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法在青少年篮球训练中的作用分析
2021-03-06
(河北省体育局大球运动管理中心 河北 石家庄 050011)
引言
篮球运动在我国是较为普遍的运动项目,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群都参与其中,为有效促进我国篮球竞技水平的提高,逐渐加强对于篮球技能的训练,在实际的篮球训练过程中,因为长时间、高强度的训练导致学员感到强烈的疲惫感,产生放弃的念头,另外因为动力不足无法充分调动学员参与篮球训练的积极性,针对以上问题,在篮球训练的过程中需要积极应用激励法,充分调动学员积极性,为其制定发展方向,提高个人能力。
1、篮球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篮球运动属于一种剧烈运动,整个训练过程都伴随着高强度、高负荷的体能训练,现阶段,篮球训练形式较为枯燥单一,部分学员没有明确篮球训练的目标和动机,导致其在进行体育锻炼过程中感到巨大的疲惫感,篮球训练在当前存在以下三个方面问题:
1.1、坚持不懈精神欠佳
篮球项目首先需要提高学员的体能,但是在现阶段因为大部分学员属于独生子女,在家中娇生惯养,年龄较小的学员在进行篮球训练的过程中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坚持不懈的竞技体育精神,在训练过程中敷衍了事,没有真正投入到篮球训练中,直接导致篮球训练实际效果不佳。例如,学员在进行折返跑、螃蟹步等体能、协调性、防守方面的训练时,因为训练强度较大、维持时间较长、在一定程度上较为枯燥,学员长时间进行相同技能的训练,导致学员产生放弃的心理,向教练汇报身体情况,要求休息,导致篮球训练效率降低,同时训练强度达不到要求。
1.2、后期训练效果不佳
在篮球训练的过程中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在训练前期学员大都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投入到篮球训练过程中,严格按照教练要求完成各项训练任务,但是随着新鲜度、兴趣度的消减,体能的逐渐消耗,思想意识松懈,导致学员在后期的篮球训练过程中消沉。部分学员在前期的训练中只是因产生一时的兴趣,还有一部分学员认为前期的训练已经达到了整个训练任务的预期目标,产生即使少训练几项内容或偷懒几分钟也不会造成太大影响的错觉。
1.3、缺乏动力
动力是促进人们积极投入某项工作或活动的源泉,当人具备充足的东西能够以坚韧的心态迎接生活中、工作中、活动中的各种难题,并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解决问题。如果没有充足的动力,即使能够完成的任务也会难以实现。在篮球训练的过程中,大部分学员缺乏动力,对自身没有制定训练目标,导致其在训练过程中吊儿郎当,严重影响篮球训练的质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自身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主动性和积极性越来越少,造成其篮球训练荒废,因此,在篮球训练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有效措施激发学员动力,从而有效提升篮球训练效果。
2、激励法在青少年篮球训练中的作用
2.1、鼓励信心,保持篮球训练热情
任何阶段的人受到表扬激励,都会以更加饱满的态度面对一切,在青少年篮球训练的过程中,教练对学员的表现加以表扬赞同,能够有效提高青少年学员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保护学员对篮球和篮球训练的兴趣,让学员由对篮球感兴趣发展为业务爱好,确保学员能够保持积极、认真的态度完成每一项篮球训练活动。每一项体育项目的发展与天赋具有一定的关系,但是更离不开参与者坚持不懈的训练,保持严谨、积极向上、坚韧不拔的态度和意志,在篮球训练的过程中,部分学员始终保持良好的态度,但因为自身接受能力不足,在进行一些篮球内容学习的过程中消耗过多的时间,推着时间的推移,与其他学员之间产生较大的差距,学员心情失落、沮丧,逐渐丧失篮球兴趣,萌生放弃念头。在实际的篮球训练过程中,教练需要尽量避免对学员进行批评指导,篮球训练的过程中,从运球、防守、进攻、战略、到投射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其中每一项又包含很多分支,即使有问题需要指出,教练也需要秉承“先表扬,后批评”的原则,表扬能够鼓励学生保持当前状态,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缺点,并虚心改正,在进行批评时需要采用合理的方式,同时告诉学员如何改正,从而有效提高学员自信心,使其长期保持良好的训练态度,提升篮球训练效果。
2.2、行为评价,提高篮球技能
在篮球训练过程中,不同的学员有不同的行为表现,教练可以对训练过程中表现较为良好的学员进行表扬,激励其在以后的篮球训练中同样保持积极的态度,同时,在对表现较为良好的学员进行表扬时能够为他人树立榜样,使学员之间形成良性的竞争关系,在训练的过程中“你追我赶”,互相学习互相交流,有效促进训练效率。另外,行为评价不单一包括学员日常训练表现,对于学员训练成果表现也能够加以评价,例如,学员在进行三步上篮的训练中,因为其不仅需要运球技巧、投射时机,还需要保证一定的欣赏度,此时可以结合第一点,存在问题采用表扬批评一体的方式指出,三步上篮较好的学员教练带领其他学员喝彩激励,有效提升学员的信心,鼓励其他学员努力看齐,保证整个训练队伍保持在良性竞争、努力训练、积极训练的氛围中,使学员在训练过程中忘却疲惫,保持积极的态度参加训练,确保青少年篮球训练的效果和效率,促使学员培养篮球体育爱好与体育精神。
