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沉淀法处理冶金及机械行业实验室废液
2021-03-06李传启唐道敏杨崇秀
李传启, 唐道敏, 杨崇秀
(中国长江动力集团有限公司 中试室, 湖北 武汉 430200)
实验室废液是重要的污染源。学校实验室和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液处理方法报道较多[1-6],冶金、机械行业实验室废液处理方法报道较少[7-8]。在材料领域,金属材料占主导地位,应用极其广泛,其中,钢铁约占金属材料总量的95%。冶金、机械等行业实验室,为金属材料研究、生产、加工等进行分析测试,尽管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的应用,特别是金属材料样品化学前处理方法的不断探索[9],分析实验室废液量逐渐降低,但实验室为数众多,高度分散,间歇产生废液,其成分复杂,且富含铬、镍等第一类污染物,其危害不可小觑。
以氢氧化钠为沉淀剂的中和沉淀法是常用的废液处理方法,其处理成分复杂的废液时,易出现沉淀分离不完全现象[2];石灰乳是中和沉淀法常用的沉淀剂,但一般方法的生石灰利用率较低[10]。本文探讨以低倍检验废液或分析实验室废液与废铁屑反应作亚铁源,先用含块粒状氢氧化钙、碳酸钙、石灰石的石灰乳与冶金、机械行业实验室废液反应,再用精石灰乳调节溶液的pH 值,生成金属的微溶氢氧化物、铁氧体、碳酸盐等混合沉淀,静置沉降、虹吸分离上清液。方法以废治废、操作简便,原料易得、利用率高,经济实用。
1 实验
1.1 试剂与仪器
重铬酸钾溶液(北京化工厂):0.010 00 mol/L;硫酸-磷酸混合酸:于600 mL 水中加入150 mL 磷酸(武汉市化学试剂厂),在搅拌或摇动下,徐徐加入250 mL 硫酸(武汉市化学试剂厂),混匀,冷却至室温;苯代邻氨基苯甲酸指示剂溶液:2 g/L,分别称取苯代邻氨基苯甲酸(上海三爱思试剂有限公司)、碳酸钠(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各0.2 g 于100 mL 烧杯中,溶解方法同文献[11];硫酸亚铁铵溶液(天津南开化工厂):0.060 mol/L,硫酸(5+95)溶液配制。除另有说明外,测试中仅使用确认的分析纯试剂及蒸馏水或与其纯度相当的水。
石灰乳(武钢乌龙泉矿):300 g/L;精石灰乳:充分搅拌上述石灰乳液,静置1~2 min,取上层乳液;工业品,自来水配制。
PHS-25 型酸度计(杭州奥立龙);E-201-9 型pH 复合电极(罗素科技);pH 试纸(上海试剂三厂)。
1.2 低倍检验废液中铁(Ⅱ)的测定[8]
2 结果与讨论
2.1 实验室废液
2.1.1 分析实验室废液
冶金、机械等行业的分析实验室,主要应用盐酸、硝酸、高氯酸等消解钢铁等金属材料样品,再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试。文献[7]探讨了分析实验室废液产生过程,除较多的废无机酸外,其金属离子质量浓度的典型值如表1 所示。
表1 分析实验室废液金属离子浓度(mg/L)
2.1.2 低倍检验废液
低倍检验过程中,溶液成分不断变化,最后成为高浓度的废液[8]。该溶液也富含铬、镍等第一类污染物。
2.2 分析实验室废液与废铁屑的反应
只选用碳钢、普通铸铁、生铁废试样铁屑与分析实验室废液反应,可为体系提供Fe2+,并避免引入合金元素。铁屑与废液中Fe3+、H+反应,与H+的反应占主导地位,反应速率与金相组织有关,白口铁、含碳低于0.1%碳素钢与H+反应较快。选用细小铁屑并分散,以免氢气聚集而过快地从废液中逸出和减少了Fe2+的生成。产生Fe2+量与废液中Fe3+量正相关。100 mg 铁屑,可产生约140 mg Fe2+。可在废液收集过程中,加入铁屑,以利充分反应,其反应如式(1)所示。
2.3 生石灰特性
石灰石、大理石等煅烧过程中,尤其在竖窑里,由于受炉温、加热时间、物料块度、成分和结构等因素影响,部分物料因过烧,致使SiO2、Al2O3与CaO 熔结,而形成致密聚集体或产生交联CaO;部分物料因欠烧,只分解了其中的铁、锰、镁盐等,仅转化为白色块粒状碳酸钙;部分物料仍基本保持它原来的性质。因此,无论是冶金石灰(YB/T 042-2014)、建筑生石灰(JC/T 479-2013),还是农用石灰,常含有过烧石灰和碳酸钙、物料等,过烧石灰的陈伏期较长。
2.4 石灰石、碳酸钙与酸的反应
