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省“盲人数字阅读推广工程”实践探索

2021-03-06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视障盲人山东省

朱 莉

(山东省图书馆,山东济南 250100)

1 引言

保障残疾人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是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残疾人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的重点群体,其中盲人群体已超过1700万,文化助盲任重而道远。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声和数字出版物为盲人阅读提供了便利条件,公共图书馆积极开展数字阅读推广,向盲人提供数字有声读物、电子盲文和定制化、持续性知识文化服务,对提高盲人群体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获得感,保障盲人群体基本文化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2017年9月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残联启动了“盲人数字阅读推广工程”(以下简称“工程”),实施内容包括“一个平台、两个推广渠道”,一个平台即盲人读物融合出版与传播平台,为盲人数字阅读推广和各类盲用阅读设备提供数字内容资源和传播服务,由中国残联指导、中国盲文出版社承担建设,国家图书馆参与有关数字资源的共享共建。两个推广渠道,一是为全国400家设有盲人阅览室的公共图书馆配置20万台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听书机,免费向盲人读者借出;二是为全国100所盲人教育机构配置1000台盲文电脑和盲文电子显示器,免费向盲生出借[1]。

山东省作为首批“工程”的试点单位,在统一资源平台的支撑下,以智能听书机发放和外借为主要服务手段推进“工程”在山东省的落地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其一,搭建了服务平台,丰富了资源内容,将服务延伸至基层。山东省“盲人数字阅读推广工程”的开展保障了视障群体在信息化时代享受公共文化的权益,切实将视障群体数字文化服务系统延伸到了基层,延伸到了需要服务的特殊读者身边。截至2019年10月,“工程”已提供服务的资源量达到15TB,服务范围延伸覆盖到了残联、地市级图书馆、特殊教育学校、部分社区等视障群体相对集中的地方,服务人次达300万人次,取得了可观的服务效益,受到了视障人士的喜爱和广泛认可。其二,成立了服务联盟,相互协助,优势互补,服务更高效。“工程”的开展,改变了原有的图书馆等读者上门的服务模式,采取“走出去”的服务策略,有效提升了为视障群体服务的针对性和服务效能。成立了“山东省光明之家视障文化服务联盟”和“光明使者”志愿者团队,进一步促进了助盲活动的开展,保障了“工程”实施的效果。以山东省图书馆为例,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省图书馆通过志愿者团队主动“走出去”,组织了送智能听书机上门、无障碍电影放映、设备使用培训、盲人技能培训等6场活动,送服务上门相对于原来单一的到馆借阅服务更受到广大视障群体的欢迎,受益范围也更加广泛。

山东省“盲人数字阅读推广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具体做法、取得的经验,为图书馆进一步做好盲人数字阅读服务工作提供了借鉴。

2 山东省“盲人数字阅读推广工程”的实施基础

近年来,山东省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推进规范有序,为“工程”的顺利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强化资金投入,2012年,省级财政专项彩票公益金拨付资金800多万元,进行山东“光明之家”盲人数字图书馆项目建设,由山东省图书馆具体负责项目的研发和实施工作,在全省17地市建立起覆盖基层视障群体的81个基层规范服务站点。为了使视障数字阅览室更广泛深刻地发挥作用,真正打通为视障群体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打造视障群体的精神家园,山东省图书馆采取了“一站、一网、一库”的建设服务模式(见图1),建立起了覆盖全省的基层视障群体的服务站点网络,是全国首个省级盲人数字图书馆服务网络。“一站”是充分采用信息无障碍技术开发专供视障人士使用的网站,包括基于PC的网站平台和基于移动互联网专用APP平台;“一网”是按照统一的设备配置标准和建设规范,建设部署“光明之家”视障数字阅览室基层站点;“一库”是构建适合视障群体需求的、符合信息无障碍规范的专用信息资源库群。

