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背景下关于老年人进行体育参与行为分析
2021-03-07周成昆
【摘要】当代中国老龄化日益严重,健康老龄化是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由之路。因此,积极应对老龄化和推进健康老龄化就成为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亟待解决的时代课题。本文通过文献阅读法、理论与实际分析等方法对老年人体育参与的行为进行分析,总结出影响老年人体育参与的因素和行为习惯、特点。
【关键词】老龄化;老年人;体育行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也不断加快。据2020年人口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全国人口超过14亿。60岁以上的老年人,也突破了2.66亿。老龄人口超过到了总人口的12%。意味着我国已经从轻度老龄化阶段转变到了中度老年化阶段。在老龄化逐渐加剧的背景下如何响应“健康中国”的健康老龄化成为值得研究的问题。影响健康老龄化的因素之一老年人的体育参与,通过体育参与能够使老年人体质得到增强,减少慢性疾病的发生率,促进身心健康,达到治“未病”的目的有利于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为此本文将通过老年人进行体育参与现有研究理论进行分析,了解老年人体育行为发生的动机和目的。
1国内外老年人体育行为的相关研究现状
1.1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莫在美等在《广西城市老年人休闲体育行为研究》中指出广西城市老年人休闲体育活动体现了中原文化和广西本土体育文化的民族融合,休闲体育具有亲缘性、族缘等民族特征,休闲体育能够减轻身体疲劳,缓解孤独感,在相互交流中获得愉快心情,提高生活質量,起到延年益寿的作用[1]。其次,杨敏等在《全民健身与老年体育》中,论述了老年体育活动受政治、经济、文化以及舆论的影响。表明了老年体育有明确的健身目的和行动取向,在实践中不仅表现出持之以恒的韧性,而且十分强调经济实惠,追求健身效果[2]。另外,刘志强在《中国老年人体育现状及发展前景研究》中提出我国老年人体育参与人数呈现出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总体参与的比例还有很大的空间需要提升,另外老年人体育参与的人口构成表现出城乡、男女的差异[3]。
1.2国外研究现状
Oh Kyung A在对老年人体育活动参与动机对休闲满意度的影响的研究中提出了老年人参与老年体育活动的动机中,内在动机影响心理满意度、教育满意度、心理满意度。外部动机影响社会满意度、休息满意度。激励影响心理满意度、教育满意度、环境满意度。学者李晓红在《美国老年人体育活动管窥》中认为美国政府与群众工作者共同管理老年体育,去除老年人体育单位化现象,多领域建设非政府老年人体育组织[4]。
结合国内国外对于老年体育的研究,多集中于老年人整体健康水平,体育对于老年健康延年益寿,提高全生命周期的生活质量、老年人个体健康水平以及良好的社会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研究。尽管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要早,对于老年人体育方面的研究更早,研究的经验能够为我国“健康老龄化”能够提供一定的借鉴。但是在国内外对老年人体育行为的影响因素以及促进老年人体育行为开展的策略研究没有深入。在今后日益严重的老龄化社会以及新冠疫情“常态化”的情况下,如何促进老年人进行体育活动增强免疫力仍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2当代老年人体育行为的分析
根据行为科学的五个基本构成要素:行为分为行为主体、行为客体、行为环境、行为手段、行为结果。应用于体育领域来说分别为体育体育行为主体、体育行为客体、体育行为环境、体育行为手段、体育行为结果。
2.1老年人体育行为主体情况
从性别来看,改革开放以前的研究中,男性参与运动的人量大于女性,但是改革开放以后,女性参与运动的人数呈上升抛物线的形式递增。从年龄来看,老年群体会随着年龄的增加,参与运动的频率有所下降,特别是男性老年人会随着年龄的下降更加显著,而女性老年人成抛物线的形式,在70-75岁的是运动参与度的最高点。根据受教育程度以及职业来分析,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体育参与度最高,对身体健康的追求更高。职业方面,不仅工作稳定,收入固定的退休老年人会进行体育运动,农民以及个体也会在闲暇时间,选择就近的体育场所进行锻炼。从老年人主体健康情况分析,通过老年人自身评价,健身群体中认为自身健康的占群体的46%,其余部分大部分受到不同程度的慢性病的影响。充分体现了在当代社会医学对于多数传染性疾病得以攻克,而慢性病预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生活的主要问题。
2.2老年人体育行为活动情况
通过老年人参与体育行为的动机来看,大多数老年人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是增强自身的免疫能力和强身健体,其次是通过体育活动增强社会交往、打发空余时间。通过体育活动增强自身免疫力充分体现了“运动是良药”的观点,对于促进和发展“健康老龄化”有重要的作用[5]。从老年群体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和频率来分析,男性健身群体的运动时长高于女性的健身时长,究其原因女性老年群体多数承担着照顾子孙的责任,体现了男性和女性老年群体的社会责任、家庭责任的分工不同。而参与运动的频率上两者没有明显地差异,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低频率的运动参与更加受高龄老年人的喜爱。符合人体机能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的科学规律。从老年人体育行为受体育教育促进情况分析,老年人运动群体对终身体育的认知大于体育教育的认知,这与社会变迁的有关,在改革发展以前,老年群体多接受的是枯燥、单一的体育教学模式,多以田赛和径赛为主。但终身体育是随着国民健康教育的不断开展而形成的。随着老年群体体育行为的开展,老年体育行为的执行,越来越难以满足老年人对于高质量体育文化的追求。体现了开展体育教育促进老年人体育行为标准化、多样化的重要性。
