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发性皮肤平滑肌瘤一例

2021-03-06路永红石海鹏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1年3期
关键词:胞质平滑肌多发性

伍 瑶 林 敏 路永红 张 敏 石海鹏

1遵义医科大学研究生院,贵州,563003;2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成都,610017;3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病理科,成都,610017

临床资料患者,女,50岁。因“左颈部、背部结节伴痒痛20余年,加重10余年”就诊。20余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于左颈部、背部出现散在绿豆至黄豆大皮色结节,伴轻微痒痛,10余年前皮损逐渐增多,累及左面颈部,并出现刺激性痒痛,遇冷疼痛加重。曾于多家医院就诊(具体不详),未采取治疗措施。既往史:20年前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术”。个人史、婚育史无特殊。家族史:母亲有“子宫肌瘤”病史。患病以来一般情况尚可,体重无明显变化。体格检查:各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皮损累及左面颈部、背部,面部皮损呈单侧分布,不超过正中线,背部皮损对称性分布于双侧。皮损为绿豆至黄豆大皮色结节,质硬,表面光滑,无糜烂、渗出、鳞屑(图1)。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正常。组织病理活检示:表皮大致正常,真皮内梭形细胞增生,梭形细胞核细长而钝圆,无明显异型性,胞质嗜酸性,部分胞质内见空泡,细胞间有胶原束,无异型性,未见核分裂象(图2)。初步诊断:多发性皮肤平滑肌瘤。治疗:手术切除背部两处较大结节。

图1 1a:左面颈部密集的绿豆至黄豆大粉色丘疹、结节;1b、1c:背部绿豆至黄豆大粉色结节,质硬,表面光滑

图2 2a、2b:表皮大致正常,真皮内梭形细胞增生,梭形细胞核细长而钝圆,无明显异型性,胞质嗜酸性,部分胞质内见空泡,细胞间有胶原束,无异型性,未见核分裂象(HE,2a:×40;2b:×100)

讨论平滑肌瘤是一种良性肿瘤,可发生在身体任何存在平滑肌的部位。在皮肤,平滑肌瘤主要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结节或丘疹[1]。皮肤平滑肌瘤基于其平滑肌来源以及临床病理学特征分为三类:毛发平滑肌瘤、生殖器平滑肌瘤、血管平滑肌瘤[2]。毛发平滑肌瘤是最常见的皮肤平滑肌瘤[3],好发年龄为20~30岁[4],它起源于立毛肌,好发部位以四肢伸侧最常见,其次是躯干、面部和颈部[5]。本例患者皮损主要分布于左面部、左颈部、背部,面部皮损严格分布于单侧,不超过正中线,背部皮损却是双侧对称分布。毛发平滑肌瘤可分为孤立性和多发性,其多发性的皮损表现为大量结节或丘疹,直径数毫米至20 mm,红褐色[6],在天气寒冷或情绪紧张的状况下,皮损可能因皮肤神经受压或者肿瘤内纤维的收缩而感到疼痛[7]。

该例患者不仅有多发性平滑肌瘤,还合并有子宫肌瘤,这在临床上被称为多发性皮肤和子宫平滑肌瘤病,也叫Reed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皮肤病,具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点。它是由富马酸水合酶基因的种系杂合突变引起的[8]。富马酸水合酶基因(FH)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有相关研究发现,Reed综合征的易感基因位于染色体1q42.3-43,即编码基因的MCUL1基因座[9]。

该病需要与一些疼痛性皮肤肿瘤和非疼痛性皮肤肿瘤鉴别,疼痛性的皮肤肿瘤包括:小汗腺螺旋腺瘤、神经鞘瘤、血管球瘤、血管脂肪瘤、皮肤纤维瘤和平滑肌错构瘤等;非疼痛性肿瘤包括:毛发上皮瘤、脂肪瘤、圆柱瘤和汗孔瘤等[9]。目前本病尚无特殊治疗方法,对于小的、孤立性的皮损首选手术切除[9],也可选用一些破坏性的治疗方式,如:电极治疗或冷冻治疗[9];对于多发性皮损,有研究表示可以采用局部注射曲安奈德的方式[10];对于多发性毛发平滑肌瘤的疼痛,国内高亮[11]和林达珊[12]认为可以用硝苯地平口服止痛;国外研究表明,可尝试用加巴喷丁控制[13],也有研究表明可用A型肉毒杆菌毒素缓解其疼痛[14]。

猜你喜欢

胞质平滑肌多发性
未分类嗜酸性肾细胞癌的重新分类
大蒜素抑制家兔离体小肠平滑肌收缩及机制的实验研究
华中农业大学揭示BnaNTT1调控油菜代谢和生长的分子机制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多发性跖疣143例临床观察
高亚麻酸萝卜胞质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研 712的选育
ALOX15对血管平滑肌细胞铁死亡的影响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致心律失常2例并文献复习
瘦素对人脑血管平滑肌细胞活性及ROS表达的影响
ANO1抑制剂对AngⅡ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影响
多细胞系胞质分裂阻滞微核细胞组学试验法的建立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