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母猪产后的饲养管理要点
2021-03-05刘佰玲
刘佰玲
(辽宁省凌源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 凌源 122500)
母猪生产后体质较弱,对外界环境比较敏感,并且需要干净卫生和干燥的猪舍条件,所以在生产中需要对生产后的母猪进行精心护理和饲养,促使母猪尽量生产足够的母乳满足仔猪生长发育的需要,同时提高温暖舒适的猪舍温度,并进行清洗和消毒,避免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感染,保证母猪和仔猪处于健康状态。
1 母猪产仔后的饲养
1.1 合理饲喂母猪产后当天需要饲喂少量的麸皮水或稀粥,对缺奶的母猪可以饲喂豆浆,以促使母猪尽量生产更多的母乳。在母猪生产3~4d内供给少量混合料,保持五成饱状态,在产后4~5d逐渐增加喂料量,直到产后1周逐渐恢复原来饲喂量,并按照哺乳期母猪要求的营养水平来配置饲料。
应制定合理的饲喂程序,定时定量饲喂哺乳期母猪。建议饲喂3~4次/d,饲喂4~5kg/d的混合料,饲料中要含有12.55MJ的能量和16%~18%的蛋白质,同时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并保持合理搭配和营养平衡。每天要饲喂1.5~2.0kg的青绿多汁饲料,可使母猪更好地消化和吸收饲料营养,避免消化不良引起的便秘或泌乳量不足。另外母猪发生消化不良后,会严重危害仔猪的健康和生长发育,因为仔猪采食消化不良母猪的母乳后,会引起腹泻或营养不良。所以供给母猪的饲料,既要营养丰富均衡,又要适口性好且容易消化。
为了改善母猪消化功能,提高母猪消化吸收营养成分的水平,继而改善母乳质量和防止仔猪发生下痢。建议在母猪产仔后1周内,每天在饮水中添加25g的小苏打,分2次添加在饮水中,可以有效改善母猪的消化功能。同时对便秘母猪要增加饮水量和活动量,并饲喂有轻泻作用的饲料,防止母猪发生便秘而影响仔猪健康。
1.2 提高母猪泌乳量有的母猪在妊娠期间食欲较差或饲养营养水平较低,不能储存充足的能量来维持体况,当其产仔后泌乳量较少、甚至没有母乳,需要管理人员实施催乳措施,避免仔猪不能采食足够的母乳,出现生长迟缓、增重不足、甚至饿死的情况。建议给这样的母猪饲喂豆浆、小米粥、胎衣肠、鱼虾汤等催乳。当体况良好的母猪出现奶量不足时,除供给催乳饲料外,还可饲喂催乳的中草药物,促进母猪泌乳,满足仔猪生长发育需要。
2 母猪产仔后的管理
2.1 改善饲养环境条件首先给产仔舍提供温暖舒适的环境温度,并且保持干燥和卫生。如果产仔舍温度过低,容易引起仔猪发生感冒或腹泻,进而影响仔猪正常生长发育,甚至危害仔猪生命健康。如果产仔舍卫生条件较差,环境中存活的病原微生物较多,就会威胁母猪和仔猪的身体健康,容易引起母猪感染炎症,出现体温升高、采食量和泌乳量下降等症状,如果不能尽快治愈,会引起仔猪生长迟缓、甚至诱发各种疾病。
2.2 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应加强产仔舍的卫生管理,定期清除粪便和废弃的垫草,更换松软新鲜垫草,并对环境进行清洗和消毒。做好通风工作,保证舍内空气新鲜和充足,避免有害气体超标对猪群呼吸道黏膜造成的损害。在母猪生产后应定期清洁外阴部位,尤其外阴周围有恶露时立即进行清洗和消毒。夏季杀灭环境中的蚊蝇、避免这些传播媒介进行疾病传播和蔓延。同时保持母猪乳房清洁卫生,避免乳房受到污染发生乳房炎,并维护乳头处于良好状态,防止发生乳头冻伤或萎缩。另外在日常管理中需要精心呵护母猪,严禁惊吓和鞭打给母猪带来精神紧张和应激反应,进而降低母猪泌乳量,甚至发生咬死或咬伤仔猪的情况。
另外母猪产后需要加强护理,需要补充一定的能量和温开水,通过补充体能增强母猪子宫收缩能力,达到缩短生产过程的目的。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母猪泌乳量和仔猪成活率。在母猪分娩后需要保持产仔舍环境温度适宜、安静稳定,促进母猪尽快进入哺乳状况,为仔猪获取充足的母乳奠定基础。同时可以补充温开水和麸皮水,来湿润肠道和通便,减缓便秘给仔猪和母猪带来的伤害。
在母猪生产仔猪后,需要根据母猪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做好饲喂工作,并制定科学的饲喂程序,来定时定量饲喂母猪,维持母猪良好体况,保证母猪能够适时发情和配种。母猪生产后应精心护理,保证母猪和仔猪处于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