2.3老年人体育行为环境情况
从老年人选择运动场所来分析,健身路径、室外运动场、生态公园等免费开放的场所设施成为大部分老年人的选择,符合了老年人“花钱能健身,不花钱也能健身”的勤俭原则。一部分老年人会选择室内健身房、游泳馆、室内操房,这部分老年人多是退休后有稳定的工资收入能够为自己的体育行为买单。从老年人到达健身场所的耗费时间分析,城市老年群体中50%以上的老年人可以在15-20分钟之内到达活动场所,15%可以在15分钟之内到达。可见城市中“15分钟健身圈”初见成效[6]。但是农村由于经济稍微落后,体育设施地建设还不能够满足老年健身群体的需求,政府在今后的建设中还需加强体育场所地布局的合理化、科学化。
2.4老年人进行体育行为结果分析
从老年人参与体育行为的形式特征来分析,老年人进行体育锻炼的多选择是与朋友和邻居结伴同行,其次是一人独行。最后是加入其他组织等。关系老年人对于加入相关体育组织的需求和认识,相关研究显示低龄老年群体对于加入体育组织的人群占少数部分,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加入体育组织的群体人数逐渐递增,这与体育组织的性质和功能有关,专业的体育组织既能够提供专业的健身理论和专业的技能指导,还能够帮助老年群体增加社会交往,起到双重的作用。老年人体育专业知识的获取来分析,体育行为发生发生过程中还需要一定的体育健康知识的支持,老年人健身群体中低龄老年群体主要通过网络、电视广播的形式获得体育健康知识,中龄老年群体通过社会交往、电视广播以及专业人员指导。高龄老年群体主要通过社会交往获得。总体分析来看老年人获得体育健康知识的途径主要为电视广播、社会交往。从老年人体育行为结果来分析,研究表明老年群体中关于运动成瘾的养成,男性运动成瘾性比女性强,更容易坚持长时间的运动。主要原因是男性的闲暇时间更多,有充足的时间开展体育活动,而女性群体还要兼顾着照顾子孙,照顾家庭的职责。关于体育行为对于促进健康免疫力的认识结果分析,从价值免疫力、生理免疫力、心理免疫力三个方面进行解读,其中中龄老年群体对价值的认知赞同度最高,认为价值认知是开展体育行为的前提,而高龄老年人对价值认识的赞同度最低,认为生理免疫力和心理免疫力最为重要。
3影响老年人进行体育行为的影响因素
3.1影响老年人体育行为的客观因素
老年人进行体育活动不仅要受到物质因素的影响,还要受到文化建设的影响。文化建设方面多集中在人文因素上,如邻里同伴之间的鼓励、健康教育的宣传的力度、健康促进法律法规的实施。物质因素方面集中于运动场地设施供给不足、政府扶持资金少、场地设施维护力度不足、缺乏专业的体育健康指导[7]。当前存在的客观问题的现状,应该结合健康中国的规划下充分了解当代老年群体的特殊需求,进一步促进“健康老龄化”的实现。
3.2影响老年人体育行为的主观因素
关于老年人体育行为的开展,男性老年群体和女性老年群体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所差异,男性老年群体的退休收入成为开展体育行为的最大因素,女性老年群体的坚持与否是开展体育行为的最大因素。其次是缺乏时间、身体健康状况不佳、缺乏家人的支持。此外在社会生活中难以满足自己的需求造成自己心情不好、缺乏专业运动的指导、缺乏志同道合的同伴对个体体育行为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
4总结和建议
总结
1、当代老年人参与体育行为的思想意识不断提高,老年人参与差异和体育行为主体在性别、年龄、退休收入、受教育程度、健康程度有关联。
2、老年人参与体育活动的强度和时间长度受性别和年龄的制约,而参与体育活动的频率只与年龄有关。当代老年人参与体育活动的目的为增强身体免疫力、增加社会社交等。
3、老年人体育行为的发生受客观存在的场地分布、到达场地耗费的时间、对体育设施的满意程度、对体育服务指导的满意程度的制约。
4、老年人体育行为选择手段方面与性别有关,但随着年龄的增加进行体育运动的手段会转向强度低又能满足社交和增强自身免疫力的项目。参与体育行为的形式存在年龄和个体的差异。对于体育健康知识的获取的途径比较均匀。
5、影响老年人体育行为的发生主观因素多为身体的状态、退休收入、坚持程度等,客观因素集中在支持度、场地、组织等。
建议
1、目前在国内的研究中对于影响老年人体育行为的因素和老年人体育行为发生的动机深度解剖还较少。
2、对于健康老龄化的研究多集中于健康的维度、健康教育、健康意识等方面,但是对于如何促进健康老龄化的研究进展缓慢。
3、体育工作者所要做的也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根据经济发展的社会需求,研究提出老年体育的发展战略和整体规划,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结构性问题;二是根据老年人的体育需求,研究提出老年体育的公共服务职能和公共服务体系,解决老年人的特殊需求问题。这两个方面为我们进行老年体育研究提出了内容和方向。
参考文献:
[1]莫再美.广西城市老年人休闲体育行为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9.
[2]杨敏,沈卫珍.全民健身与老年体育[J].四川体育科学,2004(02):105-107.
[3]李明智,刘志强.中国老年人体育现状及发展前景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02):111-112.
[4]李晓红,周兰君,张三梅.美国老年人体育活动管窥[J].沈阳体育學院学报,2013,32(04):22-25+32.
[5]刘繁.乡村振兴视阈下农村老年人体育参与行为及优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20.
[6]冯鑫.健康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体育行为的促进策略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21.
[7]刘瑞,李悦.某社区老年人体育锻炼行为及主要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0,40(07):1544-1546.
作者简介:周成昆(出生年月:19990213),性别:男,民族:汉,籍贯(省市):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市,学历: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运动训练。
1237501186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