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马传贫的诊断与防控
2021-03-05李宏
李 宏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内蒙古 鄂尔多斯017200)
马传贫是马传染性贫血的简称,是一种由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致死率高的特点。当前我国已将马传贫列为二级动物疫病,世界卫生组织也已将马传贫列为B类动物疫病,由此充分显示了马传贫的危害性。但目前,国内外尚未研发出针对马传贫的治疗药物,所以做好马传贫的诊断与防控十分重要。
1 病原
马传贫病毒属于RNA病毒,隶属于反转录病毒科,慢病毒亚科。外形呈圆形,直径在80~140nm,外面包裹有一层9nm厚的囊膜。该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强,可以在粪便中存活75d左右,但是将粪便堆积发酵,只需30min即可将其杀灭;可以在-20℃的环境中存活6个月~2年,但在日光照射下1~4h即可将其消灭;20%草木灰水、3%~5%克辽林、2%~4%氢氧化钠20min即可将其消灭。此外,该病毒对温度也较为敏感,在56℃1h即可灭活;在100℃瞬间即可灭活。
2 流行病学
马传贫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任何品种、年龄、用途的马属动物均可感染,其中易感性最强的是马,骡、驴的易感性稍弱。患病马属动物和隐性带毒马属动物是该病的传染源,其淋巴结、脾、肝、血液等均含有病毒。该病主要通过蚊类、虻类等吸血昆虫叮咬传播,也可通过胎盘、交配、呼吸道、消化道传播。该病以7~9月份发生较多,通常呈散发性或地方性流行。
3 临床症状
马传贫的潜伏期通常在20~40d,根据其发病症状的快慢,可将其分为隐性、慢性、亚急性、急性四种类型,但是不论哪种类型,都会表现出发热、浮肿、出血、贫血、心机能紊乱等症状。
3.1 发 热发热又可以分为不规则热、间歇热、稽留热三种类型。不规则热多见于慢性病例,主要表现为上午体温高、下午体温低,出现较大的体温差;间歇热多见于部分慢性病例及亚急性病例,主要表现为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稽留热多见于急性病例,主要表现为体温上升明显,升高至40℃以上,稽留3d以上,有时甚至直到死亡。
3.2 浮 肿患病马属动物的胸前、四肢下侧、阴囊、毛皮、腹下、乳房等处会出现无痛、无热的浮肿。
3.3 出血、贫血及黄疸患病马属动物在患病初期,会出现粘膜潮红的现象,随着病情的不断加重,患病马属动物会表现为黄染或苍白,而且在鼻腔、口腔、舌底面、阴道、眼结膜等处,会出现暗红或鲜红色的出血斑(点)。
3.4 心机能紊乱患病马属动物会出现心搏亢进、心音分裂或浑浊、节律不齐、脉搏增数、缩期杂音等症状。
4 病理变化
急性型病例会表现为全身败血变化,淋巴结、粘膜、脏器、浆膜会出现弥漫性出血斑(点)。脾脏肿大,颜色呈现为紫红色或暗红色,白髓增生,红髓软化,切面呈颗粒状。肝脏肿大,颜色呈紫红色或黄褐色,切面呈现槟榔状或豆蔻状花纹,所以又被称为“槟榔肝”或“豆蔻肝”;慢性及亚急性病例全身败血变化较轻,主要以网状内皮系统增生、黄染、贫血为主。
5 诊断方法
根据马传贫的病理变化及临床症状即可初步确诊,然后通过荧光抗体试验、补体结合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即可最终确诊。
6 预防
在日常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必须对马属动物加强饲养管理,合理搭配精、粗饲料,适量添加微量元素,以此来提高马属动物自身抵抗能力。此外,养殖人员必须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定期对马厩进行清洁、消毒,同时做好灭虫工作,有效驱除蚊、虻、刺蝇等吸血性昆虫,以防马传贫疫病从外引入。另外,养殖人员必须定期对马属动物进行检查,在检查过程中一旦发现疑似病例,立即将其隔离,并邀请专业兽医进行确诊。
7 控制
一旦发生马传贫疫情,养殖人员要立即向兽医主管部门报告。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要立即根据《马传染性贫血病防制试行办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相关规定,对于患病的马属动物进行立即扑杀,对疑似患病的马属动物进行隔离观察,经过40d观察,如果疑似患病的马属动物未发病即可解除观察。同时,对被患病马属动物污染的物品、用具及场所进行无害化处理或严格消毒,对其他健康的马属动物紧急注射马传贫驴白细胞弱毒疫苗。
8 结语
马传贫一种具有较强危害性的疫病,具有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的特点,而且当前尚未研制出治疗马传贫的药物。因此,在马属动物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必须对马传贫加强防范,一旦发现马传贫疑似病例,立即向主管部门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处理,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降低马传贫造成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