数学课堂更有灵动性呢?

一、营造数学价值观,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思想教育熏陶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学生群体师生关系的相互示范效应中,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和心理产生的影响最大。几乎所有学生都有模仿教师行为的倾向,从教师的具体和抽象的形象中,选择理想的行为准则。由此可见,对教师而言,自身的形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最好材料。而教师每次向学生讲授数学知识的时候都应对所讲内容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这样才能唤起学生对该学科的热爱。另外,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数学史,如果将数学科学史渗透到数学教学中,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增强民族自信心,提高学生素质,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形成爱科学、学科学的良好风气有着重要作用。

二、引导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

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呢?我想设置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而解决问题就是学生加深对数学理解和自主探索的必经之路。在进行课堂的例题教学时,首先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由学生自己先探索,然后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对一个数学问题从多个方位、多个角度去联想、思考、探索,这样既加强了相关知识点间的横向联系,又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培养他们主动参与、积极参与的意识,还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如何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何迅速地从多角度处理问题,只有主动参与到其中,才能有所悟,有所获,所以上课时应引导学生积极质疑,敢于提问,并参与讨论。只有学生自觉地参与训练,数学能力才能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切合教学意境与学生实际,同时又有一定的挑战性,能一下子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上来,同时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去寻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发展学习能力,让学生学有创见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但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更要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首先,要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深入分析并把握知识间的联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数学思维的规律,提出恰当的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去启迪和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同时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试验、分析、猜想、归纳、类比、联想等思想方法,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其次,数学教学中学生个性的培养,有其广阔的天地。教师可从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出发,帮助他们建立兴趣小组,利用数学园地开辟“请你攻擂”、“一题多解”等栏目,推荐不同解法,展现独特见解,或定期组织讲座、竞赛等活动。在进行这些活动时既要根据学生个性差异的相似性进行分组活动,又要留有个人自由支配的时间。这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构成了数学学习的整体,保障了学生的潜能、特长有施展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积极健康的个性。数学教学还要注入时代活水,创造条件让学生走出校门,开展与数学相关的研究性学习,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又把數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以致用,实现自我价值和获得成就感。

四、创设实验型思维情境,启迪学生思维,培养思维能力

动手实验能直接刺激大脑进行积极思维,它不但能帮助学生理解所学概念,还能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真切感受到发现的快乐。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概念、定理的实际背景,设计定理、公式的发现过程,让学生的思维能够经历一个从模糊到清晰,从具体到抽象,从直觉到逻辑的过程。再由直观、粗糙向严格、精确的追求过程中,使学生体验数学发展的过程,领悟数学概念、定理的根本思想,掌握定理证明过程的来龙去脉,增强数学学习的自觉性,使学生在对概念形成过程的分析中,在对公式、定理的发现过程的总结论证中,提高主动参与的机会,以便学生在“做数学”过程中启迪思维,突破教学难点。例如,在《等腰三角形》一课中,我先让学生在一般三角形ABC中,画出过点A的角平分线、中线、高,在得到它们的概念之后,运用投影变化△ABC顶点A的位置进行试验,让学生观察上述三条线段的变化情况并提出问题:“当AC=BC时,会产生怎样的现象?”创设了上述问题情境,学生的思维马上活跃起来,从而积极地投入到这一问题的思考之中。为了解决问题,我让学生画出图形,凭直观发现上面的三条线段互相重合,再让学生画腰上的角平分线、中线、高,通过类比,提出了较为完善的猜想:“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线、中线、顶角的平分线互相重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借助观察试验,归纳、类比以及概括经验事实并使之一般化和抽象化,形成猜想或假设。此时,我又不失时机地进一步提出问题:“为什么等腰三角形的这三条线段会重合在一起?”再一次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说理的方法,从而验证猜想。

简而言之,在数学课堂的教学中,我们首先要有精心的预设和准备,为课程的开展打好基础;其次在课程中要建立起良好而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为课程教学扫平障碍;最后在课程教学结束后,只能代表课本内容的学习完毕,但知识的学习才刚刚开始,我们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在课本内容的基础上,不断深入挖掘出源于课本又高出课本的知识,达到知识的发展性学习。只有真正做到以上几点甚至更多,我们才能说我们实现了初中数学课课堂教学的灵动性。

参考文献:

[1]梁海侠.初中数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试题与研究,2018(24):97.

[2]姚秀.具身认知视野下初中数学实验教学建构[J].基础教育研究,2019(10):56-57.

[3]钱程.实验融入数学课堂——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策略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17):143-144.

猜你喜欢

数学课堂初中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简谈数学课堂中的启发式教学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音乐快乐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