石灰石、碳酸钙与浓度0.1 mol/L 以上酸有较快反应,产生CO2;与微酸性介质仍有较慢反应,产生CO2和碳酸氢根。粉末状碳酸钙试剂反应活性较强。处理废液时,当pH>2,溶液中产生的沉淀易覆盖石灰石、碳酸钙,抑制上述反应的持续进行。因此,只有与浓度0.1 mol/L 以上酸的反应具有中和工艺意义。但溶液中溶解的CO2、碳酸氢根,将在弱碱性条件下,为体系提供辅助沉淀剂—碳酸盐。石灰石、碳酸钙与酸发生的反应如反应式(2)。
2.5 投加方法
直接投加粉碎的生石灰的干投法,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少;干投法不适宜于小规模的单个实验室废液处理。但试验发现,生石灰吸潮粉化后,能较好地用于中和不含或含少量硫酸、磷酸废液中0.1 mol/L 以上的部分酸。湿投法通常先消解成40%~50%的石灰乳,再配成5%~10%氢氧化钙乳液使用[10],大量物料得不到利用。300 g/L 石灰乳即使消解数天,仍有约40%(质量分数)的物料不能转化为精石灰乳,将成为“脉石”。但只用石灰乳调节溶液的pH 值,即使是50 g/L 石灰乳,也容易使溶液的pH 值逸出选定范围。这是因为石灰乳中的块粒状氢氧化钙和包藏在碳酸钙、石灰石间的氢氧化钙逐渐溶解,这种“缓释”作用导致溶液的pH 值不断增高。试验表明,先用含块粒状氢氧化钙、碳酸钙、石灰石的石灰乳与废液中的大部分酸反应,至溶液出现浅棕色,充分搅拌溶解溶液中残存的Ca(OH)2,再用精石灰乳调节,溶液的pH 值可稳定在选定范围内。而溶液中未反应完全的碳酸钙、石灰石,再循环使用,最终使物料中的脉石成分约为2%。
2.6 沉淀分离
有适量的Fe2+存在(可不生成或部分生成铁氧体),能抑制锰等从沉淀向上清液转移,或生成处理能力更强的铁氧体[12]。表2 比较了金属的氢氧化物、碳酸盐的溶解度和金属离子浓度,表明部分金属的氢氧化物、碳酸盐等沉淀有互补性,产生的混合沉淀的总体分离效果优于单一沉淀。本文选择先用含块粒状碳酸钙、石灰石等的石灰乳中和废液的大部分酸,并提供碳酸氢根、钙离子等辅助沉淀剂,最终形成氢氧化物、铁氧体、碳酸盐混合沉淀。如果废液中含有少量硫酸、磷酸,混合沉淀中将会有硫酸钙、磷酸钙等。
表2 微溶化合物溶解度及金属离子浓度
当pH1.7 时,溶液开始显浅棕色,低于铁(Ⅲ)开始沉淀的理论值pH2.0。这是因为“局部过浓”和石灰乳中固体微粒的“晶种”诱导作用,溶液提前产生沉淀,并不能及时溶解。当pH3.5 时,溶液开始产生能快速沉降的大矾花,但此时铬(Ⅲ)沉淀不完全,且共沉淀和继沉淀能力差。溶液pH 值偏高,其前期沉降速度较慢,上清液排放前须加酸中和。本法选用pH 8.0~9.3。
在选定pH 值范围内,只需人工沿同一方向搅拌均匀,而过多搅拌或改变搅拌方向,易降低沉淀的共沉淀能力。陈化过程中,沉淀逐渐失去水分子。间歇往复运动有助于释放沉淀颗粒之间的水分,缩小沉淀体积。陈化时间选择6 h。上清液用虹吸方法排放。
2.7 废液处理
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等方法测试后的废液集中在15 L 塑料桶中,当废液量累积约10 L时,加40 mL 低倍检验废液(或收集过程中加入相应量铁屑,累计加入1 g 铁屑),搅拌均匀后,用石灰乳中和废液中的大部分酸,至溶液出现浅棕色,继续搅拌溶解残存的Ca(OH)2,再用精石灰乳调节溶液至pH 8.0~9.3,静置1 h 后,小弧度往复转动塑料桶50 s,再每隔1 h 往复转动50 s,共往复转动5 次后,再静置约1 h,虹吸分离上清液。
2.8 环境评价
试验发现,实验室排水沟沟边,杂草由远及近逐渐生长;大黑蚁等昆虫自由穿行于沉渣的干裂缝和孔洞之间;在沉渣堆周围,蒲公英、毛野扁豆、三叶草、麦冬和其它几种沿阶草等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及小叶黄杨、白杨等木本植物长势良好;沉渣堆上也生长小草。故沉渣及上清液对土壤的淋溶层和沉积层等生态环境是友好的。
3 结论
提出了一种混合沉淀法处理冶金、机械行业实验室废液的新方法。在适量铁(Ⅱ)存在下,用含块粒状氢氧化钙、碳酸钙、石灰石的石灰乳调节至溶液出现浅棕色,再用精石灰乳调节溶液至pH 8.0~9.3,生成金属的微溶氢氧化物、铁氧体、碳酸盐等混合沉淀。结合间歇往复运动,静置沉降6 h,虹吸分离上清液。生石灰中的脉石成分降至2%。并探讨了分析实验室废液与铁屑的反应,讨论生石灰特性以及石灰石、碳酸钙与酸的反应等。方法简便、经济实用,结果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