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英语文化对初中英语教学的影响

2021-03-07王贵泉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44期
关键词:英语文化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王贵泉

摘要:语言是以文化为载体逐步发展和形成的,初中英语教师想要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就需要让学生在充分地了解他国文化的基础之上再进行英语的教学,最终英语教学質量会大大提升,也有利于落实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鉴于此,本文对基于英语文化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初中英语;英语文化;教学策略

一、英语文化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语言与文化有着紧密相连的关系。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都有独特的文化背景,都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许多时候,不同时期的语言,能反映不同时期的历史和社会现象。如中国的知青上山下乡、西方的女士优先等,都能透露出独特时期的信息。学习一个国家的语言,其实就是在了解和研究一个国家的文化。在学习英语时,学生只有了解以英语为目的的相关国家的文化背景、文化历史,才能熟练掌握英语知识与技巧,才能在国与国之间的文化碰撞中坚定文化自信,为跨文化交际打好基础。初中生正处于形成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较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以文化为例,在外来文化入侵步伐不断加快的情况下,有的初中生对外国大片、西方流行音乐较感兴趣,对本土文化却有不满和鄙视。呼唤传统文化的回归,培养青少年的文化自信,是整个社会的需求。所以,中学英语新课标清晰阐述了英语课程的文化教学目标——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根本,突出英语教学的人文属性,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凸显英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赋予英语教学“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开阔英语教师的知识面,让学生对使用英语国家的文化进行了解与学习,以培养其跨文化意识。这也要求广大英语教师改变观念,加强英语专业知识或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对中外文化背景有更深的了解。在教学中,教师要提高英语教学的文化品位,让学生正视中西方文化差异,了解英美文化习俗,在真实的语境中对话,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感受英语的魅力,同时坚定文化自信,积极弘扬传统文化,为跨文化交流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基于英语文化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1、创设良好环境

英语是国际的一门通用语言,其和我国的语言是完全不同的。教师想要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就必须要帮助学生了解异国文化,基于文化感受英语这门语言,并正确地开展交际。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跨文化的学习空间。比如在教室环境上,西方国家教室和我国的布置就存在很大的差别,像英国布置就比较特别,更像是个展览馆。如果班级有条件的,也可以根据学习的内容,精心布置教室。可以融入英语手抄报、英语卡片。通过这样的氛围布置,可以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帮助学生加强对英语这门语言背后文化的理解。在课桌的布置方面,英国和中国也是不同的。中国教室主要是以规矩摆放为主,教室讲台在前,学生课桌按照横排和竖排的方式进行排列。但是英国会将课桌围成一个圈,中间空间舞台,让学生展示。这也充分地确立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让教师和学生可以更好地沟通和交流,逐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其次校园文化建设领域,也可以将这个跨文化知识融入其中。可以在各个楼道的展示栏中粘贴各种英语的谚语,西方国家的有趣图画故事,或者是我国和西方国家在节曰上的差别等。让学生能够利用课后的时间直接地感受文化之间存在的不同,继而更好地掌握西方语言背后的文化知识,提升英语学习的效率。

2、展示文化背景

初中时期学生具有较强的主观意识,他们习惯性地对自己了解或是感兴趣的事情进行深度探索,因此教师需充分利用学生这一性格特征对教学模式进行的优化改革,合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来展示阅读文本的背景文化,包括历史文化、节日习俗、交际利益、饮食习惯、地理地貌等,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呈现出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文化画面,一方面能直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他们在注意力集中的前提下对故事内涵进行深度探究,另一方面也能降低教学难度,让同学们在对文化背景有充分了解后能够主动、多角度思考问题,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情感表达方向,进而在后续与教师、同学的合作探究中更好地理解语言文字背后隐藏的思想内涵,提高学习效率,实现综合素质的发展。

例如,教授“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一单元时,教师在分析“The Spirit of Christmas”一文前,应以展示微课视频的形式来为同学们展示Christmas的含义和习俗,以此深化他们的文化认知,保证后续教学的有序、高效进行,微课内容包括When is Christmas?What is the story about Christmas?What will people do at Christmas?等,同学们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被生动形象的画面所吸引,同时也对课文内容产生了探究欲,促进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配合教师完成文本内涵探索,从而提高文化品格,使其得到个性化发展。

3、区分文化特点

中西文化是在特定区域、时间范围内所形成的个性化事物,只有充分了解对方文化背景,才能真正实现跨文化交流。英语是一门全球通用性语言,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初中英语教学根本目标是全面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增强学科核心素养。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开展丰富的交互活动,在学生的日常练习中解决文化障碍,树立文化意识,灵活转换英语语言风格和表达形式,增强交际意识,形成抵御外来文化冲击的能力。根据新课标要求,中小学生要多接触外国文化,深化对外语的理解和使用,继而掌握跨文化交际技能。

例如,初中英语教材所涉及的范围较广,包括多个方面,如衣食住行。在社会交际方面,我们国家的人一般情况下都会称赞对方,贬低自己,如“At work,you are so good,but I am very bad”,而西方则会认为他人有某些目的,如“Sorry,there may be some mistakes in your understanding”。其次,在名字称谓上,中西方由于历史、文化的差异,表达形式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姓和名顺序上。为了让学生高质量地运用外语交流,教师可以创设虚拟情境,采取趣味性教学法,营造积极的语言交流氛围,指导学生练习,进一步锻炼交际能力。如教师可以利用课内外时间,举办一次同学对话练习,“What sports do you like?I often take part in basketball games during holidays.”或者,教师可以邀请一些外国友人,与学生们现场交流,直观化体验感受。考虑到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具有好动的性格特点,所以教师可以举办一些多类型的学习活动,如英文歌曲演唱、观影、开 Party,为学生提供多变的个人展示环境,在活动中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又如,在教授“Christmas”章节内容时,为了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圣诞节习俗文化,教师可以在班级上搞一次圣诞晚会,扮演圣诞老人,并用英语表演节目。

三、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要求。所以,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师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优化教学模式和方法,培养学生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李超.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J].魅力中国,2019(44):117-118.

[2]乐倩羽.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渗透的实践探讨[J].基础教育研究,2019(2):54-55.

猜你喜欢

英语文化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关于中职英语教学中英语文化教育的思考
浅谈英语文化在基础英语教学中的适当导入
润物细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