图1 山东省图书馆“光明之家”盲人数字 图书馆架构图

积极创新服务模式,坚持需求导向,将“菜单”式和“点单”式服务相结合,“光明之家”盲人数字图书馆项目的开展取得了创新性的成果。首先,无障碍信息平台实现了“三个一”,即一个键轻松操作,一分钟快速学会,一分钟快速定位信息内容。其次,率先建成省域分布式“光明之家”视障数字阅览室基层站点服务网络,分布在城乡各个角落的基层阅览室,真正实现了视障文化服务走近盲人,贴近盲人。第三,在保证核心网站平台正常服务的同时,完成山东盲人数字图书馆手机App项目的开发建设、调试和上线工作,盲人数字图书馆手机App的上线,让视障人士能够更好的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技术发展特点,能够随时随地的访问文化资源。第四,在视障文化服务方面实现了标准化和规范化,在建设标准上,遵从国家无障碍相关标准规范,在场地、功能分区、设备和资源配置方面统一标准,统一配发;在服务规范上,出台山东《“光明之家”视障文化服务规范》,保障视障服务在统一标准下开展。以上成果推动了服务模式的创新,为“盲人数字阅读推广工程”在山东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山东省“盲人数字阅读推广工程”的实施机制

为保障“工程”高标准高效率顺利实施,山东省图书馆从全省布局推进和具体服务实施两方面采取有效机制,提高视障文化服务的精准性。

3.1 建立视障文化服务社会化合作和共建共享机制

近年来,公共图书馆视障文化服务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阵地服务辐射的人群有限,服务效能还有待提高。由于视障文化服务是一项社会服务,受信息、地域等因素的影响,单靠图书馆的力量很难为视障群体提供精准服务,要提高其服务水平,需要更多单位和部门的协同参与。为保障“工程”的顺利推进,切实保障残疾人文化权益,消除视障文化服务的数字鸿沟,山东省图书馆与省残联、盲协、教育部门及各级公共图书馆建立了合作共建机制,在建设、运行和技术服务上各司其职,多方发力,服务更加精准高效。成立了“山东省光明之家视障文化服务联盟”,实现各级公共图书馆、各地光明之家视障阅览室以及相关社会力量之间的协作协调和共建共享,这一机制的确立,能够有效地集中各方优势资源和力量,提高视障文化服务的针对性,让更多视障人士共享社会物质文化生活。

3.2 组织成立志愿者服务团队

志愿者是视障文化服务的重要力量,山东省图书馆依托山东建筑大学无障碍研究中心调研团队骨干、青年志愿者联合会骨干,联合社会各界建立了“光明使者”志愿服务团队,力求团队成员组成多样性,以便在志愿服务中发挥各自的特长优势。邀请长期从事助盲事业的专业人士、特教学校老师、政府机构人员对志愿者进行专业培训;团队按分工合作的原则开展服务,采用海报、彩页、二维码等形式加强社会宣传,吸引更多的人关注视障群体;定期对志愿者工作成绩、工作能力、考勤情况进行考核,保证服务质量。志愿者团队有效弥补了图书馆专业视障文化服务人员的不足,为“工程”推进提供了有效的智力支持和团队支撑。

4 山东省“盲人数字阅读推广工程”的实施过程

4.1 设备配备

智能听书机是“工程”实施的主要载体,智能听书机支持多格式电子书语音合成朗读,具备数字有声阅读、语音导航、录音、收音电子词典等多种实用功能,可通过互联网实现个性化内容资源推送及语音控制功能[2]。山东省图书馆根据中宣部等5部委下发的《盲人数字阅读推广工程实施方案》,积极推进“工程”在山东的落地实施。按方案要求山东需配备15000台盲人智能听书机,山东省图书馆根据《方案》规定的各地市图书馆配备智能听书机的指标制定了《山东省公共图书馆盲人智能听书机配置方案》,及时下发项目专项资金,敦促各地市图书馆按照配置方案要求采购到位。

4.2 设备分配

15000台智能听书机如何确保及时送达视障人士手中?由于信息、宣传、交通、人力等各方面原因,是否会出现设备滞压在图书馆的情况?针对这些问题,山东省图书馆和各地市图书馆加强与残联、盲协、教育等部门及社会各界联系,寻找真正需要设备的视障人士,由志愿者进行一对一的使用教学,进行精准助盲,采用电话、微信和上门服务等方式,对设备的使用情况和设备维护进行跟踪、答疑,从而高质量地完成了设备的分配工作。截至2020年4月,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山东省内各地市根据盲人实际数量和需求情况已全部完成智能听书机的分配工作,主要分配至市图书馆、区县图书馆、残联、特教学校等单位机构,具体已发放数量如下(见表1)。

