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培养士官生军事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2021-03-06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长沙 410124)
前言
我国军事体育训练正处于深化改革阶段,士官院校也在顺应新形势不断探索提升士官生军事体育水平的培养方式。由于各士官院校在培养士官生的条件与经验方面存在不足,目前还有很多士官院校在培养士官生方面形势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水平与专业军事院校之间存在很大差距,培养体系与教学模式也存在一定问题。为了实现士官生军事体育更好的发展,也为了能为国家培养更多优质的士官人才,高校必须重视军事体育对于士官生的重要性,然后基于现状探索出提升士官生军事体育效果的有效策略。
1、定向培养士官生军事体育的作用
1.1、有助于提升士官生培养质量,强化心理素质
借助于地方院校的力量培养后备士官人才,是我国军队实现改革与转型的重要举措。士官院校基于高起点选拔士官生,然后用严格的制度进行管理,过程中都以高标准的要求不断完善其技能,最后才能打造出一批批高素质的人才,定向培养出军政融合、兵种兼通的理想士官生。军事体育训练能够强化士官生的身体素质、体能水平,是士官生考核中的重要内容。大量实践证明,军事体育训练对于优化士官生的培养质量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能够助力士官生迅速成长为合格的军队人才。尤其是在烈日炎炎或是天寒地冻的特殊环境中,最能锻炼士官生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长时间接受艰苦条件下的军事体能训练,更能坚定士官生的理想信念,培养坚韧不拔、以苦为乐、自力更生的品质。例如,抗眩晕综合训练、5km武装越野训练、400m障碍训练等,对于士官生的心理和生理都是极大的挑战。过程中能不断挖掘身体承受潜能,激发士官生的心理承受力,将士官生培养成不畏风险、视死如归、勇往直前、能够承受住各种挑战的优秀士兵。
1.2、军事体育训练有助于士官生尽快适应军队生活
定向培养士官生军事体育能力能帮助士官生尽快适应现役军人的角色以及军队生活。军事体育课程是最能体现部队特色的课程。实际训练中有速度训练、耐力训练、灵敏度训练、力量训练、专项技能训练等,能够有效磨练人的意志、提升战斗力,优化思想境界以及培养军人坚韧不拔的性格。士官院校要以“能打胜仗”这一强军目标作为要求对士官生施以军事体育训练,培养士官生无私奉献、不怕困难、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引导士官生尽快了解部队生活与训练要求,进而形成军人意识,并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以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
1.3、锻炼士官生身体素质,锻炼军事意志
我们正处于新军事变革深入展开的阶段,为了能够打造一支能打胜仗的军队,目前,各大士官院校都是采取一体化联合作战训练的方式进行军事体育训练,主要是为了让官兵们都能拥有强大的身体素质和高超的作战技能。作为我国重要的后备士官力量,士官生需要长期坚持进行军事体育训练。于士官院校而言。需严格按照《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体能标准》考核士官生的体能情况,重视日常军事体能教育问题,培养士官生刻苦训练、不畏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无论风吹雨打、条件多么恶劣,都要勇往直前,思想上绝不放松,时刻做好战争准备。除此之外,还要注重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培养士官生军事体育意识,促使其养成体育运动训练的习惯和兴趣,激发其对于军事体育训练的积极性和热情,如此才能实现高质量的士官生培养目标。
2、现阶段士官生军事体育培养现状
2.1、士官生培养体系尚待完善
目前有许多士官院校多是注重培养应用型士官生人才,军事体育课程中多是将作战技巧、军事技能作为训练重点,而忽视了军事体育训练的重要性。可是,实际调查中发现,高素质的军事体育训练人才非常少,也没有形成健全的培养体系,很多士官院校都是参照正规军事院校的训练内容与标准对士官生施以训练,忽视了士官生群体的独特性,以至于训练成效不佳。
2.2、缺乏高素质的军事,体育教育人才
军事体育课程除了包含体育专业知识之外,还涉及非常多的军事体育理论。当下,我国士官院校中的大多数军事体育教师都毕业于专业体育院校,教师的体育素养非常优秀,可是非常欠缺军事理论方面的知识,而且科研能力比较薄弱,以至于很难形成一支高质量、高素质的军事体育教师队伍。实际调查中发现,军事体育教师很少发表专业论文,带队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很难有大的提升。而且,教师队伍中年轻教师居多,缺乏相关教学经验,不擅长抓住学生心理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施以教学。另外,军事体育课程具有自身独特性,教学工作非常辛苦。即使授课教师具备良好的体能以及强健的身体素质,也很容易感受到精力不足、身心俱疲,这对于士官生的军事体育训练也是非常有影响的。
3、当下定向培养士官生军事体育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
3.1、没有完善的军事体育训练体系作为支撑
