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清sTM水平变化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2021-03-06陈雯雯叶嗣颖陈桂蓝
陈雯雯 叶嗣颖 陈桂蓝
1.武汉市第三医院检验科,湖北武汉 430070;2.武汉市第四医院检验科,湖北武汉 430033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以呼吸窘迫及顽固性低氧血症为显著临床特征的急性肺部疾病,具有起病急、诊治手段有限、发病率及病死率高等特征[1]。提前评估ARDS 患者的预后情况对于临床干预措施的提出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多以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 Ⅱ)和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等作为临床中评估ARDS 患者预后的主要指标,但这些指标仍存在较大的局限性[2]。因此,探寻更有价值的预后评估标志物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重要课题。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是一类存在于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跨膜血栓素受体,可作为反映内皮损伤程度的分子标志物之一[3]。近年来学者发现,血清sTM水平与脑梗死、肿瘤等多种疾病的预后有关[4-5],但其对ARDS 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仍未阐明。故本研究拟对血清sTM 水平与ARDS 患者预后的关系进行探讨,期望为探索ARDS 患者预后的生物学标志物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8 年12 月—2019 年12 月于武汉市第三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诊治的96 例ARDS 患者作为观察组,男54 例,女42 例;年龄32~84 岁,平均(63.88±9.01)岁。纳入标准:①症状与体征符合ARDS的诊断标准[6];②发病至就诊时间<48 h;③年龄≥18 岁;④临床资料完整;⑤对本研究配合。排除标准:①确诊后48 h 内死亡;②合并肺炎、肾炎等其他感染病疾病;③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④肿瘤;⑤具有其他可影响血清sTM 水平的疾病;⑥妊娠及哺乳期。按照氧合指数(OI)[7]大小,分为轻度组(OI>26.6~39.9 kPa)、中度组(OI>13.3~26.6 kPa)和重度组(OI≤13.3 kPa),分别为25、53 和18 例;后根据随访患者28 d 后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46 例)和死亡组(50 例)。三组患者年龄、性别、发病原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三组28 d 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以同期入院的48 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男26 例,女22 例;年龄(64.11±8.96)岁。观察组和对照组年龄和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方案经由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表1 三组患者临床相关资料比较
1.2 方法
观察组入院后立即询问其基本资料(年龄、性别、发病原因),测量其OI 值并计算APACHE Ⅱ评分,其中OI 值=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氧浓度,APACHE Ⅱ评分内容包括急性生理评分、年龄和慢性健康状况,总分0~71 分,得分越高提示病情越严重[8]。抽取各研究对象的空腹静脉血3 mL,3000 r/min 离心10 min 后取血清,-80℃冻存,择期统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的sTM 水平。试剂盒购自上海西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80428),严格遵照说明书要求进行操作。
1.3 观察指标
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不同程度组ARDS 患者、不同结局组患者血清sTM 水平和APACHE Ⅱ评分的差异,并分析血清sTM 水平与APACHE Ⅱ评分的相关性。利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血清sTM 水平和APACHE Ⅱ评分对ARDS 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2.0 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或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 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血清sTM 水平与APACHE Ⅱ评分的相关关系采用Pearson 相关性检验。利用ROC分析血清sTM 水平和APACHE Ⅱ评分对ARDS 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sTM 水平及APACHE Ⅱ评分比较
观察组血清sTM 水平和APACHE Ⅱ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sTM 水平及APACHE Ⅱ评分比较()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sTM 水平及APACHE Ⅱ评分比较()
注:sTM: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APACHE Ⅱ: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
2.2 不同程度组ARDS 患者血清sTM 水平及APACHE Ⅱ评分比较