表1 智能听书机分配发放情况统计表

5 山东省“盲人数字阅读推广工程”的服务情况

各图书馆设立的“光明之家”视障阅览室方便了轻度视障群体阅读,而盲人数字图书馆从移动端为中度、重度视障人士提供了更方便的图书馆阅读方式。“工程”实施的意义,并不单纯是智能听书机的借与还,而是要将智能听书机融入图书馆日常为视障群体的阅读推广工作中,让视障人士借助智能听书机这一媒介,获取更多的知识信息资源,更深广地发挥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设备是开展服务的载体,是视障人士自行学习的工具,更是满足视障人士渴望融入组织、开展交流的工具。为此,山东省公共图书馆高度重视,科学谋划,创新理念,扩面提质,确保视障人士能够真正受益,让公共图书馆成为视障人士的终身学校。

首先,山东省图书馆筹措资金,以社会化服务外包的方式,委托山东省建筑大学无障碍研究中心负责省馆设备的发放、管理和服务等工作,各地市也积极与当地盲协、残疾人就业机构合作推进服务工作的开展。其次,山东省内公共图书馆结合各自的资源优势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视障服务活动。通过对山东省16地市(2019年莱芜撤市设区并入济南,莱芜市图书馆改名为济南市第二图书馆)公共图书馆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视障服务情况的问卷调查得知,山东省内公共图书馆视障服务主要服务类型有成立服务组织、开展从业人员培训、盲人读者技能培训知识讲座、无障碍电影放映、盲人读者阅读活动、图书馆阅读体验活动、志愿者上门服务等。(见表2)

表2 山东省公共图书馆盲人服务情况统计表

5.1 成立服务组织、开通微信公众号

成立服务组织和开通微信公众号是保障“工程”推进实施的重要举措。主要有四种形式:第一各图书馆与社会组织联合成立志愿者团队。其中山东省图书馆“光明使者”志愿服务团队于2019年7月在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和中国盲文图书馆联合举办的星级文化助盲志愿者及团队认定交流活动中被认定为“五星级文化助盲服务团队”,菏泽市图书馆被认定为“四星级文化助盲服务团队”。第二是在特殊教育学校建立盲文分馆。如枣庄市图书馆在枣庄市特教学校设立分馆,配备盲文书籍、视听资料、有声读物,发放智能听书机,方便视障儿童阅读,不出校门就能享受到图书馆服务。第三是组建数字阅读群。聊城市海源阁图书馆在聊城市残联等组织的协助下,组建“光明之家”数字阅读群,方便图书馆工作人员了解视障人士的阅读需求,可随时对视障人士进行阅读指导并指导使用智能听书机。第四是“光明之家视障文化服务”微信公众号上线,在服务内容方面,开设了视障服务版块、有声资源版块和光明使者版块。既有与视障人士密切相关的“齐鲁手创”按摩品牌建设、活动资讯、五个有声资源库,又有志愿服务和培训等相关内容。

5.2 开展从业人员培训

“工程”的深入推进,文化助盲活动的有效开展,必须有专业从业人员保驾护航。为此,山东省图书馆在全省范围内组织了两期从业人员培训工作。在枣庄举办了山东省“光明之家”文化助盲技术培训班,培训围绕中国盲文图书馆视障文化服务、视障阅听辅助产品介绍及应用、“光明之家”数字服务平台的操作与使用、信息无障碍发展与展望、盲残群体对信息无障碍技术应用的体验及需求等内容展开。通过此次培训,有效推动了我省文化助残事业,提升了基层“光明之家·视障数字阅览室”的建设与服务水平,为广泛实施盲人数字阅读推广工程,进一步完善我省部分贫困地区视障文化服务、精准文化助残扶贫积蓄力量。在淄博举办了山东省视障文化服务与阅读推广培训班,促进山东省视障文化资源共享,交流总结视障服务工作经验。专家以“盲人数字阅读推广工程助力盲人共享阅读之美”“山东省实施盲人数字阅读推广工程相关工作”“解决书荒,创新服务——数字阅读破解视障阅读障碍难题”“智能听书机设备管理及使用”等为主题,向参训人员做了有针对性、实用性的培训,同时对前期“工程”的开展,盲人听书设备的发放、使用及相关服务中出现的问题与经验进行了交流与讨论,并对全省“工程”下一步工作的推进进行安排部署。培训的开展有利于进一步完善视障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有效提高全省公共图书馆视障服务能力。

