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肺炎疫情下校友育人实践及后疫情时代育人模式的思考

2021-03-06马凤毛韦旭楠张静宜刘春丽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9期
关键词:中国医科大学校友会母校

马凤毛 ,韦旭楠 ,李 智 ,张静宜 ,刘春丽

(1.中国医科大学医学信息学院,辽宁 沈阳 110122;2.中国医科大学校友工作办公室,辽宁 沈阳 110122)

校友资源[1-3]不仅是高校的品牌资源、人力资源、财力资源、智力资源,更是高校重要的育人资源[4],能促进高校学生就业创业[5-7]、创新人才培养方式[8]及塑造榜样等。近年来,高校对基于校友资源实现育人功能进行过一些实践探索与研究[9-12]。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常规的校友工作模式。以往每年接待校友返校工作基本暂停,一些校友论坛和讲座活动也因为无法安排校友返校而搁浅,全校师生均在各自的岗位上投入紧张的抗疫战斗中。与此同时,新冠肺炎疫情也对高校育人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13-18],为校友育人工作提供了新的素材、内容和契机。校友育人在资源、媒介、方式方法、内容上都发生了较大改变。本文以中国医科大学为例,梳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校友育人工作实践,并思考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校友育人模式。

1 基于校友资源的育人内涵与育人目标

1.1 校友育人的内涵

校友育人是发挥校友在育人方面的优势,让校友参与学校的育人工作[10]。校友育人的核心是将校友资源、高校人才培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三者相结合。通过挖掘与整合校友资源,探索其在高校人才培养和思政教育工作中的育人功能;通过校友育人实践,助力新时代高校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校友育人的内涵在于充实校友育人工作队伍,充分挖掘校友资源,根据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开发校友育人功能,构建校友育人体系。

1.2 校友育人的目标

立德树人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12]。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新时代、新形势下教育事业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高校各部门均要立足岗位,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如何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实现育人目标是新时代校友工作的重要课题。校友育人的根本目标是立德树人,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将价值观引导融入校友工作,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解国情、党情、民情、校情,提高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本专业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增强职业责任感,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传播正能量。

医学高校校友育人重在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引导学生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尊重患者,具备良好的从医综合素质和人文修养。

校友育人要充分利用校友资助、校友企业及校友榜样的优势,让杰出校友参与思政教育,用校史进行爱校荣校教育,激励校友开展就业创业指导、学术研究合作,采用多种方式对在校生进行职业精神和价值观培养,进而实现校友育人目标。

2 疫情期间基于校友资源的育人实践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中国医科大学校友工作办公室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部署下,充分发挥校友资源优势,通过组织海内外校友捐赠防疫物资,跟踪报道“红医”校友出征与凯旋的新闻,宣传“红医人”抗疫故事、文艺作品与“最美家庭”,开发毕业季“云”系列活动,分享杰出校友的视频等多种方式,开展校友育人工作。

2.1 海内外校友同舟共济,携手抗疫

2.1.1 紧急组织防疫物资捐赠,以海内外校友的家国情怀育人2020年1月29日,中国医科大学4所附属医院全体职工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医用防护物资严重短缺,纷纷发出接受捐赠公告。中国医科大学校友会成立“CMU校友物资防疫联络微信群”,迅速联系全球有捐赠意愿的校友,通告国内疫情进展及母校附属医院防疫工作情况。快速与4所附属医院建立“疫情物资直通车”沟通渠道,尽全力发挥校友工作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校友自行筹集资金,或上街采购,或通过自己的领导、同事、亲属寻求货源。在国内防护物资最紧张的时期,日本校友仅用不到24小时就将第一批5 000个口罩从名古屋转送到位于沈阳的各附属医院。随后,美国、加拿大、澳洲、日本等地的校友会、校友企业和个人捐赠的10余批物资,在校友会的协调、组织及沟通下,克服国外物资限制采购、航班锐减等困难,辗转多国,经过北京、广东等地各行业校友协作接力,及时送达抗疫一线医护人员及援鄂医疗队员手中。

