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村民族体育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2021-03-06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 昆明 650500)
引言
近年来,围绕体育旅游发展国家陆续发布了相关的国家政策和方针。2016年12月22日,国家旅游局、国家体育总局印发《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2017年7月6日,在全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旅游局联合发布《“一带一路”体育旅游发展行动方案》。
纵观历年来的系列文件可以发现,当前体育产业与其他各个产业的融合发展是热点的经济现象,其中“体育+旅游”就是其中的主要形态之一。“体育+旅游”作为第三产业的新生力量,可见体育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具有着重要的推动力,云南民族村作为老牌民族文化主题公园,在激烈的发展与竞争中借助地区独有的多民族优势,将民族体育项目带入民族村并与旅游相结合,进一步推动了民族村的发展与繁荣。但是在当前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民族体育在民族村的发展逐渐衰退,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改进,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云南民族村民族体育旅游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找出阻碍民族村民族体育发展的影响因素,为云南民族村民族体育发展提出相应的解决的对策。
1、云南民族村基本概况
1.1、云南民族村简介
云南是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全国56个民族中云南有25个少数民族和15个特有少数民族。云南民族村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整体占地面积高达1246亩,水域面积达到463亩。整个民族村内汇聚了云南地区25个少数民族,在民族村不同的区域内建造有各个民族的村寨,并将云南25个民族的民族文化、民间民俗、民族体育、民族舞蹈、民族音乐、宗教祭祀等民族元素浓缩到民族村的每个村寨中,高度还原民族地区民族的生活,充分反映了云南25个民族的民族历史与秀色山川。民族村在建造之初将民族文化资源作为旅游开发的重点,希望借助云南多民族的地域优势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休闲旅游度假胜地,其中民族体育的融入为民族村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
1.2、云南民族村近年游客数量分析
云南民族村作为云南昆明老牌旅游景区,最近几年接待游客数量呈现不断下降趋势。通过整理分析发现2013年,云南民族村接待游客224万人次;2014年,游客数量下跌为223万人次,整体降幅并不算大,但到2015年时,云南民族村的游客接待人数猛地跌到204.02万人次,整体降幅同比上年接近10%。到2016年时云南民族村全年接待游客不足180万人次,同比上年有10%左右的降幅,这个数字几乎比云南民族村高峰时期的游客数量减少了20%。
1.3、云南民族村民族体育旅游产业分析
旅游景区的生命力在于景区内部的旅游产业的整体布局,因此很大程度上景区内部的旅游产业布局是否具有特色和具有吸引力将最终决定景区收益。甚至会影响到影响着整个景区的未来发展。
旅游产业结构是指旅游产业各部门、各地区以及各种经济成分和经济活动各环节的构成及其相互比例关系。在分析民族村旅游产业结构时通过实地调查与访谈从旅游产业的游、娱、吃、购、住、行等6个方面展开调查。通过调查发现云南民族村发展主要以旅游业生产力6要素中的游即旅游景观业为主,主要收入来源于景区门票、旅游餐饮、旅游商品与旅游娱乐等项目。通过对云南民族村的实地调查与访谈可以发现,在云南民族村的整体产业布局中民族体育占据很大比重,无论是每个民族村寨的民族体育活动、民族体育项目设施还是民族体育的工艺品,一系列与民族体育相关的旅游产业都是民族村的经济收入点。
2、云南民族村发展民族体育的意义与价值
2.1、借助民族活动,加大游客游览兴趣
云南民族村内汇聚了云南的傣族、彝族、景颇族等25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民族文化,因此每个民族在民族文化、民族体育、民族音乐、舞蹈、宗教祭祀等各个方面都各不相同,由此可见云南民族村的体育旅游发展具有强大的民族文化资源支撑。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民族节日,在民族节日到来之际将隆重举办各类活动,而其中的各个活动很多都与民族体育相关,丰富的民族也是民族村体育旅游发展的一大优势。因此借助民族节日活动的举行以及民族体育项目的开展将有效的吸引大批游客。
2.2、树立旅游理念,带动经济迅速发展
根据最新研究显示,当前我国体育旅游虽然以每年30%-40%的速度快速增长,但是相比较其他旅游业而言体育旅游仍仅占旅游业的5%,伴随着我国体育业与旅游业两大产业的兴旺发达和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体育旅游将具备越来越大的竞争潜力。在云南民族村民族体育发展的过程中,明确引导方向,在现有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充分挖掘民族体育旅游资源,逐步树立适应民族村发展的体育旅游新理念,借助最新理念的引导不断增大客流量带动民族村发展新趋势,促进经济迅速发展。
2.3、丰富理论研究,弘扬传承民族文化