在此基础上,各地市图书馆还面向从事视障服务的馆员和志愿者团队开展了智能听书机的使用培训。如潍坊市图书馆专业人员对各县市区公共图书馆的技术人员进行了智能听书机的专题培训,从听书机的功能特点、借阅流程、使用方法、售后维修及常见问题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操作指导,保证更好地服务于盲人读者。各地市图书馆累计举办从业人员培训15场次,保障了智能听书机的深入推广利用。

5.3 开展盲人技能培训、讲座

开展盲人智能听书机使用培训、技能培训和知识讲座,是丰富盲人群体文化生活、提高生存技能的有效方式。盲人智能听书机的免费发放是公共图书馆为视障人士提供均等化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任务,图书馆有责任保障盲人在利用听书机时操作顺畅。全省公共图书馆走进特殊教育学校、残联等单位共开展关于视障人士智能听书机使用培训21场次,各类型技能培训12场次。例如,在第24个世界读书日期间,山东省图书馆举办了“籍献尺素,过眼留心”文化助盲活动,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的盲生们在“光明使者”志愿者的陪同下参加了按摩培训讲座,通过此次按摩培训,使他们学习掌握了按摩基本理论知识和简单实用的按摩手法,为盲生们今后的学习和就业打开了一扇窗户。潍坊市图书馆举办了盲文阅读、数字资源检索与利用技能培训,视障人士在工作人员手把手的引领下,学会利用图书馆的视障设备“浏览”数字资源。聊城市海源阁图书馆应视障读者要求,依托视障阅览室不定期举办读书体验会、技术交流提升会等交流活动,为其提供交流的平台,帮助他们认识更多的朋友,了解社会动态,关注自身权益。淄博市图书馆举办了“双耳畅听,悦动新生活”和“反诈骗反倾销”公益讲座。这些培训和讲座的举办帮助视障人士增强个人技能,更好的参与社会生活,融于社会,共享数字化阅读之美。

5.4 放映无障碍电影

无障碍电影是针对视障及听障读者无法综合利用视觉或听觉全面了解电影内容的问题,专门制作的一类电影。无障碍电影播放时,在屏幕上可以听到特别制作添加的语音旁白,这可让视障人士以不同听觉视角来感受影片,让平日极少走进影院的残疾人也能生活得“有声有色”,共聚欢享电影艺术的乐趣。为了让视障人士也能够和其他人一样“看电影”,山东省内各公共图书馆开展了一系列的无障碍电影放映活动。山东省图书馆举办了主题为“点亮心灯,共享电影”——无障碍电影放映活动,共放映电影4场。淄博市图书馆提前发布公告和宣传引导,先后播放5部中外优秀无障碍电影。青岛市图书馆在“全国助残日”期间,牵手青岛市盲校、青岛市按摩医院等助残机构联合开展“沟通从听开始——无障碍电影放映周”活动,在为期10天的时间内,展映各类型无障碍电影二十余部,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爱好视障读者的需求,活动被青岛当地多家媒体报道宣传。全省各级公共图书馆累计播放无障碍电影29场次,这是图书馆为体现公共文化服务的普遍性和均等性、关注弱势群体而举办的一项全新活动,此项活动不仅为视障人士提供了一个新的生活娱乐选择,更着力于丰富视障人士的精神生活拓展。

5.5 开展盲人阅读活动

开展各种形式的阅读活动有助于帮助视障人士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丰富生活内容,同时也为其提供更多接收信息的途径,开拓视野,陶冶情操,展示自我,不断学习。潍坊市图书馆与盲校合作开展了盲文大课堂阅读活动,把视障学童的语文课堂搬到了图书馆视障阅览室,枯燥的语文课在网络数字资源的支撑下变得有声有色、乐趣无穷,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青岛市图书馆举办了读书分享会,视障读者分享阅读心得,用声音传递阅读带给他们的精神力量。

