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幼儿体育政策实施所取得的成绩与不足分析

2021-03-06王世龙林美娟胡艳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年6期
关键词:托儿所规程政策

王世龙林美娟胡艳

(1.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军体部 浙江 杭州 201800;2.建德市杨村桥中心幼儿园 浙江 建德 311600;3.建德市梅城幼儿园 浙江 建德 311604)

1、我国幼儿体育政策实施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分析

1.1、幼儿教育政策的颁布降低了幼儿园接收幼儿的年龄要求

一直以来,在我国幼儿教育中,都是根据幼儿的年龄大小来将学前儿童的教育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托儿阶段;二是幼儿阶段。对于3周岁以下的儿童,通常是送往托儿所,而托儿所的教育功能相对来说比较单一,主要负责对幼儿进行集中养护;对于3-6周岁的幼儿,才能送往幼儿园,进行集中性的教育与保育,幼儿园是基本的学前教育机构。1956年,我国颁布了《关于托儿所幼儿园几个问题的联合通知》,该通知针对幼儿园与托儿所的管理主体进行了规定,规定幼儿园与托儿所分别由教育部与卫生部负责管理,这一政策的制定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幼儿体育政策的制定与颁布通常向幼儿园倾斜,同时也导致托儿所的管理缺乏足够明确规范的教育政策,在托儿所中,3周岁以下的儿童往往只能接受一些比较随意的教育,如,参加游戏活动与体育活动等,而这些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又缺乏足够规范的指导标准。直到“十五”与“十一五”期间,我国这一政策才得到一定的改革,这种现象才得到一定的改善,在2003年到2006年期间,我国针对幼儿教育的改革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与文件,这些文件为3周岁以下幼儿的教育提供重要的政策依据与法律保障。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幼儿园对于所接收幼儿年龄的要求的降低,3周岁以下幼儿的教育也开始得到进一步的规范与完善,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促进了幼儿体育政策的完善,为3周岁以下幼儿的体育教育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法律保障。

1.2、幼儿教育政策的颁布使全国幼儿园建设数量与建设规模增大

由于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其对于幼儿学前教育年限的要求也不完全相同,基本上为1-4年。对于农村地区或者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政府鼓励其先开展一年的学前班教育,然后再慢慢地提高学前教育年限,由1年慢慢地向3年过渡,以使得更多的儿童都能够接受足够的教育。

另外,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大幅提升,城市地区新兴住宅小区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周边幼儿园建设数量与建设规模的不断增加,从而为更多的幼儿接受学前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机会,使更多的幼儿都能够参加游戏活动与体育活动。我国于2015年通过、2016年正式施行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就明确要求幼儿园应该积极开展适合于幼儿的体育活动,并且每日至少要花费1小时来组织幼儿开展户外体育活动。《幼儿园工作规程》还明确提出应该根据教育、保育原则以及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来制定适宜的游戏活动与体育活动,以促进幼儿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这为幼儿体育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方向。

在幼儿教育中,游戏活动与体育活动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内容,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幼儿参加游戏与体育活动的时间与频率,为幼儿体育权力的享受提供了更加充分的保障。

1.3、幼儿体育政策从理念突破逐步深入到对整个体育过程、体育质量的优化

幼儿接受教育的主要途径在于参加各类游戏活动与体育活动。随着我国学前教育的不断发展,体育理念已经不断地渗透在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并在一系列政策的帮助下得到进一步的完善。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在1951年5月,我国教育部幼儿教育处处长张逸园在其所发表的《对幼儿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中,指出要注重幼儿身体、智力、道德以及审美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这一观点为我国幼儿体育教育之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之后随着我国学前教育相关理论的逐步丰富与完善,以及相关实践经验逐步积累,我国针对幼儿体育方面的政策也开始得到不断的规范与完善,具有更多的针对性,进一步加大对幼儿体育教育的重视,从而为我国幼儿体育教育的全面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

1.4、幼儿体育政策强调幼儿体育教育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进行因材施教

我国于2016年实行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就对幼儿教育所应该遵循的原则与要求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其中就包括要实现幼儿德、智、体、美教育的有机融合,该《规程》充分强调了体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并且还规定要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与年龄特征,来对其进行因材施教,同时还应该为残疾儿童提供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另外,该《规程》第五章第32条强调,幼儿园应该充分尊重不同幼儿在身心方面的差异性,然后积极探索出具有针对性的活动形式,同时还应该注重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在幼儿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幼儿园往往选择球类运动、跳绳运动、体操运动等项目来全面发展幼儿各项身体素质,如,平衡性、协调性、敏捷性、柔韧性、耐力素质等,以促进幼儿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1.5、幼儿体育政策要求幼儿园、家庭与社区三者之间要彼此联系互动