在疫情防控最关键的时期,校友会传递母校声音,募集爱心捐赠,组织海内外校友全力支援。海内外校友在获知母校及附属医院防疫物资不足后,汇聚萤烛之光,不畏艰难,跨越万水千山,为母校捐赠了一批批防疫物资,助力母校防控疫情。海内外校友勠力同心,以爱校爱国、责无旁贷、共克时艰、不畏困难、团结协作的实际行动,为全体在校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

校友会通过官方网站及微信公众号等媒介的系列宣传和纪实报道,营造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浓厚氛围,主动讲好校友爱国故事,宣传正能量,展示了“红医速度”及“红医人”的责任与担当。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辽宁省广播电台、人民网先后专题报道我校海外校友为祖国捐赠物资的事迹,激励着海内外校友及在校师生。

2.1.2 国内向海外校友捐赠防护物资,凝聚海内外校友 国内疫情刚有好转,全球疫情暴发,许多校友奋战在国外抗疫一线。海外校友当初倾情相助,在疫情到来时也同样缺乏防护物资,非常紧张和焦虑。这时,国内物资储备已有较大改善。中国医科大学校友会紧急联系国内校友、附属医院为海外校友捐赠防护物资。由于国际航班锐减,校友会几乎联系了所有运输方式,多次交涉,在附属医院及国内校友的支持下,为海外各国校友捐赠2批次近2万个口罩。许多校友在收到“同根同源、同舟共济/中国医科大学捐赠海外校友”字样的快递时,激动得流下热泪。在海外防护物资极度匮乏的时期,海外校友收到来自母校的关爱,更加感谢母校、感恩祖国。国内防护物资的回赠进一步加深了海内外校友之间的情谊,增强了凝聚力。

2.2 歌颂义无反顾、冲锋在前的“红医”精神

2020年1月26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附属第四医院的8名医务人员驰援武汉。校友会微信公众号首次以快讯栏目进行报道,之后每次出征(以“‘疫’起渡难关”为题)与凯旋仪式均以最快的速度跟踪报道。截至2020年3月21日,中国医科大学共有428名“红医战士”不顾个人安危,主动请缨,分批驰援湖北。其中,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06人,附属盛京医院196人,附属第四医院124人,附属口腔医院2人。这些医护人员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用心血和汗水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他们无私奉献,英勇奋战,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红医人”的初心与使命,在关乎生死的抗疫主战场上诠释着医生的职业精神。

中国医科大学校友会微信公众号以原创报道为主,同时搜集各大主流媒体的新闻资讯,对“红医战士”进行专题报道,宣扬驰援前线医疗队员“一起去,一起回”的必胜信念和“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2020年2月20日,校友会特派工作人员前往机场送去防疫物资,记录下勇士们临行前的珍贵瞬间。3月28日以后,援鄂医疗队陆续凯旋,校友会及时整合中国医科大学各附属医院公众号、辽宁日报、人民网等多家媒体的新闻进行系列报道,以视频、图片、文字相结合的形式宣传医患携手抗击疫情的感人事迹。

2.3 宣传“红医人”抗疫故事、文艺作品与“最美家庭”

2.3.1 专题报道校友在各自岗位的抗疫故事,以前线校友的动人故事育人 从2020年2月17日开始,对中国医科大学各年级校友的抗疫故事进行系列专题报道,共报道30次,涵盖24个年级的校友。其中,不仅有中国医科大学各地校友会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校友,也有在武汉、襄阳、绥芬河、吉林、北京、新疆驰援的校友,以及在沈阳、大连、锦州被纳入辽宁省新冠肺炎患者定点医院的各科室校友。

在校友活动中,多次报道了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焦雅辉(1992级78期校友)在湖北开展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情况。她作为中央指导组医疗救治组成员,奋战在抗疫一线,面对发布会中的各种问题,脱稿回答、数据准确、逻辑缜密,显示出过硬的专业能力和高尚的品格,以及作为医者对前线医务人员工作艰辛的感同身受。