5.6 开展图书馆体验活动

在“工程”的推进中,为了创造更多的机会让视障人士了解图书馆、利用图书馆,主动把视障人士请进来,开展多形式的阅读体验活动是各公共图书馆的一项重要职责。随着《朗读者》《见字如面》等朗读节目的热播,社会上掀起全民朗读的热潮,在用声音来与世界沟通方面,视障群体拥有先天的灵敏和优势。山东省图书馆举办了“送您一缕暖心阳光”文化助盲活动,邀请视障人士体验朗读亭。朗读亭设有唐诗宋词、经典小说片段等不同的文学版块,视障人士可以体会到朗读带来的文学之美,视障人士还可以将自己的朗读作品上传到网络,与亲友共享,也可以跟网友互动,让网友为自己美好的声音“点赞”。淄博市图书馆举办了“关爱阳光 照亮心灵”——视障阅览室体验日活动,视障读者可以到馆体验智能阅读机、电子助听器、点显器、听书机、盲文计算机系统等盲人专用设备,体验图书馆无障碍阅读服务,该活动先后吸引了60余名视障人士在家人的陪伴下前来体验。威海市图书馆携手市特殊教育学校组织开展了“走进图书馆”活动,体验创意手工,了解图书馆的服务流程和资源设施,尝试大字版和明盲对照儿童绘本及扩视器的使用,让弱视孩子也可以捧起书本津津有味地品读,视障专用电脑以及视听读一体机等设备,满足了他们“用耳朵阅读”的愿望。

5.7 开展志愿者上门服务

上门服务是最受视障群体欢迎的服务形式。考虑到他们行动不便的现实情况,为贯彻精准文化助盲,满足盲人阅读、休闲、娱乐等需求,各地市志愿者团队纷纷开展上门服务。烟台图书馆赴烟台市特殊教育学校,进行了智能听书机发放活动和使用培训,共免费配备听书机80台,图书馆工作人员详细讲解了听书机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方便学生们更高效地使用,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日常学习和文化生活,让他们尽情享受“文化大餐”。山东省图书馆光明使者团队开展了“光明活动进行中”上门服务活动,志愿者赴视障人士家中开展一对一的智能听书机的发放及讲解活动,为不方便出门的视障人士带去了光明,降低了他们的出行成本,送去了温暖。

视障文化服务活动的开展为视障群体提供了更加便利的知识获取途径,有助于丰富他们的精神家园,提升社会认同感,增强他们的生活和就业能力;通过活动宣传,有助于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关注并参与到残疾人事业发展中,有效促进视障群体社会地位和志愿服务品牌的“双提升”。

6 公共图书馆开展盲人数字阅读推广的几点建议

近三年来,“工程”的实践,取得了实效,但同时也存在盲人数字资源相对单一、图书馆视障设备利用率低、智能听书机某些操作不方便、服务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在今后的实践中,应着重加强以下工作:

6.1 加强制度和政策保障,推进盲人数字阅读

要实现盲人数字阅读推广,首先要有法律法规的保障。在视障服务开展较好的美国和日本都具备了较完备的法律体系,保障服务责任的落实。美国为保障视障群体的权益形成了具有协调性的法律体系,制定《康复法案》《残疾人法案》等,同时在《版权法》《邮政法》中也有保障残疾人权益的相关规定,为图书馆视障人士服务提供法律依据。日本制定了《身体障碍者福利法》《视障读者服务实施计划》《国立国会图书馆视障读者服务资源的传递及外借规则》等,在新《著作权法》中关于版权方面的规定也方便了公共图书馆为视障人士制作、提供有声读物[3]。近年来,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注意到网络及信息资源的运用对残障人士的生活品质和社会经济地位提升具有积极的影响,针对残障人士使用网络资源存在的困扰,有些国家通过政府机构与民间企业的力量,积极推动和建设无障碍网络环境,尤其是无障碍数字化阅读相关政策和规范的制定。我们也欣喜地看到,我国在信息无障碍政策和规范的制定上也迈出了可喜的步伐,《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都对信息无障碍建设做了明确的阐述和要求,并且专门制定了《信息无障碍身体机能差异人群网站设计无障碍技术要求》等政策规范。在2018年颁布的《公共图书馆法》中也指出:“政府设立的公共图书馆应当考虑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的特点,积极创造条件,提供适合其需要的文献信息、无障碍设施设备和服务等”。这些政策法规为视障服务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在此基础上还要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支持,无论是从资源还是从设施设备等方面保障盲人数字阅读的推广。

