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种草养畜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021-03-05刘海进
刘海进
(辽宁省北票市五间房动物卫生监督所,辽宁 北票122100)
草地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在为畜牧业生产提供大量优质饲料的同时,作为面积最大、适应性最强的陆地生态系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种草为改变传统放牧型畜牧业生产方式提供了物质基础,是推进畜禽舍饲圈养的保证措施。因此,发展种草养畜对生态效益显著、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有利于调整畜牧业结构,推进草食畜禽饲养方式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快速发展,畜牧业高速发展、畜产品供给能力明显提高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但是,我国畜牧业在数量和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的同时,也存在着耗粮型家畜数量多、比重大,草食畜禽总量少、比重小以及牛羊等草食家畜饲养方式落后等问题。
我国生态环境恶化,耕地面积减少,水土流失不断加剧,草原退化、沙化、盐碱化面积扩大,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已经严重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全国草原“三化”面积达到1.3亿亩,占总面积的1/3,生产力水平普遍下降1/3~2/3。全国耕地有机质含量已经下降到1%左右,远远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耕地有机质含量2.5%~4.0%的水平。化肥的大量施用使耕地酸化、板结。出现这些问题虽然有自然环境变化的因素,但更主要是由于农业耕作制度和土地利用方式不合理造成的。因此,虽然我国天然草原面积较大,但生产水平较低,载畜能力有限,难以支撑畜牧业发展。
要使农业生产条件有所改善直至根本改变,必须在加大保护力度的同时,改变传统的种植方式和单一的农业产业结构,建立节约资源、高效产出、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积极推进粮、经、草三元种植结构,大力推广农田种草,积极发展种草养畜。通过引草入田,实行农田种草和种粮轮作,确立合理的粮、经、草三元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种草养畜,不仅有利于改变传统的种植业模式,增加饲料总体供给能力,满足畜牧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而且优质草产品供给能力的提高,为草食畜禽发展,特别是舍饲圈养提供饲料条件,有利于推动草食畜禽发展和产品质量提高,调整和优化畜牧业结构及生产方式。
2 保护草原防止水土流失
实现畜牧业生产方式由放牧到舍饲圈养的根本性转变,能够有效解决天然草原长期超载过牧问题,促进草原植被恢复,遏制天然草原“三化”,提高草原的生态功能,达到畜牧业生产与生态功能改善同步正向发展的效果。种草养畜有利于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
3 改良土地防止沙漠化
种草对土地条件、气候条件要求更加广泛,不适于种植粮食作物的沙化、退化、盐碱化土地、撂荒土地等均可以种草,中低产田、农田种草效果更好。牧草根系比小麦、玉米、水稻等农作物根系大几倍甚至几十倍,并且多分布在地表至30cm深的土层中,具有很强的保持地表水土的能力。多年生牧草返青通常比农作物早一个月左右(苜蓿在气温5℃以上时即可以返青生长,在越冬前气温降到3℃时才停止生长),在春季能够起到固土降尘的作用。草地比林地固沙能力高3~4倍,而且投资少,见效快。当年建设当年发挥作用。二年生牧草拦截地表径流的能力为54%,盖度较好坡度为25度的草地可以减少地表径流30%~40%,中雨时能够减少水土流失75%~90%。据数据表明,在一定时间内降水量为346mm时,裸地水土流失量为6.7t/hm2、耕地为3.6t/hm2、林地为600kg/hm2、而草地仅为90kg/hm2。草地涵养水源的能力比林地高0.5~3倍。
增加种草面积,大力发展种草养畜、不仅经济、社会效益好、而且生态效益也是传统农业难以比拟的,特别是干旱少雨、土地瘠薄、水土流失严重、沙化面积大的西北地区和半农半牧区,是改变“雨养农业”束缚、提高土地产出水平,增加农民收入的唯一选择,综合效益和生态作用不可替代。