不同程度组ARDS 患者血清sTM 水平和APACHE Ⅱ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重度组各指标水平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中度组各指标水平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Pearson 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sTM 水平与APACHE Ⅱ评分呈正相关(r=0.691,P <0.05)。
表3 不同程度组ARDS 患者血清sTM 水平及APACHE Ⅱ评分比较()
表3 不同程度组ARDS 患者血清sTM 水平及APACHE Ⅱ评分比较()
注:与轻度组比较,aP <0.05;与中度组比较,bP <0.05。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sTM: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APACHE Ⅱ: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
2.3 不同结局组ARDS 患者血清sTM 水平及APACHE Ⅱ评分比较
生存组血清sTM 水平和APACHE Ⅱ评分均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4。
表4 不同结局组ARDS 患者血清sTM 水平及APACHE Ⅱ评分比较()
表4 不同结局组ARDS 患者血清sTM 水平及APACHE Ⅱ评分比较()
注: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sTM: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A PACHE Ⅱ: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
2.4 血清sTM 水平对ARDS 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ROC 曲线显示,当血清sTM 水平为100.12 μg/L 时,其预测效能最高,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高于APACHE Ⅱ评分(P <0.05)。见表5、图1。
3 讨论
ARDS 是指机体由严重感染、创伤、休克及有害气体吸入等原因造成的一种急性呼吸系统衰竭综合征[9],患者常显现为肺实质完整性破坏、肺顺应性降低和弥漫性双侧肺浸润等严重病理损害[10],加之起病急、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往往造成该病患者病死率极高[11](30%~60%),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与健康。因此,对ARDS 患者进行病情的早期评估,对于提高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APACHE Ⅱ评分为常用的危重疾病评分指标,在对ARDS 患者预后的判断方面应用较为广泛,但较易受患者主观临床表现变化的制约[12-14]。因此探寻与ARDS 患者预后有关的新的高灵敏度的分子标志物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焦点。
表5 血清sTM 水平对ARDS 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血栓调剂蛋白(TM)是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膜蛋白,具有调节凝血、炎症、细胞增殖和生化等多种生理功能,在维持血管内稳态、保护内皮细胞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5]。当内皮细胞遭遇损伤时,TM会由细胞膜中分裂入血形成sTM,故血清sTM 水平常作为反映内皮细胞损伤严重程度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16]。且sTM 水平与脑梗死、脓毒血症等多种疾病患者的病情进展及预后结局密切相关[4,15]。ARDS 作为一种以肺部弥漫性炎症、内皮细胞通透性增加为主要病理特征的肺部疾病,sTM 势必在其中亦发挥重要的调节功能,故本研究以此为目的进行探索。
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血清sTM 水平与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sTM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P <0.05)。提示sTM 可能在ARDS 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其与APACHE Ⅱ评分均可作为ARDS 患者病情状况的评价指标。另生存组血清sTM 水平与APACHE II 评分均明显低于死亡组(P <0.05),提示血清sTM 水平和APACHE Ⅱ评分与ARDS 患者的预后结局有关。这与相关研究[17-18]研究结果相符。分析其原因,ARDS 疾病的发生涉及炎症反应的失控性紊乱[19],大量炎症因子聚集造成内皮细胞损伤,致使血清sTM 水平急剧上升;而内皮细胞的损伤还可使内皮细胞对血管壁的黏附性增强,并在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和内皮微粒介导等途径作用下,加重炎症反应和凝血障碍,而导致微血管血栓形成[20]。同时,血液中大量脱落的sTM 可能导致血栓调节蛋白的功能活性丧失,致使血管内皮产生凝血功能障碍、炎性细胞聚集、细胞过度增殖等病理损伤,进一步使内皮细胞损伤加重,最终引起肺泡液的清除率下降,加重病情。ROC 曲线进一步显示,当血清sTM 水平取100.12 μg/L 时,其对ARDS 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最高,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P <0.05)。这与郭丽等[21]研究结果较为一致。且其预测效能显著高于APACHE Ⅱ评分,提示血清sTM 水平可作为ARDS 患者预后结局的独立评价指标。
图1 血清sTM 预测ARDS 患者预后的ROC 曲线
综上所述,血清sTM 水平与ARDS 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ARDS 患者病情发展及预后预测的早期预警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