我国在2016年所施行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专门针对幼儿园、家庭与社区三方面主体在幼儿教育中的具体工作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这为三者作用的发挥及其高效互动提供了一系列的指导与方向。另外,国家教育、全国妇联联合颁发的《家长教育行为规范》中也明确规定家长应该鼓励自己的孩子参加各类体育与社交活动,以实现其身心素质的健康发展。除此之外,2003年由教育部、卫生部、国务院妇儿工委、全国妇联等多个部门联合颁布的《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就明确指出,要建立以社区为基础、以幼儿园为中心且教育形式丰富多样的幼儿教育体系。这一系列政策的制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幼儿园、家庭与社区之间的高效互动,同时也从时间与空间两大方面促进了幼儿体育活动的连续开展,为幼儿体育权力的享受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

2、我国幼儿体育政策存在的不足

2.1、我国幼儿体育教育中政府职能作用缺失,幼儿体育政策的实施难度较大

不管是对于个人的发展,还是对于国家社会的发展而言,幼儿教育都十分重要,幼儿体育教育是幼儿教育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其高效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前教育的发展。然而,在当前我国整个教育阶段中,幼儿教育是非常薄弱的环节,直到如今仍然没有被纳入义务教育中,我国开办幼儿园的社会力量占主要部分,而政府的职能作用却明显缺失,这也是导致当前我国幼儿教育发展还比较落后的主要原因。如今我国幼儿教育中,在资金投入、园务管理、发展评估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平衡。放眼其他国家幼儿教育的发展,几乎很少有国家在发展幼儿教育的过程中,主要依靠社会力量来实现幼儿教育的普及及其均衡发展。所以,站在长远的角度来看,政府部门是发展幼儿教育的重要主体,作为政府部门,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通过对相关法律制度的规定来进一步强化自身在幼儿体育教育中的职责。

2.2、我国幼儿教育政策法规位阶不高,对幼儿体育的认识仍然不够充分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体系中,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园工作规程》两部。这两部法规都对幼儿体育教育的具体工作进行了相应的规定,主要涉及幼儿体育权益的维护、幼儿体育活动的开展以及幼儿体育活动开展的资金投入等方面,为我国幼儿体育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明确的指导与要求,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幼儿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然而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幼儿教育政策中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幼儿教育政策法规位阶仍然不够高,缺乏国家法律层面的学前教育法规,导致幼儿教育权利存在一定的缺失,这直接导致了幼儿体育教育权利也存在一定的缺失;二是在现有的幼儿教育政策中仍然没有充分挖掘出幼儿体育的价值与手段;三是当前我国一些幼儿体育政策的实施与监督力度仍然不够大。

2.3、我国幼儿体育教育的发展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城乡差异与国际差异,相关政策缺乏有效指导和扶持

我国幼儿体育教育的发展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地域差异、城乡差异与国际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省与市的入学率具有比较明显的差异,且这两个区域间幼儿接受正规体育教育的机会也不均等;我国城乡区域幼儿体育教育也表现出十分明显的差异性,相对于城市地区而言,农村地区的幼儿体育教育中,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硬件条件等,都不如城市,因此农村地区的幼儿体育教育难以实现很好地开展;三是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幼儿体育教育的发展也存在着比较明显的不足,这主要是因为省、地、县、乡和村等不同级别的幼儿园,其获得资金的渠道不相同,从而导致幼儿所享受的待遇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总之,我国幼儿体育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城乡差异与国际差异,而且针对这些差异缺乏足够完善有效的政策扶持与指导,从而导致一些地区中幼儿的体育权益难以得到很好的维护。

猜你喜欢

托儿所规程政策
政策
政策
基于规程法的雷击跳闸率计算
乡村的乐园: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忙托儿所(1949—1957)
《四川省工伤认定工作规程(试行)》出台
中国新车评价规程
MRN幼儿园&托儿所
助企政策
政策
节日里的托儿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