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肌电生物反馈及悬吊运动训练对脊髓损伤后下肢痉挛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

2021-03-06龚巧鹭张建梅

中国医药导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肌电生物反馈步行

龚巧鹭 张建梅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中心康复医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 610041

脊髓损伤除手术、药物治疗外,康复治疗与护理也尤为关键[1-2]。肌电生物反馈可抑制痉挛肌肉张力,缓解痉挛,增加肌肉收缩力,促进肌肉功能恢复[3]。而悬吊运动训练则侧重于锻炼患者平衡功能,促进患者保持稳定状态,从而提升患者运动功能[4]。两者从不同方向使下肢痉挛患者获益,结合应用可发挥协同作用[5]。本研究分析肌电生物反馈及悬吊运动训练对脊髓损伤后下肢痉挛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以指导后续脊髓损伤后下肢痉挛患者康复与护理方案的改进。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6 月—2019 年4 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中心(以下简称“我院”)收治的120 例脊髓损伤后下肢痉挛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 组、B 组和C 组,各40 例。本研究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A 组男28 例,女12 例;年龄22~51 岁,平均(37.34±5.75)岁;病程2~11 个月,平均(7.56±2.24)个月;功能性步行能力量表(FAC)[6]分级:1 级12 例,2 级10 例,3 级9 例,4 级5 例,5 级4 例。B 组男27 例,女13 例;年龄22~50 岁,平均(36.96±6.02)岁;病程1~12 个月,平均(7.51±2.33)个月;FAC 分级:1 级13 例,2 级10 例,3 级8 例,4 级4 例,5 级5 例。C 组男28 例,女12 例;年龄24~55 岁,平均(37.04±5.42)岁;病程1~11 个月,平均(7.47±2.18)个月;FAC 分级:1 级12 例,2 级11 例,3 级9 例,4 级4 例,5 级4 例。三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FAC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脊髓损伤诊断标准[7];②经MRI检查确诊为脊髓损伤;③改良Ashworth 痉挛量表(MAS)[8]等级不低于1 级;④综合痉挛量表(CSS)[9]评分≥7 分;⑤出现关节痉挛、肌肉强直、抽搐等肌肉痉挛表现。排除标准:①合并脑卒中、泌尿系统结石等;②存在骨折不愈合、关节畸形等疾病史;③既往有肌腱切断术史、神经根切断术史;④存在精神、沟通障碍无法完成量表调查;⑤依从性较差。

1.3 方法

三组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A 组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及悬吊运动训练,B 组进行肌电生物反馈训练,C 组进行悬吊运动训练。

1.3.1 常规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病情,选择进行站立与步行训练、轮椅训练、体位治疗等,30 min/次,2 次/d,每周进行5 次,4 周为1 个疗程,共进行2 个月。

1.3.2 肌电生物反馈 保证环境的安静与舒适并辅助患者进行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患者取坐位,酒精脱脂,应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仪(Danmeter 公司,AM800 型),在胫前肌肌腹最丰满的地方放置刺激电极,设置记录电极和参考电极间距离20 mm,同时保证肌纤维长轴和两极平行,使用胶带固定。设置模式为自动,波宽为200 μs,刺激频率为45~50 Hz,刺激时间为12 s,间隔4 s,强度则以可引起患者肌肉明显收缩为宜。护理人员指导患者主动运动,在间歇期间保持放松,保证患者可查看到仪器屏幕上显示的肌电信号,使患者可以在听到电脑语音指令时收缩胫前肌肌群。根据患者肌肉收缩情况调整阈值。25 min/次,2 次/d,每周进行6 d,4 周为1 个疗程,共进行2 个月。

1.3.3 悬吊运动训练 护理人员辅助患者进行多点多轴的悬吊运动训练,包括仰卧、俯卧、侧卧位。进行四组动作:①取仰卧位,上抬骨盆,在患者双侧脚踝固定非弹性吊带,骨盆及腰部固定1 个弹性宽吊带,使用弹性吊带根据患者腰部情况与疼痛程度增加和减轻负重量。②取仰卧位,腰部固定1 个弹性宽吊带,调节弹性阻力,保持负重量不超过患者所能完成最大重量;控制患者双膝关节,引导患者进行双桥式运动。③取侧卧位,进行单腿悬挂维持、单腿悬挂提髋,进行动态训练。④取俯卧位,屈髋,双腿悬吊,维持此状态并保证腰椎(腰前凸消失)位于中立位;单腿悬挂,另一侧下肢水平外展。每组动作进行6 次,2 组/次,组间休息1 min,1 次/d,每周进行5 次,4 周为1 个疗程,共进行2 个月。

