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催开“转型花”
——广西推进实景三维平台建设略记

2021-03-06

南方自然资源 2021年2期
关键词:实景测绘广西

登陆广西实景三维平台,戴上3D眼镜,在这块全区面积最大、分辨率超清、间距精细的三维LED展示屏上,一览无余的数字城市沙盘立刻展现在眼前:起伏的山脉、大小的河流、高低的建筑……栩栩如生,如临其境。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百色市不动产登记项目、崇左市保安村村庄规划项目及桂林市靖江王府景区。”广西自然资源遥感院副院长梅树红逐个详细介绍,“广西自然资源厅秉承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理念,在变革中深入探索基础测绘信息技术应用服务模式,主动开发了广西实景三维平台。”

广西开发的实景三维平台用改革创新的办法研究解决新问题,很好地解决了自然资源监管服务难题,得到了自然资源部的肯定。该平台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国土空间规划、不动产登记、地质灾害预防等方面,并取得显著成效,遍地开出三维实景的“转型花”。

升级:发展全新应用平台

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是国民经济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支撑,如何提高测绘技术服务是个重要课题。2017年以来,广西自然资源厅率先启动开发实景三维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工作,2018年一期项目顺利建成,2019年二期建设完成。历时3年,经过不断探索和不懈努力,广西自然资源厅开发的广西实景三维平台建成,广西成为了全国最早建成实景三维平台的省区之一。

广西实景三维平台由数字倾斜航摄系统、三维建模集群超算系统、应用管理展示系统组成,实现了测绘数据的外业采集、内业处理以及推广应用的一体化融合,能够为各行各业提供丰富的实景三维应用方案。

数字倾斜航摄系统搭载有5台量测型相机,每台相机分辨率达到1亿像素,可拍摄多视角高精度影像,最快1天可获取30平方公里优于3厘米的倾斜摄影数据,1周时间即可完成1个设区市建成区倾斜摄影数据的获取。其中运用的广西首台SWDC-5专业大型数字倾斜航摄仪,填补了全区无大面积航空摄影能力的空白。

三维建模集群超算系统具有高速集群的实景三维数据运算处理和建模能力,1天可完成12平方公里分辨率达到3厘米的实景三维建模,地表上所有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定着物都能真实、客观、全面地展示出来。同时,在模型上还可以进行宽度、高程、面积、土方和坡度等方面的精准量测,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好比超级大脑一样,可以将海量的卫星遥感影像、高精度的地形地貌专业数据和精细的实景三维模型结合起来,实现1 ∶1真实世界实景还原。”广西自然资源遥感院总工程师陈瑞波补充说。

广西实景三维平台创新性地将桌面端、网络端、移动端融为一体,具有数据展示、编辑、分析、查询、统计等多项功能,形成超精细的实景三维应用展示能力,给用户提供全视角、多方位、全覆盖的数据服务和视觉体验,实现了人与现实世界的仿真交互。

随着国家机构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新型测绘技术应用优势越来越凸显。2018年4月12日,自然资源部部长陆昊在海南测绘地理信息局调研指出,自然资源登记等系统要由二维系统变成三维系统,解决自然资源调查、确权和国土空间用途管控等问题。

之后,广西自然资源厅全面提升测绘地理信息服务自然资源管理的能力,先后完成了覆盖全区23.67万平方公里的0.2米分辨率1级精度实景三维地貌模型。在南宁、柳州、桂林、梧州、百色、北海6个设区市和阳朔、兴安、全州、灵川、桂平、陆川、田东7个县市完成了主城区和重点建筑物的精细实景三维数据生产,精细建模面积超过400多平方公里,数据成果最高可达0.01米的超高精度,极大丰富了全区实景三维数据,不断充实广西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成果库。

下一步,广西自然资源厅将继续筹措资金加快推进实景三维数据生产进程,力争到2021年底覆盖全区县(市)的主城区,同时每5年实现一次全面更新。

转型:融合创新发展

广西实景三维平台多项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是一套适合多区域、多层级、多角色的三维管理系统框架,优势非常明显,目前已经在自然资源管理、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智慧旅游等领域广泛应用。

打开村庄规划实景三维应用展示系统,点击崇左市江州区保安村用途管制分区图菜单栏,该村的土地用途及区域布局以实景三维效果展示在眼前。

“这张图里涵盖了3个村37个屯,总面积66.3平方公里,用1 ∶2 000正射影像和数字高程模型叠加后,通过广西实景三维应用平台,才能看到现在眼前的画面。保安村屯分散、部分区域交通困难,我们连轴转12天完成。如果采用传统调绘工作手段,很难如期完成任务。”广西自然资源遥感院应用研究分院技术骨干李伟鹏介绍。

<<<南宁会展中心、民歌湖实景三维模型 李伟鹏/摄

广西自然资源厅按照自然资源部编制实用型村庄规划的要求,将村民对村庄发展的诉求融入到规划中,缺什么补什么,比如保安村叫豆屯新增了九曲木桥、灯光篮球场等等。在2019年的村庄规划编制中,广西还通过实景三维基础测绘数据技术把整个村庄的规划实景搬到村民、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面前,让大家看得懂、记得住,极大提升了村民参与和规划编制的效果。

2020年以来,广西积极推广运用实景三维开展权籍调查,大力推进农村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工作。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遥感院响应号召,采用实景三维房地一体调查登记新模式,有效服务来宾、百色等市、区、县,极大推动了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登记效率,获得当地群众和部门的充分认可。

