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兽医防治畜禽疾病技术的策略
2021-03-05古曙光
古曙光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西湖镇畜牧兽医站,山东 日照 276815)
畜禽养殖业中如何做好畜禽相关疾病的防治工作永远是首要问题,大多数疾病都带有很强的传染性,如果发生在短时间内就会有大量畜禽感染,造成大量动物死亡,养殖户的经济收入直接受到严重损失。养殖户经济收入得不到提高,就会造成养殖户对养殖业失去信心,从而导致养殖业不能健康持续的发展壮大。经研究,养殖户因为没有一个准确接受防治疾病的方法和途径,使得养殖户无法使用更有效的疾病防治措施。
作为专业的“兽医”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接触畜禽疾病,他们所具备的大量专业知识正是养殖户所欠缺的,所以当地畜牧兽医站或兽医研究所等,应积极组织兽医走进养殖户中,教会大家如何对畜禽疾病进行防治,在此过程中也一定要注意相关的措施是否到位,中间有任何问题都会影响到防治的效果。
1 目前兽医在畜禽疾病防治中的问题
1.1 不科学的使用药物畜禽疾病防治过程中,兽医对药物使用不科学、不合理而导致药物不能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使用,是最终降低疾病防治效果、疾病蔓延、畜禽死亡使养殖户受到经济损失的重要原因。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兽医本身的工作经验比较匮乏,对药物的知识掌握不够,造成实践过程中只按照自身习惯和经验使用药物,直接影响了所用药物对畜禽疾病防治的效果。大部分兽医都习惯只使用抗菌素来防治疾病,视抗菌素为万能药物,从意识上就是错误的,抗菌素的作用只对细菌性感染疾病能起到疗效,抗菌素在其他种类的疾病中产生不了治疗效果,而且还可能引起众多不良反应,例如抗药性、消化不良等。
1.2 对疾病诊断的盲目性农村作为畜禽业的主要发展地区,兽医人员稀缺、兽医在面对疾病学习中得不到系统化的学习,导致不能在治疗中快速找到准确的治疗方案。而且农村地区较低的经济水平、没有一个优质的养殖环境,也致使动物疾病多发。畜禽的养殖位置一般都比较偏远,交通不便利,兽医难以定期与外界进行学术和业务上的探讨。大部分兽医的临床经验很是匮乏,只能自己逐渐积累经验和让有经验的老兽医传授方法。
2 解决基层兽医防治畜禽疾病误区的方法
2.1 提升从业人员的疫病防控意识
畜禽疾病的发病特点为:短时间内发生、快速传播、传染范围广、可造成大量动物死亡等。因此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发挥组织领导作用,深入到群众中,大力开展对畜禽养殖的疾病防治方法的宣传、教育,提高养殖技术和基层兽医的防范意识、学会主动学习所欠缺的专业知识,并且在养殖中充分利用好,才能大大降低畜禽的发病率。才能从根源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
2.2 提高兽医的专业水平兽医之所以在畜禽疾病防治工作中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并且工作受到阻碍,是由于兽医的专业水平不足,入门门槛较低,而且有关部门对其监管力度也不到位,在实际工作中缺乏经验。所以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兽医的考察力度,从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这两方面综合考察。理论考核主要是看兽医是否扎实的掌握了书本中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则是考核在实际的畜禽疾病防控过程中兽医是否具有真正的独立操作能力,只有两方面都符合标准才能对其发放兽医从业资格证书,这样不仅防止了兽医只会纸上谈兵,从而也能提高兽医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而后更要对基层兽医定期组织畜禽疾病防治的培训,让其能有更多的机会和途径与其他更优秀的基层兽医进行交流和探讨。
3 结语
把提高兽医对畜禽疾病的防治技术放到重要位置,既能帮助养殖户把因此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又能对畜禽疾病达到一个很好的治疗的效果,帮助我国养殖业可以更加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对本文中所提到的诊疗方法、用药科学化、兽医自身专业水平提高等问题更需要相应的部门能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毕竟这是一个长期需要关注的问题,只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我国的畜禽疾病防治才能取得突破性的进步,我国的养殖业才能迅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