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部分学龄前儿童屈光状态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1-03-05钟丽娟蒋国美
钟丽娟,蒋国美
(中山市博爱医院儿童保健科,广东中山 528403)
屈光状态分为动态和静态,所谓静态是指晶状体非调节的状态,所谓动态是指晶状体有调节的状态,近视、远视、散光等均会对视力造成一定影响。眼睛看物体所达到的焦点未落到视网膜上导致视物不清的现象称为屈光异常,也叫屈光不正。学龄前是视觉发育的重要阶段,儿童屈光状态变化较快,若未及时进行有效干预则会严重影响儿童视力[1]。视力筛查可提前了解儿童的视力发育情况,并及时进行治疗,避免儿童错过最佳的视力矫正时机[2]。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山市部分学龄前儿童的屈光状态,并对导致其发生屈光异常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防治学龄前儿童屈光异常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2 月至2021 年2 月于中山市博爱医院进行屈光状态调查的785 名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前瞻性研究,其中男童385 名,女童400 名;年龄3~6 岁,平均(4.11±0.12)岁。纳入标准:无意识障碍能够正常交流者;年龄3~6 岁者;本地常驻者等。排除标准:合并其他眼部疾病者;伴有遗传性疾病者;近期因外伤导致视力下降者等。本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所有儿童法定监护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检测方法 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测儿童视力,用视力筛查仪检测儿童屈光状态,并根据屈光状态将其分为屈光正常组与屈光异常组。诊断标准:根据《儿童屈光矫正专家共识2017》[3]中的相关诊断标准判断两组儿童屈光状况,正常情况下眼球屈光度为0 D;近视:眼球屈光度< -1.0 D;远视:眼球屈光度>3.0 D;散光:柱径屈光度< -1.0 D;通过角膜曲率计测量角膜散光的程度。
1.3 观察指标 ①屈光状态。统计所有儿童的屈光状态。根据屈光状态分为屈光异常组(90 例)与屈光正常组(695 例)。②单因素分析。调查儿童基本情况,对两组儿童性别、眼疾家族史、家长文化程度、蔬菜水果与甜食食用情况等进行单因素分析。③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影响学龄前儿童屈光异常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6.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 例(%)]表示,采用χ2检验比较,危险因素筛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屈光状态 785 名学龄前儿童中有90 名儿童存在屈光状态异常,占比11.46%,见表1。
表1 中山市部分学龄前儿童屈光状态比较[ 例(%)]
2.2 单因素分析 屈光异常组学龄前男性儿童、有眼疾家族史、家长文化程度大专以下、少食蔬菜水果、多食用甜食、早产儿、看电视时间>1 h/d、出生时体质量<2 500 g 占比均显著高于屈光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影响学龄前儿童屈光异常的单因素分析[ 例(%)]
2.3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学龄前儿童屈光异常作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作为自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儿童、家长文化程度大专以下、少食蔬菜水果、多食甜食、看电视时间≥ 1 h/d 均为导致学龄前儿童屈光状态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OR= 3.482、4.458、2.492、1.393、1.291,均P<0.05),见表3。
表3 影响学龄前儿童屈光异常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3 讨论
学龄前是机体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关键时期,也是发育的重要阶段,了解儿童学龄前屈光状态并进行有效预防对儿童视力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在儿童3~12 岁各方面功能形成与成熟的同时,其视觉系统可塑性较高,若因不良因素影响导致儿童视力发育受损,将直接影响儿童的学习、生活质量[4]。因此,分析导致学龄前儿童屈光异常的因素,及时对症处理措施与有效干预对预防其视力发育受损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785名学龄前儿童中有90 名儿童存在屈光异常,可能与遗传因素、学习负担重、户外锻炼时间较少、儿童不良习惯等因素有关,与马瑞雪等[5]研究结果相符。
本研究中,男性、家长文化程度大专以下、少食蔬菜水果、多食甜食、看电视时间≥1 h/d 均为导致学龄前儿童屈光状态异常的危险因素,与谭军伟等[6]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随着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儿童逐渐沉迷于电脑游戏与电视节目,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过长,户外活动时间较短,采光环境不适,导致眼球睫状肌长时间处于调节紧张状态,从而增加屈光异常的发生风险;学龄前儿童的新陈代谢旺盛,需大量维生素,少食蔬菜水果将导致儿童机体大量缺少维生素,影响视力发育;同时,食入糖分过量可使机体血液酸性增高,需血液中大量钙质中和,导致机体钙含量不足,引发眼球壁弹性减弱、眼轴伸长等现象,增加眼部疾病发生风险[7];由于家长的文化程度偏低,对儿童视力保护方面的意识较低,无法合理控制儿童使用电子产品时间,不能指导儿童正确用眼,易导致儿童发生屈光异常,因此,需要对家长进行眼部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提高家长对儿童视力保护的意识,指导家长在儿童出现不正确用眼时进行正确的干预[8]。学龄前儿童年龄较小,眼睛处于不完善、不稳定阶段,长时间、近距离的用眼,会导致儿童视力下降,造成屈光异常[9]。对此,临床上制定相应的措施用于预防儿童屈光异常:定期进行儿童屈光状态检查,发现有屈光异常趋势时及时进行干预;宣传共同参与屈光异常的预防,减少屈光异常的发生;同时建议家长应控制儿童观看电视时间,指导儿童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不健康的用眼导致儿童产生眼部疾病影响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带来不必要的烦恼。在此期间,需针对儿童制定合理的饮食,多吃蔬菜水果能够帮助儿童补充体内的微量元素,避免体内营养障碍导致视觉系统不正常发育。
综上,男性、家长文化程度大专以下、少食蔬菜水果、多食甜食、看电视时间≥1 h/d 均为导致学龄前儿童屈光异常的危险因素,因此,向家长宣教眼部保健知识,指导儿童养成正确的用眼习惯,多吃水果蔬菜,少吃甜食,加强家长预防屈光异常的意识,同时倡导社会共同参与眼部疾病预防,可有效降低学龄前儿童屈光异常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