1.4 评价指标

①FAC 分级:量化为0~5 级,分级越高表示步行能力越高。5 级,受测者可完全独立步行;4 级,受测者可在平地上独立步行;3 级,受测者可在言语指导或监护下步行;2 级,受测者可在少量支持下步行;1 级,受测者可在大量支持下步行;0 级,受测者全无步行功能。②MAS 分级:包括6 级,0~Ⅳ级(0~4 分),评级(分值)越高表示痉挛程度越严重。③CSS 分级:包括肌张力、腱反射、阵挛,总分0~16 分,评分越高即痉挛程度越严重。④Berg 平衡量表(BBS)[10]:包括由坐到站、独立站立、独立坐等14 个条目,均为0~4 分,总分0~56 分,评分越高表示平衡功能越佳。⑤简式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11]:评分越高表示运动功能越佳,96~99 分表示轻度运动障碍;85~<96 分表示中度运动障碍;50~<85 分表示明显运动障碍;<50 分表示严重运动障碍。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均经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SNK-q 检验,组内用配对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干预后FAC 分级情况比较

干预后2 个月,A 组FAC 分级情况优于B 组、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干预后FAC 分级情况比较[例(%)]

2.2 三组患者干预前后MAS 评分和CSS 评分比较

干预前,三组MAS 评分、C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2 个月,三组MAS 评分、CSS 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A 组低于B 组、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2.3 三组患者干预前后BBS 评分和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比较

干预前,三组BBS 评分、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2 个月,三组BBS 评分、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A 组高于B 组、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3 讨论

脊髓损伤后下肢痉挛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治疗以手术为主,且多在术后配合康复训练,治疗效果较为理想[12]。但是,脊髓损伤后下肢痉挛的防治与护理目前仍处于探索与临床验证阶段[13]。

表2 三组患者干预前后MAS 评分和CSS 评分比较(分,)

表2 三组患者干预前后MAS 评分和CSS 评分比较(分,)

注:与A 组干预后2 个月比较,aP <0.05。MAS:改良Ashworth 痉挛量表;CSS:综合痉挛量表

表3 三组患者干预前后BBS 评分和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分,)

表3 三组患者干预前后BBS 评分和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分,)

注:与A 组干预后2 个月比较,aP <0.05。BBS:Berg 平衡量表

脊髓损伤可造成机体下行传导通路受损,影响甚至损伤下方脊髓回路,增加运动神经元内电流增加和兴奋性,诱导痉挛的发生[14]。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可通过收集和放大肌肉松弛、收缩时的肌电信号,对这种肌电信号进行转换,使其转为听觉信号或视觉信号,降低运动神经元的兴奋度,从而改善痉挛[15]。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还需指导患者进行主动运动,在训练过程中,患者的运动能力逐渐得到提升,使肌电生物反馈得以逐渐被身体自然反应所代替[16]。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结合了电刺激与主动训练两者的优势,一方面,中枢性突触由于电刺激的作用被激活,建立了新的感觉兴奋,促使患者恢复正常[17];另一方面,主动运动通过患者的积极配合,减少反馈使用,逐渐实现运动、步行功能的恢复[18]。Arpa 等[19]研究发现,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可以改善偏瘫患者肌力与运动范围,促进患者运动能力的提升。

悬吊运动训练是一种综合运动训练,与肌电生物反馈不同的是,这种训练方式侧重于运动感觉,更强调使患者在不平稳的状态下进行训练逐渐达到平稳状态,并在此过程中获得肌肉力量的加强[20-21]。脊髓损伤后下肢痉挛患者一方面由于脊髓神经损伤而形成功能损伤,出现下肢肌肉功能减低的情况,影响步行功能[22];另一方面也可能造成躯干核心肌肉功能的降低,在平衡角度也对患者的步行功能造成影响[23]。悬吊运动训练通过悬吊的方式减少负荷,促进患者主动运动积极性的增加,通过不稳定的支持面,减小肌肉张力,使患者的深层稳定肌与浅层运动肌在协调、平衡调节反应中全面投入并得到锻炼,提高肌群力量和稳定性[24]。查甫兵等[25]研究指出,悬吊运动训练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平衡能力与运动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2 个月,三组MAS 评分、CSS 评分均低于干预前,BBS 评分、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干预前,提示肌电生物反馈及悬吊运动训练对脊髓损伤后下肢痉挛患者痉挛情况、平衡功能、运动功能均具有改善作用。干预后2 个月,A 组FAC 分级情况优于B 组、C 组,MAS 评分、CSS 评分低于B 组、C 组,BBS评分、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高于B 组、C 组,提示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及悬吊运动训练较两者单独应用更利于加强脊髓损伤后下肢痉挛患者的整体康复训练效果,更有利于促进患者步行功能的改善。

综上所述,肌电生物反馈及悬吊运动训练均可改善脊髓损伤后下肢痉挛患者的痉挛情况,促进患者平衡功能与运动功能恢复,更利于提升下肢痉挛患者的步行功能。

猜你喜欢

肌电生物反馈步行
更正启事
基于生物反馈的非遗表演沉浸式体验与交互研究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步行回家
攀山擅离步行道自拍,不幸坠落身亡谁担责?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经皮神经肌电刺激治疗上肢周围神经损伤的疗效
女生穿运动鞋与高跟鞋步行腰背肌电比较
补中益气汤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40例
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盆底表面肌电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