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地区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1-03-06
(宿州学院体育学院 安徽 宿州 234000)
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的经济实力有了很大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变得越来越高,但是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却没有很大提升,特别是最近几年,我国的青少年身体素质变得越来越低。遗传、生活习惯和锻炼等因素都可以影响青少年身体素质,此外国家和社会对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建设也能影响到青少年身体素质的提升。
1、皖北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1.1、青少年共同体育服务理念不全面
站在政府角度分析可以发现,因为公共行政高度集权传统的长期影响,使得皖北地区公共服务理念中十分缺少行政文化,最终导致青少年体育部门和公务员个体都比较忽视青少年体育。皖北地区建立了很多青少年体育组织,青少年工作也有了很大增强,但是对于青少年体育需求并没有有效满足,也没有为青少安提供全面的公共体育服务。站在社会环境角度分析可以发现,我国传统的价值观对智力发展非常重视,对体力提升比较忽视,再加上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使得皖北地区不够重视青少年体育服务,而且没有在青少年体育服务中投入充足资金和关注。站在市场环境角度分析可以发现,体育企业对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这种公共产品没有很强的责任感,服务积极性也比较低。站在青少年群体角度分析可以发现,因为社会不重视青少年体育需求,也没有充分满足青少年体育需求,而且青少年自身的消费水平和身体条件也存在一定限制,因此,大部分青少年都会选择在室内进行娱乐,如,玩手机、玩电脑游戏等等。
1.2、青少年公共服务不具备系统性和全局性
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是社会公共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府职能的一部分。当前我国的政府组织变得更具专业性和细致性,在这种形势的影响下,皖北地区的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变得更加碎片化。现在能够对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进行管理的部门包括体育、卫生、共青团等多个部门,其中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具体负责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此外还有教育部体卫司。青少司负责培养体育竞技后备人才和组织青少年进行校外体育活动,体卫司则负责校内青少年体育工作,皖北地区的政府部门也会涉及到青少年体育服务,如,旅游局、共青团、工作委员会等,这些部门都和青少年体育事务有着一定联系,对各类政策进行制定时也会涉及到青少年体育服务相关问题,因为没有设定统一的政府机构,因此这些部门往往都是各自为政,没有就青少年公共服务问题进行合作和沟通,致使落实青少年公共服务政策时常常会出现重复交叉或重叠现象,有时又会导致政策出现盲点或漏洞。由于这些部门的职权分工不同,往往只是对纵向治理问题进行充分考虑,根本没有考虑其他部门就制定了青少年公共服务政策,这就导致青少年公共服务不具备系统性和全局性。另外,一些非政府组织为青少年提供的体育服务在力量和功能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如,力量太过分散、功能不够清晰等。
1.3、地方政府部门没有真正落实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政策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在社会群体中却处于弱势地位,建设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可以促进青少年实现身心健康成长,这也是对其体育文化权益进行保障的一种体现。但是,现在很多地区都没有真正的落实青少年公共服务政策,也没有根据青少年的实际需求进行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另外,还有一些政府不重视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没有按照政策要求履行职责,在这些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最终导致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没有太大发展。对皖北地区学校的体育场地和设施进行调查发现,很多学校的体育场地和设施都不足以支持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特别是随着城市学校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有时学校就会将用于体育活动的场地改为建设教学楼或办公楼,使得教师不能正常开展体育教学。现在皖北地区在节假日对青少年开放的学校体育场地甚至没有达到50%;公共体育场所甚至不允许青少年进入;社区的体育设施则是多年没有更换,而且没有考虑青少年身体特点和运动需求,因此青少年很少在社区进行体育活动。皖北地区政府提倡家庭和学校根据自身服务能力为青少年提供体育服务,由于没有明确的界定主体责任,因此没有在政府公共财政中为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提供保障资金,致使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存在很多缺陷。虽然党中央和政府部门对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越来越重视,但是因为没有明确要求地方部门进行配合,也没有针对地方部门职责制定具体政策,因此地方政府部门并没有过多关注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
2、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完善对策
2.1、对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意识进行增强
建设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并不是单纯依靠政府就可以完成的,还需要全社会的参与。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人们的社会能力和沟通结构变得越来越广泛,公共领域互动也变得更具多面性,具有非等级、合作和水平性的话语体系也因此成为了互动过程导向。如果全社会(这里所说的全社会包括个人、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以及市场)都能积极的为青少年提供公共体育服务,都能关注和重视青少年体育,那么建设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将会变得更加顺利。基于此,就要引导全社会认识到建设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全社会参与青少年体育服务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让他们通过沟通和配合来为青少年提供更完善的公共体育服务。皖北地区政府部门应对公共体育服务职能进行进一步履行,并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加入强化青少年体育工作相关内容,在确保平等、科学的同时将全社会联合起来对青少年体育需求进行有效满足。
