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好耕地保护篱笆 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0年广西耕地保护工作亮点回眸
2021-03-06
2020年12月28日,广西自然资源厅传来喜讯,自治区级补充耕地指标交易平台第16、17、18批次补充耕地指标成功交易。至此,广西补充耕地指标交易自治区级交易面积实现8 666.67公顷,交易金额突破60亿元!
“十三五”期间,为适应新形势下耕地占补平衡管理要求,广西全力打造自治区、市两级补充耕地指标交易平台,积极推进补充耕地指标交易,通过5年多的探索实践,交易面积和交易金额实现“双丰收”,标志着广西补充耕地指标交易工作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数字的背后,是心血,是汗水,更是广西自然资源人一次次创新突破、迎难而上。
回望2020年,建立健全补充耕地指标交易制度、圆满完成“十三五”补充耕地任务、全面实行征地区片综合地价……广西耕地保护各项工作多点突破、多点开花。这一年,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理念贯穿始终,广西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着力建立规则明晰、严保严管的耕地保护监督机制,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提升保障服务水平,在保护中寻找新路径,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
保障重大项目 耕地占补平衡“应保尽保,能保尽保”
重大项目是广西经济发展的“压舱石”。重大项目能否顺利落地,直接关系促投资稳增长全年目标任务的实现。
新建贵阳至南宁铁路客运专线(广西段)工程建设项目(以下简称贵南高铁广西段),是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的重大项目。贵南高铁广西段的建设,对于广西打开西部大通道,实现与成渝城市群的对接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该项目未直接补充水田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数量质量双到位”,用地批复手续迟迟没有解决。
重大交通项目耕地占补平衡落实难,一直是困扰地方发展的“老大难”问题。
为有效解决重大交通项目耕地占补平衡落实难题,广西自然资源厅主动作为、靠前服务,积极与地方政府、项目建设用地单位进行对接协调,除从河池市补充耕地指标储备库提供水田指标33.421 78公顷外,还从自治区补充耕地指标调剂库调剂保障水田指标101.810 69公顷。
2020年1月9日,贵南高铁广西段耕地占补平衡问题终于圆满解决,它也成为了广西首例通过指标调剂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的自治区重大交通项目。
2020年以来,广西不断改进和创新耕地占补平衡管理方式,通过政策完善、指标调剂、指标交易等举措,有效解决了柳州经合山至南宁公路项目(柳州段)、崇左至水口高速公路、新建南宁至崇左铁路(崇左段)等19条自治区重大交通项目耕地占补平衡难题,落实补充耕地指标1 624公顷、水田指标599公顷,粮食产能2 435万公斤,有效保障了重大交通项目的落地,耕地占补平衡实现“应保尽保,能保尽保”。
2020年7月,广西自然资源厅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补充耕地指标交易管理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补充耕地指标交易管理实施细则》《关于调整广西补充耕地指标交易指导价格的通知》等系列规范性政策文件,以更灵活的新增耕地数量、水田规模、粮食产能形式进行市场交易,规范补充耕地指标交易程序,明确指标交易所得收益用途,为各类建设项目耕地占补平衡所需费用提供政策依据。
在完善补充耕地指标交易机制的基础上,广西自然资源厅以项目清单列举方式对各类重大交通“老项目”耕地占补平衡落实进行明确,统一了各类重大交通“老项目”耕地开垦费征收标准,并将普通国省干线增加列入清单范围,有效破解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及今后自治区重大交通项目落实耕地占补平衡费用难的问题。
守住“饭碗田” 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
永久基本农田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底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必须保护好,绝不能有闪失。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
近年来,广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由于城市和农村建设“两头挤占”、退耕还林、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等原因,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形势不容乐观。面对新问题和新挑战,永久基本农田如何管得住、建得好、守得牢?
摸清家底才能为下一步工作指明方向。2020年以来,广西自然资源厅组织开展了永久基本农田整改补划核实工作,结合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在全国率先组织开展了永久基本农田整改、补划内业核实工作,为下一步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正式开展永久基本农田整改补划打下坚实基础。广西自然资源厅还积极参与自然保护地划定工作,统筹协调生态保护红线与永久基本农田边界,确保永久基本农田适度合理的规模和稳定性,确保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这一年,广西自然资源厅组织开展了2020年度永久基本农田动态监测实地核实举证工作,全面加强永久基本农田动态监管。同时,将严守永久基本农田红线纳入2020年设区市绩效考核,充分发挥绩效考核在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中的“指挥棒”作用。
此外,广西自然资源厅还在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监督上下功夫,压实压牢耕地保护责任。
2020年,广西自然资源厅会同广西农业农村厅、广西统计局顺利完成了2019年度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工作。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并以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名义将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自查报告上报国家。根据最新公布的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广西耕地面积438.59万公顷,比国家下达目标任务多2.19万公顷,牢牢守住了耕地红线。
为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2020年12月,广西自然资源厅以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名义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桂政办电〔2020〕246号),将责任压实到各市、县人民政府及各有关部门,要求各地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履行主体责任,采取强化措施,确保耕地保护落实落地落细。
维护群众权益 全面实行征地区片综合地价制度
征地补偿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
2020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实施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全面实行征地区片综合地价制度。广西也成为新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以来,全国首个由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过渡到全面实行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省份。
广西自然资源厅积极指导各市、县依法实施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标准,并督促指导111个县(市、区)完成了青苗及地上附着物补偿标准的更新或重新公布工作,健全征地管理相关机制,全面完成征地信息公开。同时,该厅及时清理了历年来已征未征土地,全面开展批而未征土地清查核实工作。
2020年,作为全国区片综合地价数据入库试点省份,广西自然资源厅配合自然资源部完成了全国征地区片综合地价备案系统测试工作,广西在全国率先完成了省(自治区)级数据入库工作。
回望2020年,广西耕地保护工作全面发力,亮点纷呈。当然也应该看到,全区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依然面临严峻形势。在一些地方,耕地丢荒、“非粮化”问题严重。在实际工作中,耕地保护补偿机制不健全,农民耕地保护和粮食生产积极性不高,此外,还存在补充耕地资源区域之间不平衡、信息化管理技术手段不高等等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拥有更多的智慧与担当,去破解发展与保护的这道终极难题。
在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广西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建军针对当前发展中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法》,建立耕地耕种账户,实行耕地保护精细化、信息化管理;推进水资源精准配置,改善耕地利用条件;提高粮食生产的经济效益,增强农民进行粮食生产的获得感等6条建议。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坚定信心、携手同行,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贡献自己的力量。
<<<周燕芳/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