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向高中生社会责任素养的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

2021-03-07吴健

红豆教育 2021年33期
关键词:开发研究高中生

吴健

【摘要】高中生社会责任素养的培育是基础改革,是全面提升学生适应所必需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本文立足于高中生社会责任素养角度,分别从“高中生社会责任素养现状”“高中生社会责任素养低下的原因分析”“指向高中生社会责任素养的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具体分析”“进一步认识校本课程在发展学生社会责任素养的重要性”这四个方面入手,针对指向高中生社会责任素养的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进行了初步地分析和探索。

【关键词】高中生;社会责任素养;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研究

正文:高中生社会责任素养的培育尤为重要,这决定着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如若,我们忽视对于高中生社会责任素养的培养,那么学生步入社会之中将会毫无社会责任感,为所欲为,甚至做出危害社会利益的事情,严重时会造成违法犯罪,进而危害学生的一生。因此,我们必须对于高中生社会责任素养引起相应的重视,同时这也是当前课程建设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实践证明,优秀的校本课程开发往往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关注地方文化和风土人情;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前沿。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开发和建设校本课程资源来对于学生进行社会责任素养的培育,在发展个性教育的同时,强化其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其中,校本课程是学校依据自身的特点和条件以及可以挖掘利用的资源、由学校主导开发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校本课程是在学校本土生成的,既能体现当地学生的个性需要、学校的办学宗旨与该校的资源优势,又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是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课程。

一、高中生社会责任素养现状

当前,高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期间,更是学生思想观念确立的黄金时期。然而,我国的高中生成长和发育却令人十分担忧,在日常情况的观察和行为的解读中,我们发现大部分的高中生社会责任意识基于为零,他们无法为社会奉献自我,更无法做出社会有益的行为,他们缺乏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而最为显著的表现是高中生频频出现的负面事件,包括杀害教师、聚众斗殴等事件,这会给社会带了很多负面的影响,还会导致不良风气的助长。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开始追求生活质量,所以二胎数量急剧下降。当代独生女分享意识淡薄、自私、跋扈、偏执等情况普遍存在。由此可见,当代的高中生社会责任素养低下。

在高中学校之中,如何运用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引导学生树立社会责任素养已然成为了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如何培育和激发高中生的社会责任素养势在必行。

二、高中生社会责任素养低下的原因分析

1.家庭背景复杂,个人责任素养缺乏。

目前,有很多学校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大多分享意识淡薄,以自我为中心,且十分傲气;还有一部分原因,很多孩子是留守学生,他们的父母常年外出打工,他们极度缺乏呵护和关爱,所以心灵十分脆弱;单身家庭的孩子由于缺乏父母尽职尽责的引导,他们多半综合素质低下,甚至出现偏执、暴力等。这就决定这些孩子的个人责任素养缺乏。独生子女不懂得分享和谦让,;留守学生普遍自卑、膽小;单亲家庭的孩子多半热衷索取,不懂得付出。这些因素的出现,会导致学生在班集体之中出现逃避责任、不懂得付出、合作意识淡薄的情况。由此可见,高中生社会责任素养低下与家庭背景复杂有着密切的关系,父母的一言一行对于孩子有着不可小觑的关系。假如孩子一直缺乏正确的引导和帮助,父母对于孩子一直都是“错误榜样”,那么对于孩子的行为和想法都会产生错误的影响,甚至危害学生的一生。

2.纪律意识低下,角色责任素养淡化。

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成员,都是社会的组成体,我们共同构成了社会,所以才要对于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来推动社会更为和谐、安定。因此,我们对于社会本就有着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而这些义务和责任是我们不可逃避的,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然而,由于学校和教师的管理不到位,班级风气十分差,致使学生在班级之中受到负面的影响,学生在校园之中出现作弊、满口脏话、旷课、打架、撒谎等情况的出现,甚至有些学生公然早退迟到、聚众酗酒、沉迷于网络游戏等,这些恶劣的现象随处可见。其中,体现在社会公德心的错误行为有故意破坏公物、人走灯不关等,既造成负面的影响,又造成资源的浪费。在校园外,很多高中生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聚众闹事、随意拥挤等,这扰乱了社会制度和安定,给社会的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作用。这些现象的发生,与高中生纪律意识差、身份角色严重错位、社会责任感素养淡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3.公德意识欠缺,社会责任素养缺失。

社会责任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和涵养,是基于社会环境下自然而然产生的责任,当然,与后天的教育也存在密切关联,如若高中生长期依赖学校和家庭给予的温暖而不求上进,很容易造成意志软弱,再加上生活阅历的稀少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缺乏,很容易滋生自私自利的态度和观点,如此一来,便不能认识和承担社会责任,这是典型社会责任缺失的表现,摆不正自己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许多高中生身处于班集体之中却总是有种格格不入的状态,这与他们的自私自利存在一定关联,自然总是出于私心办事,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自然不高,不愿意当班委干部,没有服务于他人的意识,缺乏公德思想,可能对事不关己的事情都会漠视,当与人产生冲突时,更多的会以自己的利益为重,更多的时候,也会强调和突出自我,甚至出于对自身的考量放弃集体荣誉、责任担当,无疑是责任感缺失的典型表现。