传统的不动产测量耗时长、投入大。而部分村民和测量人员语言不通、沟通不便,村民不会看图纸,不仅导致了权属调查工作开展起来十分被动,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村民办证的积极性。针对这些问题,广西自然资源遥感院结合实景三维数据可量测、易判读的特点,依托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构建的农村房地一体实景三维地理信息平台,进行室内指界确权并进行线划图采集,配合少量外业补充调查及核查,最终生成宗地图、房产分户图等权属调查成果,让村民足不出户或者人在外地也能开展不动产权籍调查,有效减轻了农民申请办证的负担。

现在,一个5~6人组成的调查小组,一天就能完成40~50宗的户籍信息收集和房地调查。为了提高权属调查成果的准确性和群众认可度及便利性,广西自然资源遥感院还配套研发了农村房地一体外业调查管理系统,实现互联网/视频在线确认调查,解决了部分居民出行不便的问题。

广西实景三维平台还融合全国第三次土地调查结果、最新遥感影像、永久基本农田范围、乡村规划等自然资源大数据,对侵占永久基本农田、“一户多宅”等宗地实现自动预警,辅助有关部门智能审核监管,满足办证审批工作的需求,为乡村规划、矿山监测、建设用地管理等提供数据支撑。

精准扶贫档案资料繁杂,一线帮扶干部十分头疼。具备精准满足用户需求、反应快速等使用体验的精准扶贫档案地理信息展示系统得到了自治区档案局和市县扶贫干部的青睐。精准扶贫档案地理信息展示系统项目负责人鲍资元十分自豪地说:“我们还建立了精准扶贫档案数据库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使专题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与精准扶贫档案地理信息展示系统无缝对接。”

鲍资元在广西实景三维平台输入贫困户的姓名后,系统立即跳出其家庭位置。点击档案材料菜单栏,贫困户的精准识别情况、帮扶情况、脱贫过程等资料清晰可见,不用去现场就可以知道贫困户脱贫前后的鲜明变化。

2020年12月11日,柳州铁路运输检察院在桂林市临桂区人民检察院就贵广高速铁路沿线林地被越界开采影响高铁行车安全的案件召开听证会,这是宁铁检察机关首次在办案活动中应用实景三维模型。

“检察院用实景三维模型还原现场,很直观,也很专业,把铁路沿线采挖行为危及高铁安全的位置关系、场面规模、风险隐患类型都展现出来,增强了现场问题研判的可信度,值得充分肯定。”广州铁路监督管理局的听证员吴月闯评价说。

“广西实景三维平台应用前景非常广阔,蕴含市场价值巨大,将在诸多方面发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广西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周涛对实景三维技术应用的前景充满信心。

驱动:人才要素支撑

2020年11月13日,广西实景三维平台在全球高精新特展览会上亮相,凭借超高清的画面和超精细的立体模型,以独特的科技视角为观众带来身临其境般的体验,吸引许多观众驻足。

早在2019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广西活动暨第二十八届广西科技活动周期间,广西实景三维平台就深受大家喜爱。当时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鹿心社体验了南宁城市三维漫游效果,肯定了广西自然资源厅科技创新成果。

2019年全区自然资源工作会议上,广西自然资源厅厅长陈建军要求:“要加强科技支撑,编制广西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科技创新工作实施意见。”

广西自然资源遥感院是广西三维实景平台主要研发单位,围绕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发展的决策部署,全力推动遥感信息技术与自然资源业务融合,为自然资源管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人才是第一资源,我们走科技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新路子,这就意味着必须给技术干部们提供容错环境,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广西自然资源遥感院院长刘润东的话激励着全院干部职工。

良好的工作氛围创造出丰富的科研成果。广西自然资源遥感院承担的“实景三维遥感技术在不动产登记相关业务中的应用创新”项目获中国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广西测绘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数字广西地理空间框架1∶10 000 DLG数据生产”项目获中国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工程银奖;“基于实景导览的多端旅游电子地图服务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获得广西测绘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广西实景三维平台的先行先试经验与国家“十四五”基础测绘规划方向不谋而合。为贯彻落实自然资源部相关要求,广西自然资源厅将广西实景三维建设列为全区基础测绘“十四五”规划重要内容,提出将面向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的广西实景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功能升级、市县乡三级建成区及其他重点区域实景三维数据建设等多项重点任务,作为未来5年全区基础测绘的重点工作。

在实景三维技术创新的推动下,广西自然资源厅多个直属单位先后成立了无人机航飞部门、应用研发部门等实景三维技术应用专门机构,先后选派了工程师、高级工程师35人次赴武汉大学、北部湾大学等高校进行无人机操控、实景三维建模等技术培训。该厅打造了一支实力强劲的实景三维研发团队,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各类学术交流会议发表实景三维领域论文和报告27篇,为广西实景三维平台提供了重要的人才和理论支撑。

广西实景三维平台的推广和应用,只是全区自然资源系统科技创新的一个缩影。“十四五”期间,广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将促进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和技术服务于自然资源管理,积极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应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实景测绘广西
广西贵港
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测绘质量的措施
测绘新技术在测绘工程中应用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3D SLAM在农房不动产测绘中的应用研究
“实景与想象”——明清武夷主题的意象式文人山水画研究
实景演出对当地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婺源《梦里老家》为例
数字博物馆 线上实景游
工程测绘中GNSS测绘技术的应用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宝马首次在中国实景演示高度自动驾驶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