2.2、成立能够对各部门进行协调的机构
对于现在皖北地区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的问题,皖北地区应积极引导各部门进行跨界合作,对各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的局面进行突破,对各部门的协作程度进行增强,最为重要的是要成立一个能够对各部门进行协调的机构,以此来提高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的连续性和整体性。这个协调机构肩负着对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进行构建、对公共体育服务水平进行提升、对公共体育服务各领域进行整合、对社会公共体育资源进行统筹、对公共体育服务职责进行统一配置的重任。皖北地区可以将体育、共青团和教育部门联合起来通过对体育资源进行整合、对体育信息进行共享、对体育服务流程进行重组,最终将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变得更加完善和优化。一方面由省市政府机构牵头将体育、卫生、共青团和教育单位组合起来共同成立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委员会,该委员会主要负责对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政策进行制定,对重要事宜进行决策,对公共服务体制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弥补等;另一方面为了对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信息进行整合和实现网络共享,还要建设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信息平台,借助信息平台为青少年提供更便利的公共服务。另外,委员会每年都要联合各部门开展若干个体育服务项目,以此来推动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朝着系统化和一体化方向不断发展。
2.3、推动公共体育服务格局变得更具多元化
现在青少年需要的是多元化的公共体育服务,因此,皖北地区就要提高公共服务体系的多元化程度。建设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过程中,政府应发挥主动作用,社会其他机构应发挥协同和配合作用。但是,现在皖北地区建设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过程中发挥组织、协调作用的主要是政府,社会其他机构很少参与,为此,政府应引导社会体育组织和居民认识到自己担负的公共体育义务和责任,在建设过程中对自己担负的义务和责任进行积极承担。只有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市场、个人和非政府组织发挥协作和配合作用,才能确保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建设质量和效果。第一,建设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时,对政府、社会和市场作用及定位进行明确,推动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朝着市场化和社会化方向发展;第二,政府应和社会就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方面进行合作,将公共体育服务置于竞争、供求和约束机制管理下,并采用购买和志愿服务的模式将公共体育服务提供给青少年,这样既可以对公共体育服务成本进行降低,还可以对服务效率进行提升;第三,将青少年体育需求作为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导向,并对公共体育服务性质和特点进行充分考虑,对社会组织兴办青少年体育服务的积极性进行调动。另外,还要对公民参与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的渠道进行拓展,给予社会体育组织政策和资金支持,对参与机制进行完善,对参与门槛进行降低,这样政府只需要发挥主导作用,各种社会主体就会积极的加入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中,最终的公共体育服务格局将会变得更加多元化。
2.4、对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职责进行完善
对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进行完善,使得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青少年也能享受到和其他群体相同的体育运动权利,这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在建设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中皖北地区政府肩负着对政策法规进行制定、对基本公共体育服务进行提供、对市场行为进行规范、对公共体育服务发展进行推动的职责。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三方面:一是,对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发展进行规划和制定。建设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先要对体育发展战略进行确定,并对青少年体育发展目标进行明确。皖北地区政府先要对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发展战略进行贯彻落实,然后对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充分考虑,在此基础上规划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建设;二是,对青少年体育政策法规建设进行加强。政策法规是保证服务体系建设能够顺利进行的基础,因此,皖北地区政府应提高青少年体育政策法规的科学合理性,并确保体育政策法规能够对青少年的体育需求进行有效满足,能够对青少年的体育权利给予充分保障,最终推动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实现更好建设;三是,在财政方面给予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更大的支持,确保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具备充足的资金供给。
3、结语
青少年是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希望,因此就要积极建设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并不断的对其进行完善。对于当前皖北地区建设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如,青少年共同体育服务理念不全面、青少年公共服务不具备系统性和全局性、地方政府部门没有真正落实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政策等,皖北地区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并联合各种社会体育组织,对各种体育资源进行整合,根据青少年体育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全面的体育服务,为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