三、指向高中生社会责任素养的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具体分析

1.重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是中国的灵魂,是中国的瑰宝,更是中国走向兴旺发达的支柱。中国文化五千年以来孕育了丰富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不仅仅是我们的瑰宝,更是我们的心血,它代表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追求和渴望,更代表着中国人民的精神向往和精神标识。以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领良好社会风尚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及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定信念,具有清正廉洁、统一思想的重要作用。其中,校本课程资源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包括中华名族优化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先进主义文化等,当学生及时了解到这些传统文化时,就可以从中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进而强化自身的社会责任素养。中华名族优化传统文化有《弟子规》《水调歌头》《中华武术》;红色革命文化有《红色故事》;社会先进主义文化有《书香校园》等。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孕育着丰富的核心素养,学生加以阅读和思考,就可以从中确定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观念,从而约束自己的行为,为实现提高学生社会意识和责任感奠定基础。

2.引导学生了解最新科技,关注社会,提高社会意识和责任感

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所以人在社会中的参与和交往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学校要引导学生遵余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和约束自身的行为,进而有效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基于此,学校就可以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来完成对于学生社会责任素养的教学任务。比如《低碳生活,绿色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环境意识;《精简生活,从我做起》引导学生精简生活,不购买一次性塑料袋、不适用一次性筷子等,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意识。类似的还有《校园周围PM2.5的监测和实验探究》,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意识到空气的污染,同时学生投身于探究之中,对于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社会参与能力等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科技生活,创新设计》通过对于3D打印技术的认识和介绍,激发学生对于科技的兴趣和动力。在各个课程的开发和利用之下,学生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感一定可以得到提升。

3.注重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学生社会责任

为了贯彻社会责任素养理念,切实培养学生关键能力,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校本课程可以为学生开发多种社会活动,在提升学生社会责任素养的同时,促使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提升。如《心理健康》《人的修养》《告别依赖,学会自立》《守护社会,人人有责》等。另外。我们还可以从多种途径之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素养,比如在学习中进行求知责任素养的熏陶;在实践中提升感恩的社会责任素养;从平时的言行举止和待人接物中提升讲文明、讲礼貌的责任素养。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与希望,是祖国建设和发展的接班人。提升高中生的社会责任素养和社会道德意识,培养青少年学生高尚的道德人格和对社会强烈的责任精神是青少年成长的需要,更是国家和社会的需要。

四、进一步认识校本课程在发展学生社会责任素养的重要性

1.课程要具有可选择性和适切性

校本课程开发期间要具有一定的可选择性和适切性,要根据学生的教育需求及时调整,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力随时调整,重视培养学生的终身发展。同时,对于学生的社会参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等方向和领域之中,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学习内容,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而在校本课程开发期间,要尤为重视学生的学习,要积极引导和带领学生独立分析、独立思考,包括社会责任、社会意识等,学生要了解透彻,这样才能为学生社会责任素养培育带来活力。

2.完善课程评价体系,强化校本课程管理和应用

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是师生的自主权,这就决定了评价体系建立的重要性。因此,学校要完成课程评价体系,可以是师生评价,也可以是生生评价等,要趋向于多元化。在校本开发过程之中,评价体系要对于课程的质量、师生参与程度等进行测评。长久以往,学校的办学能力、教学质量、综合竞争力等会得到相应的提升。

3.及时发现课程不足,善于开发挖掘新的课程资源

虽然校本课程开发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还存在着不足,所以我们要善于善于开发挖掘新的课程资源,以此来弥补课程资源开发的不足。基于此,我们要加强校内外的合作和交流,对于课程开发的问题进行沟通和探讨,共同解决问题。或者通过改编、补充、拓展和新编等多种方式开发校本课程,开拓课程领域,丰富课程内容。

总而言之,高中学校中,我们不难看到,有些学生不懂得什么是责任、责任感,缺乏社会责任感意识。不仅对他人、对集体毫无责任感,就是对自己也没有丝毫的责任感。因而,提升高中生社会责任素养教育势在必行。因此,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就有了一定的方向,虽然在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期间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是在教师和学校的努力之下,这些问题一定可以得到妥善地解决,学生也一定可以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人,一個热爱社会、热爱祖国的优秀人才。而为了促使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积极发挥其作用,教师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和分析,去寻找更为合适、有效的教学道路;对于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比如弥足课程开发的不足、加强校本管理等,既可以开拓新的课程领域,又可以丰富课程内容,以此来获得提升和发展。由此可见,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工作还有待优化和深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校自身的问题和对于立德树人战略认识的偏差,需要做出正确的应对和认识。

参考文献:

[1]朱明军.提升核心素养的高中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0,000(004):P.37-39.

[2]刘道林.充分挖掘生活器材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初探[J].时代教育,2008(4):2.

[3]骆晓玉.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研究[J].文渊(高中版),2019,000(007):607.

[4]王玉,朱文.基于核心素养的特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9,000(005):52-57.

[5]易兴无.以培育"社会责任"为指向的高中生物主题教学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7,000(009):P.75-75.

[6]王晓鹏.依据学科核心素养构建信息技术校本课程体系——以广州大学附属中学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为例[J].新智慧,2020(25):2.

[7]韩忠源,罗波.核心素养下小学校本课程设计与开发——以兴义市两所小学为例[J].2021(2018-3):80-83.

[8]张小明.依托当地资源动态生成课程——《历史与社会》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实践研究[J].学周刊,2012(17):192-193.

[9]张艳娜.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J].成功:教育,2018,000(023):P.98-98.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指向社会责任素养的高中化学课程资源整合及利用研究》(课题编号:B-b/2020/02/150)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开发研究高中生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中高职衔接模式下成本会计实训课程校企合作开发与研究
医疗保险辅助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初中物理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初中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健康购药指导平台的开发研究
基于社区精神培育的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