同时,也通过向各级校友征稿形式,宣传中国医科大学援鄂医疗队及各年级、各地校友“勇敢坚韧,医者精神”“疫情不退,坚决不退”“医者仁心,大爱无疆”的“红医”精神。

2.3.2 展示校友抗疫书画、歌曲、诗词、视频作品,以艺术育人 校友会微信公众号设置“校友画集”专栏,连续推送校友于浩的书画、诗词作品,如《书画点染“疫”中景,笔墨赋写“疫”中情》《疫别鄂州》《江城决》等,以书画作品歌颂抗疫前线的勇士,纪念牺牲的抗疫英雄。此外,还搜集校友制作的视频作品,如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制作的驰援前线公益宣传片《你有多美》,由中国医科大学青年校友宋诗尧编曲、段建宇制作的视频《你向我走来》,向新冠肺炎疫情中砥砺前行的逆行者致敬。通过润物无声的方式,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实现艺术育人。

2.3.3 纪实报道抗疫“最美家庭”,以爱情观、家庭观育人 2020年5月20日,校友会专题报道了中国医科大学的6个抗疫“最美家庭”。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副院长刘学勇带队在前线工作期间,家中亲人病故,仍坚持战斗在一线,开通“我们在前线”直播互动,报道抗疫进程,传播正能量;辽宁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长崇巍参与制定《方舱医院院内诊疗方案》,探索预检分诊—医疗工作—远程支持—心理疏导—后期康复的“辽宁方舱诊疗模式”,妻子克服孩子高考等家庭困难,承担起家庭重任;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孙喜家在援汉期间克服扭伤困难,坚持查房,妻子独自照顾女儿,从无怨言;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一批驰援武汉队员尹方因为驻地无电脑,其丈夫通过传来的图片将许多工作流程制作成材料,打印整理好发回,尹方作为护理小组长完成驰援任务,背后家人给予了最有力的支持。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战争中,医护工作者冲锋战斗在最前线,千千万万个家庭坚守在大后方,家属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有的夫妻均是抗疫人员,各自奋战在不同的阵地,正是彼此的理解、支持、同心和坚守,才能全心全意工作在第一线,诠释自己的责任与担当。通过宣传报道“最美家庭”以及抗疫一线并肩奋战的医护伉俪的浪漫爱情故事,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婚姻观和家庭观,这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2.4 开发毕业季“云”系列活动,以“互联网+红医文化”育人

受疫情影响,2020年毕业季及毕业典礼活动以线上为主、线下为辅,校友会开发了丰富多彩的毕业季“云”系列活动。如夜读专栏题为《冬去春来,初夏未满》的文章,以向毕业生告别的口吻,表达对抗疫前辈的崇拜,对毕业生前程的美好祝福。通过腾讯会议,在线举行2020届毕业生校友联络员聘任仪式。通过视频短片《今年夏天,他们毕业啦!》带领那些不能返校的毕业生回忆以往的日常学习、实验和生活情景;《来不及了……我要告白了!》号召毕业生来年约定一起回母校,再做一次自己最难忘的事,如再唱一次校歌、再赏一次龙湖、再听一次闭馆音乐、再观一次夕阳、再做一次实验、再吃一次食堂、再游一次泳、再取一次快递、再去一次熙街、再看一次中国医大的夜、再坐一次197,等等;《请回答,2020!》通过校史测试题方式,对毕业生进行一次“云毕业测试”;由于毕业生暂时不能回母校,通过微信小程序圆毕业生在校园拍照、合影的梦想;制作航拍母校视频《豪横!你的硬核母校来了》带领毕业生“云返校”,展示各地校友对毕业生的欢迎和祝福,该视频发布后被《学习强国》平台收录推荐。

在疫情期间大部分毕业生无法返校的情况下,校友会精心选题、设计在线毕业季系列活动,借助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给予学生毕业的仪式感,搭建抒发毕业情怀的平台,激发毕业生的爱校之情,让其深深感受到母校的温暖和祝福。