2.3、激励竞争,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在篮球训练的过程中,表扬他人会促使整个篮球训练队伍内形成良性的竞争关系,激发学员的篮球潜力以及积极性。另外,篮球属于团队竞技,需要团队之间进行配合,学习战术,对于团队合作较为良好的人群也需要给予中肯支持,促使各个合作小团体之间互相学习,能够有效促进篮球训练队伍内部的沟通交流,更深层次的培养团队精神,提高默契程度,在进行篮球争取的过程中,团队内成员的一撇一动都相当于信号,其他成员能够无意识作出反应,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够有效促进个人培养更为深入的篮球体育精神,提升队伍团队意识。例如,在篮球训练的过程中采取2V2的形式进行篮球综合素质评价,在此过程中不仅是对个人篮球竞技能力的考核,同时也是体现两个团队合作程度的最佳表现,在篮球训练的过程中,多次举办团队竞技活动能够有效促进学员之间互相交流、互相竞争,并培养良好的团队意识。
3、激励法在青少年篮球训练中需要注意问题
在篮球训练的过程中,因为每个学生的体能和接受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其训练效果有优秀的,也有较差的,但是教练需要一视同仁,不应放弃任何学员,16-21岁的学员已经具备察觉能力,其能够清楚感受到教练是否存在差别对待,如果存在这种情况会严重影响到学生参与篮球训练的积极性。需要培养学员树立正确的篮球训练观念,在篮球训练的过程中,正确的目标能够为学员提供动力,无论是在校队的篮球训练还是在校外专业的篮球训练中,需要明确认识到,篮球训练的意义不是为了比赛而训练,更大程度上是为提供学员的篮球体育技能,培养竞技体育精神,之后培养团队合作比赛,确保学员在掌握篮球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具备坚持不懈、顽强的精神,在训练的过程中,教练需要对学员的潜在能力进行发现发掘,为其指引未来发展趋势,在进行实际的训练过程中,针对训练内容较为枯燥的现象,需要教练结合学员的实际需求丰富教学内容,从而有效调动学员积极性,提高篮球训练效果。教练在对激励法加以应用时,需要对激励法的实际应用效果,采用扬长避短的方式,进行适当合理的激励,鼓励学员之间进行良性竞争,确保每天都有进步。根据以往的篮球训练经验来看,随着学员体力的不断消耗,训练强度的不断增加,以及更深层次的篮球训练带来,更需要在此期间充分激励学员训练积极性,篮球训练中期训练内容极为重要,是衔接前期和后期的关键阶段,是培训学员专业能力的培训阶段,在此期间,教练应当进行适当的物质与精神激励的方式,促使学员更加积极的投入到篮球训练当中。
4、激励法在青少年篮球训练中的实践应用
4.1、设置正确的目前作为激励法应用前提
在篮球训练的过程中,只有树立正确合理的目标才能够充分发挥激励法的作用,首先需要确保学员在训练时清楚的认识只有熟练掌握基本的篮球技巧才能更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篮球综合技能水平,让学员明确认识到篮球训练是为个人的发展奠定基础,即便在以后不参与篮球方面的工作,也能够培养其团队合作、坚持不懈的精神,在实际的篮球训练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不同年龄段的学员注意力集中不同差异,设置不同的训练项目。
4.2、篮球训练初期动机激发
在我国篮球爱好者颇多,但作为省队、校队篮球队伍的组建选拔工作,训练周期长,需要从大量的篮球爱好者中选拔出具有一定篮球基础、有潜力的人员进行培训,在选拔过程中,学员能够在此脱颖而出,是对其精神上的鼓舞,另外通过讲解并制定篮球训练的目标、动力目标,促使学员形成稳定的训练动机,有效发挥激励法在篮球训练中的作用。另外对于动机目标需要进行合理的制定,不宜过高或过低,动力目标制定过高会导致学员难以实现,进而出现悲观、消极的情绪,严重影响后期的篮球训练,动力目标制定过低,会让学员产生没有付出意义的错觉,进而产生放弃篮球训练的想法。
4.3、后期以比赛代替训练,加以激励
篮球的训练虽然重在个人发展培养,但是为了体育市场的发展,需要展开或大或小的篮球比赛,因此在后期的训练中,以比赛形式代替训练,通过与其他篮球队伍的对抗,进行名次的竞争,能够充分调动学员的篮球兴趣,使其真正感受到篮球运动魅力,在比赛的过程中学员可以享受观众欢呼所带来的喜悦感、自豪感,进而充分激发其篮球潜力,促使其能够更加认真的投入后续的篮球训练中,提升自身能力。
5、总结
综上所述,激励法在青少年篮球训练中能够有效促进学员提升自信心和自尊心,使其始终保持篮球训练的热情,在训练过程中进行激励评价,有效促进学员篮球技能不断提升,激发竞争,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但在对激励法进行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同激励内容的设计,并在训练周期过程中作出不同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