6.2 加强社会合作,提高服务精准性

由于视障群体是一个特殊群体,视障群体服务需要与大众服务区别对待。目前,在图书馆视障群体服务中还存在针对性不强、水平不高的现象,这要求图书馆加强与盲人组织,如残联、盲协、特殊教育学校合作,多方联动、广泛协作,建立完善的社区化、个体化盲人阅读服务机制;提升馆员职业素养,掌握视障人士的阅读心理,提高服务效率和精准性;争取更多的社会力量,与大学生团体、社会爱心人士成立志愿者团队,争取更多的人力支持,为视障群体服务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更多的开展上门服务。

6.3 提升服务平台实用性,提倡主动服务

目前,视障群体由于出行难等原因获取信息的难度还比较大,我们应该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服务经验,以最便捷的方式为视障群体提供服务。以美国NLS为例,该项目主要通过免费直邮NLS所有产品(包括音频阅读资料、盲文、大字体图书、特殊播放机等),使用户享受“资源到家、服务到人”的免费服务[4]。再如日本盲文图书馆管理服务系统Sapie,它拥有11000多个个人会员和260多个团体会员,包括盲文图书馆、大学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和志愿者组织等,为5万以上的视障者提供信息服务,通过Sapie系统,视障用户在家就可获得图书馆的服务[5]。因此,我们应该依托“省-市-县”公共图书馆服务平台,由省级图书馆统一组织,统一服务机制,将视障群体服务延伸到基层,延伸到视障人士身边。例如,山东省图书馆制定智能听书机服务方案,统一开展服务人员培训,按照设备数量配发一定管理经费,用于公共图书馆购买社会服务和工程宣传、管理等工作,保证视障服务机制的长效性。

6.4 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盲人数字服务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多媒体数字资源以其获取的便利性和资源的多样性而受到盲人读者的欢迎。目前,我国仅有中国盲文出版社一家盲人读物融合出版与传播平台,为盲人提供数字阅读推广和各类盲用阅读设备的数字资源,这远远不够,我们应该深入调研视障人士的需求,丰富数字资源内容,完善检索途径,为盲人读者搭建“网络+平台+资源+移动智能终端”的服务系统。同时,建议进一步优化智能听书机的操作,智能听书机还存在具体操作不方便的问题,尤其是在连接网络和输入法切换上使用不方便,不支持五笔输入和语音输入[6];由于盲人读物融合出版与传播平台目前尚未开放使用,无法追踪到具体的服务数据,对其使用效果还无法做准确的评估[7]。我们应注重搜集使用体验,不断优化智能听书机功能,加快数字出版传播平台的发展,向视障人士提供定制化、持续性的知识文化服务。

6.5 走进盲人读者内心,丰富阅读活动类型

每个人都有融入社会的渴望,由于视障人士接触外界的机会受限,他们内心更渴望通过阅读拥抱大千世界。智能听书机为视障人士提供的是一个学习载体,公共图书馆应该以此为契机主动作为,为视障人士量身定制提供各类型的文化活动。要依托“光明之家”视障阅览室的服务阵地和设施,主动把视障人士请进来,向他们提供数字阅览、听读、听书机和书籍光盘的借阅、专题培训服务,切实与视障人士建立起手拉手、心连心的密切联系,充分了解和满足他们的需求,注重服务的人性化和精细化;以丰富多彩的互动活动来带动和引领服务,举办各类比赛、才艺展示、无障碍电影放映、知识讲座、心理咨询等。让他们更好的融入社会,更好的展示自我,为家庭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7 结语

平等获取知识信息的权利还包括机会平等,一个人要获取社会资源,有权利不一定有机会。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阵地,有责任保障每一名读者都有利用图书馆的平等权利和平等机会。公共图书馆作为实施“盲人数字阅读推广工程”的服务主体,有责任和义务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推动盲人数字阅读推广的可持续性、常态化,解决盲人出行不便阅读难等问题,缩小盲人与信息时代的“阅读鸿沟”,让更多的盲人共享“阅读之美”。

猜你喜欢

视障盲人山东省
山东省交通运输研究会正式成立
TOUCHING ENJOY——适用于视障儿童的趣味积木玩教具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叙事疗法在视障学生思想品德融合课程中的运用
随声附和的盲人
自首的盲人
盲人节
山东省即墨市
视障儿童功能性视力软件化训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