2.5 通过优秀校友在线视频寄语,以价值观、职业观育人

在《不负初心所愿,心系家国健康/毕业季,师姐想对你说》视频中,优秀校友焦雅辉亲述自己的工作经历,讲述对工作的热爱、对成功的理解,诠释医生救死扶伤、为人民服务、心系家国的职业精神。她指出“每个人的选择是不一样的,但不要后悔选择临床医学专业,不要后悔把为人民健康服务作为一生追求的事业,希望一起为改善中国的医生职业环境、改善中国的医患关系、改善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大环境做出贡献”。这种方式更为平易近人,深入浅出地进行了职业观、就业观与择业观教育,坚定了毕业生未来的职业目标。

3 后疫情时代校友育人模式的思考

当前我国处于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即后疫情时代,防控意识与防控措施不可放松。新冠肺炎疫情对高校教育教学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如何变革与发展成为值得思考的现实问题[19]。大学的边界将发生彻底的改变,“云端”重塑教育形态将是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校友育人工作也将从线下为主转为线上线下活动深度融合。

3.1 校友“云聚会”,重温师生情

校友“云聚会”,采用视频会议形式,既可以增进校友之间、校友与老师之间、校友与母校之间的感情,又可以避免大规模人群聚集。例如,组织同一年级的校友“云聚会”,根据校友所在地区可考虑在母校设立一个主会场,在各地区设立分会场;也可以直接由各地区校友会分专业分批次举办“云聚会”活动,共话校友情、师生情。

3.2 校友“云讲座”,交流最新研究成果

校友会可邀请科研领域颇有建树的院士校友、专家校友在线开办学术前沿讲座,不仅让学生了解著名专家校友最新研究成果及今后的研究方向,也可以在线向专家校友提出学术问题,在互动交流中感受榜样的力量。校友“云讲座”可由各学院牵头组织,校友会负责前期需求调查、讲座内容纪实报道及搭建后期意见反馈平台等工作,保证讲座质量。

3.3 校友“云论坛”,为新生与毕业生学习规划、职业规划提供指导

在高校开学季和毕业季,通过校友“云论坛”形式,分批次组织各专业优秀校友为新生和毕业生进行学习、就业指导。优秀校友可以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分享在本科、硕士、博士期间的求学经历,工作期间的职业发展经历及宝贵的工作经验。通过求学、择业、就业历程的分享,引导学生克服学习、科研与工作初期遇到的困难,科学、合理地进行学习规划、职业规划与人生规划。

除校友“云聚会”“云讲座”“云论坛”外,还可以尝试安排校领导与校友“云座谈会”,在线慰问各地校友,征求校友对母校建设与发展的建议;也可以组织校友企业开“云招聘会”,搜集整理校友所在单位或专业的招聘信息,在微信公众号设置专栏及时与毕业生分享;通过录播校友视频,以校友视角点评母校各个专业,辅助招生宣传。

上述校友“云端”育人模式,一方面可以突破地域、空间限制,覆盖更多校友,节约人力、物力、财力,保证校友育人工作顺利开展;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校友资源与招生就业处、科研处、教务处、人事处、二级学院、研究生院等协同育人。

“云端”育人模式依赖网络环境与平台建设,在知识与情感交流、互动方面可能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的深入调研与效果评估。因此,今后的校友育人工作要加大网络和软硬件设施的建设力度,重视需求调研和意见反馈;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将育人与育才相统一;根据育人需求与目标,深入挖掘校友资源,主动寻求合作,大胆尝试开发校友育人新功能,助力高校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20]。

猜你喜欢

中国医科大学校友会母校
更 正
告别母校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暨南人”
医学美术作品欣赏:中国医科大学教师作品展
你知道爱因斯坦的母校在哪儿吗
母校情
亲爱的母校,你还好吗?
2017知名高校校友会与江苏侨务工作座谈会顺利召开
2015知名高校校友会与江苏省侨办建立联谊共同体
中国音乐学院上海校友会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