军事体育水平需要在一朝一夕的训练中不断提升与完善,只有在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中才能获得较好的成绩,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对于士官生来说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士官院校没有科学规范的军事体育训练体系,然而,模仿专业军事院校的形式却很难顺利有序展开。士官院校军事体育训练体系与专业军事院校军事体育训练体系的受众群体存在较大差异性,采用专业院校的军事体育训练标准训练士官生,必然会产生巨大的不适应性。很多士官院校在平时的训练中,每天的训练内容、训练时间训练强度训练科目都有所不同,以至于军事体育要求水平很难达标。另外,士官院校没有设置不同层次水平的考核标准,对所有的士官生予以同样的训练内容与训练强度,整体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性的情况下没有考虑个体优势与需求。
3.2、训练内容与方式的搭配缺乏灵活性
实习调查中发现,在全面训练士官生军事体育能力的过程中,训练内容与方法的搭配上还存在很多缺陷,尤其是碰上特殊天气或是影响原有训练计划的事件,军事体育训练就会被取消或是搁置。实际训练中,士官院校军事体育训练内容与方法搭配缺乏灵活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第一,过度强调高强度训练,忽视了训练内容的时实际性与科学性。士官生的军事体育训练应该在不同的地形、环境中展开,结合不同的因素展开训练将更贴近作战要求,但目前很多士官院校没有条件进行相关训练;第二,士官院校所进行的军事体育训练都是一些比较初级的训练,其中以体能训练为主,符合作战要求的军事体育训练较少。因为训练内容是非常初级浅薄的,要将各种训练内容与训练技巧灵活搭配展开训练也是很难实行的;第三,士官院校大多注重应用型人才与特殊技能人才的培养,在进行军事体育训练时大多采取场景模拟的方式,这与实际场景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别。模拟训练的次数过多后,士官生将会对模拟场景产生固定印象,而对现实场景认知不足,以至于在面对真实场景时,很难在瞬间做出灵活反应。
3.3、缺乏专业指导
士官院校训练士官生的军事体育能力时,因市场上紧缺军事体育人才,大多选择专业体育院校毕业的的优秀人才,就军事体育指导专业性而言,与正规军事院校存在很大差异性。士官院校定向训练多体现在体能训练方面,内容较为单一,形式较为老套,难以高效率的提升士官生的素养。另有部分士官院校的军事体育训练直接按照专业体育训练的方式进行,偏离了军事体育的培养方向。又或是在军事体育训练过程中过度注重创新,采取多样化的方式进行训练,这样的训练方式下,每天完成了大量不一样的训练内容,让士官生们的身体每天都在超负荷运转,但却没有突出训练重点,很容易出现各种训练问题。此外,士官院校的教师没有结合不同学生的优势特长运用不同的训练体系挖掘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导致士官生们的长处都是千篇一律,不能实现个性发展。缺乏专业的指导,士官生动作不到位、军事理念薄弱、技能衔接生硬等问题也是时有发生。
4、定向培养士官生军事体育发展对策研究
4.1、科学设置课程,优化军事体育课程体系
科学设置课程,在定向培养士官生军事体育体能训练的同时,需要注重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的教学,并将运动学、运动损伤越等相关课程融入其中,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率。同时,结合当下士官生的考核要求,阶段性的对士官生展开训练,以此帮助士官生循序渐进的掌握相关技能。实际军事体育能力培养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士官生的差异性对其进行分组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最大程度激发士官生的积极性,还能充分发掘不同学生的优势潜能,增强他们对于自身技能的自信心。只有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军事体育课程体系,才能促使士官生的培养越来越科学。实际训练中,首先要设置一套完整的训练计划,并制定严格的制度考核训练效果,然后根据考核情况划分小组,激发士官生们的良性竞争意识;第二,融合军事理论与体育知识之间的相关性,与地方军校建立密切联系,共同培养士官人才。
4.2、灵活调整与搭配军事体育训练内容
实际训练过程中,要根据士官生们的训练情况,适当调整与搭配军事体育训练内容。尤其是在训练强度的把握上,过刚则易折。只有基于科学的训练理念,才能在确保训练效果的同时有效避免运动损伤。另外,如果遇上特殊情况,需要根据现有环境,灵活搭配训练内容。在面对个体化差异较大的情况时,可以基于同样的训练结构训练多个侧重点,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促使士官生精准掌握军事体育技能,帮助士官生们在训练中扬长避短、发挥潜能。
4.3、强化师资力量
目前,由于很多院校都没有专业的军事体育人才队伍,也没有完善的军事体育训练体系作为支撑,训练时没有系统全面的计划,所以训练过程显得非常随意、不专业。士官院校应该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给教师提供更多机会参加培训与进修,不断完善知识储备与技能,拉近教师与部队的距离,深入学习军事化体育训练经验,不断弥补所欠缺的军事素养与理论知识,然后根据现状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循序渐进的培养士官生的各项军事体育能力,在不断学习和实践中增强军事体育教学能力。此外,还可以积极开展教研活动,与他校之间建立互相学习与合作的关系,在共同探讨中优化教学模式与教育思维。
5、结论
军事体育是国防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也是衡量士官生是否合格的重要因素。定向培养士官生军事体育能力的过程中,士官院校要重视引导与教育的作用,不断优化现有课程体系与师资力量,强调士官生的责任感、使命感、爱国意识与奉献精神,促使每一位士官都能坚定终身国防的信念,以此激发斗志,达成理想的军事体育学习与训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