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POT.TB联合胸水ADA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诊断价值
2021-03-06罗红辉刘育良罗忆群
罗红辉 刘育良 罗忆群
梅州市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梅州 510180)
结核病作为一种慢性传染病,其主要是由结合分枝杆菌引起的。其中,肺结核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有文献报道称,约有5%的肺结核患者合并结核性胸膜炎[1]。目前,在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采用的方式主要有T-SPOT.TB检测、ADA检测以及结核杆菌脱氧核糖核酸(TB-DNA)检测方式[2- 4]。为提高诊断准确性和可靠性,联合检测备受医学界的关注和重视。因此,本研究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住院接受检查、治疗的6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T-SPOT.TB联合胸水ADA的诊断价值进行了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0月在我院接受检查的6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60例患者中,男患者38例,女患者22例,年龄范围为20~86岁,平均年龄(45.72±5.34)岁。病程范围0.21~2.34年,平均病程(1.38±0.11)年。纳入标准:经病理诊断或诊断性治疗有效被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的患者。排除标准:①伴有精神疾病的患者;②合并其他重要脏器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进行T-SPOT.TB检测和胸水ADA检测。(T-SPOT.TB:抗原A和抗原B>6即为阳性;胸水ADA>40 ng/mL即为阳性)。
1.3 观察指标
对胸水ADA、血T-SPOT.TB以及血T-SPOT.TB联合胸水ADA检测方式的诊断符合率、误诊率、漏诊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特异度以及敏感度进行观察。在进行统计的过程中,①表示真阳性;②表示真阴性;③表示假阳性;④表示假阴性。其中,诊断符合率是对真阳性患者的统计。误诊率=③/(②+③)×100%。漏诊率=④/(①+④)×100%。阳性预测值=①/(①+③)×100%。阴性预测值=②/(②+④)×100%。准确性=(①+②)/(①+②+③+④)×100%;特异度=②/(②+③)×100%;敏感度=①/(①+④)×100%。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不同检测方式的诊断符合率比较
通过比较不同检测方式的诊断符合率,结果表明,胸水ADA、血T-SPOT.TB以及血T-SPOT.TB联合胸水ADA检测方式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8.33%、80%、90.00%,联合检测方式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单一检测方式的诊断符合率(P<0.05)。见表1。
表1 不同检测方式的诊断符合率比较 n=60
2.2 不同检测方式的误诊率、漏诊率以及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比较
在比较不同检测方式的误诊率、漏诊率以及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时,结果显示,胸水ADA、血T-SPOT.TB以及血T-SPOT.TB联合胸水ADA检测方式的误诊率分别为35.00%、37.50%、0.00%,联合检测方式的误诊率低于其单一检测方式(P<0.05);胸水ADA、T-SPOT.TB以及T-SPOT.TB联合胸水ADA检测方式的漏诊率分别为22.50%、7.69%、1.72%,联合检测方式的漏诊率低于其单一检测方式(P<0.05);胸水ADA、T-SPOT.TB以及T-SPOT.TB联合胸水ADA检测方式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9.49%、94.13%、100.00%,联合检测方式的阳性预测值高于其单一检测方式(P<0.05);胸水ADA、T-SPOT.TB以及T-SPOT.TB联合胸水ADA检测方式的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7.14%、55.56%、66.67%。联合检测方式的阴性预测值高于其单一检测方式(P<0.05)。T-SPOT.TB检测方式与胸水ADA检测方式仅在阴性预测值方面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不同检测方式的误诊率、漏诊率以及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比较 n=60
2.3 不同检测方式的特异度和敏感度比较
在比较不同检测方式的诊断价值时,结果显示,胸水ADA、血T-SPOT.TB以及血T-SPOT.TB联合胸水ADA检测方式的准确性分别为75%、80%、93.33%,联合检测方式的准确性高于单一检测方式(P<0.05);胸水ADA、血T-SPOT.TB以及血T-SPOT.TB联合胸水ADA检测方式的特异性分别为65.30%、62.50%、98.79%,联合检测方式的特异性高于其单一检测方式(P<0.05);胸水ADA、血T-SPOT.TB以及血T-SPOT.TB联合胸水ADA检测方式的敏感度分别为79.38%、90.31%、97.87%,联合检测方式的敏感度高于单一检测方式(P<0.05);T-SPOT.TB检测方式与胸水ADA检测方式在特异性方面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不同检测方式的准确性、特异度和敏感度比较 n=60
3 讨 论
结核性胸膜炎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机体产生的针对抗原成分的变态反应[5]。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其病因、病程进展缓慢以及没有典型的特征性,因而在对这一疾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其具有较大的难度[6- 7]。为提高诊断水平,本研究发现T-SPOT.TB检测方式与胸水ADA检测联合可以提高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敏感度(97.87%)和特异度(97.87%)。T-SPOT.TB检测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检测方法[8]。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膜部位的免疫细胞受到刺激后导致ADA的含量增减,因而胸水ADA检测也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9]。然而,ADA检测方式在应用的过程中却也存在的一定的不足,如对于合并艾滋病患者诊断性不高[10]。因此,本研究认为应采用联合诊断的方式,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胸水ADA、血T-SPOT.TB以及T-SPOT.TB联合胸水ADA检测方式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5%、80%、93.33%,联合检测方式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其他单一检测方式的诊断符合率(P<0.05)。因此,在临床诊断中,采用联合诊断的方式,对比单一的诊断方式,其在诊断符合率方面更具价值。同时,本研究还显示,血T-SPOT.TB联合胸水ADA检测方式的误诊率、漏诊率分别为0.00%、1.78%,显著低于胸水ADA、T-SPOT.TB检测方式(P<0.05)。T-SPOT.TB联合胸水ADA检测方式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0%、67.78%,联合检测方式的阴性预测值高于其单一检测方式(P<0.05)。本本研究也表明,T-SPOT.TB联合胸水
ADA检测方式的准确性、特异度及敏感度分别为93.33%、98.79%、97.87%,联合检测方式的敏感性高于其单一检测方式(P<0.05)。T-SPOT.TB检测方式与胸水ADA检测方式仅在特异性方面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本研究与王静,史君,赵静(2017)的研究与一致[11]。通过本研究可知,单一采用T-SPOT.TB检测,其在特异性方面比较低,这主要是由于结核病自愈患者的干扰。也就是说,这一检测方面对于结核较低,原因在于胸水中的菌量较少,结核分枝杆菌分布不均匀等。因此,联合检测能够起到互补的作用,所以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本研究发现,T-SPOT.TB联合胸水ADA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特异度和灵敏度。在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进行诊断时,T-SPOT.TB联合胸水ADA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