新中国成立乃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少数民族体育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诸多少数民族体育都涉及。目前,国内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建设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通过对云南民族村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研究,探讨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整体趋势,能够进一步填充当前“体育+旅游”的相关研究空白,在丰富我国民族地区民族体育理论的同时也有助推动云南民族村的民族体育发展。
云南民族村内汇聚了云南的瑶族、苗族、布依族等25个民族,包含民族文化、民间民俗、民族体育、民族舞蹈、民族音乐、宗教祭祀等不用地区不同民族的特色元素,将体育与旅游融合借助民族村强大的民族资源优势,推动发展民族体育旅游业不仅能够有效的加大民族资源的开发利用而且对各民族的文化能够起到弘扬、传承的效果。
3、云南民族村民族体育发展的阻碍因素
3.1、基础设施不完善
云南民族村位于昆明市城郊周边交通便利并且道路状况良好,旅游者出行方便。与完善的交通线路相比民族村内配套的相关旅游服务设施设备相对滞后,不能与民族村的旅游业发展相匹配。根据实地调查显示进入民族村后相关的配套设施,如,餐饮、购物等相对缺乏并且质量不高,难以满足游客的基本需求。
民族村占地面积1264.96亩,村内分布有26个反映和展示云南民族社会文化风情的民族村寨,可游览范围较广,如步行游览需花费时间长,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村内代步工具主要以观光车和自行车为主,价格高、种类少;观光车价格为100元/人、双人自行车价格50元/小时、七座自行车价格300元/小时,整体价格偏高。
3.2、专业体育人才缺乏
体育旅游属于特种的专项旅游活动。目前民族村内缺乏体育旅游管理、体育旅游规划、体育旅游教练、体育旅游救护等专业人才。如,苗寨的吹枪,因为缺乏专业的制箭人才,现今箭的末端是塑料圆垫,而不是原来的羽毛;因缺乏体育旅游救护,傣族寨子的龙舟项目被废止,游客只能看到水面浮着的龙舟,不能亲身体验划龙舟;因缺乏体育旅游规划人才,偌大的民族广场长时间空置等。
3.3、体育旅游定位不明确
村内虽设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并配有合适的场地,但是由于缺乏明确的体育旅游发展定位,导致民族广场出现长时间被闲置、马术被取缔、荡秋和龙舟被束之高阁等状况发生。目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民村可发展的旅游资源并被给民族村开发利用,进而对经济的发展也不能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
4、云南民族村体育旅游发展对策
4.1、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在加强民族村内各类设置建设的同时加大相关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在民族内建设高质量的餐饮、购物设施,保证游客在民族村游览过程中能够品尝到具有民族特色的美食,并购买到具有代表性的手工艺品,带动相关旅游产业的经济发展。加强民族村内部的交通建设,增加代步工具的覆盖面同时规范价格,保证价格处于游客能够接受的合理范围。
4.2、引进专业人才,规范人才管理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人才是社会进步的源泉。云南民族村所在的昆明作为云南省的省会城市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汇聚众多的少数民族聚居,同时周边覆盖多所高校,各大高校均设有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因此可以通过引进民间民族体育专业人士和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等,多形式招揽大批专业人士作为民族村民族体育建设的主力人员。任何一个旅游景点的正常运转必须有严格科学有效管理。因此要对民村村内的员工进行合理分工,实施目标责任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建立严明的规章制度,考评制度,保持命令的统一性和指导的有效性;以整体利益为重,个体服从整体,兼顾个体利益,公平分配,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要用人之长,把最合适的人安排到最合适的岗位上;对人力资源要以节约成本,提高效率为根本。既要保持员工的相对稳定,以提高工作效率,又要采用灵活的用人制度,保证忙时不缺人,闲时人不余。
4.3、明确体育旅游定位
体育旅游是体育和旅游产业的升华物,和两个产业密不可分,因此也经常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民族村因其独特的民族性,涵盖了大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同民族不同类型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体育旅游发展的核心,此时我们应对民族村体育旅游产业做一个明确的定位,结合民族村具备的多民族优势,对市场进行分析,打造适合民族村发展又独具特色的体育旅游。
5、结论
综合以上的调查研究可知,目前云南民族村的发展遇到诸多问题,但是因为本身具有大量可开发的旅游,总体上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通过不断的分析民族村的发展现状,在现有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挖掘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将民族体育融入云南民族村建设,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当地民族文化、民族体育等各类资源,寻找民族村发展新趋势,推动民族村持续发展是目前民族村发展的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